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疑云重重

盐雪辞 第11章 第十一章 疑云重重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冬月,扬州城飘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细密的雪花落在沈府的青瓦上,堆积起薄薄一层白霜,将这座盐商巨宅衬得愈发肃穆。

听雪轩内,药味弥漫在冰冷的空气里,与炭火的暖意交织,却驱不散笼罩在沈府上下的愁云——沈如澜的病,已重到了让人揪心的地步。

沈如澜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两层厚厚的锦被,却依旧觉得寒意从骨头缝里往外渗。

持续的低烧让她意识时常模糊,唯有咳嗽声从未停歇,从起初的间断轻咳,变成了如今昼夜不停的低喘,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肺腑撕裂般的疼痛。

容嬷嬷坐在床边,正用温热的帕子为她擦拭额头的冷汗。

看着沈如澜瘦得脱形的脸庞——原本饱满的脸颊凹陷下去,眼窝深黑,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白色,连说话都要耗尽全身力气,容嬷嬷的眼眶忍不住泛红,手中的动作却愈发轻柔。

“少爷,喝点药吧。”容嬷嬷端来刚煎好的汤药,小心翼翼地将沈如澜扶起,在她背后垫上软枕。

汤药熬得浓稠,散发着苦涩的气息,沈如澜却连抗拒的力气都没有,任由容嬷嬷用小勺将药汁喂进嘴里,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她却毫无知觉——身体的疼痛早已盖过了味觉的感受。

“沈福……来了吗?”喝完药,沈如澜喘息着问道,声音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来了,在外面候着呢。”容嬷嬷连忙答道,“老奴这就让他进来?”

沈如澜轻轻点头。

片刻后,沈福捧着一叠文书走进来,见沈如澜虚弱的模样,心中一酸,却不敢表露,只能躬身道:“少爷,这是今日需要您决断的文书,有松江盐场的运盐船调度、江西分号的账目结算,还有……盐运使司送来的年底盐课征收通知。”

沈如澜示意沈福将文书放在床头矮几上,却连抬手翻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低声道:“念……念给我听。”

沈福拿起最上面的盐课通知,轻声念道:“扬州盐运使司令:今岁盐课额度较往年上调一成,限各盐商于腊月初十前缴清,逾期将按滞纳额加收三成罚金……”

“上调一成?”沈如澜的眼神瞬间清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赵德贤……倒是会趁火打劫。”

她咳嗽了几声,气息愈发不稳,“告诉松江盐场,优先调度往皖南的运盐船,确保按时交付;江西分号的账目,让账房先生再核对一遍,若有异常,立刻报给我;盐课……先回复盐运使司,说我病重,需延缓十日缴纳,容沈家筹备。”

“是!”沈福连忙记下,不敢多留,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沈福离去的背影,沈如澜缓缓闭上眼睛。

她知道,自己若是倒下,沈家不仅要面对曹瑾的报复、赵德贤的压榨,还要应付家族内部的觊觎,这偌大的家业,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可身体的衰败却不由她控制,每一次呼吸都变得艰难,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撑过这个冬天。

沈如澜的病情毫无起色,容嬷嬷的疑心却越来越重。

她始终觉得,沈如澜的病来得蹊跷,不像是寻常的劳疾,倒像是有人暗中下手。

这些日子,她背着所有人,悄悄做了许多安排——将沈如澜日常用的瓷碗、茶杯、汤匙全换成新的,连床幔、枕套都重新浆洗晾晒;府里用的熏香,也换成了她从老家带来的、绝对安全的艾草香;甚至连给沈如澜熬药的砂锅,都换成了全新的,由她亲自守在灶房监督熬制。

可这些举措,依旧没能阻止沈如澜病情的恶化。

容嬷嬷的心沉到了谷底——若不是外来的东西有问题,那问题必然出在府内,出在那些日日围绕在沈如澜身边的人身上!

她想起苏墨卿送来的那瓶川贝枇杷膏,虽然心中不愿怀疑那位姑娘,却还是做了万全准备。她倒出少许膏体,用油纸包好,托付给府里一个老家在城外、绝对可靠的老仆,让他送去城外隐居的老郎中那里查验——那老郎中曾是太医院的御医,因得罪权贵被贬,医术高明,尤其擅长辨别毒物。

三日后,老仆带回了消息,语气带着几分庆幸:“嬷嬷,老郎中说了,这枇杷膏用料上乘,都是寻常的滋补药材,没有半点毒物,对咳嗽还有好处呢!”

容嬷嬷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可随即,更大的恐惧攫住了她——既然苏墨卿的枇杷膏没问题,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府里的人,谁又有胆子对少爷下手?

从那天起,容嬷嬷开始不动声色地排查。

每日沈如澜的饮食,她都亲自挑选食材,看着厨师烹饪,再亲手端到沈如澜面前;负责伺候沈如澜起居的丫鬟,也换成了她一手带大的两个心腹;甚至连府里的杂役、园丁,她都暗中观察,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可查了数日,却毫无头绪,府里的人各司其职,看似没有任何异常。

“难道是我想多了?”容嬷嬷坐在灶房外的石阶上,看着飘落的雪花,心中满是迷茫。

可一想到沈如澜咳血的模样,她又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不行,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病因,绝不能让少爷不明不白地倒下!

沈克勤可没心思关心沈如澜的死活,他见沈如澜病势沉重,心中窃喜,动作也愈发频繁起来。

几乎每日都以 “探病” 为名,往听雪轩跑,名为关心,实则是打探沈如澜的病情虚实,顺便在老夫人面前刷存在感。

这日,沈克勤又提着一个食盒来到听雪轩,见老夫人也在,立刻露出关切的神色,对着病床上的沈如澜道:“如澜啊,二叔听说你这几日又加重了,心里急得很,特意让厨房炖了燕窝,你快尝尝,补补身子。”

沈如澜闭着眼睛,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回应他。

老夫人看了沈克勤一眼,语气平淡:“有心了。只是如澜如今吃不下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

沈克勤却不罢休,转而对老夫人道:“娘,如澜这病总不好,我心里实在不安。前几日我托人打听,得知城外青云观有位‘神医’,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好多久治不愈的病人都被他治好了。我想着,不如请这位‘神医’来给如澜看看,说不定能有转机呢?”

老夫人还未开口,一旁的容嬷嬷却抢先说道:“二爷好意心领了。只是少爷的病,王大夫已经诊治了许久,最是了解病情,贸然换大夫,怕是会导致药性冲撞,反而对少爷不利。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必急于一时。”

容嬷嬷的话滴水不漏,既拒绝了沈克勤的提议,又给了他台阶下。

沈克勤脸色一沉,却不敢反驳——容嬷嬷是老夫人的心腹,在府中地位极高,他若是得罪了她,日后在老夫人面前只会更难立足。

“既然容嬷嬷这么说,那便听你的。” 沈克勤悻悻地说道,提着食盒转身离去。

看着沈克勤离去的背影,容嬷嬷的眼神变得冰冷。她总觉得,沈克勤对沈如澜的病情 “太过关心”,这份关心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算计。

她暗暗决定,要将沈克勤也纳入排查范围,尤其是他推荐的那位 “神医”,绝不能让其靠近沈如澜半步。

盐运使司的书房内,温暖如春。

赵德贤穿着厚厚的狐裘大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个暖手炉,听着去沈府探病的师爷汇报情况。

“大人,沈如澜的病确实重得厉害,小的去时,他正躺在床上,连说话都费劲,瘦得脱了形,看样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师爷躬身道,语气带着几分唏嘘。

赵德贤捻着胡须,眼中却没有丝毫同情,反而闪过一丝算计:“撑不了多久?那正好。沈家没了沈如澜,群龙无首,往后扬州盐市的格局,可就由不得他们说了算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年底的盐课征收,我特意让你们把额度上调一成,就是想看看沈如澜的反应。如今他病重,沈家必然人心惶惶,筹措盐课肯定会力不从心。你去告诉沈府,就说本官念及沈如澜病重,可允许他们延缓十日缴纳盐课,但逾期后,加收的罚金要从三成提到五成——我倒要看看,沈家没了沈如澜,还能不能拿出这笔银子。”

“大人高明!”师爷连忙附和,“这样一来,沈家若是缴不出盐课,大人就能以‘滞纳盐课’为由,查封他们的部分盐场或引岸,到时候无论是沈家主动求饶,还是其他盐商趁机争夺,大人都能从中获利!”

赵德贤满意地笑了:“你倒是越来越懂我的心思了。去吧,按我说的办。记住,态度要强硬,却也要留有余地,让沈家知道,他们的生死存亡,全在本官的一念之间。”

“是!小的这就去办!” 师爷躬身退下。

赵德贤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嘴角勾起一抹贪婪的笑容。

他早已将沈家视为囊中之物,沈如澜病重,不过是他吞并沈家产业的第一步。

只要沈家倒下,扬州盐市的大半利益,都将落入他的手中,到时候,他不仅能填满自己的腰包,还能凭借这份 “政绩”,早日调回京城,步步高升。

扬州城西的永盛镖局内,林震南正拿着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仔细阅读着。

信是女儿林潇写来的,里面详细说明了曹家在京城的近况——曹家圣眷渐衰,江宁织造府亏空巨大,被御史多次弹劾,皇上已有不满,曹瑾在京城四处钻营,却无人愿意与其合作。

“曹家果然不行了!”林震南看完信,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一直担心曹瑾会借助曹家的势力报复沈家,如今看来,曹家自身都难保,根本无力再为曹瑾撑腰,沈如澜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他立刻找来笔墨,提笔给沈老夫人写了一封回信,将林潇在京城打探到的消息一一告知,尤其是曹家亏空、圣眷渐衰的细节,特意标注出来。

写完后,他叫来镖局的得力镖师,嘱咐道:“这封信务必亲手交给沈老夫人,路上小心,不可耽搁!”

“是!总镖头!”镖师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收好,立刻骑马出发,直奔沈府。

林震南站在镖局门口,看着镖师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

他与沈家合作多年,深知沈家若倒,永盛镖局也会受到牵连。

如今曹家失势,对沈家、对永盛镖局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机,或许能借此机会,彻底摆脱曹瑾的威胁。

莲花巷,苏家小院。

苏文远的病情已经稳定,能偶尔下床走动了。

可苏墨卿却丝毫没有轻松,心中的牵挂与日俱增——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关于沈如澜病重的流言,从“咳嗽加重”到“咳血不止”,再到“卧床不起”,每一个消息都像一把尖刀,刺得她心口发疼。

这日,苏墨卿去药铺给父亲抓药,又听到几个药铺伙计在议论沈如澜的病情。

“听说了吗?沈家少爷已经好几日没下床了,连话都说不清楚,听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唉,真是可惜了,那么年轻有为,却得了这么个怪病!”

“谁说不是呢,沈家那么大的家业,要是没了他,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呢!”

苏墨卿听得心乱如麻,抓完药后,竟鬼使神差地朝着沈府的方向走去。

走到沈府附近的街巷,看着那高大的朱漆大门、威严的石狮子,还有门口值守的护卫,她却停下了脚步——她只是一个清贫的画师,与沈如澜身份悬殊,连进入沈府探病的资格都没有,贸然上前,只会自取其辱。

她站在街角,看着沈府的方向,雪花落在她的发梢、肩头,她却毫无察觉。

心中的无力感像潮水般涌来,她甚至去庙里为沈如澜求了平安符,却不知道该如何送出去,只能将平安符紧紧攥在手中,默默祈祷他能早日康复。

“爹说得对,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苏墨卿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远远地牵挂,却什么也做不了。

最终,她还是转身离开了,雪花落在她身后的青石板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很快又被新的雪花覆盖,仿佛她从未出现过。

深夜,听雪轩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 “噼啪” 的声响。

沈如澜却毫无睡意,低烧让她的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清醒时,脑海中便会反复思索自己的病因——太蹊跷了,病来得迅猛,药石罔效,分明是有人暗中作祟!

“嬷嬷……”沈如澜轻声唤道,声音微弱却坚定。

守在床边打盹的容嬷嬷立刻惊醒,连忙问道:“少爷,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病的这些时日……府里,尤其是饮食、起居上,可有什么异常?”沈如澜睁开眼,眼神清明,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容嬷嬷心中一震,知道沈如澜终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她连忙压低声音,将自己这些日子的排查举措、苏墨卿枇杷膏的查验结果,还有沈克勤近期的异常举动一一告知沈如澜:“老奴换了您所有的用具,监督饮食,却没发现异常。只是二爷最近太过‘关心’您的病情,还想推荐来路不明的‘神医’,老奴总觉得他不对劲。”

沈如澜静静地听着,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搭在锦被上的手指微微蜷缩,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她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低声道:“查……继续查。所有经手我饮食起居的人,无论是厨师、丫鬟,还是杂役,一个都不能放过。重点查……后厨的人,还有二叔推荐的那个‘神医’,查清他的底细,看看他与二叔是什么关系。”

“是!” 容嬷嬷心中一凛,知道沈如澜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她立刻应道:“老奴明日就安排人去查,定要找出幕后黑手!”

沈如澜轻轻点头,缓缓闭上眼睛。

她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若是不能尽快找出病因,自己不仅会性命难保,沈家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只能寄希望于容嬷嬷的排查,能早日揪出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沈府的后厨内,帮工阿贵正默默地清洗着碗筷。

他穿着一身粗布短褂,低着头,遮住了眼中的神色,看起来与其他杂役并无不同。

可没人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正是将“相思断肠散”偷偷下在沈如澜补品中的凶手。

这些日子,他看着沈如澜一日日衰弱下去,心中既恐惧又兴奋。

恐惧的是,他怕自己的行踪暴露,被沈府的人发现后处死;兴奋的是,只要沈如澜一死,他就能拿到沈克勤许诺的五百两银子,离开扬州,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过上好日子。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毒药的剂量,每次只在紫砂罐的内壁缝隙里抖入极微量的粉末,确保沈如澜的病情缓慢恶化,看起来像自然发病,不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每日看着厨师用那个紫砂罐为沈如澜炖煮补品,他都心惊胆战,却又忍不住期待——只要再等一段时间,沈如澜就会彻底倒下,他就能拿到赏金,远走高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