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义父死后,全世界都在骗我 > 第65章 外传三:桃面煞星[番外]

【一】

蹴六爷这个人有三怪。

第一怪,是他的脸和他的腿。

武朝姷国的天,是女人的天。

王畿城里的爷们儿想出头,要么生得膀大腰圆,能在演武场上博个出身;要么就得细皮嫩肉,学些诗词歌赋、算术杂谈,指望着能赘入哪家官宦,安安稳稳吃一辈子软饭。

蹴六爷哪头都不占。

他的脸好看,不是剑眉星目的俊,是面如好女的俏。

生得肤白如玉,唇红齿皓,一双桃花眼看人时,眼波流转,仿佛勾魂。

有不知死的外地人,画道德圣母的卑猥画册,就照着蹴六爷的脸画,卖得极好。

他们的头也掉得极快。

说回蹴六爷本人。

跟这张脸配不上的是,他瘸。

他总是赤着一双脚,走在王畿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路上。左脚落地时悄无声息,稳如磐石;右脚却总像是踩在刀尖上,一瘸一拐,走得踉踉跄跄,仿佛随时要摔倒。

一个面如好女的瘸子,本该是街头巷尾最好的笑料。可王畿城里,没人敢笑他。

识货的人知道,那不是跛,那是走龙之姿。

一条腿撑地,另一头腿踢过来,你就可以等投胎了。

第二怪,是他的谈吐和他的酒葫芦。

王畿城里的人都知道,蹴六爷是个读书人。

他能在酒肆里,对着一群满身汗臭的趟子手,引经据典,从《连山歌》讲到《北斗经》,把那些粗鄙的汉子说得一愣一愣。

他骂人,也从不带脏字,伸出食指晃一晃,便能让对面提着刀的壮汉气得脸色发紫,却又不知该如何还嘴。

这份谈吐,配上他那张脸,本该是个浊世翩翩佳公子。

可他手里,永远提着一个黑不溜秋的酒葫芦。

那葫芦里装的是最劣的土烧,气味冲得能把死人熏活。

他从早喝到晚,眼神总是惺忪的,像没睡醒。说起话来,也带着一股子酒气,三分雅,七分痞。

一个满腹经纶的酒蒙子,本该是个落魄潦倒的穷酸。可王畿城里,没人敢轻视他。

因为他富。

第三怪,是他明明不缺钱,却偏要去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蹴六爷的出身,是个谜。

有人说,他是哪个犯了事的大家族,流落在外的私生子。也有人说,他根本不是武朝人,是从海外来的过江龙。

所有人都知道,他不缺钱。

他住的是城西最好的宅子,穿的是十两银子一尺的湖光锦。他一个月输在赌坊里的钱,够寻常人家吃用一年。

这样一个家财万贯的富家翁,本该是遛鸟斗狗、安享富贵的命。

可他偏不。

他偏要去练那最苦、最凶的武功。

他创出一套腿法,名唤《走杀经》,招招不离人身要害,一步一劫,专走绝路。

他又偏要去混那最脏、最险的江湖道,跟地痞流氓为伍,与亡命之徒称兄道弟。

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武疯子,本该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怪人。

可王畿城里,所有人都想结交他。

因为,“圣前演武”要来了。

所有人都听过,那首要命的《演武歌》:“震响惊玄穹,三道第一勇!扬我盖世名,习我不世功!”

【二】

最近,柳家人很忙。

忙着把库房里那些见不得光的瓶瓶罐罐,装进一口口贴了符纸的黑漆木箱。

忙着将后院那几株长势喜人的夹竹桃连根拔起,填上新土,再铺上一层青苔,做得像几百年前就长在那里一样。

也忙着,把账本上一笔笔与“东海”、“南国”有关的陈年烂账,付之一炬。

火焰舔舐着桑皮纸的边缘,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墨迹在火光中扭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呛人的飞灰。

柳宗权——柳家的家主,正用一根铁箸,冷静地拨弄着火盆里的灰烬。

她没有看跪在身前的儿子柳簇。

“母上,您这是要……搬家?”

柳宗权将最后一角账本捅进火里,这才抬起头。她的脸上没什么皱纹,眼神却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不是搬家。”她淡淡道,“是跑路。”

她站起身,走到柳簇面前,将那根尚有余温的铁箸,轻轻放在他面前的矮几上。

“簇儿,你自小便比你那几个妹妹聪明。外面的风声,你应该比我听得更清楚。”

她顿了顿,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些正在忙碌的家仆和女眷。

“瑄王疯了。她要的不是演武,是野火。这把火,很快就要烧出王畿,烧遍整个武朝了。”

“柳家这点家业,是脏了些。但还没脏到,要给一个疯子陪葬的地步。”

她转过身,看着依旧跪着的儿子。

“你也该收手了。别再跟外面那些地痞流氓厮混,也别再用那个……不知所谓的诨号了。”

她走到柳簇身边,伸出手,似乎想碰碰他的头,却又在半空中停住了。

“你是我柳宗权的儿子,终究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家里跑路,不会扔下你。”

“出了武朝,你有你的去处。我给你一笔钱,足够你在东海那边,买一处宅子,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

柳簇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着母亲那只停在半空、最终还是收了回去的手。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嫡妹她们……也一起走?”

“自然。”柳宗权回答得理所当然,“家业是她们的,她们去哪,家业便去哪。”

“那……我呢?”柳簇抬起头,那双惺忪的桃花眼探询另一双冷淡的桃花眼,“我算什么?我也是‘家业’的一部分?”

柳宗权皱起了眉。

“柳簇!你这是在跟谁说话?”

“我在跟我的母亲说话。”

柳簇笑了。他缓缓站起身,那条总是显得有些跛的右腿,此刻却站得笔直。

“母上,您说的没错。我是比妹妹们聪明。我读过您书房里所有的书,从《步天歌》到《撼龙经》。我知道怎么看星,怎么寻龙,怎么破煞。”

“可您教过我吗?没有。您只教了妹妹们,怎么打算盘,怎么管家,怎么……把我当成一个将来可以用来联姻、或是看家护院的‘物件’。”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

“您说的也没错。我创的那套《走杀经》,是上不得台面的野路子。我交的那帮朋友,是些杀人越货的亡命徒。”

“可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他向前一步,几乎要贴到柳宗权面前。

“因为,在您和妹妹们眼里,我柳簇,不过是个会喘气的‘庶子’。而在他们眼里……”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我是‘蹴六爷’。”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

“站住!”柳宗权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你要去哪?!”

柳簇没有停下。

剑水入海口,潮水一遍遍冲刷着黑色的礁石,发出沉闷的轰鸣。

海风腥咸,吹得人睁不开眼。

柳簇,或者说,蹴六爷,就那么赤着脚,在最高的那块礁石上,站了一天。

他看着浑浊的江水,汇入无垠的大海,看着那些被江水裹挟而来的枯枝败叶,在海浪的拍打下,翻滚、碎裂,最终消失不见。

他就那么看着,从日出,到日落。

远处,王畿城的方向,传来一阵阵模糊不清的、狂热的唱喏声。

“……扬我盖世名!习我不世功!”

直到最后一缕残阳彻底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天地间陷入一片深沉的暮色。

“好啊。”

他说。

“现在,咱们俩来斗一斗吧。”

说完,他朝着那被**点燃、以疯狂为薪的都城,走去。

步履平稳,再无半分跛态。

【三】

三天后,王畿“圣前演武”的报名处,人头攒动。

一个面如好女的年轻人,赤着脚,挤开人群,将一枚刻着“六”字的木牌,扔在了负责登记的小吏面前。

小吏抬起头,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年轻人,脸上露出几分不耐。

“姓名,出身。”

年轻人咧嘴一笑,那双桃花眼熊熊燃烧。

“蹴六。”

他说。

“无家无母。”

报名的人要扛石锁跑二十个来回。

蹴六爷嫌麻烦。

他踢了十个来回。

第十一个来回的时候,一名女官扯着小吏的耳朵,连滚带爬地冲过来:“爷!爷您别玩了!是小妹有眼不识靡虹山!这就给您排第一擂!”

蹴六爷的第一场,对上了个老妪。

拱圣军的前教头,“老提扶”太史苏。

那老妪一身陈旧皮甲,左手持铁木盾,右手握三尺□□。

她一上台,便将盾往地上一顿,整个人便如一截生了根的铁桩。

蹴六爷打了个哈欠。

“老提扶,打个赌。三招废了你的盾牌。敢吗?”

太史苏却不管他,盾护身前,脚踩着碎步,一步一印,缓缓逼近。那股子从沙场上带下来的铁血气,让台下的喧嚣都低了几分。

蹴六爷伸了个懒腰。

然后,他消失了。

台下众人只觉眼前一花,那个赤着脚的俊美年轻人,便化作一道飘忽的影子,游走起来。

太史苏经验老道,立刻察觉不妥,猛地转身,盾牌横扫。

就在她转身的瞬间,另一侧的阴影里,蹴六爷的身影再次浮现,如一片被风吹起的落叶,无声无息地贴近。

太史苏步法稳则稳矣,却失之灵活。她就像一头被狼群戏耍的笨重野牛,每一次转身,都将自己的侧翼暴露在饿狼的利齿之下。

第三次转身,她没能再转回来。

一道白影从天而降。

蹴六爷的右腿如一柄战斧,带着裂金碎石的破风声,狠狠劈在她持盾的左肩。

“咔嚓!”

盾牌脱手。

太史苏口喷鲜血,飞下擂台。

蹴六爷走回擂台中央,姿态慵懒,仿佛刚刚只是伸脚踢飞了一块碍事的石头。

台下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第二擂。挑擂人,尸海摄神剑,印弥——”

报幕官吏拖长了语调,台下响起一片稀稀拉拉的哄笑。

那来自南海的瘦小男人充耳不闻,提着那柄锈迹斑斑、挂着干海草的铁剑,在鼓声中走上擂台。

蹴六爷打了个哈欠,将酒葫芦放在台下,踱到擂台中央。

印弥没有行礼,也没有开口。

他缓缓地举起剑,开始舞动。动作迟缓,剑招杂乱无章,像个初学乍练的门外汉,笨拙地搅动空气。

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腥气悄然弥漫开来。

台下的喧嚣声似乎遥远了些许。

蹴六爷脸上的慵懒稍稍收敛。

他皱起眉头,不是因为戒备,而是闻到了一股隔夜的鱼腥。

甚至抬起袖子,在鼻前扇了扇。

他的脚下,擂台的木板湿滑、柔软,仿佛变成了一层厚厚的腐烂海藻。

四周的光线暗沉下来,空气变得冰冷潮湿。

蹴六爷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青石板的地面依旧干燥,倒映着天光。

他抬起头,看向对面。

印弥的脸上正挂着得意的狞笑。

在他身后,一片望不到头的、黑色的、冰冷的海水正缓缓上涨,淹没了观众席。

无数苍白浮肿的手臂从海中伸出,抓向蹴六爷的脚踝。耳边尽是冤魂索命的凄厉哭嚎。

蹴六爷的目光越过那些虚幻的鬼手,落在印弥身上。

他动了。

在那片尸山血海的幻象中,他闲庭信步。

一只虚幻的鬼手抓来,他甚至懒得躲闪,任由那惨白的手臂穿过自己的小腿,然后像踢开路边的石子一样,随意地将那颗面容扭曲的头颅踢得翻滚出去。

他又向前走了两步,停在一具漂浮的、腹部高高鼓起的浮尸旁。

他弯下腰,伸出手指,在那虚幻的尸体上戳了戳,随即又嫌恶地收回手,在自己那身湖光锦的衣袍上擦了擦,仿佛真的沾上了什么油腻的东西。

印弥脸上的狞笑凝固了。

蹴六爷抬起头,对着印弥的方向反手伸出食指,摇了摇。

然后,他抬起脚,在那具“浮尸”的肚子上重重一踏!

“噗——”

幻象中的尸体应声爆开,喷溅出大片浑浊的恶臭液体。

蹴六爷却早已身形一晃,出现在数尺之外,任由那虚幻的“尸水”泼洒在自己刚才站立的地方,片尘不沾。

他拍了拍手,那神情,仿佛在说:“看,多脏。”

印弥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蹴六爷停下了脚步。

他看着印弥,看着那柄距离自己面门已不足三尺的锈剑,脸上的嫌恶与无聊尽数敛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终于找到点乐子的、残忍的兴奋。

他张开嘴,无声对印弥说了三个字。

——“该我了。”

印弥的瞳孔骤然收缩!

蹴六爷动了。

印弥的剑向前刺了个空。

身影出现在印弥的左侧,右腿保持着侧踢的姿势。

印弥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嚎,身体向一侧倒去。

然而,他没能倒地。

另一道残影闪过。

“咔嚓!”

他的右膝,也被从另一个方向踢断。

蹴六爷左腿缓缓收回。

印弥跪倒在地。

他抬起头,那张因剧痛而扭曲的脸上,满是恐惧与不解。他只看到,那个面如好女的魔神,正一步步向他走来。

蹴六爷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然后,抬起了脚。

“砰!砰!砰!”

沉闷的踢击声不绝于耳。

印弥像一个被反复捶打的破布口袋,在连绵不绝的攻击中失去了所有的骨头,最终被一脚踹飞出擂台,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蹴六爷赤着脚,走到擂台边缘,拿起那个黑不溜秋的酒葫芦,灌了一大口。

“下次还有玩幻术的,爷就不演了,恶心。”

台下死一般寂静。

良久,才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疯狂的呼喊。

“震响惊玄穹!三道第一勇!”

蹴六爷听着那山呼海啸般的唱喏,第一次觉得,这首粗鄙的打油诗,听起来……倒也不那么刺耳。

【四】

一切都乱了套。

他甚至记不清是怎么输的。

第三擂的鼓声响起时,蹴六爷甚至没正眼瞧过对手。

那是另一个来自南海的异人。一个皮肤黝黑、肌肉虬结的壮汉。

眼神呆滞,动作笨拙,像一头被牵上岸的海牛。身上那股子咸腥味,隔着十丈远都能闻到。

蹴六爷甚至懒得开口戏耍他。

他想早点结束这场闹剧,然后去酒肆最好的雅间,请最穷的说书人,喝最烂的酒,听最荒诞的事。

他如鬼魅般滑出。

然后,他那足以裂石的腿击,踢在对方身上,却像是踢中了一团滑不溜丢的海草。

他被抱住了。

被那团腥臭的海草死死地缠住,拖拽,摔打。

《走杀经》里所有精妙的计算,所有引以为傲的“凶格”和“死局”,在对方不讲道理的蛮力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他听到了台下传来的哄笑声。

不是喝彩,是哄笑。

笑他这个面如好女的“爷”,被人像个受气小男宠一样在地上拖。

蹴六爷没有受太重的伤,那海牛似乎只想羞辱他。

但他宁愿被老提扶一枪穿心。

他回到城西的宅子,把自己关进酒窖,喝了三天三夜。

喝得天昏地暗,忘了时辰、忘了羞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第四天清晨,酒窖里所有的酒罐都空了。

他被嘈杂声吵醒,跌跌撞撞走出酒窖,穿过庭院。

庭院里一片狼藉。

名贵的兰草被踩得稀烂,池子里的锦鲤翻着白肚,几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正从主屋往外搬着箱笼。他一个都不认识。

“都轻点,格老子的!磕坏了这里头的瓶瓶罐罐,卖了你们都赔不起!”

一个尖嘴猴腮的管事,正捏着一张盖了官印的契书,对着那群搬运的苦力吆五喝六。

蹴六爷走上前。

那管事看到他,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堆起假笑,躬了躬身,却没让开路。

“这位……爷,”管事显然认得他,但称呼里多了几分犹豫,“您这是……酒醒了?”

蹴六爷没有理他,目光越过他,看向主屋。

屋里,空了。

那些价值连城的字画,不见了。

那些他曾偷偷翻阅过无数遍的经藏,不见了。

甚至连他小时候,最喜欢的那张,用整块暖玉雕成的矮几,也不见了。

只剩下墙上取下字画后留下的、颜色更深的印记,和地上搬走家具后积攒的灰尘。

像一具被掏空五脏六腑的尸体。

“柳家主母呢?”

“哎哟,爷,您还不知道?”

管事脸上露出夸张的同情。

“三天前,柳当家的就走了……把这宅子,连同里面所有的家当,都抵给我们了!说是……要去东海,做一笔大买卖。”

管事将那张契书在蹴六爷面前晃了晃,上面的朱砂印刺得他眼睛生疼。

“您瞧,白纸黑字,官府画押。小的们……也是奉命来‘清点’家当。”

管事的眼神在他身上游移,像是在评估一件可以卖出什么价钱的货物。

“爷,您看,您是不是……也该挪挪了?这地方,要换新主子了。”

蹴六爷没有说话。

他就那么站着,看着那个空荡荡的屋子,看着墙上那些刺眼的印记。

“出了武朝,你有你的去处。”

“我会给你一笔钱。”

她给了。

——她把这座,囚禁了他三十年的“家”,连同他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一起卖了。

他转身,朝着大门的方向走去。

赤着脚,一瘸一拐。

管事在他身后喊道:“爷!您那身湖光锦,也能当个好价钱……”

蹴六爷没有停下。

王畿城依旧狂热。演武场上的血腥味,隔着半座城都能闻到。

蹴六走在街上,没人再叫他“爷”了。

那些曾经对他点头哈腰的地痞,看到他,低着头,绕着道走。

被一头笨海牛拱翻在地的“爷”。

一个连家都被当铺收了的“爷”。

他没有去酒楼,也没有去赌坊。他只是走,从城西走到城北,又从城东走到城南。

他看着那些依旧在为《演武歌》而热血沸腾的男女,看着那些因为亲人朋友打翻了旁人而欢呼雀跃的男女。

夜深了。

他走到演武场外,那片曾经堆放尸体、如今已空无一人的荒地上。

他坐下,靠着一堵冰冷的墙,打开了酒葫芦。

酒是苦的。

他想起了自己为什么要去混那最脏、最险的江湖道。

只是……想让那个女人看他一眼。

不是看一件“物件”,是看一个“人”。

一个,能让她骄傲,或者……哪怕是感到威胁的,人。

现在,他没有机会了。

他真的成了无家无母的孤儿。

一个被明码标价,连同房子一起卖掉的……物件。

酒葫芦里最后一点酒倒在地上。

然后,他站起身,朝着那片最深的黑暗走去。

【五】

王畿热得像一口蒸笼。空气里混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蹴六坐在酒楼二楼的老位置。

他一个月没喝过酒了。

每天都有人死在演武场上。

一开始是意外。后来是故意。现在,则是常态。

“震响惊玄穹,三道第一勇”的唱喏声没变,只是调子越来越疯,越来越狂。

今天,擂台上站着一位老英雌。

驵阳国主,“十绝枪”杨华。

她一身武人劲装,手中重枪的枪尖,在日头下泛着流动的金光。

她的对手,是罩在漆黑铁甲里的无名氏,一顶鬼胄遮住了所有表情,双手戴着覆盖细密鳞片的掌套。

台下的赌盘开得疯了。

因为,这是第一场,签了生死状的“绝命擂”。

鼓声响过最后一道。

杨华将重枪斜放,枪身稳如山岳,枪尖直指鬼面人眉心。

鬼面人没有动。

她枪尖一抖,点出三朵枪花,分袭鬼面人上中下三路。

“叮!叮!叮!”

三声脆响,火星四溅。漆黑的甲胄上,只留下三个浅浅的白点。

杨华的脸色沉了下来。

“吒——!”

一声暴喝,音浪轰然扩散!

擂台震颤,离得近的看客捂住了耳朵。鬼面人退了半步,抬起双手护住面门。

杨华见机侵攻,枪出如龙!

鬼面人伸手抓住枪尖。

“铛——!”

金铁交鸣声炸响。

鬼面人抓着枪尖向前。杨华试图抽枪,却发现那杆铁枪在对方手中纹丝不动。

鬼面人走到她面前,抬起另一只手,抓向她的脸。

杨华弃枪急退,双掌拍向鬼面人的胸口。

“砰!”

鬼面人身形只微微一晃。杨华却被震得后退,嘴角渗出一丝鲜血。

鬼面人没有追击。他抓着那杆重枪,膝盖微沉,双手发力。

“嘎吱——”

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响起。那杆百炼精钢的重枪,被他活生生拗成了一截马蹄铁。

他随手将那堆废铁扔在地上。

杨华看向那堆废铁。

鬼面人一拳轰出。没有招式,只有最纯粹的暴力。

拳掌相交,发出沉闷的雷鸣。每一次碰撞,杨华的身形都微微颤抖,嘴角的鲜血越来越多。

但她不退。

她周身显出一轮模糊的金色圆光。鬼面人的每一次攻击,都会被那圆光消解、偏转大半。

“砰!”

鬼面人一记冲拳,终于击穿了那轮渐渐黯淡的圆光,结结实实轰在杨华胸口。

骨裂的脆响清晰可闻。

杨华如断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擂台边缘,再也爬不起来。

鬼面人缓步上前,抬起脚,踩向她的头颅。

“且住!”

瑄王不知何时出现在擂台之侧的主位上。

鬼面人抬起的脚落在一旁,缓缓转身,对着她单膝跪下。

瑄王站起身,走到擂台边缘,居高临下地看着血泊中的杨华。

“杨华卿,你输了!”

她转向全场,张开双臂。

“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圣前演武’!在这里,没有国主,没有草民!只有胜者,和死人!”

台下,是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一个押了重注的赌徒,猛地将手中的酒碗砸在地上,发出一声嘶吼。

“好!!”

这声嘶吼如同投入滚油的一瓢水,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的热情,却没有指向胜者,或是死人,而是——

“王上!”

“王上!”

“王上!”

叫好声、咒骂声、桌椅翻倒声,汇成一股癫狂的浊流。

瑄王张开双臂,享受着这股声浪的洗礼,脸上露出病态而满足的潮红。

她指着鬼面人。

“此人无名无姓,却有不世之功!孤今日,便赐他‘拱圣军大将’之位!”

又指向杨华。

“此人,技不如人,死不足惜!来人!将其枭首,传示王畿三日,以儆效尤!”

人群彻底沸腾。

他们高呼着瑄王的名号,将手中的钱袋、酒囊、甚至啃了一半的骨头扔上擂台,砸在杨华尚有余温的尸体上。

蹴六看着那些因狂热而扭曲的脸,听着那山呼海啸般的颂词。

【六】

蹴六彻底不喝酒了。

现在,他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看榜。

演武场外,那两面新立起来的黑榜,比王畿城里最好的戏台子还好看。

左边的,叫“生榜”。

右边的,叫“死榜”。

“生榜”上写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岁,是你在这演武场里,活过了几天。

活过一天的,叫“新鬼”,名字是灰色的。

活过三天的,叫“恶鬼”,名字变白了。

活过七天的,叫“凶神”,名字是红的。

活过一个月的,恭喜你,你成了“人屠”,名字是金的。

多体面。你不用识字,不用会算术,只要看颜色,就知道该跪谁。

“死榜”就更有意思了。

它不记你杀了多少无名小卒,只记你杀了多大的“腕儿”。

杀一个“新鬼”,给你记一条“武名”。

杀一个“恶鬼”,十条,两个正字儿。

杀一个“凶神”,一百条,二十个字。

你要是能把一个金灿灿的“人屠”给宰了,那你就是新的“人屠”。武名清零,从头再来,享受被所有人当成肥肉盯着的快感。

蹴六每天就蹲在榜单对面的酒楼,看着那两面榜。

一个昨天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小子,今天因为宰了个“恶鬼”,名字从灰色变成了白色,然后被一群人围着,灌酒、吹捧,像个英雄。

一个昨天还风头无两的“人屠”,今天名字就从“生榜”上消失,变成了“死榜”上另一人名字后面一条鲜红的横线。

瑄王甚至没用一兵一卒,没花一文钱。

她立了两块破木板,就让这群自诩江湖英豪的蠢货,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从“人”变成了“名”。

你不再是你。你是你杀了谁,和你活了多久。

多公平。

以前,你是个杀猪的,我是个读书的,她是驵阳国的国主,大家见了面,还得论个高低贵贱。

现在好了,大家都是“名”。

国主怎么了?

贵为杨华卿,不也成了别人榜上一个值钱的“壹”吗?

蹴六爷看着那些围在榜单前,因为名字的颜色变化,欢呼或咒骂的人们。

他站起身,将一枚铜钱扔在桌上,转身,走下楼。

【七】

阚侯起兵三十一月,围城第三月,王畿城破。

齐大匠的霹雳弹无人能敌。

没有欢呼,没有呐喊。

联军的士卒们麻木地踏过城门残骸,踏过被烧成焦炭的“孽”,踏过到死都还保持着狂热姿态的守军尸体。

冰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一半是焚烧尸体的焦臭,另一半,则是带着甜腻气息的腐味。

右路军选锋、死宗门下蹴六道人,赤着脚,走在象征武朝二百年荣耀的“圣德大道”上。

他没有看那些倒塌的宫殿,也没有看那些散落在地、无人拾取的金银器皿。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蜷缩在街角、尚未死去的平民身上。

他们的脸上泛起病态的潮红,眼神涣散,喉咙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的木偶。

瘟疫。

“……所有红疹、高热、呓语者,无论军民,一律隔离至城西‘安乐坊’,由生宗仙师统一诊治。”

“……城中所有尸体,无论敌我,必须在三个时辰内收敛,深埋于城外‘万人坑’,遍撒石灰……”

“……所有水源,必须煮沸后方可饮用……”

中军大帐内,驵阳国上将军杨铁枪的声音铿锵有力。

她一身玄甲未卸,脸上还带着几道干涸的血痕;眼神锐利如刀,正对着舆图,有条不紊地布置城中防疫事宜。

她身旁,围着一圈同样身心俱疲的联军将领,一个个眉头紧锁,不住点头。

“不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蹴六斜倚在帐篷的支撑柱上,手里提着个葫芦,正有一搭没一搭往嘴里灌着清水。

一身破破烂烂的熟皮甲,沾满了血污和泥尘。

那张俏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疲惫,只有无聊和不耐。

“你他姥爷的说什么?是你说话的地儿吗!”一名女将拍案而起。

蹴六将目光投向主位上的杨铁枪。

“我说,你这套,不行。”

他重复了一遍,晃了晃手中的葫芦。

“杨将军,你这是在治病,不是在打仗。你忘了,我们刚刚才打完一仗。”

杨铁枪的眉头拧了起来:“蹴六,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

他顿了顿,环视着帐内所有将领,一字一顿道:“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杀。”

“所有染病的人,不管是敌是友,是兵是民,一个不留,全部杀了。”

“所有尸体,不管是病死还是战死,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这座城,封死七天七夜。七天之后,能自己走出来的,算他们命大。走不出来的,连同这座城一起,烧了。”

大帐之内,死一般寂静。

良久,杨铁枪才缓缓开口,压抑着滔天的怒火。

“那些人还没死!他们还有救!”

“救?”蹴六嗤笑一声,“杨将军,你救得了一个,救得了一百个,你救得了一座城吗?”

“你今天心软,放过一个‘还有救’的,明天,他就会传给十个、一百个。到时候,死的就不只是一座城,是我们所有人!”

“放你爹的屁!”

那名脾气火爆的女将再也忍不住,拔出腰间的弯刀:“你这邪魔外道,视人命如草芥!”

“我是邪魔外道?”蹴六笑了。

“杨将军,你告诉我。你手上那杆‘破军’,杀的人少吗?你我一路从阚国杀到这王畿,脚下踩了多少尸骨?”

“那是战场!”杨铁枪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舆图上的令箭都跳了起来,“这些人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在我眼里,都一样。都是会动的‘麻烦’。不处理掉,就会变成更大的麻烦。”

杨铁枪死死地盯着他,胸膛剧烈起伏。

“我不同意。”杨铁枪的声音斩钉截铁,“只要我还在这里一天,就绝不允许任何人,对那些还有救的人下手!”

“那可由不得你。”

蹴六转身,朝着帐外走去。

“你要去哪?!”

“去干我该干的活。”蹴六头也不回,“你们这些‘名门正派’不愿脏了手,这脏活,自然有贫道这‘邪魔外道’来干。”

“站住!”

杨铁枪瞬间拦在了蹴六面前。

“你想死吗?”

蹴六停下脚步,他看着眼前这张因愤怒而显得格外生动的脸,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意。

良久,他咧嘴一笑。

“杨将军,你知道吗,你生气的样子,比你板着脸好看多了。”

杨铁枪的脸瞬间黑了下去。

“不过,贫道今天,没心情跟你打情骂俏。”蹴六流里流气地道,“你让开。否则,休怪贫道……不念旧情。”

“旧情?”杨铁枪怒极反笑,“我跟你有什么旧情?”

“我只知道,你们柳家,从你祖奶奶辈起,就是靠挖人祖坟发的家!一群见不得光的盗墓贼,也配跟我谈‘情’字?!”

蹴六不笑了。

“你说什么?”

“我说,”杨铁枪迎着那双桃花眼的灼灼凶光,毫不畏惧,“你全家,都是盗墓贼!”

“好。”

蹴六点了点头。

“很好。”

他解下腰间的葫芦,随手扔在一旁。

“杨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贫道,早就没有家了。”

“你我都是无母之辈。你比我强些,不过是多了份家业。”

他赤着的双脚,在坚硬的地面上,轻轻碾了碾。

“今天,贫道就让你知道知道,没了那份家业,你还剩下什么。”

两股截然不同的气势在大帐内轰然相撞。

一股,是金戈铁马的铁血煞气。

另一股,是百无禁忌的阴狠死气。

“轰——!”

【八】

禁闭室里很暗。

只有一扇小小的、开在墙壁高处的铁窗,透进一丝微弱的天光。

蹴六眯着眼睛,靠在冰冷的石墙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他那身破烂的皮甲,腹下炸开了一个大洞,根本没有防护作用。

对面的角落里,杨铁枪盘膝而坐,脑门一片乌青。

她那身引以为傲的玄甲,胸口的位置,凹下去了一块。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

空气中,只有彼此沉重的呼吸声。

那一架,没分出胜负;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分出胜负,王君方平就来了。

蹴六的师尊、死宗的上宰,那个平日里看起来像个中年教书匠的男人,使出了他的“法鞭”。赤黑色皮鞭,抽在他们两人身上。

不疼。

但很冷。

把两人冻得结结实实,眼皮都动不了。

然后,就是被关在这里。

“你早就知道了,是也不是?”杨铁枪打破了沉默。

蹴六没有睁眼。

“知道什么?”

“瘟疫的源头。”杨铁枪说,“你知道那不是寻常的疫病。所以,你才坚持要杀人。”

蹴六哼了一声。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等我们出去,王畿怕是已经变成一座死城了。”

“不会。”杨铁枪摇了摇头,“鬼师出手了。”

蹴六的身体猛地一僵。

“就在我们被关进来的第二天。”杨铁枪的声音充满了认命的麻木,“我的人传信说……整个安乐坊,里面所有的人,一夜之间,都死了。”

“一个……活下来的……都没有。”

蹴六睁大了眼睛,想说些什么。

无话可说。

死宗君主的“主”,鬼师,阴主长生。

“人学长生,遵之不死。”

——那么,不遵的下场,就是死。

禁闭室的石门打开,王君方平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出来吧。事情,都解决了。”

蹴六和杨铁枪踉跄着走出禁闭室。

王畿城里,不再有那股甜腻的腐烂味道,只剩下浓重的石灰味,和焚烧过后的草木灰味。

街上,有穿着白衣的生宗修士,正在给难民分发汤药。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如果不去看那一条条,找不到首尾的,搬运尸体的力工长队。

王君方平走到蹴六面前,递出一个黑不溜秋的酒葫芦。

“上好的‘竹叶青’。你师伯特意为你留的。”

蹴六看着那个酒葫芦,又看了看王君方平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接过酒葫芦,灌了一大口。

酒很烈,也很香。

“你跟我来。”王君方平转身,朝着军营外走去,“仗打完了,我有事给你做。”

蹴六跟了上去。

“想不想……上山看看?”

师尊的声音,在风中传来。

“山上,有更好喝的酒。”

【蹴六有话说】

(蹴六道人灌了一大口酒,将那本沾着血迹和泥尘的旧史扔在地上。)

故事讲完了。

是不是觉得,挺没劲的?

一个自以为是的蠢货,被一个更蠢的女人,用一套蠢规矩,打断了脊梁骨。

最后,被另一个老骗子,用一壶好酒,重新拴上了链子。

多可笑。

【关于“爷”】

这世上,本没有“爷”。

你跪得久了,便有了。

你以为自己站起来了,成了爷。

殊不知,只是从一个人的膝下,爬到了另一个人的脚边。

从始至终,你都只是条狗。

【关于“家”】

家是什么?

是把你连同房子一起卖掉的地方。

所以,贫道没有家。

无家之人,才无所畏惧。

因为,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

【最后的最后】

你别同情他。

你也没资格鄙夷他。

你应该怕他。

好了,废话说完。

明天,给你们讲点秘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外传三:桃面煞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