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玉阙辞 > 第43章 两仪珠

玉阙辞 第43章 两仪珠

作者:云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2:10 来源:文学城

灵夙放下帘子,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汝心大为不解:“公主您笑什么?”

“没什么,你去问问端王,他这是准备去哪儿?”

汝心照做。不一会儿来回话:“公主,端王说他要进宫。”

灵夙觉得奇怪,崇明进宫做什么?他们来这梦里不是想看看赵宜真遇见了什么怪事么?赵宜真是《华明录》的作者,她在这梦中必然是高莞华。

这时,端王府的侍卫前来问话:“公主,我家王爷让我来问您,您准备去哪儿?”

“华明郡主府。”

“多谢公主告知。”

侍卫走后,灵夙再次打发汝心:“你去问他,他进宫做什么?”

汝心回来后,如实答复:“端王说他去找大皇子。”

灵夙大致明白崇明的意图了。

半年后,大邺西北边疆会发生动乱,戍边将士的营地屡遭偷袭。御史台查出,背后主谋之人是大皇子。因他认定元献皇后是南皇后所害,对皇帝偏袒南氏颇有怨言,而他羽翼未满,只得借助敌国势力谋夺皇位。

皇帝大发雷霆,他将大皇子禁足,勒令大理寺接手此案,尽快查明真相。大理寺循着谋反一事抽丝剥茧,大皇子过去几年滥用职权的事被一一查出。这些事传了出去,民间怨声载道,朝臣们纷纷上折子弹劾大皇子。朝会上,面对确凿的证据,大皇子无从斑驳,皇帝拂袖而去。

大皇子被下狱等候发落,二皇子勘测府阳地势进展神速,三皇子治水凯旋;皇帝对二皇子和三皇子青睐有加;有传言称,皇帝欲将大皇子贬去南蛮之地。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上册结束。

书中,大皇子的罪名是谋反。而赵宜真是陈王遗腹子,陈王当年也是因为谋反而伏诛。灵夙猜想,崇明应是怀疑大皇子是赵宜真无法继续写这个故事的原因,所以想在事情发生之前见见大皇子。

灵夙正在分析这事,端王的侍卫又来传话了:“公主殿下,我家王爷问您,您要不要先跟他一起去趟宫中?”

汝心嗤之以鼻:“说得好像公主您跟他很熟似的。就算进宫,也不至于跟他一起啊。”

谁知,灵夙一口答应:“好。”

汝心:“……”

“你先回府吧。”

“是,公主。”

然后,汝心看见她家公主很果断地下车了,头也不回地上了端王的马车。自家主子在端王马车上,公主府的车夫也就很识相地让路了。

汝心百思不得其解。公主这是怎么了?平日里如胶似漆的驸马她避而不见,反倒跟死对头端王同坐一辆马车。真是奇了怪了。

在赵宜真这个梦里,雍京城正处于冬季最寒冷的时候。端王的马车,论华丽程度丝毫不比遂阳公主的逊色,不仅设了舒服的软塌,还摆了专门在马车内使用的暖炉。此刻炉子正冒着热气,将车内烤得暖意融融。

崇明正襟危坐,闭目养神。灵夙嗤笑一声:“怎么,你还真端起王爷的架子了?”

“我只是在想,你如此热心地帮赵宜真,所求是什么?”崇明睁开眼睛,目光落在灵夙身上,带着探究的意味。

“殿下这么崇明,不妨猜猜看。”

这个崇明还真猜不到,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总不至于是爱屋及乌,看紫萸的面子所以管了她朋友的闲事。这可不是你的作风。”

“当然不是。紫萸是紫萸,她朋友是她朋友,不能混为一谈。我做事一向泾渭分明。等等——”灵夙觉着不对,“你怎么知道她叫紫萸?”

“当年在御天宫外见到你们,我听你叫过她的名字。”

“几千年前的事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你能把她的名字记这么清楚?”

“原本的确是无关紧要的事,也是萍水相逢的人。只不过出点个意外,当时的事便都刻在脑子里了。”崇明莞尔,语气有些飘忽,“你以为瑶姬说的临水照花是骗你的,可是在你走后,我在三生镜中看到了一个人的脸。”

灵夙自己都没注意到,她下意识抓紧了衣袖。这一微小的细节没能逃过崇明的眼睛,他知道,她心里是在意的。若那人不是骥风,她会如何?

好在崇明没有继续说下去,片刻后,灵夙恢复了泰然的样子。她从袖中拿出一颗深青色的珠子,示意给崇明看。

“殿下可知这是什么?”

那珠子约桃核大小,色泽莹润,不似凡物,不同的两面分别有太阳和月亮的图案。

崇明摇头:“未曾见过。”

他的回答在灵夙意料之中,灵夙笑道:“看来殿下只是走马观花般翻了一遍《华明录》。它叫两仪珠,是大邺开国那年西北属国进贡的宝物。此物之前一直在国库放着,弘武皇帝疼爱遂阳公主,在公主出嫁时赐给了她。”

“你不提我倒忘了,你现在是遂阳公主,已经嫁了人了。”

灵夙听了想翻白眼:“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还得问你呢,我们进了赵宜真的梦里,怎么也成了书中人?”

“不知道。或许是因为赵宜真见过我们,梦中人也成了我们的样子吧。”

“你这么说我更加确定了,赵宜真必定和光阴眼有渊源,或许见过,或许听说过。”

崇明眼前骤然一亮,他猜到了:“两仪珠就是光阴眼?”

“这么说不完全准确。”灵夙从另一边袖子里拿出一颗和两仪珠一模一样的珠子,她摊开两只手掌:“这两颗珠子,殿下分得清么?”

“若只看外表,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没错。明霓把光阴眼给我的时候,我就觉得似曾相识。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华明录》,赵宜真在书中描述的两仪珠,仿佛就是对照着光阴眼写的。这不奇怪么?光阴眼在东洲海市至少上千年了,赵宜真一介凡人怎么可能见过?可若不是亲眼见过,她又是听谁说的呢?”

这下崇明彻底明白灵夙的意图了,她入这梦境就是想确定,赵宜真笔下的两仪珠是不是光阴眼。

灵夙又道:“明霓跟我说过,光阴眼是传说中的东西,没人知道怎么用它。当年虞颂却用它逆转了光阴,连带着把我也带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天魔渊。后来的事你可能不知道,他吃了我一剑,慌不择路地逃了,我一路追杀他,曾路过东海。我猜想,光阴眼就是在那时掉入了东海的,虞颂遍寻不着,于是去了海市和明霓做交易。他没料到的是,几千年前他栽在我手上,几千年后也一样。”

崇明听了她这番话,怔怔看着她,陷入沉默。灵夙知道他想问什么,这次她没有否认:“你的猜测可能是对的。拿到光阴眼后,我仔细琢磨了这事,当年应该是我无意中在天魔渊救了你。”

她在天魔渊救了他,然后和虞颂一起回到了几千年后……这就是为什么他会遍寻她不着,也是为什么他会在骥风婚宴上掀了她的面纱。

“我知道。”崇明的声音有些厚重。其实当年在骥风的婚宴上见到蒙着面的她,他就很肯定,是她。

灵夙似乎并未当回事,一笑了之:“真是奇怪的因果。”

“你表妹说虞颂想把装着饿鬼道怨灵的箱子投入赤水,后来你又告诉我虞颂去东洲海市找的东西是光阴眼,当时我就想明白了,他要沉箱的地方不是赤水,是几千年前的赤水。”

“你说得没错,”灵夙赞同,“赤水往东汇入天魔渊,那是你曾经和坤岩交锋的战场。虞颂的目的是用那些饿鬼道怨灵干扰你们,逆转那场战争的胜负。若当时赢的是坤岩,如今阿修罗界王座上坐着的人也就不是瑶璎了。啧,虞颂那箱子里的东西恐怕还真有点说法,不像是普通怨灵那么简单。”

崇明神色严肃。如今想来还是挺后怕的,要不是灵夙是见不得仇人好的性子,非得从明霓手里截了胡,光阴眼早就是虞颂的囊中之物了。而他想用此物来做什么,昭然若揭。

“其心可诛!”崇明没忍住,重重拍了下桌案。

砰的一声响,惊动了外面的侍卫。侍卫长马上询问:“王爷,怎么了?”

“没事,继续走。”

灵夙戏谑道:“殿下悠着点,你可别忘了,遂阳公主和端王是死对头。你弄出这么大动静,旁人还以为我把你怎么着了呢!”

“那你倒是说说看,你能把我怎么着?”崇明目光一扫,其中有些不明的意味。

车内暖和,他们挨得又近,灵夙立刻浑身不自在起来,脸上也染上了一层灼热感。原本准备好回答他的话,不知怎的就卡在了喉咙里。反倒是崇明自己把话续上了,他声音很小,灵夙却听得很清楚。他说:“也只有你能把我怎么着了。”

“崇明,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你是天界太子,未来还是六界之主,不该有这样的执念。”灵夙心生感叹,“是因为我无意间救过你么?我虽不是什么慈悲之人,可活在这世间上万年,也帮过不少人。没有谁像你一样,装着这份恩情一直放不下的。”

“于我有恩的人不止你一个,这与恩情无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哪一天你院中的执念之海开出属于我的那朵莲花,这个问题才能有答案吧。”崇明凝视着她的眼睛,他抬起手臂,手掌缓缓地放在她面前,挡住了她下半张脸:“你这眉眼并不难认,我早该想到的。只怪我以前见识浅薄,不知道光阴可以悄无声息地被逆转。”

“你什么时候跟我二哥说的这事?”

“我没跟他提过。”

“那他是怎么知道的?”

“可能是荆楚说的吧。”

“他怎么不管好自己?成千上万年间就知道操心别人么?”灵夙嘲讽,“有这闲工夫为别人抱不平,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受人待见吧!”

崇明咳了一声。他以为灵夙只会在揶揄他的时候不留情面,没想到挖苦起荆楚来更是入木三分。她口中的荆楚为别人抱不平,指的是初月一事。荆楚和初月亦是好友,后来初月死在灵夙剑下,荆楚因此与她失和。而她所说的荆楚不受人待见,指的就是悠溯了。荆楚痴恋悠溯上万年,在天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奈何悠溯并没把他当回事。

发泄完了,灵夙像是想到了什么,她换了个语气问他:“如果真的无关恩情,那就是因为你在三生镜中看到了那个人的脸?那个人……是你吧。”她很平静,仿佛早就知道镜中的人是他。

“你知道?”崇明诧异。

“猜到了。”

就在这时候,马车停了。侍卫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王爷,公主,到承乾宫了。”

承乾宫,大皇子姜忱在宫中的居所。

姜忱接到侍从的通报,说端王和遂阳公主来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俩人素来不和,今日怎么会一同来他的承乾宫?然而看到二人一前一后步入殿内,他不得不相信,并在心中感叹,真是奇事!

姜忱的惊讶全都写在脸上,灵夙一眼就看明白了。她含笑解释:“大哥不必觉得奇怪,我和端王只是碰巧在路上遇见而已。”

“平日几乎不见你们来往,我还以为你们……”

“大哥误会了。端王有军功在身,多年来一直为百姓谋福祉,我岂会对他有偏见?我虽不赞同他的某些行事作风,但不代表我是非不分。”

听灵夙这么说,姜忱也就放心了。端王是他的堂弟,自幼和他们几个皇子一起长大,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而遂阳公主之所以不喜欢端王,是因为他在朝中从来都保持中立,看似谁都不帮,却又有自己的打算。遂阳公主私底下曾对姜忱说过,端王和他已故的父亲老端王可不一样,老端王是真的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端王却是个墙头草,圆滑得很!她不喜欢和心机深沉的人来往。

不过看眼下情形,这俩人在他这承乾宫应该打不起来。

“那就好,那就好。”姜忱报以一笑。

崇明自打进殿门就一直没说话,他在打量姜忱的寝殿。姜忱应该是个极爱书法的人,旁人一般在书房挂书画,他却连寝殿的墙上都挂了不少。起初崇明还以为是邺朝某些书法名家的字,看了落款才发现,居然全是姜忱自己写的。

“大皇子的字写得愈发精进了,行云流水有之,笔走龙蛇有之,遒劲有力亦有之。我以前竟然不知道,你精通这么多不同的字体。”

“嵩弟谬赞,”大皇子很谦虚,“我比不上四弟博学,也不如二弟和三弟能为父皇分忧,只有这字还勉强能看。”

“大哥只是不爱跟他们比而已。”灵夙反驳。她随手拿起桌上一本字帖,晃了晃:“这也是大哥写的吧,我能借回去看看么?近来我身子不适,不太想出门,正好在家练练字。”

“你若喜欢,拿去便是了。”

“谢谢大哥。那你们聊,我去看看母妃和四弟。”灵夙找了个借口遁了。按照她和崇明先前商量好的,她得给他们留出单独说话的机会,好让他探出大皇子的真实想法。

待灵夙走后,侍从奉上了热茶。崇明嘱咐他们关好门窗,不能让任何人靠近寝殿。大皇子见他如此小心谨慎,不知他要做什么,皱起了眉头:“嵩弟,你是有话想跟我说?”

崇明颔首。大皇子心想,他要说的话怕是不简单。

果不其然,崇明开口就是一剂猛料:“大皇子,想过入主东宫吗?”

“嵩弟慎言!”

“遂阳公主说得不错,我确实和我父王不一样,我有我的抱负。今日来此就是想要你一句实话,愿不愿意与我联手?我愿助你夺下太子之位。”

“嵩弟说笑了。”紧张了不过片刻,大皇子恢复了以往的淡然,“我对政事并无兴趣。何况,历朝历代夺嫡之路都是用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铺成的,母后信佛,她不希望我的双手沾满鲜血。”

“大皇子至诚至孝,这也是我决定辅佐你的原因。可你不为自己谋划,难道也不想查出元献皇后被害的真相,告慰她在天之灵吗?”

姜忱轻微地攥了下衣袖。母亲的死因是他一直以来的心结,他惊讶端王竟一针见血戳破了此事,而且断言母亲是被害的。他似乎知道什么内情。

崇明见姜忱犹豫,继续添了把火:“南氏跋扈,元献皇后在世时,南氏就不怎么把她放在眼里。元献皇后死得蹊跷,明眼人都能猜出是怎么回事,奈何皇上忌惮南氏一族势力,怕追查下去一发不可收拾。大皇子若想还元献皇后一个公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入主东宫,然后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那个人。”

姜忱笑笑,话中透着悲凉:“查出真相又如何呢,母后再也回不来了。你刚才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可我不愿母后的在天之灵是靠鲜血来告慰的,她应该也不愿如此。”

“我明白了。”崇明若有所思,他拍拍姜忱的肩膀,“我今日进宫探望宸妃,顺道来找大皇子讨杯茶喝,遂阳公主也在一旁看着。我们只聊了书法,其余什么都没说。”

姜忱那么聪明的人,只一瞬就明白了崇明的意思。他们什么都没说,不会有人知道刚才这段对话。宸妃是端王生母的胞妹,端王的亲姨母,他进宫探望姨母再寻常不过,何况还有遂阳公主在场,他们能说什么呢?

临走之前,崇明留给姜忱一句话:“大皇子若是后悔,三日之内可派人来端王府找我。”

姜忱颔首,送崇明出了承乾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