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114章 番外十九:墨间知意

逾星书斋的书架最顶层,藏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盒。盒里没有名贵的玉器,也没有稀有的手稿,只有一沓泛黄的便签纸,每张纸上都有沈逾白遒劲的字迹——或是《论语》里的短句,或是唐诗里的残句,看似寻常书摘,却藏着只有温星燃能读懂的心事。

温星燃发现这个盒子,是在书店开业满周年的那天。他踩着梯子整理顶层的旧书,木盒从《资治通鉴》的缝隙里滑出来,“啪嗒”落在地毯上。打开的瞬间,便签纸散落一地,最上面那张写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字迹比其他的轻些,纸角还沾着点咖啡渍,一看就是匆忙写就。

“这是什么?”温星燃捡起便签,抬头时正好撞见沈逾白走进来。他穿着件米白色羊绒衫,手里提着刚买的桂花糕,看到散落的便签,耳尖悄悄泛红,伸手就要去收:“没什么,随手写的。”

“随手写的能藏这么好?”温星燃把便签揣进兜里,故意绕开他的手,“我看看啊——‘如切如磋’,沈总这是在夸谁呢?”

沈逾白没接话,只是把桂花糕放在吧台,转身去煮咖啡。咖啡机嗡嗡作响,他的指尖却在杯沿上轻轻摩挲,像在掩饰什么。温星燃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开业前一天,自己蹲在地上给书架贴标签,沈逾白就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手里拿着支钢笔,在便签上写写画画,当时他还以为是在记进货清单,现在想来,恐怕那时就开始“藏心事”了。

那天晚上关店后,温星燃把便签按日期排好,坐在壁炉前一张张读。沈逾白坐在他身边,手里捧着本《人间失格》,眼神却总往便签上飘。

“你看这个,”温星燃举起一张写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的便签,“这是我去年冬天拍外景感冒那天写的吧?”

沈逾白的指尖顿了顿,没否认:“那天看你冻得嘴唇发紫,还硬说‘不冷’。”

“所以你就写这个骂我?”温星燃笑着往他怀里靠了靠,“我还以为你是在夸我像松柏一样‘抗冻’呢。”

“是在夸你。”沈逾白的声音很轻,伸手把他揽得更紧些,“明知外景苦,却没说过一句放弃,像松柏一样韧。”

温星燃的心忽然软了。他想起那天收工后,沈逾白冒着雪来接他,手里的热可可还冒着热气,当时只觉得是寻常关心,现在看到这张便签,才知道那份担心早被他藏在了书摘里。

再往下翻,是张写着“‘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的便签,字迹比其他的重,纸边还有明显的折痕。温星燃一眼就认出,这是去年写真集被赵坤恶意抹黑那天写的。

“那天你在办公室待了一下午,回来时脸色特别差。”温星燃的指尖划过字迹,“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谈判不顺,原来……”

“他不该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沈逾白的语气冷了些,指尖却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看到那些龌龊的评论,我恨不得立刻让他消失。”

“但你还是先压了热搜,再查的证据。”温星燃抬头,眼里带着笑意,“你写‘愠于群小’,是在骂赵坤,也是在怪自己没保护好我,对不对?”

沈逾白没说话,只是低头在他发顶印下一个轻吻。壁炉的火光映在便签上,那些看似冰冷的字迹,忽然变得温热起来。

最底下那张便签,是用红笔写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车遥遥篇》”,纸页边缘还画了个小小的向日葵。温星燃看着那个歪歪扭扭的向日葵,忽然笑出了声:“沈总,你什么时候还学画画了?”

“那天你说喜欢向日葵,”沈逾白的耳尖更红了,“就试着画了画,没画好。”

温星燃把便签贴在自己胸口,声音软软的:“我喜欢。比任何情话都喜欢。”

从那以后,温星燃就养成了“找便签”的习惯。有时在沈逾白的公文包里,有时在书店的账本里,甚至在他常看的《孙子兵法》夹页里,总能找到新的“书摘”。

拍《画笔与尘埃》时,温星燃有场哭戏总拍不好,导演让他回家找找“失去的感觉”。那天晚上他垂头丧气地回到书店,却在咖啡杯底下看到张便签:“‘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这是在安慰我?”温星燃拿着便签找到沈逾白,他正在整理新到的财经杂志,闻言抬头:“你的演技很好,不用靠‘失去’来证明。”

“可导演说我没把画家的孤独演出来。”温星燃坐在他身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沙发缝。

沈逾白放下杂志,拿起便签:“‘草木有本心’,画家的孤独不是装出来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你不用刻意模仿,做你自己就好。”

温星燃看着他认真的眼睛,忽然明白了便签里的意思——沈逾白是在说,他的孤独不是“失去”,是“坚守本心”。第二天再拍那场戏时,他没再刻意哭,只是站在画布前,眼神里带着对艺术的执着,导演喊“过”时,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那张写着“草木有本心”的便签。

夏天去荷兰看郁金香时,温星燃在民宿的枕头底下发现张便签:“‘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旁边还压着朵风干的郁金香。

“荷兰没有春,你却赠了我一整个春天。”温星燃拿着便签跑到院子里,沈逾白正在给郁金香浇水,闻言回头笑:“喜欢就好。”

“不止喜欢。”温星燃扑进他怀里,在他唇上亲了一下,“我还知道,你写这个,是想跟我说‘虽然不能常陪你,但我的心意一直都在’。”

沈逾白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收紧手臂,把他抱得更紧些:“你总能看懂。”

“因为我懂你啊。”温星燃的声音带着笑意,“比懂我自己还懂。”

秋天书店举办读书会,温星燃给读者读里尔克的《秋日》,读到“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时,忽然看到沈逾白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张便签,上面写着“‘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

读完诗,温星燃走下台,坐在沈逾白身边:“你这是在说,有我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沈逾白把便签递给她:“是说,有你的地方,我才安心。”

读者们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样子,忽然鼓起掌来。有人在留言本上写:“原来最好的爱情,是你写的书摘我都懂,你藏的心事我都知道。”

冬天沈逾白去南极考察,温星燃每天都会在他的枕头底下放张便签,有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时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沈逾白回来那天,带了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贴满了温星燃写的便签,每张旁边都有他的批注:“今日在南极看到极光,想起你说喜欢星星”“科考站的热可可,没你煮的好喝”。

“你看,”沈逾白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字迹比其他的都要重,“我也会写。”

温星燃看着那行字,忽然红了眼眶。他知道,沈逾白从来不是擅长表达的人,却用这种最隐晦的方式,把所有的心事都藏在了纸页间,等着他一一读懂。

又一年书店周年庆,温星燃把那些便签装订成一本小册子,放在吧台最显眼的位置。有读者好奇地翻看,笑着问:“这些书摘是什么意思啊?”

温星燃拿起小册子,指着那张“愿我如星君如月”的便签:“这是我先生写的,意思是‘我想永远陪着你’。”

沈逾白站在旁边,看着他认真解释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小册子上,那些泛黄的便签纸,忽然变得像星星一样亮。

纸页间的心事,从来不是秘密。因为懂的人,总会一眼看穿;因为爱的人,总会把所有的在意,都藏在最温柔的细节里,等着被一一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