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玉阙辞 > 第42章 遂阳

玉阙辞 第42章 遂阳

作者:云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2:10 来源:文学城

屋内很安静,除了塌上昏睡的赵宜真,只剩下灵夙和崇明了。施云黛带着侍女在外院守着,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意外。

灵夙示意:“殿下,可以开始了。”

“琰梧君没跟你说过我平日里很忙么?”崇明绷着一张脸,心情不佳,“我放着元合殿内一堆折子没看,你让我来处理这些人界琐事,就不怕耽误我的正事?”

“你以为我乐意欠你人情?进入赵宜真梦需要洗灵笔,要么你把洗灵笔借我也行,我就不叨扰你了。”

崇明深吸一口气,很无奈:“洗灵笔乃天界神器,我师父若是知道你一会儿用来作画送礼,一会儿用来窥探凡人的梦,不知会作何感想。”

“我与真武帝君很熟的,”灵夙弯起嘴角,“他心胸开阔,绝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崇明:“……”

“骥风跟你说了,他会来见我对吧?”

崇明没料到她忽然有此一问,“师兄一向重承诺,他既然答应了,不日你就能见到他。”

灵夙听这话就放心了:“那就好。殿下为了这些人界琐事操劳,实在太辛苦了,我是不会让殿下白忙一场的!事成之后,我有一物相赠,保证殿下满意。”

她又是提到洗灵笔,又是问起骥风,崇明没弄明白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但他了解灵夙,她不会说没头没尾的话。此刻她急着窥探赵宜真的梦,没工夫跟他多解释,催促他赶紧办正事。

崇明奈何不了她,只得先提醒:“赵宜真说她梦见自己成了书中人,经历了书中事,那她的梦必定就是《华明录》所讲的故事。我们入了她的梦,需得遵从梦中秩序,不能轻易改变人物命运。不然梦境错乱,赵宜真会被困在里面,再也醒不过来。”

“这你大可放心,我不是爱管闲事的人。”

崇明本想说,她现在做的就是在多管闲事,转念一想,这太不符合她的行事作风了,她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他当下便肯定,灵夙掺和赵宜真这事,没表面看着那么简单。

紧要当口,崇明没再多问,他提起洗灵笔在空中绘了几笔。一阵风起,赵宜真头顶渐渐起了一层薄雾。薄雾扩散又聚拢,勾勒出了她的梦中影像。是一座繁华的城池,大邺朝的都城,雍京。

“走吧。”

崇明拉过灵夙,二人借着洗灵笔绘出的路,走进了那座梦中之城。

灵夙被晕眩感包围,迷迷糊糊昏了过去。睁眼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华丽的床上。这状况在她的意料之外,她不是和崇明一起进来的么,崇明人呢?

侍女们听见动静,鱼贯而入。为首的那位穿着颜色鲜艳的宫装,她见灵夙从床上坐起,又高兴又忧心:“公主您可算是醒了!你从昨晚一直睡到现在,怎么叫都没反应,把我们吓坏了!我已经让人去叫太医了,一会儿就到。”

公主?灵夙莫名其妙。她打量了一遍屋内陈设,还有这几个侍女的穿衣打扮,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在《华明录》中,能被称为公主的只有一人,大邺皇帝的女儿遂阳公主。眼前这位宫装女子是遂阳公主的贴身大侍女,名唤汝心。

敢情她在这梦中不是个旁观者,还有个正式身份。这可真有意思!灵夙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仔细回忆了书中对遂阳公主的描写,便于代入。说好的要遵从梦境的设定,别一不小心破坏故事进展就麻烦了。

“急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么!你让太医回去吧,我没事。”灵夙拿捏了公主的架子,吩咐汝心,“我饿了,让她们给我上点吃的。”

遂阳公主是皇帝膝下唯一的女儿,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免不了养成了骄纵的性子。好在皇室家教严,公主只是有点小任性,脾气秉性还是很好的。这样的人对灵夙来说不难模仿,甚至很容易代入——几千年前,蓬莱那位无忧无虑的小灵主也是如此。可惜,那样的她再也回不来了。

想起往事,灵夙有些失神。她很快调整好了心情,对汝心道:“我的陪嫁物中有一花鸟图案的螺钿首饰盒,你去找出来。”

汝心纳闷公主怎么一醒来就找首饰盒,她没敢多问,赶紧带了几个侍女去找。

“看来我运气挺好。”灵夙心想。

崇明猜得不错,她愿意掺和赵宜真这事,可不是因为她大发慈悲。她在找一件东西,此物就在遂阳公主的陪嫁品中,偏巧她现在就顶着遂阳公主的身份,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

不多时,汝心拿着首饰盒前来复命。灵夙打开一看,满意地笑了。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侍女很快端上了糕点和茶水,灵夙边吃边和汝心聊天,她得先摸透,此时此刻梦中的故事发展到哪一步了。作为《华明录》的资深读者,她清楚书中每一个细节,精确到每一个人物。

《华明录》的女主角名叫高莞华,是已故丞相高谦的孙女。高谦乃是大邺开国功臣,三朝元老,少年时随高祖皇帝四处征战,深得高祖信任。后高祖病逝,临终前托孤于高谦,彼时先帝文宗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高谦辅佐文宗四十余年,期间推新法,修水利,兴农桑,尽职尽责,殚精竭虑,陪文宗一同开创了盛世,为天下人景仰。高谦独子高铭官拜武卫将军,其夫人许氏也是位不让须眉的女将,夫妻二人驻守边关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后于文宗十七年双双战死沙场。那一年,高莞华只有六岁。

文宗无子嗣,现如今的弘武帝是文宗的胞弟。文宗驾崩,弘武帝继位,封高谦为丞相。不过高谦辅佐弘武帝的时间并不长,他年事已高,身子骨也没以前硬朗了,便提出了告老还乡。皇帝准许,赐金银无数,派亲信护送高谦一族回到了故乡临昌。

高莞华六岁失去双亲,十二岁回归故里,一直由祖父高谦亲自抚养教导。她是高铭唯一的孩子,尽管是女子,高谦仍花了最大的心思栽培她,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高莞华十七岁那年,高谦离世,享年七十一岁。

高谦的死讯传回雍京,皇帝十分痛心,为其追封谥号文忠公。又封了高莞华为华明郡主,在京赐府邸,派人迎郡主回京。这个消息一传出,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高莞华幼年就有女神童之名,识字断句迅速,称得上过目不忘。皇帝喜爱她的聪明伶俐,曾逗她说:“莞华聪慧过人,若是男子,必定是我朝栋梁,不输丞相。”高莞华不乐意,反驳道:“女子也能心怀天下,成为像我爷爷一样的栋梁。”

皇帝哈哈大笑,说:“若是心怀天下,倒可以给我当儿媳妇。”他指着在场的几位皇子,问高莞华:“他们几个,你觉得谁更好?”

高莞华脱口道:“都不如遂阳公主对我好,公主不嫌我愚笨,骑马、樗蒲、舞剑,都会带上我。我喜欢跟公主一起玩。”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高莞华巧妙地拒了皇帝。如若不然,皇帝很可能当场就会给高莞华和某位皇子赐婚。

有了这一茬过往,皇帝在高谦死后把高莞华接回京城,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况且,皇帝丝毫不想掩饰他的这一想法,早朝期间就曾多次暗示,高莞华是她心中最佳的儿媳乃至未来皇后的人选。

皇帝此举有两个原因。其一,高家是名门望族,家风严谨。从高祖年间至今,高家人才辈出,在朝堂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高莞华若能嫁入皇家,那些崇敬高谦的百姓也会交口称赞。其二,高谦是大邺有名的水利工程家,几十年前文宗皇帝欲通南北,高谦亲手画了运河图并主持修建,这才有的如今南北通天下富的局面。而高莞华是从小跟着高谦学习这些知识的,她是高谦仅有的传人。

近十年来,西南气候异常,首当其冲的是府阳郡,那儿多雨又多山地,每年雨季都会爆发水灾和山洪。工部尚书向皇帝提出,需在主河道的某一段修建堤坝,再开凿一条水渠通往北部的安西郡,既能解决府阳郡的洪灾,也能解决安西郡缺少灌溉水源的问题。

可是这一工程极其复杂,不好贸然动工,能画出这种水利工程图的人少之又少。工部尚书感叹,若是高丞相还在,这个问题定能迎刃而解。皇帝受到了启发,高丞相虽已故去,但高莞华或许可以一试。他当即决断,派三皇子带领军前往西南治理洪灾,再让高谦生前的几个门生协助高莞华,尽快绘出工部所需的水利工程图。

就这样,高莞华被一道圣旨召回京城,开始了她作为华明郡主的人生。

进京后,高莞华一刻都没闲着。虽然高谦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她,但她以前只是纸上谈兵,甫一上手就是这么大的工程,她不敢掉以轻心。她用最短的时间看完了高谦生前留下的手札,查阅了大量文献,这才着手开始绘图。

其间,除了工部的人和高谦门生,与高莞华走得最近的是遂阳公主,还有二皇子姜恒。遂阳公主不必说,她和高莞华自幼交好,又都是女子,来往密切一点都不稀奇。至于二皇子……是因为皇帝让他负责府阳渠的前期勘测。

朝中人人都在揣摩圣意,皇帝这是刻意给机会让二皇子和高莞华多来往吧?按照皇帝之前的暗示,高莞华是未来皇后的人选,那皇位岂不就是二皇子的囊中之物了?

皇帝的后宫并不充盈,他只有四子一女。大皇子姜忱是已故的元献皇后所生,二皇子姜恒是现皇后南氏所生,三皇子姜恪出身就没那么好了,其生母是一个普通宫女,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四皇子姜恺和遂阳公主姜蕊则是皇帝最宠爱的刘贵妃所生。不过刘贵妃娘家是普通官吏,没什么背景,她之所以能爬到贵妃这么高的位份,纯粹是因为长得美。

大邺朝主张立贤,但若没有朝臣的支持,再贤能也难成事。四位皇子当中,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三皇子没有根基,四皇子是个文人,醉心于写诗作画,根本无心政事。

曾几何时,皇帝最喜欢的儿子是大皇子。元献皇后病逝后,大皇子觉得母亲病得蹊跷,应是被人所害,他恳求皇帝追查此事。皇帝则认为他年轻气盛,想借追查之名打压其他宫妃和皇子,并未准许。父子俩因此离心,至今未修复关系。二皇子就不一样了,他深得皇帝欢心,其母南皇后出自大邺的名门南氏一族,如今又统领六宫,风光无限。

朝臣们一直很看好二皇子,知道皇帝默认了高莞华和二皇子的婚事,他们纷纷站队。一些原本支持大皇子的人也暗暗转投于二皇子门下。

再说高莞华,她幼年经常进宫,和几位皇子公主都认识。二皇子对她有意,她对二皇子也未必无心,这桩婚事差不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

捋了一遍故事走向,灵夙心里也就有数了。她从跟侍女的聊天中得知,高莞华回京不到三个月。也就是说,梦中正在进行着的,刚到《华明录》上册的一半。接下来一年发生的事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灵夙挥挥手:“撤了吧,我吃饱了。给我准备马车,我去看看华明郡主。”

“公主好几日没去郡主府了,郡主见到您一定会很高兴的。”汝心说着,赶紧差人去准备车马了。

这时有侍女前来通报,说驸马求见。灵夙皱了皱眉,她压根没考虑到遂阳公主已经嫁人了。好在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平日里遂阳公主都住在公主府,驸马只有得了召见才能入府陪伴。按照故事所写,遂阳公主和驸马周承业感情很好,婚后一年多就怀了孩子。此时,他们结婚已有半年。

“就说我身子不适,让他回去吧。哦对,让他最近也都别来了。”

侍女:“……”

“怎么?我说的话你没听到?”

侍女唯唯诺诺:“公主和驸马感情一向很好,今日怎么……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你照办就行。”

“是,公主 。”

灵夙心累。她哪有心思应付不相干的人,只要她不跟驸马和离,就不算改变遂阳公主的命运。不妨事。

马车很快准备好了。灵夙没带太多人,除了随行的侍卫,只留了汝心在身边伺候。她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心情很好,一路时不时掀起窗帘往外面看。雍京城和汴京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但都很热闹,大街上有很多摆摊卖稀奇玩意儿的小贩。

公主府的马车华丽招摇,十分抢眼,一般人不敢围观,因此十分畅通地朝着华明郡主所住的永安坊驶去。刚被告知公主不舒服不能见他的驸马看见了公主的马车,一脸懵。莫不是他做错了什么,惹得公主讨厌了?

马车行驶至半路,不知怎么的突然停住了。汝心猝不及防磕到了额头,疼得龇牙。

得了灵夙的示意,汝心冲外面道:“何人这么大胆,敢阻拦公主府的马车!”

侍卫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底气不足:“回汝心姑娘,是,是端王。”

汝心一听端王俩字,片刻前那嚣张的气焰瞬间没了。她看了看灵夙,一脸为难。

端王姜嵩是皇帝的亲侄子,曾立下不少军功,很得圣宠,整个雍京几乎没人敢惹他。可唯独遂阳公主从小就跟他玩不到一块儿去,平日里就算见面,俩人也很少说话。

既然是死对头,那就不必留情了。灵夙慵懒地掀开车窗帘子,想给对方点颜色看看。

端王正巧也掀开帘子往这边看,四目相对,俩人都愣住了,异口同声:“是你?”

对面马车上的人,是崇明。

注:关于高莞华的部分人设,有参考明代水利女设计师胡重娘。胡重娘的父亲是著名风水先生胡礼朝,传闻因儿子不成器,胡礼朝便毕生所学传给了女儿胡重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遂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