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固之春 > 第21章 第21章 破局

永固之春 第21章 第21章 破局

作者:公子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24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一章破局

夜校的灯光和沈玉竹的话语,像在史今封闭的思维里凿开了一道缝隙。他开始意识到,所谓的“量化”和“效率”,并非是要他把活生生的人变成冰冷数字,而是要找到衡量工作好坏的那把“尺子”。这把尺子,必须公平,必须能真正反映出工作的价值。

他不再对着白纸发呆,而是重新拿起了仓库的领料记录本。这一次,他不再只看物资名称和数量,而是开始琢磨记录背后的规律。他发现,领料最频繁、最耽误时间的,往往不是那些大件设备,而是像密封圈、特定型号的螺栓、保险丝这类小零件。因为它们种类繁多,摆放分散,寻找起来耗时费力。而且,车间工人为了省事,常常是一次多领,囤积在自己工位,造成仓库库存不准,其他急用时又找不到。

一个问题清晰地浮现在他脑中:如何能让大家最快地找到最常用的东西?

他想起了在部队时,弹药箱的码放绝非杂乱无章,而是严格按照战时取用顺序和频率来规划。最常用的手榴弹和步枪弹匣,永远放在最顺手的位置。这个朴素的道理,似乎也能用在仓库里。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他需要数据支撑。接下来的几天,史今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利用夜校学到的“ABC分类法”皮毛,对过去三个月的领料单进行粗略统计,将零件按使用频率分为“常用”、“次常用”、“不常用”三大类。

第二,他做了一个更“笨”但也更直接的调查。每次有工人来领料,他递上零件后,都会看似随意地多问一句:“老师傅,找这个东西费劲不?您觉得放哪儿最顺手?”开始工人们还觉得奇怪,但看史今态度诚恳,也就都乐意说上几句。“这个要是放门口就好了”、“那玩意儿一年用不了两回,搁最里面就行”……这些朴素的建议,被他一一记在心里。

沈玉竹偶尔晚上路过仓库,看到里面亮着灯,会走进来看一眼。她不再主动提建议,只是看到他趴在桌上对着单据归类,或是在货架间比划测量时,轻声说一句“别太晚”,或是将一瓶热水放在桌角。这种无声的支持,比任何指导都让史今感到安心。

半个月期限将至的前两天,史今的方案终于有了雏形。它不是一份充满专业术语的报告,而是一张他自己手绘的仓库区域重新规划图,以及几条简单明了的新规矩。

恰在此时,一个突发事件给了史今验证想法的机会。

这天下午,铸造车间的核心设备——一台大型中频熔炼炉的液压系统突然失灵,炉体无法倾转!通红铁水困在炉内,情况万分危急,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一炉原料报废,更可能导致设备永久性损伤。

经沈玉竹和技术员初步判断,是主液压缸的密封组件爆裂,需要立即更换。但这种进口密封件库房没有备件,必须立刻去市里采购。

“型号很复杂,是一套组合密封,尺寸精度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偏差。”沈玉竹拿着图纸,眉头紧锁地对闻讯赶来的赵东升和王大海说。

采购科的人面露难色,担心买错型号责任重大。

“我去吧。”史今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走上前,目光平静,“这套密封件的型号和安装示意图,旧备件库的档案袋里有存底,我这几天整理仓库时刚好看到过,已经记下了。”他摊开手掌,上面清晰写着一串代码和关键尺寸。

他的准备充分,让众人都有些意外。赵东升看了他一眼,果断下令:“好,史今去。厂里派车,务必准确、最快速度带回!”

史今却没有立刻动身,他转向老马:“马师傅,麻烦你现在去把B区货架最里面,那个标着‘液压密封-急’的黄色工具箱拿到车间去。”

老马赶紧照办。当那个沉重的黄色工具箱被打开时,沈玉竹眼前一亮。里面不仅是各种规格的O型圈、密封垫,还有专用的安装工具、液压油以及一本手写的常见液压故障排查要点——这正是史今根据近期领料频率和工人反馈,刚刚归类准备的“液压系统应急包”。

“太好了!有这些基础密封件和工具,我们可以先尝试清理油路、更换辅助密封,为更换主密封争取时间,也能更精确地判断损坏情况!”沈玉竹立刻组织技术工人行动起来。

史今则跳上吉普车,赶往市区。他往返用了近三个小时,当他拿着准确无误的新密封件跑回车间时,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更换工作迅速展开,一场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被化解于无形。

车间主任王大海长舒一口气,用力拍着史今的肩膀:“史保管!真有你的!要不是你那个应急包和前期准备,我们抓瞎的时间就长了去了!”

赵东升站在一旁,看着气喘吁吁但眼神沉静的史今,又看了看那个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黄色工具箱,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问:“这就是你方案里想体现的东西?”

史今稳住呼吸,朗声回答:“报告厂长,这是一部分。我的想法是,让仓库从被动领料,变成能主动为生产应急、提速的第一站。”他简要阐述了他的构想:按使用频率重新布局货架、建立关键设备“应急配件包”、推行“以旧换新”减少浪费、制定清晰的领料流程和内部响应时限。

没有华丽辞藻,每一条都扎根于实际,直指痛点。

赵东升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旁边的铁架。片刻后,他开口:“嗯。方向抓得准,思路是活的。比预想中务实。”他话锋一转,“但想法落地需要细节。你的区域规划图,时限的具体承诺,如何确保‘以旧换新’执行到位?这些,需要更扎实的数据和更周全的规则。”

“是,厂长!我明白,回去就细化方案!”史今大声应道,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类似于完成一次重要任务后的成就感与干劲。

下班时分,史今还在仓库里对照着草图修改方案,沈玉竹走了进来。她没有带饭盒,只是像往常一样,将一瓶热水放在桌角。

“听说,你今天又立了一功。”她语气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史今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就是正好准备到了。还是你说的对,得找到方法。”

“方法是你自己找到的。”沈玉竹看着他桌上那张画得密密麻麻的规划图,轻声说,“赵厂长说得对,细节很重要。但最难的一步——找到正确的方向,你已经做到了。”

她的话像一阵暖风,拂过史今疲惫的心田。他抬起头,看着灯光下她清秀而专注的侧脸,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涌动。他想说些什么,却觉得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

“天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沈玉竹说完,对他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仓库。

史今望着她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心里既充实又泛起一丝淡淡的怅惘。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迷雾中踏出了一条小路。而这条路上,是否有她并肩同行,是他此刻内心最深切的期盼与不确定。新的大门已经打开,门后的世界,必然伴随着更大的挑战,也隐藏着未知的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