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照阙千 > 第17章 他的婚事

绣春照阙千 第17章 他的婚事

作者:浅陌花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11:23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七章他的婚事

五月末,京郊。

永明帝轻车简从,只带了四名贴身侍卫和大太监王宏景便出了宫。

初夏的风裹挟着麦田的清香,吹得车帘微微晃动,他撩开一角,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埂,眸色深沉。

方才在御书房,工部尚书贺维爵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也想跟来,永明帝没同意,倒不是瞧这位老大人不顺眼,实在是因为陆启渊那座私宅着实不适合被外人参观,就连他自己,若非必要,也不会轻易驾临。

“陛下。”

车驾行至一处岔路口,王宏景低声提醒:“往前再走三里便是陆指挥的宅院了。”

永明帝“嗯”了一声,目光却被路边田埂上几名孩童吸引——他们正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看起很是认真。

领头的男孩约莫七八岁的年纪,衣衫虽有些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蹲在地上,用树枝一笔一划勾勒着什么,旁边两个女孩则托着腮帮子,时不时小声议论着。永明帝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片刻,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弧度,随即又恢复了先前的沉静。车驾继续前行,车轮碾过泥土路发出轻微的声响,惊起几只在埂边啄食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的麦田。

不多时,前方隐约现出青灰色的院墙,院外空地上果然搭着座半人高的土窑,几个工匠正围着窑炉忙碌,见有车马驶来,并未停下手中活计,倒是守在一旁的“家丁”们面露警惕。

王宏景跳下车,跟众人打了个照面,“家丁”们当即大惊失色,立刻躬身退到一旁。

永明帝推开车门走下来,目光扫过那座看似简陋,实则大有乾坤的窑炉,眉峰轻扬。

“这便是烧制玻璃的窑?”

炉膛内仍有余温,地上散落着几块透明的碎玻璃,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蹲下身,拾起一块碎玻璃掂了掂,入手比寻常琉璃要沉些,质地却更坚硬。

陆启渊不知何时已立在身后,低声道:“回陛下,此窑尚未完全定型,火候控制仍需摸索。”

永明帝“哦”了一声,视线被角落的木架吸引——那上面挂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玻璃器皿,有敞口的碗,有细颈的瓶,甚至还有一面巴掌大的方形玻璃片,边缘虽有些毛糙,却能清晰映出他的面容。

“这是……玻璃镜?!”

永明帝从未见过自己如此清晰的倒影,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开,映在上面的眉眼分毫毕现,连眼角细纹都看得一清二楚,这玻璃镜比铜镜模糊的影像不知清晰了多少倍,仿佛能将人的心魂都照得通透。

“是。”陆启渊拱手道:“玻璃只是寻常玻璃,背后涂了银,待晾干后便能形成这等光亮的镜面。只是银料价高,寻常百姓用不起,臣命人尝试用锡和铝试做,虽成像稍逊,却胜在成本低廉,假以时日,定能改进工艺,惠及百姓。”

永明帝闻言,连夸了三个“好”字,又道:“除此之外,玻璃还有何妙用?你那条小鱼可曾想过?”

陆启渊早有准备,吩咐仆从抬出一扇玻璃窗,“陛下英明。臣和小鱼儿确有更多的打算,只是工艺所限,目前还未解决玻璃大面积成型与平整度问题,这扇窗便是初步尝试的成果。”

永明帝连忙凑近,王宏景跟在身后也探头探脑的瞄了过来。

虽说玻璃中不乏有许多细微的气泡,透光度也不及方才送入宫的玻璃瓶那般通透,但比起用纸糊的窗户,已是天壤之别。

永明帝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自己坐在冬日的御书房里,一边享受着明媚的阳光,一边批改奏折的惬意场景。

他兴奋的绕着玻璃窗转了好几圈,手指不时轻叩窗棂边框,口中啧啧称奇:“比那最上等的云母片还要清亮!这般好物若能普及开来,简直是我朝百姓之福啊!”

王宏景在一旁连忙附和:“是啊陛下,这窗框与玻璃的衔接虽还有些粗糙,可已然初具雏形,假以时日,待工匠们技艺提高,定能打磨出更严丝合缝的样式。届时无论是达官贵人的府邸,还是寻常百姓的茅舍,都能换上这般透亮的窗户。而且老奴瞧着,这玻璃虽薄,却比纸张坚韧不少,寻常风雨怕是难以损坏,用上个三五年应当不成问题,长远来看,反倒比年年换窗纸更划算。”

永明帝点头称是,又将视线转向陆启渊,目光灼灼,“渊儿,此事关乎国计民生,务必加派人手,尽快攻克工艺难关。小鱼儿所需银钱、工匠,朕一概应允!待玻璃能大规模烧制,朕要让这透亮的物件,从皇宫殿宇的琉璃瓦下,到边关驿站的简陋窗棂,再到江南水乡的乌篷船篷,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陆启渊铿锵有力的回了一个字:“是!”

永明帝对唐阙千的好感成倍数增长,恨不得马上就飞回城内去见那条小泥鳅,只是答应了兵部尚书公孙时今日还要去郊外的神机营巡视,不然说什么也要立刻见他一面。

对了,不知道那小鱼儿对火器可有研究……

“渊儿,他的眼睛何时可恢复?朕觉得,若是你考验的差不多了,便医好他吧。”

陆启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考虑后才道:“林太医与魏院判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然,小鱼儿身体底子亏空已久,除后脑之外,脏腑亦有损伤,若骤然施药,恐伤及根本。臣与两位太医商议后,打算先以温补之法调理三月,待他气息渐稳、身体健硕,再行针灸辅以汤药,如此虽耗时久些,却能保他日后再无复发之虞。”

永明帝闻言,并没有强求陆启渊解毒,只沉声道:“既是为他好,便依你所言。”

“谢陛下。”

永明帝忽地一笑,“朕和皇后找人算过了,你俩的八字极为相合,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若要成婚,明年三月十三便是极好的日子。届时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合了新婚燕尔的喜庆气象。你自己的鱼,自己养,养好了,叔叔给你办场盛大的婚礼!”

陆启渊万万没想到,他亲爱的皇帝叔叔会突然把话题转自己身上,脸上瞬间裂开一道缝隙,脖子不受控制地泛起薄红,“陛下……此事……”

垂在身侧的手微微收紧,连声音都比刚才低了几分,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属下……我……我尚未同他提起……”

话未说完,已被永明帝打断,这位看起来十分亲和的帝王语气中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戏谑,“怎么?还怕他拒绝不成?”

陆启渊喉结滚动了一下,平日里在北镇抚司镇定自若、在朝堂上从容不迫的模样荡然无存,只剩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婚事安排时的无措与羞赧,他张了张嘴,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王宏景在一旁瞧着陛下逗弄自家侄子,憋笑憋得肩膀直颤,连忙低下头去假装整理袖口。

永明帝见陆启渊这副难得一见的窘迫模样,心情愈发畅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揶揄:“朕的好侄儿,连北镇抚司的阎王都能当得,怎的遇上儿女情长之事就这般不自在?那小鱼儿虽看着跳脱,却是个通透聪慧的,你若真心待他,他岂会不知?依朕看,你与其在此脸红心跳,不如回去后和他说个明白,再挑个良辰吉日,备好聘礼,风风光光前去下聘才是正理。”

说罢,也不等陆启渊回应,转身朝窑炉旁的工匠们走去,留下陆启渊一个人站在原地,耳根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北镇抚司,诏狱。

阴暗的地牢里不见一丝光亮,潮湿的石壁上渗着水珠,汇成细流沿着墙角蜿蜒而下,在地面积起一滩滩散发着霉味的水洼。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息,偶尔传来铁链拖地的哗啦声,以及囚犯压抑的咳嗽或低低的啜泣,更添几分阴森可怖。

角落里,几只硕大的老鼠正窸窸窣窣地啃食着什么,听到远处传来的脚步声,便立刻警觉地窜进黑暗深处,消失不见。

帝琦昀次子,前任景王帝哲源颤颤巍巍的行走在冰冷潮湿的甬道内。

他并未被刑具加身,但身上那件曾象征着尊荣的锦袍已变得污秽不堪,多处撕裂的口子边缘还沾着暗褐色的血渍。每走一步都仿佛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不住地打着颤,单薄的身影在摇曳的火把光线下更显佝偻,曾经那双总是盛满傲慢与不屑的眼睛,此刻只剩下浑浊与惊恐。

“殿下,这边请。”

狱卒面无表情地推开通往深处的铁门,刺耳的吱呀声在寂静的地牢中回荡。

帝哲源被踉跄着推了进去,铁门在他身后重重关上,落锁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心上。

牢房内比甬道更加昏暗,唯一的光源来自墙壁高处一个狭小的铁窗,透进几缕微弱的天光,勉强能看清里面的陈设——一把破旧的木椅,一张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硬板床,以及……一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的锦衣卫。

“是你——”帝哲源惊叫出声,“我见过你,在……”

那男子出手速度极快,在帝哲源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时,便已如闪电般欺近身侧,捂住了他的嘴,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眸子直直落在他身上,没有惊讶,亦无波澜,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帝哲源双腿一软,竟直直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片刻后,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

你是父皇派来的!我就知道天无绝人之路!

你是来救我的对不对?!

他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双手不自觉抓紧了对方的衣袖,眼眸中闪烁出希冀的光芒。

他急切地想要从对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示意,都能让他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牢中看到一丝生机。

可惜,那人并未如他所愿般的点头或开口,只是缓缓松开了捂着他嘴的那只手,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只小瓷瓶,将其中液体强硬的灌入他口中。

你、你……

帝哲源指着对方,嘴唇哆嗦着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那人确定他完全吞下毒液后,直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薄唇轻启,声音冷得像淬了冰:“陛下若真是派我来救你,此刻你该在寝殿里喝着参汤,而不是在这里和我说话。”

帝哲源瞳孔骤缩,脸上原先的狂喜早已被恐惧取代。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怪响,一股腥甜涌上喉头,眼前阵阵发黑。

“为……为什么……”

他死死地盯着眼前的锦衣卫,那双曾经充满欣喜的眼睛里此时只剩下无尽的绝望和不解——为什么?父皇为什么要杀他?他是帝家血脉,是曾经的景王,是父皇最忠诚的拥护者,是他最大的助力之一啊……

身体的力气正飞速流逝,冰冷的感觉从四肢百骸蔓延至心脏,帝哲源蜷缩在地上,手指徒劳地抓挠着地面,指甲缝里渗出血迹,却连一丝痕迹都未能留下。

那名锦衣卫冷漠地看着这一切,直到他的生气完全消散,直到他的身体彻底不再动弹,才缓缓转身,毫不留恋地离开。

地牢的铁门再次关上,将这阴暗角落里的死亡与秘密一同锁在了身后,只有潮湿的石壁上,水珠仍在无声地滴落,仿佛在为又一个消逝的生命奏响哀歌。

陆启渊下午回到北镇抚司时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消息:原本被赐鸩酒,该饮酒而亡的帝哲源被人先一步以其他毒物谋杀,负责监刑的锦衣卫千户已被紧急收押问审。此事因为牵扯皇室,所以做的隐秘,并未在北镇抚司内掀起轩然大波,但帝哲源终究是皇室宗亲,且是奉旨赴死,如今却在他的眼皮底下遭人毒手,这无疑是对他,对永明帝的公然挑衅。

陆启渊脸色阴沉如水,对下属道:此事背后绝不简单,能在重重守卫的地牢中悄无声息地换毒杀帝哲源,动手之人不仅心思缜密,必然在北镇抚司内部亦拥有极高的权限或人脉。

他当即下令封锁诏狱所有出入口,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靠近帝哲源所在牢房,同时调阅近三日地牢内外的守卫轮岗记录及出入人员名单,逐人排查有无异常举动。

接替陶咏,跟在他身后随时待命的小兵刘缨超见他神色凝重,不敢多言,只默默随他快步走向刑讯司。

刑讯司内烛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皮革与汗水的混合气味,千户被铁链缚在刑架上,面色惨白,见到陆启渊进来,连忙挣扎道:“指挥使明鉴!属下绝无半点疏忽!今日轮岗时一切如常,中午送鸩酒前我还亲自验过刑房,绝不可能有人潜入!”

陆启渊并未理会他的辩解,动动手指,便有人将满是倒刺、沾了盐水的皮鞭挥舞起来。

“昨夜亥时到子时,你在何处?”

陆启渊声音低沉,不带一丝情绪。

正在受刑的千户眼眸微闪,“属下……属下在值房整理文书,中途去茅厕时遇到过巡逻的百户张猛,他可以作证!”

陆启渊挥了挥手,示意属下将张猛带上来。

张猛身材魁梧,腰悬长刀,见到刑架上的千户,脸色巨变,当即供述道:“指挥使,昨夜亥时三刻,属下确在西边茅厕外遇到过这位大人,当时他神色匆忙,说是尿急,并未多谈。”

“神色匆忙?”陆启渊重复了一遍,指尖轻叩桌面,“尿急之人,会绕到西角茅厕而非更近的北角茅厕?”

千户脸色骤变,冷汗瞬间浸湿了背脊,“指挥使!属下、属下只是……”

“只是忽然不急了?想绕个远路?”陆启渊冷笑,对身旁人道:“西角茅厕,查!”

刘缨超领命而去,张猛退下,不多久,其他人也被分别安排任务,陆陆续续的离开刑房,只剩下依旧在奋力挥动皮鞭的狱卒。

陆启渊背着双手缓步上前,走到被抽的皮开肉绽的千户面前,双唇微启,无声道出二字:

“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