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玉阙辞 > 第44章 书灵

玉阙辞 第44章 书灵

作者:云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2:10 来源:文学城

回程的马车上,灵夙若无其事地翻看字帖,时不时品鉴一二:“这姜忱倒是写得一手好字。”

“你何时对书法感兴趣了?”崇明说着,顺手从灵夙手中接过字帖。粗略翻了翻,字确实写得不错。

“瑶姬喜欢书法。我幼时在巫山住过一阵,耳濡目染罢了。”

崇明心下了然。巫山神女瑶姬和流云灵主是生死之交,他也曾听闻,灵夙幼年时由瑶姬亲自抚养过一段时间,瑶姬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她本就有慧根,又有瑶姬的启蒙,难怪能得上元夫人青眼,收为关门弟子。

灵夙又道:“字如其人,无论字体怎么变化,人心是不会变的。从这字上面看,姜忱应是内心纯净之人。”

“哦?”崇明看向她,“原来你拿这字帖并非为了消遣?”

“我是那么空闲的人么?”

“你既没那么空闲,两仪珠已经到手,你的目的也达到了,为何要在这梦中继续踌躇下去?大可一走了之。”

灵夙不置可否:“赵宜真家中有那么强的执念,殿下应该感受到了。你就不好奇么?若执念不是赵宜真的,又会是谁的?”

“是姜忱的。”

见崇明如此肯定,灵夙不禁纳闷:“我原也是这样猜测。可姜忱不是人,若硬要说是,那也是个书中的纸片人,他怎么可能会有执念?”

“你和瑶姬相熟,应该听她说过,人心是可以孕育出神明的。正所谓万物有灵,《华明录》在汴京乃至全国风靡,因为承载了太多期待,这个故事也就有了书灵。”

“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两仪珠的缘故。”

“所以你觉得能在这故事中找到两仪珠的蛛丝马迹,进而寻得使用光阴眼的方法?”

灵夙默认。

“你这样想也没错。毕竟天底下受期待的书太多,也没见别的书生出书灵,偏偏是这《华明录》。”

连崇明都这样说了,灵夙更加肯定,《华明录》中藏着秘密!赵宜真一定知道些什么,或者在故事里藏了些什么也未可知。她问崇明:“我离开后,你有没有在姜忱身上发现什么?”

“按照我们商量的,我再三试探他,他拒绝了。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知道了。”

“你堂堂天界太子,还看不透人的心思?”

崇明眼神在她脸上走了个来回,话中有话:“阿灵,其实人心才是最难懂的。我若能看透每个人的心思,此刻也不至于在这里坐着。”

“是是是,殿下公务繁忙,此刻应该在元合殿看折子,不该陪我掺和这些人界琐事的。”

“说不过你。”崇明想了想,“昭楠君性子清冷,琰梧君素来风雅,他们二人身上皆有流云灵主和明少将军的影子,唯独你……方才你提起瑶姬我才想起,不愧是教出来的人,你还真是像她。”

炎帝之女瑶姬,天性高傲,睥睨万物,生就一副“人若犯我数倍奉还”的脾气。如今想来,灵夙可不就是和她一般无二么。

马车安静地行驶着,崇明翻了几页字帖,他的判断和灵夙差不多。单从这些字的笔法来看,姜忱应是内心纯善之人无疑。可按照《华明录》上册的结尾来看,姜忱谋反证据确凿,不容辩驳,这跟他们亲眼所见到的姜忱完全不一样。

崇明思忖:“赵宜真的生父陈王是因谋反而死,但那日康宁郡主言语间透露,陈王一案似乎另有隐情,想必赵宜真也不信自己的父亲会做这大逆不道之事。”

灵夙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同样是被牵连进谋反事件的人,赵宜真在塑造大皇子这一人物之时,难免会想到她的父亲陈王。她不相信陈王会谋反,因此在大皇子身上倾注了她对陈王一案的期许,她内心其实不愿坐实大皇子罪名。”

崇明点头:“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宜真头一晚上写的字第二天会消失。”

“只因内心不是这样想的,她写出的字就不会违背她的意愿。放在人界这还真是一桩奇事。如此我反倒对赵宜真更好奇了,她缘何能遇上这样的奇事?”

“细想来 ,赵宜真笔下所写的,大多都影射了她经历的事。”

“你说得不错。故去的老端王在朝中一向保持中立,他的处世之道可不就像康宁郡主的父亲平王么;遂阳公主率性而为,和康宁郡主有七八分相似;大皇子被牵扯进谋反一事,又和她生父陈王的经历很像。”按照这个思路,灵夙大致猜到了赵宜真的心境。她对崇明道:“本该尽快去高莞华那儿探探虚实,可我们刚从承乾宫回来,马上去华明郡主府似乎不太好。”崇明对她说过的,不能贸然行动,否则影响了书中人物命运,赵宜真可能会被困在梦境里。

“不妨事,过七八天再去吧。”

“你是要我坐以待毙,在这梦里待上七八天?我可没那么空,蓬莱酒楼要招新厨子了,我还得回去试菜。”

崇明笑着摇头:“你顶着遂阳公主的身份,竟忘了自己是天人之身了?”

说罢,崇明拿出洗灵笔,凭空填了两笔。

刹那间物换星移,马车消失了,崇明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主府后花园的景致——遂阳公主正带着一群侍女在花园散步赏景。灵夙顿时明白了,崇明这是借洗灵笔之力将故事推到了七八天后。想到他们刚才的对话,她赶紧止步,扭头离开后花园。

正在陪公主散步的汝心一脸茫然:“公主,您这是要去哪儿?”公主刚不是说在房间待着太闷,想来花园逛逛么?怎么……

“有些困,想回去午睡。”

汝心虽然觉得奇怪,但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只需照办就行。

灵夙行至寝殿门口,有侍女前来通报,说驸马在大门口求见。

“前几天不是说过么,我身体不适,让他最近都别来了。”

“驸马担心公主身体,执意求见,说公主今天不见他他便在门口站着不走了。”

灵夙:“……”

冷静下来想了想,灵夙觉得自己这样确实不太好,遂阳公主和驸马情投意合,她三番五次拒绝驸马入府,万一俩人一吵架,更甚者闹和离,岂不就是改变人物命运了?

“你去回了驸马,就说我正在休息,现下不方便见他,让他明日午后再来。”

“是。”侍女松了一口气,匆匆回去复命。

灵夙也松了一口气,她叮嘱汝心在寝殿外面守着,任何人都不能进来打扰。她关上寝殿的门,复又打开,门后呈现的是一间充满墨香的书房。房内,一男一女正在说话。男声灵夙很熟悉,正是崇明。女声应该就是高莞华了。

随着灵夙走近,二人均察觉到了动静。高莞华转身,灵夙即刻看清了,果然是赵宜真的脸。

“公主?”高莞华吃了一惊,“你怎么来了?”

“我来探望自己的好姐妹,奇怪么?”

“公主哪里话,我是纳闷,怎么没人来通传一声。”

“因为没人看见啊,”灵夙狡黠,“我是翻墙进来的。”

高莞华佯装生气:“虽早知你不爱受拘束,现在却连我家的围墙都要翻了,也不怕我府上的侍卫把你当贼人抓起来?”

“他们不敢。”灵夙将视线移至崇明脸上,似笑非笑,“好巧,端王怎么也在这儿?”

崇明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奉皇上命,来看看郡主绘图的进度。”

高莞华点点头,向灵夙解释:“王爷统领十万骁骑军,日后无论是修建堤坝还是开凿府阳渠,都需要王爷麾下将士监工协助。王爷此番前来,确是因为公事。”

灵夙失笑:“你回答得这么认真干吗,我不过随口一问。”

高莞华见她没往心里去,这才放心。遂阳公主与端王不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她素来和公主交好,就怕公主因她和端王的单独见面而不高兴。

趁着崇明和高莞华聊天,灵夙在书房走了一圈,假装无意地察看。高莞华的书房很大,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史料,还有她喜欢看的一些杂书。除了阅读,她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画画,墙上挂着的两幅唐代古画临摹作品,就出自她本人。

和灵夙印象中的一样,高莞华是个非常博学的女子,这在人界并不常见。赵宜真应是把她自己渴望却得不到的都倾注在了高莞华身上。

书架第二排有一本书没放齐整,灵夙被吸引了注意力。看这随意摆放的样子,应该是高莞华经常看的,书名是《丛鱼山杂记》。她从书架拿了这本书翻看,未曾想到,几张花笺从书页中滑落。花笺上都是些手抄的词,如李后主的《相见欢》,温飞卿的《菩萨蛮》等。值得玩味的是,每首词的字体都不一样。

高莞华看见,赶紧捡起来。

灵夙嘴角上扬:“平日只见你喜欢画画,没想到字也写得这么好。”

“闲来无事瞎写的,你别笑话我就行。”

“举国皆知,高家莞华是大邺第一才女,我哪敢笑话你。”

“你又胡说!”

二人打趣了会儿,崇明又跟高莞华聊了些府阳渠的事。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有侍女来报,说二皇子来了。

“快请。”高莞华吩咐完侍女,腾出手收拾桌案。崇明来之前她一直在翻看史料,桌上有些凌乱。

灵夙和崇明交换了眼神,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她对高莞华说:“我是拒了驸马的求见悄悄跑出来的,被而二哥瞧见了不好。你们聊,我先回去啦。”

高莞华本想问她为何要推了驸马的约,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灵夙打开窗户翻了出去。而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二皇子含笑走进来。

看见端王也在,二皇子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嵩弟,你怎么也在?”

“奉皇上的旨意来看看郡主绘图进展。”崇明起身,“我和郡主聊得差不多了,先告辞了。你们慢聊。”

“好,慢走。”

待崇明离开,二皇子才恢复刚进屋时的放松状态。他从袖中拿出一个锦盒,兴致盎然地打开给高莞华看:“华儿,这是宫中匠人新打的簪子,我一看就觉得很适合你。你快戴上试试。”

高莞华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二皇子太客气了。您知道的,我轻简惯了,不怎么用这些金玉首饰。”

“没事,你先收着,逢年过节拿出来戴也行。”

二皇子盛情难却,高莞华只得收下。她把锦盒搁在一边,拿出新绘的一张工程图给二皇子看:“这是从义县到陆中县一段的运河图,二皇子您过目。义县多山,且土质松软,开凿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少问题,我没想好怎么解决。您看要不要找工部的几位大人一同商议看看。”

“这些小事交由工部处理就行,你别太伤神了。”二皇子接过图纸,随手放在一边。

高莞华皱了皱眉:“事关天下苍生,怎么能说是小事呢。”

二皇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改口:“我的意思是,你毕竟是女子,这些问题不是凭你一人之力能解决的,还是交给工部比较放心。你最近太操劳了,要注意休息啊。”

“我答应过皇上,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府阳渠的图画完。不能食言。”

“我知道。”二皇子语气变软,“华儿,画完这图,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高莞华眼神迷离,像是想到了什么。她走到窗前,抬头看向了远处:“没什么打算。就是觉得天大地大,不该拘于一屋,我也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二皇子急了:“你是想回故里吗?如果……如果我说,我想让你留在京城呢?”

高莞华愣住。

“华儿,做我的皇子妃可好?”

对于二皇子这突如其来的告白,高莞华却并觉得不意外,她嫣然一笑:“自我被封为郡主的那一日起,我的婚事就不是我自己能说了算的。殿下您问我没用,得问皇上。”

听她这话,二皇子顿时放心了。皇帝召高莞华回京,其目的就是想为她赐婚。至于他会把高莞华嫁给谁,毫无悬念,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看到这儿,灵夙冲崇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可以走了。方才他们并没有离开书房,只是隐去了身形,旁人看不到而已。

崇明猜灵夙应该是发现了什么,她眼神玩味,一副所有事情都了然于心的样子。他问她:“你留下来,就为了看这个?”

“啧,枉我一直以为殿下聪明。可惜啊,男女间的事你还是看不懂。”

崇明承认:“嗯,我确实不懂。”

灵夙语塞。她听出来了,他意有所指。

“既然觉得我不懂,那你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无非是高莞华不喜欢二皇子。”

“这你都能看出来?可是按照赵宜真写的,高莞华和二皇子才是天命所归的姻缘。”

灵夙笑笑,拿出一张花笺:“你看看这个,能看出什么吗?”

上面写的是温飞卿的《菩萨蛮》。刚才高莞华把花笺放回书页中,灵夙偷偷拿走了一张。可偏偏是这一张的字迹有些眼熟,崇明一眼便认出来了,先前从大皇子那儿拿回来的字帖中,有一页就是这样的字体。

“她仿的是大皇子的字。”

“恐怕不是仿的。是不是大皇子手把手教的也未可知。”

“何以见得?”

“呵,你若是把《华明录》反复读上三四遍,你也能猜到。”灵夙分析,“高莞华虽是博古通今的才女,擅画擅棋,书法却并不出众。可她书中掉出的那一堆花笺,每一张都是不同的字体,尤其是这张《菩萨蛮》,所用字体并非源自任何一位书法家,而是大皇子自创的柳叶体。高莞华再聪慧,也不至于能把大皇子自创的字体学得这般传神。”

“高莞华和大皇子之间有情?”

“不然呢?在外人眼中,她和大皇子基本没接触,和二皇子来往却很频繁。有时候啊,越是掩饰,越说明有什么。”

崇明试图理解她这话的意思,半晌才缓缓开口:“是这样?”

灵夙干咳一声,问他:“你先前说,赵宜真家中强烈的执念来自于姜忱,又说《华明录》生了书灵。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书灵就是姜忱?”

崇明点头。

“我还是没明白。”灵夙眉头蹙了蹙,“为什么成为书灵是大皇子姜忱,而不是《华明录》中的其他人?”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姜忱这一人物的人性最强,他想告诉世人真相的执念最强,想 ‘活’下来的**也最强。”

“如此倒也解释得通。”灵夙勉强接受了这一说法,“我们先回去吧,有些问题得亲自问过姜忱才能确认。殿下受累,还得劳烦你用洗灵笔为姜忱绘制身形。”

“行。”

片刻后,二人从赵宜真的梦境中回到了现实。

灵夙心中疲倦,这么些年她随心所欲惯了,扮演另一个人还是会有些不适应。她打开房门,唤了施云黛进来。

“怎么样?”施云黛一脸好奇,“你们看到了什么?宜真如何了,她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她没事,只是睡着了。不过还是让她先睡着吧,一会儿我有东西要给你看。”灵夙拉过施云黛的手,让她坐下,“你是赵宜真仅有的朋友,有些事我不想瞒你。虽然,说出来可能会让你难以置信。”

施云黛早就料到此事不简单,她亲眼见过赵宜真写的字消失,也听崇明说起要去赵宜真的梦里……那么,不管灵夙接下来说的话有多匪夷所思,她也做好了全盘接受的准备。

“你说吧。”

“告诉你真相之前,我想让你见一个人。”

施云黛皱眉:“什么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