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13章 第十三章 将计就计

盐雪辞 第13章 第十三章 将计就计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腊月初一,扬州城的雪终于停了,却迎来了更刺骨的寒风。

沈府的朱漆大门紧闭,门前积雪被扫得干干净净,却挡不住府内外纷飞的流言——关于少东家沈如澜的病情,时而传“已油尽灯枯”,时而说 “靠人参吊着一口气”,如同这寒冬的天气般,让人捉摸不透。

沈克勤坐在自家书房的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眼神焦躁地盯着窗外。

庭院里的梅花落了一地,被寒风卷着打转,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心思——沈如澜明明看着已经撑不住了,族里那几位收了他好处的长老,也私下暗示“待沈如澜故去,便推举他暂代家主之位”,可偏偏沈如澜就吊着一口气,迟迟不肯咽下去。

更让他坐立难安的是,阿贵一早送来的消息:容嬷嬷最近查得越来越紧,大厨房那个装过毒药的紫砂罐,被单独收了起来,连清洗都由她的心腹亲自负责;阿贵几次想靠近听雪轩,都被护卫拦下,剩余的一点“相思断肠散”,被他藏在柴火堆深处,再也不敢拿出来。

“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沈克勤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茶水溅了出来。

他起身在书房里踱步,越想越怕——万一沈如澜真的缓过来,或者容嬷嬷查出什么蛛丝马迹,他和阿贵都得完蛋!

他咬了咬牙,让人立刻去叫阿贵。

半个时辰后,阿贵缩着脖子,战战兢兢地走进书房,一进门就“噗通”一声跪下:“二爷,您找我?”

“起来!” 沈克勤压低声音,却掩不住语气中的急切,“沈如澜那边到底怎么样了?你就没机会再下手?那剩下的药呢?不能一次全用下去,让他快点断气?”

阿贵脸色惨白,连连摇头:“二爷,真不行啊!听雪轩现在跟铁桶一样,护卫比以前多了一倍,连送水的丫鬟都要搜身!我根本靠近不了少爷的住处!而且……而且剩下的药也不多了,上次曹公子那边的人说,这‘相思断肠散’极难配制,要再拿药,得等他们从西南苗寨调货,至少还要半个月!”

“半个月?等不了!”沈克勤低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现在就去联系曹瑾的人!跟他们说,加钱!不管多少银子,我都出!必须三天内拿到药!要是沈如澜撑到病愈,咱们俩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阿贵吓得浑身发抖,却不敢违抗,只能颤声应道:“是……是!小的这就去联系!” 说完,便匆匆爬起来,低着头跑出了书房。

沈克勤看着阿贵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走到书架前,拉开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叠银票——这是他偷偷转移的沈家财产,是他最后的退路。

他摸着银票,心中暗暗祈祷:一定要快点拿到药,一定要让沈如澜死!

听雪轩内,炭火燃得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的药味。

沈如澜靠在铺着软垫的引枕上,脸色苍白如纸,连呼吸都带着微弱的喘息,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冷冽如寒冬的冰棱。

容嬷嬷站在床边,将方才监视到的沈克勤与阿贵的对话,一字不落地禀报给她:“少爷,二爷已经急了,逼着阿贵联系曹瑾的人要药,还说愿意加钱,三天内必须拿到。”

沈如澜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果然……曹瑾的手笔。他们沉不住气了,这就好办。”

她咳嗽了几声,容嬷嬷连忙递上温水,她喝了一口,缓了缓气息,继续道,“嬷嬷,你现在去办两件事。第一,放出风去,就说我昨夜咳血不止,大夫说怕是撑不过这两日了,让府里的人都知道。第二,找几个嘴碎的丫鬟,在大厨房附近闲聊,故意让阿贵听到——就说老夫人为了给我驱邪,特意请了城外玄妙观的张道长,三日后入府做法事,还说做法需要一件我日常贴身用的东西当‘法引’,才能彻底根除病祟。”

容嬷嬷眼中一亮,瞬间明白了沈如澜的用意:“少爷是想引阿贵上钩?他肯定担心那紫砂罐被当成‘贴身之物’拿去做法,会暴露毒药的痕迹,到时候定会想办法转移或销毁剩余的毒药!”

“正是。”沈如澜的眼神愈发锐利,“阿贵胆小怕事,又被沈克勤逼得紧,听到要做法事,必然会慌。咱们只要盯紧他,等他去拿毒药的时候,就能人赃并获。另外,让沈福暗中盯着曹瑾的人,看看他们怎么给阿贵送药,顺藤摸瓜,把曹瑾的证据也拿到手。”

“老奴明白!”容嬷嬷躬身应道,心中满是敬佩——少爷病成这样,还能如此冷静地布局,这份心智,难怪能撑起沈家的家业。

容嬷嬷刚要转身离开,沈如澜又开口道:“等等。”

她顿了顿,语气柔和了些,“苏姑娘那边……最近还有消息吗?”

容嬷嬷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笑着答道:“老奴知道您惦记。苏姑娘这些日子,每天清晨都会托后门的老仆妇送些清淡的粥品或汤水过来,老奴都查验过了,没有问题,偶尔也会喂您吃一两口。您上次说那粥里有家常的味道,就是苏姑娘送的。”

沈如澜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轻轻“嗯”了一声:“知道了。让老仆妇多费心,若是苏姑娘再来,不必拦着。”

容嬷嬷应了声 “是”,便转身退出了卧房,开始按沈如澜的吩咐布置。

盐运使司的书房内,赵德贤正拿着一份盐课清单,听师爷汇报各盐商的缴税进度。

当听到“沈家至今未缴盐课,且府中已请道士做法驱邪”时,他放下清单,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哦?沈家请道士了?看来沈如澜是真的不行了。”赵德贤捻着胡须,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之前让你去催,他们还嘴硬,说沈如澜要亲自跟我谈。现在看来,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师爷躬身道:“大人说得是。沈家群龙无首,正是咱们拿捏他们的好机会。不如再派小的去一趟沈府,给他们最后通牒——要么在让出苏州、松江两地盐引份额的文书上签字,要么就提高今年的‘捐输’数额,从五万两涨到八万两,否则年底盐课考核,咱们就给沈家定个‘滞纳’的罪名,到时候查封他们的盐场,名正言顺!”

“好!就这么办!”赵德贤拍板决定,“你现在就去,态度强硬些,让他们知道,没有沈如澜,沈家什么都不是!若是他们还敢拖延,就把查封盐场的话撂出来,看他们怕不怕!”

“是!小的这就去!”师爷躬身应道,立刻带着两名衙役,骑马直奔沈府。

半个时辰后,师爷来到沈府,被沈福领进了听雪轩外的偏厅。

他刚坐下,就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姿态:“沈管家,我家大人有令,给沈家最后三日时间。要么签字让出苏州、松江的盐引份额,要么缴纳八万两‘捐输’,否则年底盐课考核,沈家不仅要加收五成罚金,还要查封盐场!你还是尽快把话带给沈老夫人,别等真到了那一步,后悔都来不及!”

沈福心中怒火中烧,却还是强压着怒气,转身走进卧房,将师爷的话禀报给沈如澜。

沈如澜听完,气得浑身发抖,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她用手帕捂住嘴,咳完后,手帕上又添了几缕血丝。

她喘着气,眼中却闪过一丝狠厉:“告诉赵德贤……我沈如澜还没死!盐课之事,等我病愈,亲自去盐运使司跟他谈!他要是敢动沈家的盐场,我就去江宁巡抚衙门告他滥用职权、压榨盐商!让他掂量掂量!”

沈福看着沈如澜虚弱却坚定的模样,心中热血沸腾,立刻转身走出偏厅,将沈如澜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师爷。

师爷听完,脸色瞬间变了——他没想到沈如澜都病成这样了,还敢如此强硬!

他愣了愣,只能硬着头皮道:“好!我会把话带给大人!但沈管家,你们最好想清楚,别真的敬酒不吃吃罚酒!”说完,便带着衙役,悻悻地离开了沈府。

赵德贤得知沈如澜的回复后,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

他有些摸不透沈家的底细了——难道沈如澜的病真的有转机?还是沈家宁愿鱼死网破,也不愿妥协?

他沉吟片刻,终究不敢冒然查封沈家的盐场——沈如澜若是真的去江宁巡抚衙门告状,他虽然有内务府的关系,却也会惹一身麻烦。

“罢了,先等等看。”赵德贤叹了口气,“若是三日后沈家还不妥协,再做打算。”

莲花巷的苏家小院里。

天还没亮,苏墨卿就已经起床了。

她守在灶台前,正小心翼翼地熬着一锅小米粥——小米是她特意去粮铺买的新米,熬粥时还加了少许红枣和山药,既能养胃,又能滋补身体。

这几日,她连续做着噩梦,梦中的沈如澜总是咳血不止,身形越来越单薄,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散的叶子。每次从梦中惊醒,她都泪湿枕巾,心中的牵挂也愈发强烈。

她不敢再去沈府大门外求见,怕给沈如澜添麻烦,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日清晨,悄悄来到沈府后门外的僻静巷子,将熬好的粥品或汤水,交给一个面相慈祥的守门老仆妇。

她每次都会塞给老仆妇几枚铜钱,只求老仆妇能将食物设法送到听雪轩,不必说是谁送的。

老仆妇姓王,在沈府当差多年,见苏墨卿诚心诚意,又得了好处,便答应了下来。

今日,苏墨卿将熬好的小米粥装进食盒,用厚厚的棉絮裹好,确保粥品还是热的,然后提着食盒,悄悄走出了家门。

清晨的巷子静悄悄的,只有寒风卷着落叶的声音。

苏墨卿走到沈府后门,果然看到王嬷嬷在等着她。

“苏姑娘,你来了。”王嬷嬷笑着接过食盒,“放心吧,我会悄悄送到听雪轩,交给容嬷嬷的。”

“多谢王嬷嬷。”苏墨卿感激地说道,又从袖中掏出几枚铜钱,递给王嬷嬷,“这点心意,您收下。”

王嬷嬷推辞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笑着道:“苏姑娘真是心善。我看少爷最近虽然病重,但精神似乎好了些,说不定很快就能好起来。”

苏墨卿心中一暖,连忙问道:“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啊,容嬷嬷昨天还跟我说,少爷能喝下半碗粥了呢。”王嬷嬷说道。

苏墨卿听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又叮嘱了王嬷嬷几句,才转身离开了巷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着沈如澜能喝下她熬的粥,心中的牵挂似乎减轻了些,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腊月初三,距离玄妙观张道长入府做法事还有一天。

沈府内的流言愈发逼真,连下人们都在私下议论,说少东家怕是真的撑不过这两日了。

深夜,大厨房一片漆黑,只有墙角的油灯还亮着一盏微弱的光。

阿贵躲在厨房外的拐角处,紧张地四处张望——他白天听到丫鬟们说,做法事需要少爷的贴身之物当“法引”,他立刻就想到了那个装过毒药的紫砂罐!

若是紫砂罐被拿去做法,罐壁上残留的毒药痕迹肯定会被发现,到时候他和沈克勤都得完蛋!

他咬了咬牙,趁着巡夜护卫走过的间隙,悄悄溜进了大厨房。

他熟练地走到柴火堆前,蹲下身,伸手在柴火堆深处摸索——那包剩余的“相思断肠散”,就藏在这里!

很快,他摸到了一个小小的纸包,心中一喜,刚要将纸包拿出来,突然,厨房外亮起了几盏灯笼,刺眼的光线照得他睁不开眼睛!

“拿下!”容嬷嬷的声音冰冷地响起,紧接着,几个健壮的家丁冲了进来,将阿贵按倒在地!

阿贵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纸包掉在地上,散开了里面的白色粉末。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家丁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容嬷嬷走进来,捡起地上的纸包,放在鼻尖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阿贵,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少爷的药膳中下毒!这包毒药,就是证据!”

阿贵面如土色,哭喊着道:“不是我!是二爷!是沈克勤逼我的!还有曹瑾!毒药是曹瑾给的!我是被逼的!”

“是不是被逼的,到祠堂再说!”容嬷嬷冷声道,“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不许任何人接触!”

家丁们应了声“是”,架着阿贵,拖出了大厨房。

几乎在同一时间,沈克勤正在自家卧房里收拾细软——他见阿贵深夜没回来,心中隐隐不安,想先卷着银票逃跑。

可他刚打开房门,就看到几名沈府护卫站在门外,为首的正是沈福。

“二爷,容嬷嬷请您去祠堂一趟。”沈福的语气冰冷,没有丝毫客气。

沈克勤脸色惨白,知道事情败露,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护卫们上前,架着沈克勤,朝着祠堂的方向走去。

曹瑾在别院内正喝着酒,幻想着沈如澜死后,他如何吞并沈家的家业,如何逼迫沈知微就范。

突然,他的师爷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色惨白:“公子!不好了!出事了!”

“慌什么!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曹瑾不满地说道。

“是……是咱们跟沈克勤、阿贵联系的那个中间人,昨夜…… 昨夜失足落水身亡了!”周师爷喘着气说道。

曹瑾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猛地站起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你说什么?中间人死了?怎么死的?是意外吗?”

“不知道!”周师爷摇着头,“官府说是意外落水,可我觉得不对劲!那中间人水性很好,怎么可能会失足落水?而且……而且就在昨天,阿贵还跟他联系过,要咱们尽快送药!现在中间人死了,肯定是沈家干的!他们肯定查到什么了!”

曹瑾吓得浑身发抖,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衫。

他知道,中间人一死,线索就断了,但沈家既然能找到中间人,说不定也查到了他头上!沈如澜根本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一直在暗中调查!

“废物!都是废物!”曹瑾又惊又怒,一脚踢翻了身边的桌子,“现在怎么办?沈家要是有证据指向我,我该怎么办?”

周师爷也慌了神,连忙道:“公子,咱们现在不能慌!中间人死了,沈家没有直接证据指向您!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立刻切断跟沈克勤、阿贵的所有联系,把之前跟他们往来的书信、银票都烧掉!只要没有证据,沈家就奈何不了您!”

曹瑾如梦初醒,连忙道:“对!快!把所有跟沈克勤、阿贵有关的东西都烧掉!还有,让人去沈府附近打探消息,看看沈克勤和阿贵怎么样了!”

周师爷应了声“是”,立刻转身去安排。

曹瑾坐在椅子上,心中满是恐惧和不甘——他差一点就能除掉沈如澜,吞并沈家的家业,可现在,不仅计划失败,还可能引火烧身!他暗暗发誓,若是这次能逃过一劫,一定要让沈如澜付出代价!

沈府祠堂内,气氛肃杀。

沈如澜虚靠着椅背,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沈克勤和阿贵。

沈克勤面如死灰,低着头,不敢看沈如澜。

阿贵则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哭喊着“饶命”。

容嬷嬷将搜出的毒药和阿贵的供词呈上:“少爷,阿贵已经全部招了。毒药是曹瑾通过中间人提供的,二爷许诺阿贵五百两银子,让他在少爷的药膳中下毒。阿贵还招认,二爷偷偷转移了沈家在城外的两处田庄,卖了三万两银子,藏在他的书房暗格里。”

沈如澜的目光落在沈克勤身上,声音虚弱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二叔,你是沈家的血脉,父亲在世时待你不薄,老夫人更是事事偏袒你,你怎能为了家产,做出这等弑亲下毒的勾当?”

沈克勤浑身一颤,头垂得更低,却还想狡辩:“如澜,我……我是一时糊涂!是曹瑾!是曹瑾逼我的!他说只要你死了,就帮我坐稳家主之位,还会给我十万两银子!我……我鬼迷心窍,才会被他蛊惑啊!”

“蛊惑?”沈如澜冷笑一声,咳嗽了几声,气息愈发不稳,却依旧字字清晰,“你转移田庄、拉拢族老、催促阿贵下毒,哪一件不是你主动为之?事到如今,你还想将罪责推给别人,真是可笑!”

她顿了顿,看向一旁哭得撕心裂肺的阿贵,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威严:“阿贵,你本是穷苦人家出身,沈府收留你,给你饭吃、给你工钱,你却为了五百两银子,害我性命。若不是你主动招认,我或许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念在你并非主谋,且有悔过之心,我可以饶你一命,但你必须将曹瑾如何与你联系、如何提供毒药、以及你知道的所有关于曹瑾的阴谋,一一写下来,作为指证他的证据。”

阿贵闻言,立刻停止了哭喊,连连磕头:“多谢少爷饶命!多谢少爷饶命!小的一定如实招来!曹瑾的师爷是通过城南的‘悦来茶馆’跟我联系的,每次送药都会用黑色的油纸包好,放在茶馆后院的老槐树下……小的知道的都告诉您!”

沈如澜点了点头,对沈福道:“带阿贵下去,给他纸笔,让他仔细写。写完后,将他送到城外的庄子上看管起来,不许他与任何人接触。”

“是!”沈福应道,然后带着阿贵离开。

祠堂内只剩下沈如澜和容嬷嬷,以及依旧跪在地上的沈克勤。

沈如澜看着沈克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可他犯下的罪行,却无法饶恕。

“二叔,”沈如澜缓缓开口,“你犯下的错,不是一句‘糊涂’就能抵消的。按照沈家的家规,弑亲者当逐出家门,永世不得踏入扬州半步。但念在祖母年事已高,经不起打击,我暂且饶你一命,将你禁足在祠堂偏院,每日抄写《孝经》一百遍,反省己过。若是你再敢有任何异动,或是让祖母知道此事,休怪我无情!”

沈克勤闻言,如蒙大赦,连忙磕头:“多谢如澜!多谢侄子手下留情!我一定好好反省,再也不敢犯错了!”

容嬷嬷看着沈克勤的模样,眼中满是鄙夷,却也知道沈如澜是为了老夫人着想,便上前道:“二爷,跟老奴走吧,去祠堂偏院。”

沈克勤连忙爬起来,跟着容嬷嬷离开。

祠堂内终于恢复了寂静。

沈如澜靠着,闭上眼睛,疲惫地叹了口气。

解决了沈克勤和阿贵,还有曹瑾这个最大的隐患没有清除。

虽然中间人已死,曹瑾销毁了证据,但只要阿贵的证词还在,就有机会将曹瑾绳之以法。

“嬷嬷,”沈如澜睁开眼睛,对刚回来的容嬷嬷道,“你让人将阿贵写的证词收好,妥善保管。另外,派几个可靠的人,暗中监视曹瑾的动向,看看他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还有,通知沈福,明日一早,将沈克勤转移田庄的三万两银子追回,归还给沈家库房。”

“老奴明白!”容嬷嬷应道,“少爷,您刚发了这么大的火,又说了这么多话,肯定累了,快回房间歇歇吧。老奴去给您端碗燕窝粥来,补补身子。”

沈如澜点了点头,任由容嬷嬷将自己带回卧房,上床放平,盖上锦被。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却浮现出苏墨卿的身影——这些日子,若不是苏墨卿送来的粥品和汤水,她或许撑不过这艰难的时光。等这件事了结后,她一定要好好谢谢苏墨卿。

次日清晨,沈府内的气氛依旧紧张,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压抑。

沈克勤被禁足在祠堂偏院,阿贵被送往城外庄子,府里的下人再也不敢私下议论少东家的病情,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容嬷嬷端着一碗燕窝粥走进卧房,笑着对沈如澜道:“少爷,您看谁来了?”

沈如澜睁开眼睛,顺着容嬷嬷的目光看去,只见苏墨卿提着一个食盒,站在卧房门口,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和担忧。

“苏姑娘?”沈如澜有些惊讶,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你怎么来了?”

苏墨卿走进卧房,将食盒放在床边的矮几上,轻声道:“我……我听说公子的病情有所好转,便想着来看看您。这是我熬的银耳莲子羹,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容嬷嬷笑着道:“少爷,苏姑娘可是有心了,每天都给您送粥品汤水,您快尝尝吧。老奴去外面守着,不打扰你们。”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卧房,还贴心地带上了房门。

卧房内只剩下沈如澜和苏墨卿。苏墨卿打开食盒,将银耳莲子羹盛在碗里,递到沈如澜面前:“公子,小心烫。”

沈如澜接过碗,看着碗中晶莹剔透的银耳和饱满的莲子,心中满是感动。

她舀了一勺,放在嘴边,温热的汤水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甜味,驱散了口中的药味。

“很好吃,”沈如澜笑着道,“多谢苏姑娘。”

苏墨卿看着沈如澜的笑容,脸颊微微泛红,轻声道:“公子喜欢就好。只要公子能早日康复,我就放心了。”

沈如澜看着苏墨卿羞涩的模样,心中一动,轻声道:“苏姑娘,等我病愈后,想请你帮我画一幅画,不知你是否愿意?”

苏墨卿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愿意!公子想画什么,尽管吩咐,我一定尽力而为。”

“我想画一幅《雪中寒梅图》,”沈如澜道,“梅花耐寒,象征着坚韧不拔。我希望自己能像梅花一样,挺过这艰难的时光。也希望……能与苏姑娘一起,欣赏这幅画。”

苏墨卿闻言,脸颊更红,却还是勇敢地抬起头,看着沈如澜的眼睛,轻声道:“好,我一定画出最好的《雪中寒梅图》,等公子病愈,一起欣赏。”

沈如澜看着苏墨卿眼中的坚定和温柔,心中满是暖意。

她知道,有苏墨卿的陪伴,无论未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能勇敢地面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