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雨碎石铜 > 第2章 纵火了

雨碎石铜 第2章 纵火了

作者:悲伤银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1:41:21 来源:文学城

当天下午,沈砚之便带着小厮,悄悄回到了别院。此时的别院已经被捕头王派人看守起来,守卫森严。沈砚之说明来意后,守卫便放他们进去了。

西跨院的景象和几天前差不多,断枝依旧堆在廊下,洞口也被看守着。

沈砚之走到石榴树原来的位置,那里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和周围被翻动过的泥土。

他让小厮拿来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泥土很湿,挖起来并不费力。挖了约莫两尺深,小厮的铲子忽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先生,有东西!”小厮惊喜地喊道。

沈砚之连忙凑过去,示意小厮小心些。很快,一个长方形的木盒被挖了出来,盒子外面包着一层油纸,防止受潮。

沈砚之将木盒拿到廊下,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只有一本泛黄的账簿,和一封信。

他拿起账簿翻开,里面记录着一些人名和数字,看起来像是某种交易记录。

而那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小小的“火”字印章。

沈砚之心中一动,连忙拆开信。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的:

“沈先生亲启:吾乃城中布庄掌柜,数月前偶然发现一伙盗匪与官府中人勾结,走私军火,意图不轨。吾收集证据,藏于石榴树下木盒中。然事机败露,吾恐遭不测,望先生得此信后,将证据交予忠良之士,揭露其阴谋,救百姓于水火。切记,盗匪与官府勾结,行事诡秘,先生务必小心,他们恐会纵火灭口。”

落款处只有一个日期,正是几个月前李家庄遭劫的那几天。

沈砚之看完信,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盗匪找的是这本账簿和这封信,他们与官府中人勾结,走私军火,怕事情败露,才想毁掉证据。李三被胁迫,潜入别院弄断石榴树,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木盒。

而那个“火”字刻痕,既是信上的印章,也是提醒他小心火灾。

看来李四说的是真的,盗匪果然有大动作,很可能就是为了抢夺证据而纵火。

他将账簿和信小心地收好,心中已有了计较。这件事牵连甚广,连官府中人都有参与,看来不能只依靠捕头王了,他必须找到更可靠的人,才能将这些证据安全地交出去。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接着是守卫的呼喊声:“着火了!着火了!”

沈砚之心中一紧,连忙冲出西跨院,只见前院的柴房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厢房。

“是盗匪来了!”沈砚之暗叫不好,他们果然来了,而且真的放了火。

他知道不能再耽搁了,连忙带着小厮,趁着混乱,从后院的一个小门逃了出去。

身后的火势越来越大,映红了半边天,别院的轮廓在火势中渐渐模糊,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沈砚之拉着小厮一路狂奔,身后隐约传来兵刃相接的脆响与守卫的喝骂声,想来是捕头王留下的人正与盗匪缠斗。

跑出半里地,两人钻进一片茂密的芦苇荡,才敢停下来喘息。沈砚之扶着小厮的肩,弯腰剧烈地咳嗽,浓烟呛入肺腑的灼痛感还未散去。他回头望了眼别院的方向,火光已漫过屋顶,映得云层都泛着诡异的橘红,仿佛整个天空都在燃烧。

“先生,那些人……那些人真是来抢账簿的?”

小厮的声音还在发颤,方才的火光与厮杀声吓得他脸色惨白。

沈砚之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木盒的棱角。那账簿上的人名他匆匆扫过几个,其中一个“王守备”的名字格外刺眼——正是负责城郊防务的武官,平日里总以“清正严明”自居,谁能想到竟会与盗匪勾结走私军火。

“他们既要纵火灭口,必然是怕账簿外流,”沈砚之定了定神,“这东西留在我身上太危险,得尽快送到可靠的人手里。”

他想起吏部侍郎周明轩,此人是当年父亲的门生,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素有清名。只是周府门禁森严,且如今风声鹤唳,贸然登门怕是会引火烧身。

正思忖间,芦苇荡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沈砚之心中一紧,忙拉着小厮往深处躲,借着苇叶的掩护屏息观察。

只见七八个黑衣蒙面人骑马奔过,腰间都佩着弯刀,马鞍旁的布袋鼓鼓囊囊,隐约能看出是兵刃的形状。为首那人勒住马,声音嘶哑地低吼:“仔细搜!那姓沈的跑不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尤其是他怀里的东西,绝不能落到旁人手里!”

马蹄声再次响起,几人分作两队,朝着不同的方向散开搜查。沈砚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握紧小厮的手示意他莫要出声。

待那伙人走远,两人才敢挪出芦苇荡。沈砚之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这些人动作好快,竟知道我们往这边逃。”

“会不会是……捕头王那边出了问题?”小厮迟疑道。

沈砚之心中一沉。他先前虽觉得此事牵连官府,却未敢断定捕头王是否牵涉其中。

可方才盗匪来得如此迅速,若说无人通风报信,实在说不通。

“不能再等了,”他当机立断,“我们得绕路去周府,今夜必须把东西交出去。”

两人不敢走大路,专挑僻静的小巷穿行。月色被浓烟遮了大半,只有零星的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脚下坑洼的石板路。

路过一处破败的土地庙时,沈砚之忽然停住脚步,侧耳细听——庙内似乎有微弱的喘息声。

他示意小厮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抽出腰间的折扇(扇骨内藏着短刃),轻轻推开门。庙内蛛网密布,供桌上积着厚厚的灰尘,角落里缩着一个人影,浑身是血,气息奄奄。

“是你?”沈砚之失声低呼。

那人缓缓抬起头,脸上沾满血污,正是失踪多日的李三。他看到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暗红的血沫。

“沈……沈先生……”李三的声音气若游丝,“你……你拿到东西了?”

沈砚之快步上前扶住他,从怀中摸出伤药:“拿到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们……他们要杀我灭口……”李三抓住沈砚之的衣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王守备……他早就知道布庄掌柜藏了证据,那天夜里……是他让我去挖的……可我……我故意弄断石榴树,留了刻痕,就是想提醒你……”

他咳得更厉害了,断断续续地说:“火……火灾是假的,他们是想趁乱……趁乱去周府……杀周侍郎……”

沈砚之心头剧震:“他们要对周大人动手?”

“是……账簿上有王守备私通敌国的记录……周侍郎正在查他……”李三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城西……城西货栈……军火就藏在那里……今夜三更……要运出城……”

话音未落,他忽然浑身一颤,嘴里涌出鲜血,头轻倒向一边,再无气息。

沈砚之怔怔地看着李三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这个被胁迫的侍卫,终究是以自己的方式偿还了亏欠。

“先生,快走!”小厮在门外焦急地催促,“好像有人过来了!”

沈砚之将李三的尸体藏到供桌下,用破布掩盖好,转身冲出土地庙。刚拐过街角,就看到几个黑衣人手提灯笼,正朝着土地庙的方向走来。

两人不敢停留,一路狂奔,直到望见周府高高的门楼,才敢放慢脚步。沈砚之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让小厮去叩门,自称是“故人之子,有紧急要事求见周侍郎”。

门房见他神色凝重,不敢怠慢,进去通报了片刻,便引着两人穿过层层回廊,来到书房。周明轩正伏案批阅文书,见沈砚之浑身狼狈,不由惊道:“砚之?这是怎么了?”

沈砚之反手关上门,将账簿与信笺递过去,语速极快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包括李三的临终遗言。

周明轩越看脸色越沉,捏着账簿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待沈砚之说完,他猛地一拍桌案:“好个王守备!竟敢通敌叛国!”

“周大人,盗匪今夜三更要运军火出城,还想对您不利,”沈砚之忧心道,“我们得立刻通知巡城营。”

周明轩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巡城营统领是王守备的人,通知他们无异于打草惊蛇。你且在此等候,我自有办法。”

他走到书架前,转动了一下最上层的青瓷瓶,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一道暗门。“这里是密室,你先进去躲着,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出来。”

沈砚之知道事态紧急,也不再推辞,跟着周明轩走进密室。暗门关上的瞬间,他听到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周明轩沉稳的问话:“什么事?”

“大人,府外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像是……像是盗匪!”下人慌张的声音传来。

“知道了,”周明轩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去调府里的护卫,守住各个角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密室里漆黑一片,只有墙壁上的透气孔透进微弱的光。沈砚之握紧怀中的短刃,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能听到外面隐约的打斗声、兵器碰撞声,还有人临死前的惨叫。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安静下来。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暗门被推开,周明轩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身上沾着些许血迹。

“解决了?”沈砚之忙问。

“嗯,”周明轩点头,眼中带着疲惫,“我让人扮成运货的,提前去了城西货栈,把军火截了下来。王守备也被控制住了,天亮后就会押送入宫。”

他拍了拍沈砚之的肩:“多亏了你及时送来证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之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只觉得浑身酸痛。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透过窗棂照进书房,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几日后,王守备通敌叛国一案震惊朝野,涉案的盗匪与官员被一网打尽,城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沈砚之站在重建的西跨院,看着新栽的石榴树苗,心中百感交集。

老张捧着那半枚铜钉走过来,递给他:“先生,捕头王那边查清楚了,他确实不知情,只是被王守备的人蒙蔽了。这铜钉……您还要留着吗?”

沈砚之接过铜钉,入手依旧冰凉。他望着院墙外初升的朝阳,轻声道:“留着吧,也算个念想。”

风拂过新栽的树苗,叶片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那段风雨飘摇的往事。

只是苦了那颗陪伴多年的石榴树了。

我死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纵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