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与君离别意之宦海游梦 > 第9章 第 9 章

与君离别意之宦海游梦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丛林深几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4 21:01:48 来源:文学城

乘风在带周淮安去往洛南的途中早已打好算盘,不能立即带她去自己的成王府,否则会与她针锋相对,还是尽量先拖延些时日,带她先游览一下洛南美景,再刷些好感,这样日后也可减少她心中的愤懑。

乘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路上,乘风与周淮安的感情又快速升温,不过也就只有恋人未满的程度,并未逾矩。

好景不长,终归是要到行至归处,走至终点的时候。

由于几日的耽搁,周淮安看出一些不对,感觉身边之人好似在等什么或者在隐瞒什么,质问乘风,乘风只好勉强说担心安儿突然来到南方有些不适应,并询问她是否水土不服,得到否定回答后,乘风只好作罢,吩咐书童整理好行装,明日上路。

翌日傍晚,乘风带着周淮安到了玉军大营。

在玉军大营门口,周淮安就感到惴惴不安,疑问为何心爱之人带自己来军营,朝身边的乘风问道:“阿风,我们为何来这里?”

乘风有些心虚,但还是强装镇定地答道:“这里是我好友的地方,现下已是傍晚,我们今日就在此歇脚,明日再启程回家。”

周淮安依然不安地问道:“你朋友的地方,你是什么人,这看着不像大塬的军队,倒像异国士兵。”周淮安虽然有时候有些感性,但大多时候都比较理性,她熟知大塬礼法、服饰等物,所以这些外在很明显且一眼能看出来的东西,她很快就能识破。

乘风眼看自己的话骗不了她,还想做内心挣扎,殊不知过来一名士兵称他为二殿下,此时此刻,周淮安瞬间如临大敌,头脑发懵,经过细想,没想到眼前这人居然是玉南国异族二殿下——乘风。

周淮安想到自己与他相识,相知,一路走来,经历种种,临了却因被骗而不能相守,心中犹如刀割一般。周淮安一边摇头摆出不可置信的样子,一边慢慢往后退。周淮安想逃。但乘风却不同意,立刻让士兵围住了周淮安,命士兵将周淮安带入军营帐内,并用绳子捆绑手脚。同时,乘风对周淮安说道:“你好好冷静一下,休想逃跑。”还吩咐士兵每日三餐为她送饭。

乘风打算两日后禀报玉南国陛下与大塬国二公主成婚。

成阴在去往曲水处的途中,收到了塬城中的飞鸽传书,信上说:二公主周淮安私自逃出王宫,疑似已到了洛南,命成阴去找回公主。

成阴看罢信,心中一凛,眼神眯成一条缝,口中呢喃道:“又是洛南。”随即把信收好,朝洛南奔去。

曲水处,云生其余护卫秘密来报,说:大塬国的二公主随玉南国二殿下乘风去了洛南与玉南的边境,还去了玉南国的玉军大营。

云生听完这个护卫传的消息后,摆摆手让他退下了。好像这件事,他并不奇怪。玉南国对大塬垂涎已久,早就有联姻之打算,且他们一贯以“不要脸”之名著称,这中间定有猫腻,并没有联姻这么简单。

云生转念又一想,发生这种事,大塬国的陛下定然会让成阴去救公主,这期间也必然会引发些小摩擦,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两国战争的前兆。那么,这位小世子怎么办?

第二日一早云生就收到了成阴的信,信中说让云生照看好宁徽,同时帮他打探二公主周淮安的下落。

这可让云生难办了,一边是成阴最在意的小世子,一边是大塬国陛下在意的掌上明珠,云生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两头都兼顾。正当他苦大仇深之际,宁徽来了。

宁徽对云生说道:“我已经在你这里待一段时日了,什么时候我能回大塬啊?”

宁徽认为此人若再不带自己回大塬,就开始怀疑他的用意了,觉得他是个坏人。

云生也焦急地道:“并非不是我耽搁,只是我已经书信告知你的贴身护卫成阴了,此时他正在来接你回家的路上,还请你不要心急,再耐心等一下。”

宁徽看出云生有些焦急又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觉得他刚才的话像是托词,随即问道:“你,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近几日好像都有些心不在焉。”

云生敷衍道:“你不用担心,无事。”

“真的?”

“嗯!”

宁徽不再问下去,反而有气无力地说道:“那好吧。不过这几天一个人待在这里,着实有些无聊,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书可以让我解闷?”

云生似乎还沉浸在刚刚的状态,并没有上心,说道:“旁边书架上有书,你自己翻翻看。”

宁徽应声,便自顾自得去找书了。当翻到第三层第五排时,宁徽突然看到了几张纸条,原来分别是有关成阴和二公主两人的书信,看完信上内容后,宁徽就明白刚才云生为何那么焦急,好似没有什么好办法。宁徽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有些冒险。

当宁徽将自己的办法告知云生时,云生知道瞒不住了,就将二公主与玉南国二殿下联姻的事说了出来,但是云生怎么也不同意她的办法,认为这是在拿宁徽自己的命冒险,说什么也不同意。但是宁徽向云生展示了自己的武术,还说自己有轻功、铁云扇护体,不会有事的,还拿自己人格担保,一定能将公主解救出来。可是云生还是有些迟疑,要不是宁徽软磨硬泡了云生三天,估计云生也不会同意。

因为宁徽知道,如果不快一点想办法,总是在公主这件事上纠结着,她估计永远都回不了大塬,也见不到云生口中的祖母,乃至谋害自己的人。还有一层原因是若不在快点,乘风与二公主联姻之事就会称为定局,到时候再叫屈就会更难办,所以就要赶快抓住时机。

待宁徽与云生做好部署后,趁着夜色便悄悄带人到了玉军大营,幸好前几日云生就让护卫在大营周围埋伏,查看大营布防,对其换防一事了如指掌,省了不少事,也免了宁徽在蹲守一晚了。虽然宁徽在云生面前对将要做的事做了一番部署,但宁徽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尽量不动武,因为她一直谨遵师傅的教诲,担心师傅教自己的武功被他人看穿,给师傅引来麻烦,她平生最不喜麻烦,也不喜给人添麻烦,再者玉军大营人数众多,就算打起来自己未必是对手,反而会落到乘风的手中,她与乘风相识一场,知道此人多疑且心术不正,所以她对自己的部署做了一些小改动,用了一些巧计,虽然如此,但不会影响自身,她心里有数。

云生命护卫们埋伏在大营周围,伺机而动,而宁徽与云生二人装扮成玉南国的士兵,在脸上抹上泥土,与士兵的肤色一样,混进了巡逻的队伍中,几经奔走,终于瞄准了一处看守最为严密的一处,趁着此时巡逻兵换防,两人赶紧溜到了看守周淮安的一处房间。在此之前还不忘抢一个食盒过来,食盒里面装着点心与茶水。云生蔑视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吃?”宁徽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认为这里不是交头接耳之地,快步离去,云生在后面紧跟着她。

当宁徽快要走到周淮安房间门口时,云生拉住了她,说道:“我们就这样过去吗?那边有那么多士兵,应该不会轻易让我们进去的。”

宁徽说道:“天时地利人和。你先在这待着,等会我出来了,就带我马上走,一刻都不要停留,相信我。”宁徽说得很坚定,还对他笑了笑,让人忍不住相信她。

宁徽勇敢地向前方那个房间走去,果然被看守的士兵拦住了,但宁徽毫不慌乱,还好笑地说道:“今日大营送饭的有些早,里面那人实在太倔,没有吃,这不,二殿下担心里面那人饿死了,所以让小弟我送个宵夜。”说完,还将食盒往前面凑,将食盒打开,让他们例行检查。

检查完毕后,门外的看守放心地放宁徽进去了。

宁徽章进去后,离门近的一处没有点灯,一片漆黑,待她走至里面,看到一处稍暗的光点,但看不清对面人影的脸,宁徽继续走近,越走越近,终于看清了那张脸,很美,只是头发有些凌乱,但不失公主威仪。此时的周淮安安静地闭着眼,嘴唇略白,脸上起色欠佳,一看就是绝食了好几天。

宁徽轻声唤她了好几声,她才缓缓睁开眼睛,正巧映入眼帘的是敌军装扮的人,周淮安很激动,正要大喊着让她走,宁徽立即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对她小声说道:“别喊,我是宁徽,大塬国宁奚侯府小世子,小字阿墨,陛下已经知道公主逃出宫这件事,命成阴将公主找回,眼下先派我来查探,顺便解救公主,还望公主配合。”当然,这些事都是云生之前告诉她的,所以她才能认清自己的身份,迅速与公主达成共识。

周淮安听到她的话,眼神中泛起涟漪,嘴角有些抽搐,但整体还算比较安静,然后点点头。宁徽这才将手放开,迅速解开绑在周淮安手上的绳子。

“公主,事不宜迟,我的同伴此刻正在房间外向前偏右方的屋后与我会合,我俩需要互换衣服,换好衣服后,你拿着食盒大胆出去,若是有人问为何在里面待那么久,就说‘里面那人脾气太差,不仅将白天的饭打翻,还将想打翻宵夜,是小弟我好说歹说才劝她吃了一些,还将她打翻的盘子收拾了一下’记得一定要让她检查食盒,这个工序可不要少。”

不等周淮安思索,宁徽就已经转身动手脱衣了,周淮安害羞地转过身去,问道:“就就,就在这里换吗?”

“当然,公主快些,否则一会儿换防的就来了。公主将自己的外衣脱下便可,里衣穿着,外衣脱下之后,用力往后扔,你我直接在地上捡就行。还有记得将地上的灰抹在脸上,就像我刚才那样。”

周淮安听罢,立即动手脱衣,只留里衣,照着宁徽说的做。

二人换好衣服后,不等周淮安说什么,宁徽早已将之前掉落在地上的盘子收拾干净装在食盒中,待周淮安转身时,宁徽早已提着食盒站在她面前,递给了她,她接过去之后,宁徽又立马跑到那处光点下,摆出刚刚周淮安那副样子,只不过将头发弄得更乱,脸更脏,轻声对她说:“去吧!”

“那你呢?”

“你出去后帮我告诉带你走的那个叫云生的人,让他在玉军大营西后方一百里处的飞云瀑等我,我有武功,也有办法可以自保,不会有事,公主放心去吧,记住我刚才说的。”

周淮安担心得转过身,从容地迈开腿,大胆地向前走去。

到了门口,果然看守士兵问道:“为何在里面待那么久?”

穿着士兵衣服的周淮安强装镇定,换了口气和嗓音依照宁徽对自己所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回答,看守士兵没有为难她。

一直守在外面的云生,看到进去的士兵出来了,并朝自己这边走来,以为是宁徽,两人刚一接触,云生看都买看,直接拉起周淮安的手跑了,循着原先部署过的路线去了。

两人跑到玉军大营周围,与护卫们会合,云生这才发现站在面前这人不是宁徽,而是二公主周淮安,吓了一跳,想到自己被宁徽给耍了,气不打一处来。

“公子可是云生?”

“公主如何知道我?”

“宁世子说我出来第一个拉着我离开的人就是叫云生的人。”

“没错,是我。”

“宁世子让我告诉你,让你在玉军大营西后方一百里处的飞云瀑等他,他说他有武功,也有办法可以自保,不会有事。不如我们即刻前往飞云瀑。”

“唉!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几人就动身去了飞云瀑。路上,云生传信给成阴前往飞云瀑救宁徽。

就在寅时(凌晨2点至3点),宁徽开始实施逃出大营计划,她观察了四周,房间都是封闭的,房顶也甚是坚固,只好凭自己的武力打出去,她从自己身上穿着的公主服中抽出绢纱,蒙住自己的脸,手持铁云扇,朝门缝射出几根飞针,命中两人后脑,随即两人倒地,旁边其他看守者见状,有的去看倒地那人的伤势,有的则戒备,看向周围,就是没有看向身后屋子里的人,说时迟那时快,宁徽斜着站在门后,又射出几根飞针,又有几人倒地,宁徽迅即站在门的另一边继续射出飞针,有人倒地,只有站在最边上门的那个人,吓坏了,一直躲着,看到了朝门里射出的飞针,立即逃脱了,跑去向二殿下告状去了。

宁徽用脚使劲踢门,奈何门用铁链锁着,无法开门,随后严肃地看着手中的铁云扇,记得之前师傅在扇子上做了小改动,在按下按钮机关后,弹出了一把三寸的利刃,看得宁徽有些无语,此时已经不期待这把三寸小刀能断铁链了,但还是得试一试,不到最后一刻还不是结局。只见宁徽手起刀落,“咔擦”一声,没想到铁链真的断了。宁徽不得不惊叹一声师傅真厉害!

远处传来多人的脚步声,宁徽赶快反应过来,逃走了。

乘风与众人赶到小屋察看情况,待将全屋检查结束后,确认屋内没有人,便命人一起去追击。

一路上,宁徽一边跑,一边用轻功,基本没有留下踪迹。但乘风此人也不可小觑,乘风一路上也是一边跑,一边用轻功,甚至比宁徽飞得还高,所以能够看到可疑之人的身影。乘风在空中飞的方向也是众人在下面追击的方向。

不一会儿,乘风就在屁股后头紧跟着宁徽,宁徽眼看后面人快要追上,立即发力,因为宁徽身体极轻,稍一发力,速度比之前快很多,与乘风拉开了一段距离。若不是乘风一路使轻功追击,恐怕就要甘于人后了。

不久后,宁徽就到了飞云瀑,她左看右看像是在找什么,嘴里嘟囔起来:“他们还没来吗?”话刚说完,后面跟着的乘风就落下地来,向着眼前人问道:“你是何人?屋中的女子呢?”

宁徽心里有些颤抖,此时的她是戴着面纱的,想着乘风应是认不出自己来,就面若淡定道:“不知。”

“哼!你身上穿着她的衣服,你会不知。”

“哦!凑巧了。”

“交出那名女子,饶你不死。”

“我当真不知,是她打晕了我,扒了我的衣服,将她的衣服换到我的身上,出门后就互不相识,我也不知道她走得是哪条路。再着,你不也看到了我身边此时此刻就我一个人,未见她,对吧!如果你此时立即从反方向追或许还来得及。”

“休得废话,拿下你,不信撬不出她的消息,看招——”

乘风率先出招,按下手腕上的机关,抽出一根长又硬的细丝在手中摆弄几下后朝宁徽甩去,宁徽巧妙的躲开,紧接着又是那根细丝像是生出了数根飞向自己并围绕在自己身边,宁徽不得不从腰间抽出铁云扇,扇面的一开一合间飞出些许针来,那针坚硬无比,足以与之抗衡,三个回合下来,乘风对铁云扇感到莫名的熟悉,但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因为他此时认为最重要的事是找到周淮安,千万不能让她逃脱,否则自己的计划便落空。

两人继续交手,因为两人都是善用远攻兵器,所以双方的招数用得极度狠辣,招招毙命。

乘风步步紧逼,宁徽也毫不留情,但总体事态乘风占的上风。乘风已将宁徽逼至飞云瀑的边上,旁边就是湍急的水流,水流下是万丈崖,万丈崖下是飞云谭,潭水极深且静谧。

少顷,乘风手下赶到,箭已上弓,随时等待发射。宁徽快速向周围瞄了一眼,看到了对面一面旗子崭露头角,就在此时,乘风的一位手下拉紧弓箭,一支箭飞快的射出去,直射向宁徽,宁徽咿呀了一声,微风拂来,伴随后方飞云瀑的风力,好似飞云瀑有什么力想要将宁徽吸进去,宁徽无力的向崖边后退了几步,就在不经意间她的面纱被风吹开,露出面纱下神秘的面容,乌黑的直发飘向一边,眼睛空洞地盯着前面,乘风终于看到了眼前之人,即使她脸上有灰尘,但那双狐狸眼睛与不施粉黛依然很清晰的眼睫毛正是她心中记挂之人——称意,何况对面的她紧握着她日日插在腰间的兵器——铁云扇。

乘风慌了,如心中有无数蚂蚁撕咬一般,极痛,耳边嗡嗡声响起,仿佛世界上只剩眼前人,但此时眼前人被射了一箭,身后还是万丈悬崖,身体无来由地奔向前方,奔向她。

在乘风奔向宁徽剩0.8cm时,宁徽重重地向后倒去,倒向飞云瀑,许是这一箭来得太快,太猛,宁徽竟无痛感,只觉得胸口一闷,胸中有很多双手在拥抱她,令她莫名地不舒服,来不及想“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终结了。”

乘风还在悬崖边上懊悔,眼睛死死盯着瀑布下面,顷刻间,瀑布下出现了一条依稀可见的彩虹,像是在诉说着“任何风雨终将过去,看到雨后彩虹......,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飞云谭下,宁徽独自漂流,不知何时,水中有另一个人闯入,此人逐渐游向宁徽,当看到她离心2寸处插着一支箭时,面色凝重,皱起眉来,晃她半天不见反应,于是就以口为她渡气,果然此法有效,宁徽无意识地睁开眼睛,看着眼前人,觉得此人有些熟悉,没错,眼前人就是成阴,在现代撞过她的人。不过一会儿,宁徽就再次闭上眼陷入昏迷,成阴则拖着她向水面浮去。

曲水处,宁徽被安置妥帖,箭伤也处理得当,命算是保住了,但目前尚在昏迷中。

屋外,成阴与云生正在进行严肃的对话,由不得旁人插嘴,护卫们也都退到屋外。

“你为何让她涉险?”

“对不起,主上,是我的疏忽,我是看她在营救公主这件事上心有成竹,当时时机已到,若不好好把握,机会就会溜走,日后你将会被大塬陛下责难,所以未来得及与主上报备,望主上恕罪。”

“不会再有下次!”

“是。”

“对了,二公主呢?”

“二公主,我已安排在前院,日前也受了不小的惊吓,就让她在那里先歇息了。”

三天后,周淮安已歇息过来,随时可以等待成阴带她回大塬。但是,宁徽却依然睡着,还没有要醒来的征兆。

周淮安知道此事,便想过去看看宁徽,毕竟她也是自己的恩人,赶来救驾属实有功。

但是却被成阴的护卫拦了回去,推辞说“小世子还在养伤,需要静养,不得随意探视。”这给周淮安给气的,喝道:“我是公主殿下,尔等岂能拦我。”虽说是厉声威吓,但威吓中不失威严与高贵。

纵使周淮安使出浑身解数,就是进不去屋中,也看不了宁徽。

屋中的宁徽像是做了很长很长的梦,梦中又现水中与自己长得一摸一样之人以及成阴。

许是屋外的嘈杂,许是宁徽的意志,在脑中惊奇地浮现出眼前有数台机器和穿着白大褂的人的场景,不知道那些人在奋力地救治着谁。

过了一会儿,宁徽竟缓缓地睁开眼,这个世界没有麻醉药,也没有麻沸散,在宁徽受伤时并没有感到疼痛,就不知不觉地昏迷了,而在中间疗伤时,宁徽则是在昏迷中发出呓语,身上出了很多汗,在醒来时稍一动弹,伤口就疼痛难忍。

宁徽听到了外面人的吵闹,慢慢地发出了声音,奈何外面人对峙地水深火热,根本听不到里面人的轻声细语。宁徽在床上做了一番挣扎后,只得“无语”一番,老老实实地欣赏着眼前窗外的景色。

现下已到了四月底,曲水处靠近洛南东面,临近山林,没有山下那般酷热,也没有深山那般凉爽,只能说不热也不冷,是养伤、养老的好地方。

屋外侍卫们认为,一直与公主殿下这么对峙下去也不是什么好事,便去告知自己的主子成阴了。

不一会儿成阴到此,想说服周淮安回去,但并没有成功。成阴略感无奈,就亲自带她去见宁徽了。

两人脚步轻盈地走了进去,就怕打扰到宁徽。待走到床前,成阴惊喜地说道:“阿墨,你醒了!”

宁徽像是被惊到了一般,扭过头去,看向那人,半天说不出话来,惊奇地问道:“你,你,你是?”

成阴眼中噙着泪水似地问道:“你,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我,我是阿成啊!你以前都是这么叫我的,还,还记得吗?”成阴说的后半句话一直在颤抖,仿佛不可置信眼前这位傻了十年的人,再见看着脑子清楚了些,竟不记得自己了。

宁徽想到了云生之前说得“成阴”,联想到对面这人也许就是他,小心试探道:“你,你是,成阴?”

成阴边笑边流泪地点头道:“是我!就是我!!是我呀!!!”

宁徽心想:这就是云生说得弄丢我,又费心找我,找了我好久的人。他应该是那种温暖的人吧!

现代的林丛玉,从来不以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判定人的品质与性格,因为现代人的思想性格都是飘忽不定的,让人拿不准,许是此事面前的成阴哭得很真诚,打动了她,所以才让她有这种错觉与判断。

就在宁徽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如起来的一个拥抱,使她快要窒息了。殊不知,刚才的一个拥抱,碰到了宁徽的伤口,使她疼出了声,额间顿时冒出冷汗。

粗心且一心想要拥抱宁徽的成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还是一旁的周淮安注意到了,喝斥成阴松开宁徽,否则宁徽又该昏迷了。好在松开得及时,血只是渗出了一点点而已,并没有浸在外衣上。话说,宁徽的伤还是成阴在一旁指挥医女治疗的。

宁徽好奇地问道:“你,你就这么坚信我是你要找的人?万一我只是恰巧长得像你认识的人呢?你就不怕你找错了人?”

成阴说道:“没错,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你身上有你祖母给的铁云扇,还有我的玉石项链,而且你胳膊上有胎记,这些我都不会认错的。”

宁徽惊奇地发现自己胳膊上的胎记,她在现代也有,这是为何?

两人的交谈,被周淮安打断。周淮安不失礼地问道:“你就是传闻中的那位小世子宁徽?”

正是周淮安的插嘴,两人才发现周围还有别人。

宁徽回过神来,正色道:“微臣给公主殿下见礼了,恕微臣身上有伤,无法给您行大礼,望公主殿下见谅。”

“世子受着伤,就不必顾及这些虚礼,此番还要多谢世子相救,本公主回朝后自会赏你。”周淮安道。

周淮安还想说些什么,硬是被成阴搪塞了回去,成阴想独自问些宁徽在这些时日都遇到了什么事,显然周淮安也想知道。幸好云生前来救场,以大塬陛下已派士兵与使臣到来见公主为由,牵扯住了周淮安,周淮安只好悻悻地离去。

待周淮安走后,成阴才留心起来宁徽的遭遇,小心翼翼地问道:“阿莫,你可还记得当晚在洛南被掳走的事?”

宁徽仔细回忆,就是想不起来,而且现在身体里还住着现代的林丛玉,只记得被师傅救起,学习武艺,当然师傅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她也就没向成阴说起,就只说了自己被一户打猎人家救起,失去了之前的记忆,此人家并非本国人,至于是哪国人,自己没有深究,这户人家居无定所,常常不见人,之后自己出去游玩,当时不知乘风此人的身份,就暂住在他的家中,事后知道他与公主之事,就有了后面营救公主与受伤的事。

成阴感叹自己在失去了宁徽之后还能失而复得。随后,又将大塬朝堂上的事一一告知了宁徽,让她小心一些。因为目前他们暂时还不知道谁在猫着坏事。

宁徽想到了什么,好奇地问道:“我的伤,是,是公主帮忙的吗?”

成阴脸红起来,头转到一边结结巴巴地道:“不,不是,是,是,是我在一旁,吩咐,吩咐医女做的。”

“啊?你,你知道,我是,女子?”

“嗯。”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那你知道了,......公主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不知道,其,其他人,不,不知道。”

“嗯?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我,我,这,这件事,以后我自会告诉你。”

说完,成阴便害羞地走了,只留宁徽愣在原地。

三日后,宁徽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恰巧士兵与使臣都到了此处,一切准备就绪,正准备整装出发,带宁徽和二公主回大塬。

这日,成阴送衣物与配饰给宁徽,宁徽穿戴整齐后,整个人都看着很精神,尤其是鼻子,高而挺,侧脸鼻子看起来很尖。至于头发,宁徽因不熟悉大塬的发型,则不会打理,梳了好几次,都不如成阴的意,成阴只能亲自为她梳头、束发,宁徽坐在镜子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和背后的成阴,感觉这一幕真的好温馨!成阴梳头的动作很轻,且不会碰到宁徽的耳朵。梳好头后,宁徽在镜子里看着他给自己弄了个“大侠头”,林丛玉小时候的这种头,也是这么叫的,上面撮几缕头发扎在一起,下面留些头发披在肩。只不过,成阴在这样做完之后,还拿起一个银白色的头饰别在自己左边的头上,类似一个发卡,而不是发簪。有了这类似发卡的头饰,宁徽看起来更让人眼前一亮,简直就像以前电视上演的翩翩公子。

这时,周淮安也准备妥当,前来问候,说“可以走了。”

几人便开始动身。

周淮安身份尊贵,坐在前面的马车上,而宁徽则坐在后面的马车里。走在最前面的是成阴的护卫们,接着是礼仪队,然后是成阴,再是二公主的车驾,车驾两旁是成阴的贴身护卫,最后是宁徽的车驾,两旁自然也是成阴的贴身护卫。原本周淮安是想让宁徽与她同乘一辆马车,但宁徽与成阴都说不合规矩,而且使臣也不同意。所以就只能这样安排了。

另一边,乘风还在尽力搜救她的称意,他还在疑惑她怎会在此,还穿着周淮安的衣服,正在此时,乘风府中来人禀报说“称意姑娘在几日前出门买衣服就不见了,至今也没有回去。”乘风终于确认了跳下飞云瀑布的人就是称意。那么,称意为何来此,她的目的何在?

想到这里,又有人来,小声向业乌传话,业乌听完后大吃一惊,赶忙将此事小声汇报给了乘风,原来是他们得知了大塬国二公主周淮安已经与使团相遇,起身前往大塬了。

业乌劝道:“殿下,得尽快做打算,若二公主回到了大塬,你的计划就落空了。”

乘风大喊道:“那称意怎么办?难道我就不管她的死活了吗?”

业乌说道:“但是眼下,二公主这件事也很重要。况且我们已经在此搜救多日,依然未见称意姑娘的影子,可能......”

乘风发了疯似地说道:“绝不会......,至于二公主的事,我心里有数,不会出什么大事,这次就暂且放过她。况且现在估计他们也已经临近洛北,早已来不及,就暂时先这样吧!”说完,乘风继续命人搜救。

约莫过了五六日,宁徽一行人才回到了大塬。此时的大塬早已草长莺飞、山花烂漫,毕竟已到了五月中旬,端午也已过去,天气变得燥热起来。宁徽想不到自己在玉南国被热,回到大塬还是热,反正是跟热杠上了。

几人一回来,宁徽来不及回家,就被陛下圣旨宣进了宫,同行的人还有成阴、周淮安。此时正是大早上,陛下与群臣的朝会。

马车行至塬城中心正武门,士兵与礼仪队散去,成阴独自走到宁徽的马车旁,说道:“阿墨,我们到宫门口了,该下车了。”

听到话后,宁徽缓缓掀起马车前的帘子,向外探出脑袋,朝四周看了看,甚是庄严,准备下车,只见成阴一只手伸出去,示意她抓住自己的手臂下车,下车后向他道了声谢。成阴说道:“阿墨不必与我客气。”

宁徽、成阴、周淮安一起进了宫。

在去朝会上时,原宥公共前来告知二公主不用去朝会,直接回自己宫即可。就只剩下宁徽与成阴双双奔赴朝会。路上,宁徽有些心神不宁,想着自己这还是第一次见这大场面,万一见了那个陛下,一不小心惹了怒,自己又绷不住,该怎么办?一旁的成阴看在眼里,伸手握住了宁徽的手,说道:“没事,陛下不是那么容易动怒的人,再说一切有我,不怕!”

成阴给足了宁徽信心,宁徽抿了抿嘴,表情坚定地冲成阴点了点头。

终于,两人来到殿上,拜见了陛下。

两人起身后,陛下寒暄了几句,这才想起来,两人在前去洛南剿匪之前,陛下曾答应过,若宁徽平安归来,就赐宁徽世子为平南侯,官居正二品,且另有赏赐。之前,宁徽痴傻,并未授予平南侯爵位,也没有赠予爵位印章,相当于没有实权,现在宁徽不再痴傻,且平安归来,属实该兑现这一承诺了。

可是站在一边的左丞相元牧并不这样想,当初他自己亲手刺死了宁徽,按理说他没有理由复活,还回来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站在前面的五皇子用疑惑的眼神盯着元牧,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好久都没有出现在眼前,以为他早已死去,没想到有一天会突然蹦出来。而元牧也是用吃惊的表情回赠五皇子。

就在陛下要赐宁徽平南侯的爵位时,元牧出来搅局,他说道:“陛下,臣有异议。”

“哦?你有何异议?”

“陛下,宁小世子年纪尚小,平南侯这一爵位较大,若说他的功绩,也只是去小小的洛南郡剿匪而已,恐无法胜任,而且其父为宁奚侯,官位正一品,已足够大了,宁奚侯正值壮年,其子的官位比他父亲还大,这说不过去。不如先让宁小世子磨练磨练,等积累起经验与声名,再委以重任。”

陛下思索了片刻,觉得元牧说得也有些道理,问道:“嗯,左丞相说得有理,依你所说,当如何?”

“陛下,宁小世子以往痴傻,武功全失,虽小时候有些武功底子,但一朝皆无,放在军营里或去兵部,都不适合,不如先给个文官做做,把思维练得敏捷了,才好为以后的官位做铺垫。正巧宫中编撰一职空缺,倒不如先让宁小世子补上去,也好锻炼锻炼。”

“嗯,不错。那就这么办。”

于是,陛下就赐了宁徽宫中编撰一职,正六品。

宁徽心想:自己在现代就要累死累活地工作,没想到在这里也要工作,还真是到哪里都不能休息啊!自己还真是劳碌命。

成阴本想说些什么,有些哽咽,但话到嘴边却咽了回去,成阴是觉着毕竟阿墨是世子,怎么着也得给个武职当当,就算官位低也无妨,毕竟是武学世家出身。但是陛下决定的事,且又颁布了圣旨,自己也无从开口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