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12章 第十二章 蛛丝马迹

盐雪辞 第12章 第十二章 蛛丝马迹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冬月中旬,扬州城的雪下得愈发绵密。

沈府的青瓦白墙被积雪覆盖,连平日里喧闹的回廊都变得寂静。

唯有听雪轩的灯,昼夜不熄,映着窗纸上晃动的人影,像一座孤立在风雪中的孤岛。

容嬷嬷的行动,从一开始就带着不容错漏的缜密。

她以“少爷病中怕扰,需隔绝外邪”为由,将沈如澜所居的听雪轩围得铁桶一般:院门口加派了两名精通拳脚的护卫,非她亲手点头,任何人不得入内;

负责送汤药、膳食的丫鬟,皆是她一手带大的春儿和秋儿,两人轮班值守,寸步不离沈如澜的卧房;

就连院中的炭火,都由她亲自挑选木炭,确保没有半点异常。

这般严密的防备,很快就引起了沈克勤的不满。

这日清晨,他又提着食盒来“探病”,刚到院门口,就被护卫拦下。

“容嬷嬷呢?让她出来!我是二爷,来看我侄子,你们也敢拦?”沈克勤脸色铁青,语气带着几分恼怒。

护卫躬身道:“二爷恕罪,容嬷嬷吩咐过,少爷病重需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还请二爷回吧。”

沈克勤气得发抖,却也无可奈何——容嬷嬷是老夫人的红人,护卫们只听她的命令。

他只能悻悻地提着食盒离开,走时还不忘回头瞪了听雪轩一眼,眼中满是怨毒。

而此时的听雪轩内,容嬷嬷正坐在沈如澜的外间,对着一张纸条沉思。

纸条上列着沈如澜病前接触过的所有饮食、用具,从每日的汤药、茶水,到三餐的粥品、点心,甚至连漱口的温水都一一记录在册。

她用红笔在“安全”的项目上打勾,最后剩下的,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红勾——所有明面上的饮食、用具,都经过了严格排查,没有任何问题。

“难道真的漏了什么?”容嬷嬷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满是焦虑。

她看着卧房内沈如澜沉睡的身影,想起老夫人的嘱托,想起沈如澜信任的眼神,愈发坚定了要找出真相的决心。

夜深人静,听雪轩内只剩下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容嬷嬷躺在外间的榻上,却毫无睡意。

她反复回想沈如澜病前的生活习惯,从晨起的洗漱,到夜间的休憩,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忽然,她猛地坐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想起了一件被所有人忽略的事!

沈如澜病前,因常年熬夜处理盐务,有饮用一盏温补药膳的习惯。

那药膳通常是燕窝或银耳,搭配红枣、枸杞、桂圆等食材,用一个小巧的紫砂罐在炭火上慢慢煨炖,口感清甜,既能滋补身体,又能助眠。

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多年,因是日常温补之物,并非治病的汤药,也不是解渴的茶水,所以在之前的排查中,并未被列入重点;再加上沈如澜病后汤药不断,这药膳便停了,更是被所有人遗忘。

“难道问题出在这药膳上?”容嬷嬷的心怦怦直跳。她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起身,拿起一盏油灯,如同幽灵般穿过寂静的回廊,潜入了早已熄火的大厨房。

大厨房内一片漆黑,只有窗外的雪光映出模糊的轮廓。

容嬷嬷凭借多年在沈府的记忆,熟练地找到橱柜的位置,打开柜门,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紫砂罐——罐身呈深紫色,上面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正是沈如澜专用的那一个。

罐子看起来干净整洁,显然是被清洗过。

容嬷嬷拿起罐子,凑到鼻尖仔细嗅闻,除了淡淡的陶土气息,还有一丝极微弱的、类似药材的残留气味,并无异常。

她不死心,借着油灯的光亮,用手指细细摩挲罐壁内侧。

起初触感光滑细腻,可当她的指尖滑到罐壁靠近底部的位置时,忽然感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不同于陶土的粗糙感——像是有粉末状的东西残留在上面!

容嬷嬷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刮下那一点点几乎看不见的粉末,用随身携带的手帕包好,紧紧攥在手中。

油灯的光映着她的脸,满是凝重与愤怒。

次日天刚蒙蒙亮,容嬷嬷就叫来府里的老仆刘忠——刘忠是她的远房亲戚,老家在城外,为人忠厚老实,是她最信任的人。

她将包着粉末的手帕交给刘忠,郑重地嘱咐道:“刘忠,你立刻骑马去城外的清风观,找那位隐居的老郎中,让他帮忙查验这粉末是什么东西。记住,此事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快去快回!”

刘忠接过手帕,知道事情重大,不敢耽搁,立刻牵了一匹快马,冒着风雪出发了。

清风观位于扬州城外的西山脚下,地处偏僻,鲜少有人到访。

老郎中听闻是沈府的人,立刻请刘忠进屋,接过手帕,将粉末倒在一张白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又取来少量粉末,用银针、醋、酒等物品反复试验。

半个时辰后,老郎中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对刘忠道:“这粉末绝非寻常之物,而是一种极其阴毒的矿物毒粉!此毒遇热后会缓慢析出,无色无味,混入食物或饮品中,根本无法察觉。若是长期服用,会逐渐侵蚀人的心肺,导致咳嗽、咳血、消瘦,症状与痨瘵一模一样,寻常大夫根本查不出来!”

刘忠听得心惊胆战,连忙问道:“老郎中,可有解法?”

老郎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此毒罕见,且侵入肌理甚深,想要彻底解毒,难如登天。当务之急是立刻停止接触此毒,再用滋补心肺、清热解毒的药材慢慢调理,或许能延缓病情。”

刘忠不敢多留,立刻带着老郎中的话,快马加鞭赶回沈府,将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容嬷嬷。

容嬷嬷听完,如坠冰窟。

她拿着那方手帕,手都在发抖——果然!沈如澜的病根本不是劳疾,而是有人长期在药膳中下毒!而那个下毒的人,就在沈府之中!

容嬷嬷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开始暗中调查大厨房的人。

她以“少爷病中需洁净饮食”为由,召集了大厨房所有的厨师、帮工,逐一询问近期负责炖煮药膳的人。

“回嬷嬷,之前少爷的药膳,一直是张师傅负责的。但上个月张师傅老家有事,告假回去了,就暂时交给阿贵负责看火和送膳。”大厨房的管事如实答道。

“阿贵?”容嬷嬷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是什么时候来沈府的?谁推荐的?”

管事回忆道:“阿贵是两个月前刚来的,是二爷(沈克勤)推荐的,说是他一个朋友的远房亲戚,老家遭了灾,来扬州投奔,为人老实,手脚也勤快。”

沈克勤推荐的人!容嬷嬷的心猛地一沉。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阿贵和沈克勤——阿贵负责炖煮药膳,有机会在紫砂罐中下毒;而沈克勤作为推荐人,又一直对沈如澜的位置虎视眈眈,动机十足!

为了确认,容嬷嬷又私下找了几个与阿贵同屋的帮工询问。

其中一个帮工犹豫着说道:“嬷嬷,我想起一件事。前阵子我起夜,看到阿贵偷偷摸摸地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还听到他嘴里念叨着‘快了’、‘银子’之类的话。当时我以为他是在想老家的事,就没在意……”

容嬷嬷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

她立刻安排了两个心腹,暗中监视阿贵的一举一动,务必找出他与沈克勤勾结的证据。

沈克勤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

他见听雪轩防守严密,自己多次“探病”都被拦下,心中愈发不安——他不知道阿贵的毒下得如何了,也不知道沈如澜的病情是否如他所愿地恶化。

这日午后,沈克勤借口 “查看府里的炭火供应”,来到大厨房附近,趁着没人注意,对正在清洗碗筷的阿贵使了个眼色。

阿贵会意,借口去后院取水,跟了过去。

两人在偏僻的角落停下,沈克勤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怎么样了?沈如澜的病有没有加重?你怎么不加大剂量,让他快点……”

“二爷,不可!”阿贵连忙打断他,声音带着几分恐惧,“那毒药剂量要是太大,容易被察觉!现在这样慢慢侵蚀,看起来就像自然发病,最安全。而且容嬷嬷最近查得紧,我连靠近听雪轩都难,更别说加大剂量了!”

“你怕什么!有我在,出了事我担着!”沈克勤怒道,“再拖下去,夜长梦多!要是沈如澜缓过来,咱们俩都没好果子吃!”

阿贵还想争辩,却见沈克勤脸色铁青,只能不情愿地答应:“好吧……我再想想办法。”

两人不知道,他们的对话,被躲在不远处的容嬷嬷心腹听得一清二楚。

就在容嬷嬷追查下毒凶手的同时,盐运使司的师爷再次来到沈府。

这次,他带来了赵德贤的“亲切关怀—— 一封手书和一盒名贵的人参。

师爷将手书递给沈福,笑着说道:“我家大人听闻沈公子病重,心中十分牵挂,特意让小的送来这盒人参,给沈公子补补身子。另外,大人还说,年底盐课征收在即,若是沈公子身体实在不堪重负,大人愿意代为协调其他盐商,延缓几日缴纳,但……”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暗示:“大人也有难处,其他盐商对沈家独占大半引岸本就不满,若是想让他们同意延缓,沈家怕是要拿出些‘诚意’,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

沈福将手书和人参送到听雪轩,沈如澜接过手书,强撑着身体看完,气得一阵急咳,嘴角竟溢出一丝鲜血。

“无耻之尤!” 沈如澜咬着牙,将手书扔在一旁,对容嬷嬷道,“赵德贤这是趁火打劫!他以为我沈家快撑不住了,想借机压榨好处!回复他……就说我沈家还能支撑,盐课会按时缴纳,不劳他费心!”

容嬷嬷连忙递上温水,心疼地说道:“少爷,您别气,身体要紧。赵德贤的心思,老奴明白,咱们先稳住他,等找出凶手,治好您的病,再跟他算账!”

沈如澜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心中满是冰冷。

她没想到,在自己病重之际,不仅要应对家族内部的背叛,还要承受外部的压榨,这扬州盐商的江湖,果然是步步惊心。

莲花巷——苏家小院

苏墨卿看着窗外的雪花,心中满是牵挂。

这些日子,她总能听到关于沈如澜病重的流言,甚至有传言说沈如澜已经时日无多。

她再也按捺不住,不顾父亲苏文远担忧的目光,决定去沈府一趟——哪怕不能见到沈如澜,也要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

苏墨卿连夜缝制了一个药枕,里面填满了安神助眠的薰衣草、合欢花、酸枣仁等药材,这些药材都是她特意去药铺挑选的,既能安神,又能缓解咳嗽。

次日一早,她抱着药枕,冒着风雪来到沈府大门外。

“麻烦通报一下容嬷嬷,就说苏墨卿求见,有东西想交给她。”苏墨卿对门口的护卫说道。

护卫认出了她,知道她是为沈府作画的画师,便进去通报。

容嬷嬷本不欲见她,可想起之前苏墨卿送来的枇杷膏并无问题,又念及她一片心意,最终还是走出了府门。

“苏姑娘,你来何事?” 容嬷嬷的语气带着几分疏离。

苏墨卿将药枕递过去,轻声道:“嬷嬷,这是我缝制的药枕,里面是安神助眠的药材,听闻公子病中夜不安寝,或许能稍作缓解。我绝无他意,只是想尽一点绵薄之力。”她的眼中满是纯粹的担忧,没有丝毫功利之心。

容嬷嬷看着这个清瘦倔强的姑娘,心中复杂万分。

她接过药枕,语气缓和了些:“苏姑娘有心了。少爷病中需静养,不便见客,这药枕我会转交给她。”

她顿了顿,终究还是透露了一丝口风,“府中之事,有些复杂,但老奴会料理清楚,不会让少爷白白受苦。”

苏墨卿听出了话外之音,知道沈府内部出了问题,心中一紧,却也不敢多问,只是深深一礼:“拜托嬷嬷了。愿公子早日康复。”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雪花落在她的身上,她却丝毫未觉,心中只盼着沈如澜能平安度过难关。

曹府别院内,曹瑾正拿着一封密信,笑得合不拢嘴。

信是他派去沈府附近打探消息的人写的,里面详细描述了沈如澜病重、沈府人心惶惶、容嬷嬷加强防备等情况。

“哈哈哈!好!好!沈如澜这小子终于要不行了!”曹瑾将密信扔在桌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等他一死,沈家群龙无首,那老不死的沈秦氏根本撑不起大局,到时候沈家的家业,还有沈知微那个小美人,都得归我!”

周师爷在一旁附和道:“公子英明!联合了沈家二房,将那毒药给沈克勤,从内部下手。只要沈如澜一死,扬州盐市就没人能与公子抗衡,到时候您不仅能拿到沈家的引岸份额,还能借助曹家的势力,成为扬州盐商的龙头!”

“说得好!”曹瑾更加得意,“再去打探!我要第一时间知道沈如澜的死讯!另外,准备一份厚礼,送到盐运使司,告诉赵德贤,若是沈家出了变故,我曹家愿意接手沈家的盐课,前提是他得把沈家的引岸份额分给我!”

周师爷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办!”

曹瑾看着周师爷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贪婪与狠毒。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掌控扬州盐市、坐拥沈家产业的场景,却不知道,沈府内,一场针对他和沈克勤的反击,正在悄然酝酿。

傍晚时分,容嬷嬷将所有调查到的线索——紫砂罐中的毒粉、老郎中的鉴定、阿贵的异常举动、沈克勤与阿贵的勾结,以及曹瑾的动向,一一禀报给沈老夫人和沈如澜。

沈老夫人听完,气得浑身发抖,险些晕厥,多亏容嬷嬷及时扶住。“孽障!真是家门不幸!沈克勤这个白眼狼,竟然勾结外人毒害自己的侄子!还有曹瑾那个小人,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老夫人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澜儿,是祖母对不起你,没能护住你!”

沈如澜反而异常平静,只是脸色苍白,眼神冷得吓人。

她看着容嬷嬷,缓缓说道:“嬷嬷,多谢你找出真相。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你继续暗中监视阿贵和沈克勤,查清这毒药的来源,还有他们与曹瑾之间是否有更深的勾结。我要知道所有的敌人,然后……一击致命。”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另外,通知沈福,从今日起,暗中转移沈家的核心资产,尤其是账本和银票,以防沈克勤狗急跳墙。盐课方面,按原计划筹备,绝不能让赵德贤看出破绽。”

“是!” 容嬷嬷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敬佩。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沈如澜依旧能保持冷静,运筹帷幄,不愧是沈家的继承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听雪轩的灯依旧亮着。

一场围绕着沈府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