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23章 夜遇

燕赵旧时约 第23章 夜遇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0 23:24:39 来源:文学城

襄国公主西行吉日定在八月,不虚此行的吐谷浑使者于四月中旬大喜归国,石季龙依旧于桑梓苑设临水之会为吐谷浑使臣一行践行。

近日天气转热,夜间清风若软绸拂面,正是适宜之时。灯火通明之处,宴乐酣畅,苑中流水送灯,青石披月,浮光照影,宝阁万千。刘长嫣与襄国公主自偏殿退出,沿弯河曲桥散步。

襄国公主在湖边捡了一枚鹅卵石轻轻巧巧投入水中,溅起一道水花,她笑意婉转,释去重负,经这些时日调养,愈发清资恬雅,气韵超前。

两人行了一段路,刘长嫣挥退了近身几个宫人,留信婉守在了河畔,拉着襄国公主过曲桥而去,至假山前,刘长嫣冲襄国公主点点头,襄国公主便什么都明白了。

那一瞬她大脑放空,双腿迈着无知觉的步伐绕至假山中央,只见天月照明之下,那人形若岩壑,半边侧脸在疏疏月光中静若神明。

夜色在灯水浮流中悄然逝去,刘长嫣立在河畔深吸一口清夜芳尘,万千愁绪皆随风露清然。关于襄国公主和慕容叶延之事,她没有多问,再想到慕容叶延那张与慕容恪七八分神似的面容,她思绪滞怠,许久淡淡一笑,将指尖光滑的石子投向了水中明月。阵阵涟漪打乱月色光华,忽地一颗巨大石子从天而落,彻底将那圆月击了个粉碎。

刘长嫣立生防备,她抬头,正见临水假山之上,古亭一灯,明灭中立着一人,他手持酒壶,在丢下石子溅了刘长嫣半裙水花之后,还对她遥遥一敬,孟浪又戏谑。

刘长嫣看不清那人形容,隐约只见他身着一袭绣纹淄服,年纪尚轻,此番气派,又能出现在这里,当是石氏王公,十有**是石季龙诸子中的一人。

水花之声没有逃过慕容叶延的耳朵,此刻山内山外,刘长嫣与其二人进退维谷,凭那人所在的位置,方才十有**是全看到了,他虽没有惊动旁人,但只恐是敌非友。

襄国公主当机立断让慕容叶延离开,她是石氏公主,即将和亲,即便有个万一,石季龙也不会将她如何,大不了到时与父王说她私会外男便是了,但是慕容叶延绝不能出现在这里,他是一国之君,只身出现在邺宫,带来的风波难以估量,石季龙必要拿他待价而沽,和亲公主都不必送了。

那人一直没有动作,察觉到刘长嫣的防备,反是可笑地饮了一口酒,无奈地耸了耸肩。这夜也很是奇怪,明明离得那样远,刘长嫣几人在明处,那人在暗处,以刘长嫣的位置绝不能看清那男子神情的,偏生隔着晦暗的夜空她感觉到了那人的讥笑之意,于是第一时间意识到,刚才他是在提醒她。

她顺着方才对方摇晃酒壶所指的方向细细听去,仿佛传来零碎脚步声,立刻向隔岸的信婉打了个手势,信婉立刻领命而去。

之后,待刘长嫣回头,山上亭中,只留孤灯一盏,仿佛那人不曾存在过一般。

她来不及多想,与假山中匆忙走出的襄国公主安定好心绪,顺着来路往回走。一路过桥拂丛,并不见可疑之人。襄国公主与自己的兄弟子侄说来也不是很熟悉,对于刘长嫣方才所见的年轻男子,她也想不出到底会是谁。

刘长嫣细细观察了此处林苑,才发现方才那座假山古亭的入口是在外围相邻苑阁之中,并不在此处。这方苑阁安置者多为公主后妃,石季龙诸子自不能随意进出,不然刘长嫣不会安排襄国公主与慕容叶延在此处见面。幸得今日那名年轻男子没有恶意,不然波折多矣。

二人在苑中等候许久,信婉方快步归来。方才正是柳贵嫔央着几位宫中高品阶的宫妃同几位公主游湖而来,说来此时夜中游湖不是稀罕事,但是柳贵嫔做来未免有些刻意。

信婉有些烦躁,近日这柳贵嫔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在盯着她家公主。

信婉感觉到的,刘长嫣自然也感觉到了,今晚是她大意,自以为布排好一切安排襄国公主来和慕容叶延见面,却疏漏了柳贵嫔。她三五不时这般盯着她,显然是前几番没得到便宜,怀恨在心寻她错处来了。

送走吐谷浑一行,石季龙照旧携带后妃诸宫于桑梓苑游猎。了结了襄国公主之事,刘长嫣也有心带石世好好散散心。那日被石季龙带着试了两场马后,石世便爱上了骑马,三五不时就要闹着去马场,刘长嫣自少时便弓马娴熟,便亲向石季龙讨了一小片猎场,往里面投了野兔鸡鸭小禽,亲自带石世在其中打猎游玩。

石世还是第一次亲自打猎,他年纪小拉不动弓箭,刘长嫣便亲自骑马带着他射猎。不想石世却上了瘾,一个下午过去,眼看太阳将要落山,他还不肯罢休,刘长嫣拉弓拉得手臂都折了。

直至鸡鸭将尽,石世可算放过了她,他看着满眼猎物呵呵直乐,才从马上下来任由保母抱回了营帐。

刘长嫣捶捶酸累的胳膊,接过信婉递来的帕子擦擦脸,叮嘱她回去让厨下将刚打的野鸭收拾了,晚上给石世吊汤。

信婉道:“我早命人收拾了,公主尽管放心吧。”

刘长嫣一笑,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忽闻远处人马嘶吼,乱作一团,间或有野兽群啸之声逼近。信婉立刻心生警备,命人前去查探。

桑梓苑所近围猎之地占地百里,周遭山崖密林环抱,石季龙将此地分为多个猎区,分赐王公大臣与公主后妃,刘长嫣所在之处与石季龙的主猎区相距不过一二里,是特意清场过给石世玩乐的,如何会有野兽嘶叫?

刘长嫣道:“想是有人不慎将大型猎物从别的猎区赶了过来,此处临近王驾,龙腾将尽数护卫在此,便是有事也无碍,你与保母先带着世儿回行苑,他胆子小,以免受惊。”

信婉应下,叮嘱刘长嫣小心,转回营帐先将石世送回了行苑。

去查探的宦者很快回来了,和刘长嫣所料不差,确是有大型猎物被人驱赶至此,只是事情远比刘长嫣想得严重。

此时不过春夏之交,山中猎物有限,石季龙为满足射猎之欲,每每围猎前总要命人将山林间的禽兽尽数驱赶至固定区域。因此次他大会王公及朝臣,为了尽兴便命人自灵昌津猎场搜罗各类奇珍异兽自黄河经漳水运送至邺中,大量投放到了猎场之中。

他与诸府王公田猎无度,使得大批猛兽不约而同被驱赶至猎场核心区域,冲破藩篱,不能制服,频频发生伤人折命事故。

周围猎场多已乱作一团,石季龙与诸子却肆意尽兴,不顾人命,宦者劝谏刘长嫣快快撤离,这四下里大型走兽随时出没,已非安稳之地。

刘长嫣不欲多做停留,她正要命人收拾行囊回行苑,却不妨大量猛兽滚滚而来冲进猎区。

猛虎跨栏,熊罴咆哮,王公仕女四处奔散,宫人扈从多为所伤。一匹豺狼奔吼而来,呲着渗血的狼牙就向刘长嫣扑来,她四处躲闪,野狼狂追不迭,至丛林深处,眼看就要为豺狼口中之肉,不想身后又遇虎豹爬行而出,她进退维谷,默默拔下头上金簪屏息防备,今日恐是插翅难逃。

三方对峙很久,豺狼率先嘶吼着扑向她,那厢一虎一豹也立即飞身而上,刘长嫣屈身滑下,飞速将金簪插入了豺狼脖颈,纵身而上老树躯干。

豺狼一声呜咽,渐渐断气,虎豹为分食匹肉,彼此相攻。

刘长嫣趴在树干上见它们互相撕咬,一时脱身不得,最要命的是,一人纵马奔入密林,更有数只野兽尾随他冲了进来。

那人一身绣纹淄服,俊朗不凡,他策马入林,在烈马奔腾之际,飞身悬立马鞍之上,快速引箭搭弓射穿了数个野兽的喉咙,顺带解决了攻击刘长嫣的一对虎豹。可是有一只巨大的白虎一直尾随其后,待那名少年箭矢尽无时,飞身猛扑发起了进攻。

少年身姿矫捷,骁勇过人,几个回合下来也只是被白虎挠破了衣襟,他手持一杆银色长枪,一直与那阴骘野兽周旋着。

最后,他体力几乎耗尽,白虎飞扑将他压在身下,血盆大口就在眼前,少年奋力用枪杆扣住了他的牙齿。

生死攸关之际,他抬眸便看到了伏在树干上的秀丽女子,一时失神,被白虎挠破了脸颊。

刘长嫣再旁观不得,她眼疾手快跳落在那少年马背之上,劈手抽出马上配剑腾跃而起,一剑飞花直取那白虎咽喉,速度之快,令那少年失神。

他意外地望着马背上风骨飒然的绝色女子,幽冷双眸化开十里春波。

刘长嫣没注意到他的神色,身后野兽又至,她策马上前对他伸出手臂,“快走!”

少年没有迟疑,抓住她的手飞身上马,二人一路奔走,直至一处悬崖峭壁的安全地带,已是夕阳落下,暮色降临。

少年疲惫喘息将她扶下马来,屈身靠在一处崖壁上用随身携带的伤药清理自己的伤口。

他伤得不重,刘长嫣只在一旁看着,观他五官形貌,并非羯胡之属,当非石季龙子侄,问:“你是晋人?”

少年扯下衣带绑着伤口,“你不也是晋人?”

刘长嫣虽肖似生父,但因生母为晋人,形貌并无显著匈奴特征,看来与晋人无异。她未作解释,眼睛淡淡扫过少年身上华服,对方好笑道:“怎么,晋人就不能做赵国的官?”

“做官的晋人不稀奇,到你这品阶的没几个。”刘长嫣直言,他这服制,非王公不得衣着。石赵上下,她想不出有哪个这般得石季龙宠信,且这般年轻、这般性情的晋人。

少年放荡不羁一笑,摘下腰间酒壶仰头一饮,回她:“入宫的女人不稀奇,一身剑术的也没几个。”

刘长嫣几乎能够肯定,这人就是那夜亭中提点她的陌生男子,她面不改色,也不怕他会捅出去,如果他会,那夜就不会帮她,何况他知道她是哪个?

“是谁派你来的,晋?凉?还是燕?”少年继续问。

刘长嫣拍拍身上浮土,寻望着山路该往哪走,“你不需要知道。”

少年耸耸肩,“不说拉倒,总不会是亡了的赵。”

刘长嫣脊背微微一僵,没逃过少年的眼睛,她没好气又道:“你不需要知道!”

少年耸了耸肩,洒脱喝下一口酒,是赵也无所谓!

没有多时,便有一支兵马追寻而来。在那少年去接应时,刘长嫣闪身自林间小道悄然离去。

以她的身份,还是莫让人看到与陌生男子接触得好。只身走,未必会丧生虎口。与这人一起,恐会万劫不复。

少年转身时,早不见她的人影,在听近卫禀报过以后,他策马离去,留下了两名亲信。晚间,亲信回来告诉他,那女子进了王帐,他蹙起了冷峻眉峰。

刘长嫣是在入夜前回到行苑的,石世已经睡下。信婉见她一直未归,在将石世交给乐蓁后,反身又回了行苑。今日闹了这么一场,王公士女多有负伤,宫人侍从更是死伤无数,但石季龙并未放在心上,依旧下令明日继续行猎。

刘长嫣委实厌倦,以石世年幼受惊为由禀过石季龙,决定明日返回邺宫。

襄国公主担忧她受惊,入夜时便赶来她落塌之处探望,二人在行苑一直等至深夜,迟迟不见信婉归来,刘长嫣心下不安,襄国公主正要陪她去寻,此时杜珠忽然遣人来言石季龙相召。

刘长嫣扫那神色肃然的女官一眼,心内起疑,襄国公主问:“吾即将远行,难得与昭仪一见,想着诉些体己话,父王与母后此时召昭仪,可是有急事?”

女官微微蹙眉,只说不知,襄国公主便要一同前往,她忙阻道:“陛下与王后并未召公主。”

襄国公主冷笑,“吾自己的父王、母后,想见便见,何须尔教吾做事?”

女官忙叩头请罪,她并无冒犯之意,只是顾及襄国公主身份,今日之事前去不便,适才方阻拦,何想一贯好性子的襄国公主竟会动怒。

襄国公主未理那女官,与刘长嫣一道去了正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