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一场朝堂风变,已过去半月有余。
京中风雨不歇,却无人再提朱氏兄弟之事。朱筠徵被贬往西北,音信断绝;朱筠钦禁足朱附,风头尽敛。
而太常寺却比往常更忙了几分。
祭祖大典将至,就在后天。
这是每年最盛大的一场国礼。天子亲祭,百官陪列,坛前三牲,庙中荐帛,事无巨细,皆由太常主理。
白尉怜身为新任太常少卿,自是主笔总督。入夏以来,他几乎未离太常寺一步。
今日巳时,他照例早到。
寺中小吏方才掀开门帘,他已静坐东堂。素白常服,襟上微卷,一笔横陈在指间。
堂中光影沉静。案前摊着三册礼仪编目,两卷线描祭图,纸角压得平整,墨香中混着细微的松烟气。
只见他低头细察画卷,片刻,于其右角缓缓批下三字:“香案偏。”
小吏见了,一时不解:“白大人,这香案只偏了寸许,倒也在正道之内。”
白尉怜未抬头,只淡淡道:“祖宗之灵,不看尺寸,只看人心。”
那人一愣,退了出去。
午后时分,内府送来御用供品册与乐器调律名单。他依次过目,忽在《乐署应调》末页画圈,道:“三十六管应当为青铜制,怎换成鎏金?”
下吏脸色微变:“听说是司礼监那边……有人递了话,说金饰讨喜。”
白尉怜神色未动:“此礼是为天子献祖,不是寿礼,不讨喜。”
说罢,笔锋一转,红圈重重勾过“鎏金”二字,落款签字:太常少卿白尉怜。
纸声落地,回音清亮。堂中一时无人再言。
日暮时分,白尉怜披衣立于太庙前庭,望着一地黄昏。修缮后的廊檐焕然一新,偏殿两侧已挂起新帛,唯有正殿的主门依旧紧闭,沉沉如石。
那是朝代祀典之门,唯天子亲临,方可开启。
他静静地望着门扉,良久不语。
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轻快又有些轻浮,像是故意不掩。
“唉呀,这天真是凉得快,白大人又在这儿站着吹风。”
白尉怜闻声微顿,未回头,已知是谁。
果然,一道略胖的身影从石阶旁探出头来,身着宽袖墨袍,鬓边插着一根白玉笔。
杜弼。
“杜博士。”白尉怜微颔首,“怎么这么晚还未歇息?”
“来给你送夜点心的。”杜弼扬了扬手中的食盒,“小厨房新做的糕点,还有一盏雪耳汤。你若再不吃,明早又要眼皮发青了。”
白尉怜抬眸看他一眼:“劳烦。”
“哪能说劳烦呢。”杜弼笑嘻嘻地把食盒搁在廊下石栏上,自顾自坐下,一边伸展腰脚,一边问:“大典前你这儿怕是连夜都难得安生。”
“这半个月真的太常寺都忙死了……”杜弼低咕的抱怨了一声,又咬了一口糕点,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那个……我见着朱将军了……”
白尉怜手中卷轴未顿,只眼睫轻轻垂了些。
“今日午后,我进朱府送簿子,看见他……站在院里,盯着一棵杏树看了快一刻钟。”杜弼声音放低了些,“脸色还好,只是……唉,也怪怪的。”
白尉怜未答,只略微点了下头。
杜弼也不指望他回应,顿了顿,又道:“虽说他这禁足也是事出有因,可……唉,我总觉得,这一场下来,两个朱家人都折了,朱将军……怪可怜的……”
白尉怜合上卷轴,道:“你回吧,夜凉。”
“你也是。”杜弼站起身,提起食盒,“食盒放这儿,一会儿你记得吃。”
他走了几步,又回头补了一句:“我听小厨房说,你不爱吃太甜的。改了方子,甜度轻些,你试试看。”
白尉怜静坐片刻,夜风拂袖,梨糕在口中渐化。是极轻的甜,淡如晨雪。他咀嚼得极慢,一直到糕已尽,才慢慢起身。
月已斜挂,天街上静得很。
太庙与太常寺之间不过几丈回廊,他却不急着归去,拾阶下了山门小道,绕着外墙慢慢走。他向来行路极静,衣袂翻飞也无声,宛如穿街而过的夜影。
前方拐角处有几名更夫歇脚,靠着廊下石座闲聊,声音不高,却在这寂静中分外清晰。
“……你是没见,齐三爷那阵仗,可真体面得紧。八抬大轿,红缨白纱,教坊那头专门封了一夜。说是纳妾,实际上比正妻还大排场。”
“纳的是谁啊?”
“还能是谁?阿皖啊。你没听说?就是上回祭舞那场站在角上的那个,长得不艳,可真好看。静静的一个人,跳得稳得像玉人似的。三爷那眼光倒也毒。”
“啧,阿皖……我记得她原来是干杂活的,几年功夫竟也熬成了这个地位,了不得。”
“了不得什么,八成也是命苦。早些年那批旧人都走得走、死得死,听说她是那时候从北边逃过来的,没人肯认她,连教习都不敢给她排前阵。现在倒好,齐三爷一句话,她就从角落站到了香车帐里……”
一人咂嘴:“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另一人哼了声:“愿不愿意管什么用?反正,这京中如今谁也不敢惹荣王府。”
众人叹息几声,声音渐远。
白尉怜立在街边一棵老槐后,静静听完。
阿皖。
他倒是有些印象。
正思索间,身后忽有微不可察的风声划过。
他尚未来得及回头,一只手已经无声无息地扣住了他口鼻。
力道不重,却极稳。
他猛地一震,手下意识地往袖中探去,却在下一瞬感到指节一麻,似有针入肌肤,药味极轻极浅,却极快渗入血脉。
耳中轰鸣起伏。
他想挣,但身后那人像是早算准了他的反应,另一手轻巧地扣住他肩胛,力道不疾不徐,却如山压顶。
白尉怜一向习惯独行,身上并无护卫,此时此地,竟无人能救。
昏意涌上时,他忽然闻到一缕味道。
像是冬夜山寺中未灭尽的炉火,夹着松枝炭末与艾草灰,久不更衣的沉香衣袍缝里渗出的微微烟气。
那香……极熟悉。
眼前的光如水底日色,翻涌间,骤然断裂。
他意识彻底沉入黑暗之前,只留下一点模糊的惊愕与微微颤动的呼吸声。
朱筠钦!
这臭小子!
然后,天地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