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千种醒来的姿势 > 第113章 第一零六个梦:中二的测试

现实中的这一天,简直像是被泡在了一缸馊水里。

一个推进了快两个月的合作项目,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因为对方公司内部架构调整,直接被无限期搁置了。前期投入的大量沟通成本和资源调配,瞬间化为泡影。总结会上,老板的脸色阴沉得能结成冰,然而牠字字句句、兜兜转转,全都是团队凝聚力不行、狼性不够,却死活不提牠自己这个最终决策人选的烂合作方,也没有提前进行彻底全面的风险评估……。

浑浑噩噩地熬到下班,挤在地铁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里,身体的疲惫远不如心里的郁闷。那种努力被否定、付出被轻易抹杀的感觉,像一团湿漉漉的棉花,堵在胸口,喘不上气。

回到家,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草草点了份外卖,胡乱填饱肚子。洗澡水冲掉了一身的黏腻,却冲不散心头的阴霾。

此刻,我只想尽快闭上眼睛,进入那个我已经退休的世界。至少在那里,我不用面对老板的冷脸和项目的烂摊子。我躺进被窝,闭上眼睛,以一种台式机断电般的决绝沉入黑暗

……

意识的过渡依旧顺畅。仿佛只是眨了下眼,周围的景物便从现实卧室的昏暗,切换成了梦中世界客厅那明亮温暖的色调。

“上线”成功。

五十岁的我,正盘腿坐在客厅那块柔软的长毛地毯上,面前摊开着一个崭新的蓝白彩条封面笔记本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旁边的平板电脑亮着,屏幕上显示着某种思维导图软件的界面。

昨晚上那“广场之王”的震撼场面,以及更早之前路人诡异同步的画面,依旧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清晰得如同4K超高清影像。现实工作中的那点挫败感,在这巨大的、关乎自身与世界认知的谜团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了。

恐惧和困惑依然存在,但一种更强烈的、源自骨子里(或许是互联网运营职业培养出的)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占据了上风。我不能被动地接受这种莫名其妙的现象,我必须主动去理解它,界定它,掌控它——如果可能的话。

虽然我的职位是运营,不是测试,但我至少见过猪跑啊。我脑内自言自语,给自己打气: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测试提bug、写用例吗?

对,测试用例!我要试着用相对系统的方法,来测试这个诡异现象的边界!

首先,是信息收集与假设建立。

我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地写下标题:【“广场舞同步”异常现象分析报告(绝密)】。

然后,我开始罗列已知信息和初步观察:

1. 现象描述:当“我”播放特定音乐(目前为我个人歌单内的曲目),且音量达到一定阈值时,范围内的人类(可能包括动物?参考遛狗大爷的柯基)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节奏,并同步模仿“我”的舞蹈动作。动作同步率较高,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上,但核心律动和姿态模仿高度一致。

2. 关键要素假设:

音乐(M):必须是我选择并播放的音乐。其他音源(如旁边舞团的音响)无效,甚至会被“覆盖”。

音源设备(D):疑似需通过“我”的音响播放?待测试。

“我”自身(S):“我”可能是一个关键触发器或放大器。待测试“我”是否必须在场,以及“我”的状态(静止/运动)是否影响。

音量/范围(V/R):效果与音量正相关,存在一个有效作用范围。需粗略测试。

对象(O):目前观察对所有人都有效,无显著年龄、性别差异。对动物效果待进一步确认。

基于以上假设,我开始设计“测试用例”。虽然不够专业,但力求逻辑清晰,控制变量。

我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 用例编号 | 测试目标 | 测试方法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结论 |

※※※※※

| TC01 | 验证音乐来源必要性 | 1. 用我的音响播放我的歌单(对照组)2. 用手机外放同一首歌 3. 清唱同一首歌(无设备)4.使用原版伴奏唱同一首歌(用音响输出) | 仅1有效 | 待填写 | 待填写 |

| TC02 | 验证“我”的在场必要性 | 1. 我在场,我播放音乐(对照组)2. 我提前设置好音乐循环播放,然后离开现场(远程观察) | 仅1有效 | 待填写 | 待填写 |

| TC03 | 验证“我”的状态影响 | 1. 我正常随音乐舞动(对照组)2. 我站立不动,只播放音乐 3. 我坐着播放音乐 4. 我躺着播放音乐(如果做得到) | 1效果最强,2/3/4可能减弱或无效 | 待填写 | 待填写 |

| TC04 | 粗略测试有效作用范围 | 在不同距离设置观察点(如5米,10米,15米,20米外),观察对象反应 | 随距离增加,效果递减 | 待填写 | 待填写 |

| TC05 | 验证对其他音源的抗干扰性 | 在播放我的音乐时,让另一台音响在旁边播放干扰音乐(如“最炫民族风”) | 我的音乐覆盖干扰音乐 | 待填写 | 待填写 |

| TC06 | 验证对动物的普遍性 | 寻找机会对小区流浪猫狗进行测试(需注意安全和伦理) | 可能有效,但表现方式不同 | 待填写 | 待填写 |

看着自己列出的这一堆“用例”,我有点想笑。一个五十岁的退休嬢嬢,像个中二病晚期一样,在本子上规划着测试自己的“超能力”,这画面实在太美不敢看。但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是对抗阿兹海默症的最好脑力锻炼吗?逻辑、规划、观察、分析……都在这儿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梦中的生活重心完全围绕这份“测试计划”展开。每天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基础锻炼(八段锦和五禽戏现在做得更加虔诚了,毕竟脑子和身体都不能坏),就是拉着我的音响,在小区里各种“搞科研”。

执行测试:

TC01 & TC02(音乐来源与“我”的在场):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小区人流较少的时候。先是正常操作,我用音响播放《Stayin' Alive》,自己随着跳动。效果立竿见影,路过的一个保洁大爷和两个快递员立刻开始扭动。接着,我暂停音乐,尝试用手机外放同一首歌,音量开到最大,我自己也努力蹦跶。结果……路人们只是投来略为在意的目光,但身体毫无反应。我继续测试,尝试清唱了几句,路人毫无反应,连一个眼神都欠奉。我又用音响播放原版伴奏,自己拿着麦克风唱。效果有一点,但比手机播放强不了太多。最后,我设定好音响循环播放一首歌,然后迅速跑到几十米开外的凉亭里,用望远镜(年轻时候看演唱会用的)观察。音响独自轰鸣,路过的人有的会看一眼,有的加快脚步离开,但没有任何人随之起舞。

实际结果/结论:生效必须同时满足【我选择的音乐】 【通过音响播放】 【我本人在音响附近一定范围内】。清唱无效,手机外放或跟着伴奏唱并由音响输出,效果微弱,猜测是音量和音效都会影响效果,毕竟我唱的虽然还凑合,但肯定达不到原版水准,未来可进一步细化测试。而“我”本人的在场是必要条件。

TC03(“我”的状态影响):这次我找了个更僻静的角落。先正常舞动作为对照,效果稳定。然后,我播放音乐,但强迫自己像根柱子一样站着,面无表情。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路过的行人虽然还是会受到影响开始律动,但他们的动作变得…更加随机和缺乏导向性,只是基础的晃动,模仿我“站立”这个状态的倾向很明显,但缺乏具体舞蹈动作。当我坐着播放时,效果进一步减弱,大部分人只是身体微微摇摆。躺着……我没敢真躺,怕被当成突发疾病送走。

实际结果/结论:“我”的状态显著影响效果。当我主动舞蹈时,同步率和动作复杂性最高;当我静止时,同步效果减弱,对象表现为基础律动,模仿性下降。证明“我”的舞蹈动作是一个重要的“引导信号”。

TC04(作用范围):我拜托了最近几天混熟了的、跳得最投入的红色运动衫阿姨(他让我叫他红姐)帮忙。我在固定点播放音乐并舞动,让他在不同距离观察路人的反应。粗略结论是:以音响为中心,半径约15米内效果显著,几乎无人幸免;15-25米,效果减弱,部分人会表现出不自觉地点头、抖腿等小动作;超过25米,影响基本消失。音量大小直接影响这个范围。

实际结果/结论:能力存在有效作用范围,与音量正相关,大致在半径15-25米区间。

TC05(抗干扰性):这个测试有点挑衅的意味。我照常在角落开启我的“嬢嬢蹦迪”,当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人后,我让红姐悄悄打开他带来的便携音箱,放起了“最炫民族风”。一开始,两种音乐交织,有些阿姨脸上露出困惑,动作开始迟疑。但仅仅过了几秒,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阿姨们仿佛自动过滤了“最炫民族风”,动作重新变得坚定,牢牢跟随着我的节奏和动作。而红姐的那个小音箱传来的音乐,在《Xenogenesis》强大的电子音浪和我的影响下,竟然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点刺耳,最后红姐自己都受不了关掉了。

实际结果/结论:我播放的音乐和影响效果具备极强的“抗干扰性”或“覆盖性”,在同一作用范围内,能压制其他音源的影响。

TC06(对动物的普遍性):机会出现在测试最后一天。我看到一只熟悉的橘猫正在花坛边晒太阳。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在距离它大概七八米的地方,轻轻播放了一首节奏舒缓的电子乐(怕吓到它)。我本人则运用大学体育课学的瑜伽基础,模仿猫咪伸懒腰的动作,缓慢地伸展身体。那橘猫原本慵懒舔毛的动作顿住了,它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看向我,然后……它竟然也学着我的样子,猛地向前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后腿还蹬得笔直!伸完懒腰,它没有像往常一样溜走,而是蹲坐在原地,脑袋开始一点一点地跟着节奏打拍子!直到我停止音乐,它才仿佛回过神,“喵”了一声,甩甩尾巴跳走了。

实际结果/结论:对动物(至少是猫)同样有效!表现方式为模仿动作和节奏性反应。

分析与结论:

几天的“田野调查”和数据(主要是观察记录)整理下来,我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和最终划上的重点结论,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

1. 核心触发条件:能力生效存在一个铁三角——【我选择的音乐】 【通过我的设备播放且音量够大】 【我本人在有效范围内】。三者缺一不可。

2. 效果影响因素:

“我”的引导:我主动的、清晰的舞蹈动作能极大增强同步的精确性和复杂性。我静止时,效果减弱为基础律动。

音量与范围:效果与音量正相关,存在一个大致以音响为中心,半径15-25米的有效范围。

对象:对范围内所有人类(无论年龄性别)和观察到的动物(猫)均有效。

抗干扰性:在同一作用范围内,我播放的音乐具备压倒性优势,能屏蔽或覆盖其他音源。

排除了音响是外星黑科技(毕竟手机也有点效果),排除了集体癔症(动物也中招了),那么真相就只剩下一个,无论它多么匪夷所思——

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

是我,这个五十岁的、有着阿兹海默症高风险的、提前退休的嬢嬢、资深游戏宅、老二次元,不知为何,觉醒了一种能够通过播放音乐在一定范围内强制(或引导)生物与自己进行动作同步的……超能力?!

笔记本从手中滑落,掉在柔软的地毯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但我脑子里,却像是有一颗炸弹被引爆了。

“狂喜”吗?有一点。毕竟这听起来很酷,而且似乎人畜无害(甚至能带来快乐?)。

但更多的是一种认知被彻底颠覆后的“混乱”,以及一丝深不见底的惶恐。

这算什么?现实已经足够魔幻,现在连我的梦(或者不仅仅是梦?)都要开始走超英路线了吗?我一个只想安稳养老、预防痴呆的普通嬢嬢,何德何能摊上这种事?

这能力从哪里来?跟那个该死的APOE ε4基因有没有关系?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它会不会有副作用?对我自己,对受到影响的人?

我……我该怎么办?

无数的问题如同沸腾的气泡,在我脑海中翻滚、炸裂。

在“我好像觉醒异能了?!”的狂喜、混乱与深深的不安中,五十岁的我,抱着那个仿佛变得有些烫手的笔记本,意识逐渐模糊,沉入了睡梦。

……

意识的锚点从梦境的深海迅速上浮,突破水面。

我猛地睁开眼,心脏还在因为最后的震撼而怦怦直跳。

现实世界。清晨。熟悉的天花板。

三十多岁的身体感知回归,昨日的职场郁闷也如同附骨之疽般重新缠绕上来。

但此刻,那些郁闷似乎被一个更大、更荒诞的事实冲淡了。

我躺在床上,没有立刻起身,只是呆呆地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反复回荡着梦里得出的那个荒谬绝伦却又证据确凿的结论。

然而,新的一天开始了,现实依旧冰冷坚硬。但那个梦中的世界,以及那个关于“我”本身的惊天秘密,让这个清晨,变得完全不同以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