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仿佛被那个梦境注入了一种奇异的豁达。不仅仅是面对生活中、工作上的困难和困境时不再畏首畏尾。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并非我能控制、源于公司结构或老板决策的破事、琐事、糟心事,竟然真的能生出一种“关我屁事”的超然。KPI达不成?老板比我还急。项目推进受阻?那是资源调配的问题。同事甩锅?只要不影响我核心任务和工资,爱咋咋地。这种心态的转变并不是摆烂,而是一种清晰的边界感——公司是老板的,命和心情是我自己的。毕竟,在另一个维度(梦里),我可是即将为国家效力的特殊人才,怎么能被这点职场尘埃蒙蔽了心神?这种“秘密身份”带来的底气,比任何职场鸡汤都管用。当晚,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小时候“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般的期待,早早洗漱,熟练地滑入了梦乡的怀抱。
……
意识的切换流畅得就像呼吸。
五十岁的杨女士在自家舒适的床上睁开眼,窗外天光正好。与之前醒来时常常伴随的对现实的疏离感不同,今天,一种明确的“使命感”充斥心头。昨天,我刚刚做出了那个重要的决定。
我快速洗漱、对付完早餐,门铃便在约定时间准时响起。透过可视门铃,看到的是身姿挺拔、穿着一身利落休闲装的董欣。他手里握着一个扁扁的看不具体材质的金属盒子。
“早上好,杨顾问。”门一打开,小董便微微颔首,声音清朗而专业。
“早啊,快进来。”我侧身让他进来,目光忍不住落在那只金属盒子上。
“这是您的培训资料。”小董将盒子放在客厅茶几上,伸出食指扫描(或是感应了一下)。随即一阵轻微的机械声响起,金属盒中间亮起白光,在盒子上方的空中投影出一个A3大小的屏幕,屏幕上写着“欢迎加入异管所”几个字。
“我们今天的安排是,上午完成必要的文书工作和基础培训,下午前往研究所,进行装备交接和部分实操了解。”小董语速平稳,条理清晰,“首先,请您仔细阅读并签署这份《特聘顾问聘用协议》以及这份《最高级别保密承诺书》。” 他一边说一边滑动那个投影出的屏幕,示意我学着他的样子点击阅读。
我打开《特聘顾问聘用协议》,很顺滑地向下滑动翻页,没有我想象中的延迟和卡顿,跟实体的屏幕一样好用。条款比想象中要清晰明了,明确了我作为“特聘顾问”的身份、责任(仅在需要时根据能力特点征召参与任务)、权利(拥有知情权与建议权,非强制任务可拒绝)、福利待遇(可观的任务补贴、顶格缴纳的五险一金、以及执行任务期间的人身意外险与特殊津贴),同时也强调了配合研究、遵守纪律等义务。没有卖身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高度定制化的、尊重个体特殊性的高级技术服务合同。
而那份《最高级别保密承诺书》篇幅长得多。里面详细列举了需要保密的范围,不仅包括“异管所”的存在、架构、人员、技术、任务内容,甚至包括我自身能力的部分未公开参数、测试数据,以及未来可能接触到的任何“异常”信息。违后果用词严谨而严厉,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
“我理解了。”根据小董的指点,我在金属盒子的投影镜头前面伸出食指,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署完毕,小董开始进行“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几个核心部分:
1. 组织纪律与行为准则:强调在非任务状态下,需要努力保持低调,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不得滥用能力或借助身份谋取私利。任务状态下,一切行动听指挥,以保障公共安全、完成任务目标为第一要务。
2. 保密条例细化:小董重点讲解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应对可能的探查,如何保护自身及组织信息,以及一套简单有效的紧急联络与预警机制。
3. 情报传递与汇报流程:如何使用入职后配发的特制通讯设备进行加密通讯、发送定位、传递信息(支持文字、语音甚至特定格式的短数据流),以及任务结束后需要提交的标准报告格式。
4. 基础安全防卫知识:虽然小董负责主要安保工作,但他还是简要介绍了一些针对非战斗人员的情境意识培养、风险识别与规避、以及最基本的自我防护原则。
5. “异常”现象基础认知:通过投影屏幕上的资料,我得以窥见“异管所”处理过的各类“异常”事件的冰山一角(均为脱密后的案例)。种类之繁多,表现形式之奇异,远超想象,从影响物质的到影响精神的,从个体性的到区域性的,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明白了“异管所”存在的必要性和其工作的复杂性。
培训内容不算特别深奥,但信息量巨大。小董讲解清晰,偶尔还会用一些脱密的案例辅助说明,让我这个纯新人也能较快理解其中的逻辑和要点。
下午,小董开车带我再次来到了市郊那个挂着“生物信息与技术研发中心”牌子的地方。这次没有去地下检测中心,而是来到了位于大楼后部的一个看起来像是高级物流仓库的区域。
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那是一个……拉杆音响。外观、颜色、甚至磨损做旧的细节,都跟我之前网购的那个黑色拉杆音响一模一样!
“这是技术部门根据您原有设备1:1复刻并深度改造的‘定制版多功能音频引导单元’。”一个穿着工装、戴着智能眼镜的技术人员介绍道,他拍了拍音响外壳,“外壳是仿原版,内部完全不同。采用了高密度能源核心,满负荷续航理论值超过120小时,支持太阳能、动能等多种应急充电模式。音质经过重新调校,理论上能覆盖更复杂的声学环境,实现更精准的‘引导’。”
他顿了顿,指了指几个不起眼的接口和隐藏按钮:“具备基础的三防功能,以及……嗯,有限的物理抗性。内部集成了一些传感器和通讯中继模块,可以与您的专用通讯设备联动。另外,还有一些……呃,因为涉及部门交叉技术以及高度机密的应用场景拓展功能,我们暂时无法为您提供完整的说明书清单。”
技术人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科研人员的坦诚和一丝神秘:“这部分功能,需要杨顾问您在后续的使用中,结合具体任务场景,自行探索和触发。我们将其定义为‘适应性功能模块’,相信以您的……嗯,‘现象’特性,或许能发掘出它们更多的应用方式。”
好家伙,还是个需要自行探索的“黑箱”装备。这倒是很符合我玩游戏时喜欢摸索隐藏要素的性格。
就在这时,仓库内侧的一扇门滑开,两个人走了进来。前面是王队,他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眼神似乎比上次见面柔和了些。而跟在王队身后那位,则瞬间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
那是一位……看起来极其年轻的女士。身高与小董相仿,穿着合身的深灰色行政套装,身姿挺拔,步伐轻盈。她拥有一张堪称完美的、如同少年人般光滑紧致的脸庞,眼神却深邃而沉静,透着一种与外表年龄极不相符的、历经风霜般的睿智与洞察。这两种特质矛盾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气场。
“杨顾问,这位是我们异管所下属海事与分析处的负责人,陈剑辉所长。”王队介绍道。
陈剑辉所长走上前,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和而富有感染力,但丝毫未减她眼中的深邃。“杨女士,欢迎正式加入。董观察员提交的评估报告和对你的能力测试数据,我都仔细看过了。非常独特,潜力巨大。”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奇特的、能让人平静下来的韵律感。
我连忙表示:“陈所长您好,我会努力的。”
“对于特殊人才,我们一向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最大的支持。”陈所长目光转向那个改造过的拉杆音响,又回到我身上,“希望这套装备,能成为你守护‘祥和’的得力助手。”
他特意用了“守护祥和”这个词,让我心中微微一动,看来红姐或者小董,已经将我当时决定加入时的心境汇报上去了。
这时,小董微微凑近我耳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八卦了一句:“陈所实际年龄据说快五十了,具体能力不明,但肯定跟‘时间’或者‘生命’领域有关,是所里的元老之一。”
我心中恍然,怪不得有如此奇特的反差感。
陈所长仿佛没有听到小董的八卦,他从身旁一位随行人员捧着的托盘里,取过一枚造型古朴别致的银色胸针。胸针的图案像是抽象化的律动线条,环绕着一颗小小的、不知材质的深蓝色晶体。托盘里还有一块看起来跟苹果手表差不多的腕表。
“现在,我代表国家异常现象管理与应用研究所,正式授予你行动代号——”陈所长将胸针递向我,声音清晰而庄重。
“舞孃。”
舞孃。一个既贴合我广场舞发起人的身份,又带着一丝复古潮流感和不容小觑的掌控力的代号。我很喜欢。
我接过胸针,别在了自己的衣领上。冰凉的触感之后,是某种难以言喻的、与这个组织产生实质连接的归属感。
“恭喜你,舞孃顾问。”王队也上前一步,正式说道。
“谢谢!”我抚摸着胸针,心情激动。
之后那位随行人员又把那块腕表捧给了我,并解释道这是无需主动充电的个人加密通讯器,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块智能手表,但必要时能救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都已经内置,需要时可以自行查看。
成为特派员的仪式感结束后,王队向我介绍了后续的“业务能力”提升计划。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我的能力,研究所为我安排了专业的舞蹈与声乐训练。一位气质优雅、曾是国家一级舞蹈演员的老师,以及一位精通多种唱法的资深声乐老师,将在未来的两年间不间断地对我进行特定培训。一天声乐课一天舞蹈课,每天上4个小时的课。任务期间暂停。而上课的位置就设在我家附近的一家连锁“普通”KTV的包房内。于市内的特定“普通”培训机构为我进行针对性指导。课程旨在优化我的动作发力与节奏掌控,并提升我在极端情况下的声音引导潜力。
尽管当天的正式培训尚未开始,但仅仅是了解这份充满“反差萌”的课程表,就让我对未来的特派员生涯产生了更多奇妙的期待。这感觉,就像在养老模拟器里突然加载了偶像养成DLC。
了解了未来的紧凑安排,我和小董一同离开了培训中心。虽然当天的体力消耗主要来自情绪波动和上午的文书工作,但想到日后将要开始的“专业训练”,还是隐隐感到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兴奋。
五十岁的我,提前退休后,本以为人生将沿着一条平坦而又单调的路径走向终点,却没想到,命运给我安排了这样一场需要每天“上课”,光怪陆离又意义非凡的冒险。
新的挑战在等我。
我早早洗漱,带着一身疲惫却又满心的期待,躺上了床。意识沉入黑暗前最后一个念头是:不知道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案子”在等着“舞孃”呢?
……
在无法感知准确时间的黑甜后,我在现实世界的床上睁开眼,醒了。晨光从窗外洒进房间,几声鸟鸣映衬出早间的清新。
三十岁身体的牛马生物钟依旧精准,但心境早已大不相同。梦里那种肩负秘密使命的兴奋感、接受新挑战的疲惫与充实,如同余温未散,暖暖地包裹着我。
对着镜子洗漱时,目光扫过镜中映照出的衣橱,我下意识地想,是不是该买个别针之类的饰品。随即失笑,将那枚“舞孃”胸针的形象深深埋入心底。
出门,挤上熟悉的地铁,周遭是同样疲惫或麻木的上班族面孔。但我知道,我和他们不一样了。我拥有一个巨大的、只属于我自己的秘密。这个秘密让我能够以一种超然的、轻松的心态,看待眼前这一切。
生活中的隐忧和工作中的烦扰依旧存在,但就像游戏里的日常任务,完成就好,不必投入过多情绪。尽我所能,做好我该做的部分,至于结果、评价、以及那些我无法控制的纷扰……就顺其自然吧。
毕竟,我可是有“秘密身份”要守护的人。现实中的这点风浪,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