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86章 安内(十一)傅容光案

焉知非皇 第86章 安内(十一)傅容光案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8:03:12 来源:文学城

“大姐姐!”

人还未见声先至。

刘安听闻逍遥王刘赞的声音,抬起头找寻着他的踪迹。

“大姐姐!”刘赞连跑带跳,脚步停在刘安面前。

面前的刘安,身形消瘦,面目忧愁,唇色发白,眉眼之间似有数不尽的烦恼,头上盘起的发髻也不如先前的饱满,屋里炭火足量却还是披着厚厚的衣服。

刘赞在刘安身边十余年,何时见过大姐姐这般憔悴伤神?

刘赞注视良久,才道了声:“一别数日,姐姐怎么比我离京前更显憔悴?”

刘安含泪带笑起身,伸手抚上刘赞耳旁的发带垂缨:“一别数日,赞儿看着也是瘦了,不过看着也长大不少、稳重许多。”

“可是前朝那些人欺负姐姐了?可是姐姐受了委屈?姐姐不必忧心,如今弟弟回京了,七弟不日也便会回京,定不会再让姐姐受他们欺负!”

“赞儿放心,我如今是抚政大长公主,仅一人之下,断不会让自己平白受到委屈的。”

刘赞点点头,回京路上,听到了不少关于大姐姐的言论,更是听闻大姐姐如今正为着一桩案子忧愁,便马不停蹄地先回了京,一刻不敢停歇,匆匆拜见过皇帝后便来了大姐姐的福康宫。

刘赞来不及喝口茶润喉,忙不迭道:“不知眼下是桩什么案子,竟让大姐姐忧愁至此?”

刘安笑道:“才回宫吧,你且歇歇,这事儿倒也不急。”

刘赞道:“姐姐正为了这事儿忧愁,我又怎能安得下心呢?能为姐姐分忧,我求之不得呢。”

刘安坐回到位置上,重新拾起让她头疼的折子,打开扫了一眼复又合上,无奈叹了口气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桩假扮朝廷官员的案子,依着律法该怎么判处就怎么判处便是了。可偏偏……”

“我刚颁布了一场召令,一场应召女子入朝为官的召令,我原想着,历来女子没有当权理政的机会,若是今时今日在我当政期间,我能为天下女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她们必定会效忠于我。况且,又可凭借着世家女子的才华与她们背后的家族,助我清扫朝堂、收拢权利。”

“先前父皇、孝懿太子,乃至启盛帝、天启帝,不都是因为朝堂之上异己颇多,处处受到掣肘而无法施展吗?”

“倘若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反驳之人,待到边市的资金充盈国库,开库练兵,什么胡蛮海寇,尽会拜倒在我们大江的铁骑之下,尽会臣服于我大江,乃至栾南的诚王,保管他兴不起什么风浪。别说收复漳州五城的失地,就连开拓疆土,也是不在话下。到那时,国库丰盈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末了,刘安又加了句:“也算是不辱父皇临终所托。”

既然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必定得有一定的政绩所支撑,方才所说的安内攘外、开疆拓土的种种,便是再好不过的政绩,有足够高的政绩傍身,别说什么权力,就算是帝位,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刘赞听得刘安这番言辞激昂的论调,有些迟疑,但也未曾多言,怕扫了大姐姐的兴致。大姐姐所说的这些,大江历代皇帝都想过,可这条路走起来却是难得很。不论别的,单就这钱财一方面,单靠个边市,是无法支撑连年的东征西讨、南定北安的,况且,连年的战争,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呢?

“只是……”刘安掂了掂手里的折子,怅然叹道:“这女子科考还有不足两个月就要在京都举行,这桩假扮朝廷命官的案子便呈到了御前。”

“若只是假扮朝廷命官也就罢了,可偏偏这是一桩……女扮男装假扮朝廷官员的案子,无论怎么去判,都会影响日后的女子科考,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我呢。”

女扮男装?假扮朝廷官员?怎么听着……倒是有些熟悉……刘赞倒吸一口凉气,总不至于是她吧?

刘赞接过折子,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啧”了一声,还真是她!

难怪这么多天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不成想竟被关进刑部监牢多时,他竟今日才知。

“莫不是赞儿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刘赞有些慌乱地笑道:“一时间我倒也没什么法子,只是……这傅容光,我倒是认识。”

刘安撑着下巴,笑着看向刘赞:“你认识?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你详细说说。”

刘赞道:“傅容光,她的兄长傅士安,曾就任过永州的驻城官,傅士安在永州之时,曾与永州的驻防将领蔡桐政见上有过不合,后傅士安调离永州转任靖州驻城官,在去靖州途中,傅士安下落不明。傅容光也就是那时候,女扮男装,假扮的靖州驻城官。”

“大姐姐,容光她虽然是假扮的官员,依着律法该斩,可她为政期间,无不勤勉爱民,靖州的百姓也纷纷对她交口称赞,前年靖州干旱,是她亲自带着靖州的百姓们挖渠引水修建堤坝,缓解靖州干旱,若非她做出这些事,只怕靖州的灾情前年便爆发了。还望大姐姐看在她为政期间的政绩,从轻发落吧。”

刘安轻轻叩击着桌子,叹息道:“国有律法,当依律而行,倘若为着一个两个的特例坏了律法,日后法度还有何威严?还会有谁会信服呢?今日你在我面前为她求情,求我从轻发落,日后旁人效仿,又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如今刘安要组建自己的一套班子,需要的正是如傅容光这般胆大、无所畏惧、心怀民众又有能力的人,只是傅容光这桩案子不知有多少人盯着,稍有不慎便会落人口实,刘安也是犯难。

刘赞有些惋惜不忍,但还想再为傅容光多说些好话:“容光她是难得一见的好官,她只是被拘泥在女子的身份中,倘若她是男子,倘若她能参加大姐姐设立的女子科考场,则会是另一番光景。”

“容光她也深知假扮朝廷官员有违律法,在靖州水渠修建好后没多久,便辞了官,事后靖州新的驻城官到任,容光还亲自检举揭发自己,靖州新任驻城官深明大义,念在容光做官期间所施行之策均是益于百姓,便未再追究,缘何会闹得今日这样大的动静?”

“大姐姐难道不觉得可疑吗?”

刘安何尝不觉得此事可疑,依着刑部记档,傅容光早就被捕入狱,后又转入刑部监牢,关押至今。前几个月她才颁布了开设女子科考场的召令,今时傅容光的案子便被捅出来,若说没人布局谋划,她是断然不信的。

即便知道是有人布局谋划,可现在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该怎么做才好呢?

刘赞急得来回踱步,他也不知为何傅容光的事会闹得这么大,若是没闹到御前,他身为逍遥王,想要保下傅容光不成问题,只是如今连大姐姐都为难起来,又能有什么办法保下容光呢?

刘安看着眼前转了一圈又一圈的刘赞,多少有点眼晕,叹了口气,闭目养神道:“你歇会儿吧。”

“大姐姐,我如今急得不行,哪里还——”刘赞忽然想起,他明白傅容光为什么会入狱,他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一定要置傅容光于死地了。

“大姐姐,我想到了,我明白了!”刘赞神神叨叨地上前一大步。

刘安抬眼看向莲音,莲音会意,带着在宫殿内侍奉的宫人下去。

刘赞凑近刘安,低声道:“当日孝懿太子在天牢中意外薨逝,后查出孝懿太子是被人毒害的,查验出孝懿太子真正死因的不是旁人,正是傅容光。大姐姐,会不会是毒害孝懿太子的人知道了此事?”

“是她?”刘安陷入沉思,若是这么说,整件案子倒也能说得通。当初刘仲以巫蛊之事陷害孝懿太子,后孝懿太子毒发身亡,种种证据都指向刘仲,父皇因此发怒,处置了不少与此事有关、与刘仲交好的官员,当时父皇看中程显,并未深究他。如今这傅容光的案子是程显捅出来的,莫不是他发现傅容光曾为孝懿太子验尸一事?

刘安一拍桌子:“赞儿,你去城南,查程显有没有私下去见过刘仲,查程显私下的行踪,看是否有可疑之处,一定要查清楚查仔细,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程显此举,除了让女子入朝为官的政策推行不下去,恐怕还有别的企图。

总不至于程显会逼宫谋反从而推刘仲上位吧?先前绥弟登基时,也是他带头在闹,若不是拿出刘仲的信物做要挟,程显不会跪得那么快。可刘仲已然贬为庶人,如今绥弟登基为帝一年有余,刘仲全然没了指望。可若不是刘仲,那能是谁?诚王?

刘安起身取来放在高架上的一个落灰的匣子,取出刘仲当日赠与她的那支笔,也不知时至今日,这支笔是否还能再派上用场。

刘安合上匣子,唤来莲音:“莲音,你去将这个匣子送到程尚书府上。若是他问起来,便答你什么都不知。”

莲音疑惑:“殿下,若是程尚书继续追问,那又该如何作答?”

刘安深吸一口气,笑道:“若他再问,记得告诉他,本宫派了金中堂去城南,其余不用再说什么。”

望着莲音手中的那个匣子,刘安道:“若是程显忧心,此事倒还有转圜的余地。”

若是程显心中还有刘仲,必然会有所担忧,一旦他忧心,那倒好办了。如今刘仲圈进在京城京南,一举一动皆在眼皮子底下,程显为了保住刘仲必定会有所妥协。怕就怕在,程显为的是诚王。

刘安问:“定北王可有消息?”

莲音回道:“定北王殿下说,待他操练好永济的士兵后,便会返京,约莫也就这个月了吧。”

“快去吧。”刘安点点头,待刘昶回京,兵权回拢,她便更有把握了。

莲音没有丝毫耽搁,出宫前去程显府上。

程显正与谏议大夫裴纶、袁正二人闲谈,听闻大长公主身边的掌事宫女前来,也甚是纳闷。

程显安排裴纶与袁正二人躲入后室屏风之后,方才起身迎见。

程显施礼拜过莲音后,接过匣子纳罕道:“内官大人,不知大长公主殿下这是何意?”

莲音摇头不语,眼神瞟向程显手中那匣子,道:“尚书大人,殿下只是让将这个匣子送过来,并未多说什么。大人不妨打开看看殿下赐了什么。”

程显带着疑虑打开匣子,待看到刘仲的那支笔之后,心脏漏跳半拍,脸色闪过一丝紧张,而后很快恢复如常,问道:“殿下赏赐这支笔,可有什么深意?”

莲音依旧笑着摇头道:“殿下的心思我又何尝而知呢?尚书大人若是不解,不如进宫去问殿下。”

程显尬笑两声,心却揪在一起。

当初康佑帝登基,大长公主便用得这一招,以刘仲的性命来要挟他就范,如今又要用同样的招数吗?真是可笑。

看来傅容光的案子,大长公主是没招了,先前他还以为大长公主很了不得呢,今日看来,也不过是一介女子,掀不起什么风浪。

程显心中了然,胸有成竹地跪地谢恩:“臣程显恭谢殿下赏赐。”

莲音见程显不再追问,有些惊诧,退后半步,神色恢复如常,笑道:“殿下的赏赐已送达,大人若无他事,下官便告退了。”

程显道:“有劳内官。”

莲音却行数步,转身迈出门槛,看向日头,同身边的女官低声闲聊道:“约莫着金将军也该从城南回宫向殿下复命了。”

程显上前半步,心中焦急,嘴张了又张,还是止住了。

莲音转身,余光飞速扫了眼程显,瞥见程显忧心的神色,嘴角上扬,殿下猜得不错,程尚书果然忧心。

直至莲音离开,裴纶与袁正二人方才从屏风之后走出,二人看着程显依旧盯着莲音离开的方向,见他手中紧紧握着那支毛笔,甚是疑惑:“程大人,这支笔……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程显回神,收好那支笔:“这是二殿下的。”

“二殿下?”裴纶与袁正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甚是不解:“二殿下……不是被圈禁在城南了吗?怎么……”

程显哼了一声,眼中阴鸷尽显:“这是二殿下最喜欢的一支笔,却落在了大长公主手里,如今又转赐于我,是在以二殿下做要挟吗?”

裴纶道:“程大人,先帝生前已废二殿下为庶人,况如今新帝登基一年有余,这二殿下哪里还有什么指望?程卿还是……”

程显一记眼神扫过,裴纶不敢再多言,与旁边的袁正眼神交织,轻微摇头示意,低头噤声。

程显盯着那支笔,道:“当日若不是二殿下伸以援手,今日朝堂之上又哪里还有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出路?”

“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当日得知二皇子刘仲有意于帝位,程显费心费力去帮他谋划,为刘仲扫去太子这个阻碍,

可怎知先帝竟那般偏心,竟将这一切的过错都算在二殿下头上,宁愿将皇位传给一个黄口小儿也不愿考虑二殿下,明明二殿下才是最合适的即位人选,明明二殿下才是!

“只要二殿下一声令下,即便是他让我死,我也心甘情愿无所怨言。”

袁正看了眼程显,又看了眼裴纶,道:“可是,如今二殿下在大长公主手里,京中驻城军的将领金中堂,原是大长公主身边的贴身护卫,宫里的禁卫军、羽林军也都在大长公主手里,不久定北王也会归京。”

“如今又给大长公主捅了一桩案子,坏了她的事,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程显想了想,原本还想借着傅容光的案子好好挫一挫大长公主的威风,却忘了刘仲还在她手上,因而只能咬着牙道:“那桩案子只能拖了。”

傅容光的事急不得,得拖。

拖到悄无声息,拖到无人在意,想怎么处置不过是刘安一纸诏书的事,死刑改做流放,再随便找个什么由头特赦即可。

如今最紧要的是稳住朝纲,快速招揽自己的势力,日后也才好处置程显之流。

“莲房,你去取来挂在我床头的那柄弓,送与嘉诚,待到科举过后,待到她登科及第之后,本宫与她同去京郊狩猎,为她庆贺。”

“是。”莲房应声退下。

“温姑娘,殿下提前恭贺姑娘金榜题名。”

温嘉诚接过那柄弓,有些犹豫,眨巴下眼睛:“这……”

莲房笑道:“温姑娘,殿下的心思想来姑娘最是清楚,还望姑娘不要辜负殿下的一片心意。”

温嘉诚抚摸着弓身,道:“让殿下放心,我愿与殿下共进退。”

先前期与她约好一同参与科考的李淑华、王润蕾二人,一个远嫁海州见不到人,一个闭门不出不见人,皆放弃了这次的科考。

唯余她一人。

莲房道:“有姑娘这句话,想来殿下也可安心许多。”

温嘉诚问:“殿下近来……是在为那桩案子烦心吗?”

何止刘安烦心,凡是有意参与科考的女子,皆关心着那桩案子。

莲房点点头,无奈叹息道:“何止呢,近来事务繁多,按下这个又浮起那个,一项接一项地压向殿下,可又没有真正忠心于殿下的,即便殿下是满心的抱负也无处可施展,殿下已经愁得数夜都睡不安稳了。”

温嘉诚道:“士为知己者死,无论前路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只要殿下吩咐,温嘉诚在所不惜。”

莲房道:“那便等着姑娘来日在朝堂之上大展宏图了。”

温嘉诚道:“不止我,还有天下千千万万的女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