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固之春 > 第18章 第18章 视察

永固之春 第18章 第18章 视察

作者:公子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24 来源:文学城

第十八章视察

锅炉房的虚惊一场,虽未造成实质性损失,却像一盆冰水,浇醒了尚存一丝侥幸的人。两台关键设备几乎同时出问题,这不再是“偶然”或“个别现象”能解释的了。厂里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关于徐副厂长改革方案的质疑声,再也无法被轻易压制。

徐副厂长试图控制局面,加强了安全巡检,重申了操作规程,但收效甚微。工人们人心惶惶,尤其是老工人,既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周师傅”,又对工厂这种“只图快、不管命”的干法感到寒心。生产效率不升反降。

就在这僵持的时刻,市工业局的决定下来了。鉴于永固镇农机厂近期连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局里将派出一个工作组,由分管生产的陈副局长亲自带队,进行全面调研和现场办公,评估工厂现状,指导下一步改革方向。

消息传来,全厂震动。陈副局长是工业系统的老资格,以务实、严谨著称,他的到来,无疑将决定工厂的未来命运。

工作组到来的那天,厂区被打扫得格外干净,但那种刻意营造的整洁,反而透出一种紧张感。徐副厂长带着一众中层干部,早早等在厂门口迎接。史今作为仓库保管员,本无需参与迎接,但他远远看见几辆黑色轿车驶入厂区,心里明白,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工作组没有先去会议室听汇报,而是直接提出要下车间看看。陈副局长是一位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的老者,穿着朴素的灰色夹克,眼神锐利而冷静。他走在最前面,徐副厂长在一旁陪同,语气谨慎地介绍着情况。

当走到三车间那台依旧瘫痪的数显车床前时,陈副局长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紧皱起:“这台设备,是怎么回事?”

徐副厂长的脸色有些尴尬,连忙解释:“是……是因为个别青工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陈副局长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压力,“什么样的考核办法,会让维修工去违规操作精密设备?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的制度是怎么执行的?”他的问题直接切中了要害。

徐副厂长一时语塞,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陈副局长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车间角落正在默默整理工具台的周师傅身上。周师傅背对着众人,佝偻着腰,动作缓慢而专注,与整个视察队伍的氛围格格不入。

“那位老师傅,”陈副局长指了指周师傅,“请他过来一下。”

周师傅有些茫然地走过来,双手不自觉地在工作服上擦着。陈副局长和蔼地问:“老师傅,贵姓?在厂里干多少年了?”

“免贵姓周,周建国。三十八年了。”周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

“三十八年,是老资格了。”陈副局长点点头,“周师傅,您觉得,现在厂里这么搞考核,怎么样?对干活有好处吗?”

周师傅抬起头,看了看脸色紧绷的徐副厂长,又看了看陈副局长平静但洞察一切的眼睛,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低下了头:“领导,我……我就是个干活的,不懂那些大道理。我就知道,这机器跟人一样,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以前修机器,讲究个‘根治’,现在……唉,说不准喽。”他的话朴实无华,却像一记闷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陈副局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周师傅这声叹息,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分量。

视察继续进行。当工作组走到仓库门口时,陈副局长又一次停下了脚步。与其他地方的紧张氛围不同,仓库里透出一种罕见的井然有序。工具、零件、材料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标识清晰,地面干净得几乎能反光。

“哦?这里倒是有点不一样。”陈副局长信步走了进去。

史今正站在梯子上,清点高架上的库存,看到一行人进来,立刻敏捷地下来,站直身体。

“这是仓库保管员,史今同志,退伍兵。”徐副厂长连忙介绍,语气复杂。

陈副局长打量着史今,又环顾四周,目光中流露出赞赏:“很好。当兵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这仓库管理,有水平。看来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做,用不用心做的问题。”他随手拿起一本领料记录簿,翻看了一下,上面字迹工整,项目清晰,连领用缘由都简单标注着。

“史今同志,你对厂里现在的状况,有什么看法?”陈副局长忽然问道,目光直视史今。这个问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连徐副厂长都愣住了。

史今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组织语言。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沈玉竹站在工作组人群稍后的位置,紧张地看着他。

史今抬起头,语气平静,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报告领导,我是个保管员,只管好我这一亩三分地。但我觉着,厂子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零件都得在合适的位置上,按规矩运转。好用的新零件要紧,但那些经验老到的旧零件,更不能轻易丢掉。不然,机器就算转得快了,也容易散架。”

他没有直接批评考核方案,而是用了一个极其贴切的比喻,道出了问题的核心——改革不能以牺牲老师傅的经验和基本的生产安全为代价。

陈副局长深深地看了史今一眼,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微微颔首:“比喻很形象。仓库管理得很好,继续保持。”

工作组的视察持续了一整天。他们不仅看了车间、仓库,还随机找了不少工人单独谈话,其中包括沈玉竹、王大海,甚至还有惊魂未定的“油葫芦”和老马。

傍晚,工作组离开了,留下了更加忐忑不安的厂领导和充满各种猜测的工人。

一个多礼拜后,工业局的通知正式下达:徐副厂长主持的、以单纯工作量考核为核心的改革方案,因脱离实际、引发重大安全隐患,立即暂停实施。局里肯定沈玉竹提交的技术分析报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指出史今负责的仓库管理为全厂基础管理提供了良好示范。

通知最后宣布:鉴于老厂长健康原因,市里决定,由局生产技术处的处长赵东升同志,暂时兼任永固镇农机厂厂长,全面负责接下来的整顿和改革工作。

赵东升?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消息传出,有人松了口气,有人更加迷茫。徐副厂长称病休假,不再露面。旧的秩序被打碎,新的掌舵人即将到来,而这位赵厂长,又会带来怎样的风暴?

史今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夕阳下显得有些空旷的厂区,他心里清楚,工厂的根本问题——设备老化、产品落后、资金匮乏——一个都没有解决。未来的路,依然迷雾重重。

知道消息的那天,沈玉竹来仓库核查零件单的时候,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沉思:“史今,陈局长他们……好像真的在听我们说话。”

“嗯。”史今应了一声,“就是不知道新来的赵厂长,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管来的是谁,”沈玉竹的目光望向技术科的方向,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厂子要活下去,终究要靠扎扎实实的技术和管理。我们得做好准备。”

新的挑战,随着新厂长的到来,即将开始。而史今和沈玉竹,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风波后,他们的命运,也必将与这个百废待兴的工厂,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