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雨下得绵密,程念撑着伞站在教学楼门口,望着雨幕中朦胧的护城河。距离作文比赛还有一周,她的心情却像这天气一样,阴郁难明。
自从那次电影院相遇后,林姝出现在陆清让身边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是在走廊上热烈讨论,有时是在办公室一起准备比赛材料,甚至有人看见她们周末一起去图书馆。每一次偶然的遇见,都在程念心上划下一道细小的伤痕。
"程念!"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过身,看见陆清让和林姝并肩走来,共撑着一把伞。林姝的手自然地挽着陆清让的手臂,这个画面刺痛了程念的眼睛。
"老师。"她勉强维持着礼貌的微笑。
陆清让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在等雨停?"
"嗯..."程念低下头,看着雨水在脚下汇成小涡。
"我们要去图书馆查些资料。"林姝笑着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陆老师找到了一些珍贵的民国期刊,对比赛很有帮助。"
程念的心沉了沉。陆清让从未和她提过这些资料。
"要一起去吗?"陆清让温和地问。
"不用了。"程念摇摇头,"我...我约了同学。"
这是个谎言。她只是无法忍受看着她们并肩而行的样子,无法忍受自己像个多余的第三者。
陆清让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最终只是轻轻点头:"那你自己小心,雨天地滑。"
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程念感觉心里空了一块。雨点敲击伞面的声音变得格外刺耳,像是在嘲笑她的懦弱。
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又看见老师和林姝在一起。她们看起来那么默契,那么自然。也许对老师来说,林姝才是那个更优秀、更配得到关注的学生吧。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还会嫉妒的可怜虫。"
写到这里,笔尖狠狠划过纸面,留下深深的痕迹。她知道自己不该这样想,可嫉妒就像藤蔓,一旦生根就疯狂生长。
第二天清晨,程念照例去走廊"背书"。让她意外的是,今天陆清让是一个人来的。
"老师早。"她轻声问候。
陆清让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她的脸:"你最近瘦了。是不是准备比赛太辛苦?"
这句关心让程念鼻子一酸。她多想告诉陆清让自己真正的心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还好..."她小声说,"就是有点紧张。"
陆清让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一些比赛技巧,你拿去看看。特别是议论文部分,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一下林姝的写法,她的论证很有力。"
又是林姝。程念接过文件夹,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连陆清让都觉得林姝写得更好吗?
"老师..."她鼓起勇气问,"您觉得我和林姝,谁更有可能获奖?"
陆清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很重要吗?"
很重要。程念在心里回答。因为这不仅关乎比赛,更关乎在您心中的位置。
但她只是摇摇头:"随便问问。"
陆清让深深看了她一眼:"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林姝的议论文逻辑严密,你的抒情文情感细腻。这就像比较苹果和橘子,没有意义。"
这个回答很得体,却不能让程念满意。她想要的是一个明确的肯定,一个"你更好"的答案。
下午的作文指导时间,程念故意迟到了十分钟。她以为这样就能避开可能出现的林姝,却在办公室门口听见里面传来的笑声。
透过门缝,她看见林姝正坐在她的位置上,和陆清让一起看电脑屏幕。两人靠得很近,陆清让的头发几乎要碰到林姝的肩膀。
"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很巧妙。"陆清让赞许地说。
"是老师教得好。"林姝甜甜地回应。
程念转身想离开,却不小心碰倒了门口的伞架。响声惊动了办公室里的人。
"程念?"陆清让起身走过来,"怎么不进来?"
林姝也站起身,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我们在看往届获奖作品,要一起吗?"
"不用了。"程念勉强笑道,"我忽然想起还有点事。"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为什么偏偏是林姝?为什么要是这样一个优秀又主动的女孩?
回到家,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第一次没有写日记。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玻璃,像是在为她哭泣。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陆清让发来的消息:"你最近状态不对。如果是因为比赛压力太大,我们可以聊聊。"
程念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突然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她回复道:"老师,您觉得我是不是很平庸?和林姝比起来。"
消息发出去后,她立刻后悔了。这样直白的问题,太过幼稚,太过冒昧。
手机很快响了,是陆清让直接打来了电话。
"出来一下。"陆清让的声音很平静,"我在你家楼下。"
程念吓了一跳,跑到窗边一看,陆清让果然撑着伞站在雨中。她慌忙跑下楼,连伞都忘了拿。
"老师,您怎么..."
"走吧,我们散散步。"陆清让把伞往她这边倾斜,"有些话,我觉得应该当面说。"
雨中的护城河笼罩在朦胧的水汽里,路灯的光晕在雨幕中泛开。她们并肩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脚步声和雨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我记得你写过的每一篇读书笔记。"陆清让突然开口,"《边城》里,你写道'等待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选择';《红楼梦》里,你说黛玉的敏感不是矫情,而是对生命易逝的感悟;《伤逝》里,你看出子君和涓生的悲剧不在于贫穷,而在于精神的渐行渐远..."
程念愣住了。她没想到陆清让记得这么清楚。
"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声音。"陆清让继续说,"林姝的声音清亮激昂,你的声音温柔坚定。这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不同。"
雨点敲击伞面,像是在为这番话伴奏。
"可是..."程念的声音有些哽咽,"她那么优秀,那么自信..."
"你也很优秀。"陆清让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而且,你的优秀不需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证明。"
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了程念阴郁的心里。雨水打湿了她的刘海,她却感觉前所未有的清醒。
"老师,"她轻声问,"您对每个学生都这么用心吗?"
陆清让沉默了片刻:"我努力对每个学生负责。但是..."她顿了顿,"能够记住每个学生写过的每一句话,这不是责任,是..."
是什么?程念的心提了起来。
"是欣赏。"陆清让最终选择了这个词,"我欣赏你对文字的敏感,欣赏你思考的深度,欣赏你在写作中展现的独特灵魂。"
雨渐渐小了,月亮从云层后探出头来,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投下清冷的光辉。程念看着身旁的陆清让,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原来她一直在和别人比较,却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做自己。陆清让欣赏的,正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她,而不是一个林姝的复制品。
"对不起,老师。"她小声说,"我最近太幼稚了。"
"青春就是这样。"陆清让微微一笑,"会有迷茫,会有嫉妒,会有不自信。重要的是,最后能找到自己的路。"
她们继续往前走,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程念深深呼吸,感觉心中的阴霾随着雨水流走了。
"比赛准备得怎么样了?"陆清让问。
"还在修改。"程念老实回答,"总觉得不够好。"
"记住,"陆清让轻声说,"最好的文章不是模仿别人,而是表达最真实的自己。"
送到小区门口时,陆清让从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这个给你。是我大学时写的读书笔记,也许对你有启发。"
程念接过笔记本,封面上是陆清让清秀的字迹:"我手写我心。"
"谢谢老师。"她紧紧抱着笔记本,感觉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程念迫不及待地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比现在青涩许多,但思考的深度已经初现端倪。在一篇关于《傲慢与偏见》的笔记中,年轻的陆清让写道:"我们常常因为自卑而嫉妒,却忘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句话深深击中了程念。她继续往下翻,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行小字:"教书的意义,不在于培养多少个优秀的学生,而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泪水模糊了程念的视线。她终于明白,陆清让为什么对每个学生都那么用心。因为在她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星辰,都有自己的光芒。
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感悟:"今夜,老师让我明白,嫉妒源于不自信,比较源于迷失。我要做的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老师说的,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声音,我要找到并珍惜属于自己的声音。"
从那天起,程念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刻意关注林姝和陆清让的互动,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写作。晨间的守望依然继续,但不再带着忐忑的期待;作文指导依然认真,但不再怀着比较的心思。
她开始尝试新的写作风格,在保持自己细腻特质的同时,也学习林姝论证的严谨。让人意外的是,这两种风格的融合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比赛前三天,程念把修改好的作文拿给陆清让看。这次办公室里只有她们两个人。
"很好。"陆清让看完后,眼中闪着惊喜的光,"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这句肯定比任何奖项都让程念开心。她看着陆清让欣慰的笑容,突然觉得,之前的嫉妒和不安都是那么可笑。
"老师,"她轻声说,"谢谢您。"
"谢我什么?"
"谢谢您让我明白,做自己就好。"
陆清让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笑纹:"你本来就很好了。"
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好。程念看着天边绚丽的晚霞,感觉心里从未如此明亮。她知道,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她已经赢得了更重要的东西——对自己的认知,对写作的理解,还有这份经过考验的师生情谊。
雨夜的领悟让她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而这份领悟,将伴随她走过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