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照阙千 > 第18章 他的梦境

绣春照阙千 第18章 他的梦境

作者:浅陌花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11:23 来源:文学城

第十八章他的梦境

诏狱里发生的事并不被外人知晓,转眼已是六月,陆启渊肉眼可见的忙碌起来,尽管每日依旧归家,但唐阙千总有一种对方是为了哄他入睡才专程赶回来的错觉,因为自己偶尔半夜翻身的时候,会感到身侧位置空荡荡的,继而惊醒。

唐小泥鳅有些感动,他何德何能,竟让锦衣卫指挥使陪吃陪喝陪玩还陪睡;同时又有些无力,不知道自己借尸还魂的这具身体以前到底遭了多大罪,没人护着,居然连安稳睡一觉都成了奢望。

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如影随形,已成为一种本能,即便如今身处相对安全的环境,也无法完全放松下来。

他茫然地睁着双眼,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搂过一旁的糖糖,有些贪恋地将脸颊贴在对方柔软的皮毛上。

糖糖似是感受到了他的不安,乖巧地任他搂着,发出细微的咕噜声。

第二天一大早,陶咏推开门准备给某条小鱼灌汤药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唐阙千已经起身了,只是似乎没睡饱,人有些呆呆的,眼下带着乌青。

“你梦游去了?”

唐阙千闻言慢吞吞地转过头,眼神还有些涣散,过了片刻才哑着嗓子回答:“算是吧。”

说着,打了个哈欠,眼角沁出些许生理性的泪水,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

陶咏将药碗放在桌上,走上前仔细打量他,“做噩梦了?”

唐阙千沉着脸没说话,算是默认。

陶咏叹了口气,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触感微凉,没有发热的迹象,“先把药喝了吧。”

唐阙千点点头,接过药碗,皱着眉将苦涩的汤药一饮而尽,陶咏见状,立刻把蜜饯递给他:“压压味。”

唐阙千将蜜饯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口腔中弥漫开来,稍微缓解了药的苦涩,也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许,“我好像梦到以前的事了。”

“以前?”陶咏道:“你是说?”

“嗯,大概是‘失忆’之前的东西,”唐阙千想,八成是原主残留的记忆,“‘我’似乎……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面前有个人……他……很亮……”

“很亮?”

“对,屋子很黑,或者是……‘我’眼睛发黑,看不清其他物件,但他很亮,十分明亮……光照在他身上……”唐阙千忽然一拍手掌,惊呼道:“是反光,布料的反光,非常亮,非常刺眼。”

大成朝对各个阶层的着装要求十分严格,不同品级的官员、士农工商乃至普通百姓,其服饰的颜色、纹样、面料都有明确规定,不得僭越。

像这种能在昏暗环境下产生强烈反光的布料,绝非寻常人家所能使用,多半是特制的,只有地位极高的权贵才能穿戴,而且上面可能还绣着特定的纹饰,只是原主没能看清具体模样。

陶咏一听就听出了其中的门道,沉吟道:“这种料子,怕是普通贡品都难以企及。大成律例里对亲王、郡王的朝服面料均有明文记载,是用上好的云锦织就,其上纹样虽以金丝银线交织,但也未必能在漆黑的屋内亮得那般扎眼,除非……”

他话锋一顿,有些探究地看向唐阙千,“除非是宫里特制的‘明霞缎’,那料子是将南海进贡的夜明珠研磨成粉,掺入丝线中织成,不仅在暗处能散发出淡淡的荧光,若是遇上光源,反光更是晃得人睁不开眼。可这明霞缎,自太祖年间起就只供陛下、皇后和太子使用……”

什么人,能穿着这样的料子出现在那隐秘的黑屋里?答案呼之欲出。

唐阙千也惊出一身冷汗,“‘我’那便宜爹帮他做事,他出现在‘我’家倒也不奇怪,但是……他来见‘我’做什么?”

陶咏急切道:“你还梦见了什么?记得些什么?随便说。”

唐阙千迟疑的摇了摇头,“记不大清了……”

他试图往深里去想去回忆,但一阵突如其来的头痛打断了他的思考,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大脑里钻刺,让他痛苦的蜷缩起身子。

豆大的汗珠沿着脸颊滑落,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的中衣。唐阙千下意识地抬手按住太阳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可那尖锐的痛感并没有减退,反而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搅动他的脑浆,使那些原本就模糊的画面彻底变成了碎片。

“鱼儿!阿千!”

唐阙千栽向一旁,已然失去意识,陶咏扶住他的同时,大声喊人,亲兵甲乙二话不说直奔偏院,将府医胡大夫扛了过来。

只是,当胡大夫提着药箱赶到时,唐阙千已经醒了,他没事人一样伸了个懒腰,仿佛刚从梦中苏醒,“早上了?该喝药了?”

陶咏:“……你才喝完,忘了?”

唐阙千眨眨眼:“啊?”

抿了抿嘴,口腔里苦涩的味道还未完全散去,他很是疑惑的问陶咏,“什么时候喝的?我刚才梦游了?”

陶咏挥手,示意胡大夫和亲兵都暂且退下,自己小声在唐阙千耳旁道:“可还记得你昨晚梦到了什么?”

唐阙千揉揉有些僵硬的脖子,莫名道:“问这个做什么?”

陶咏不答,反复追问,唐阙千才认真的想了一下,“忘了,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他不敢说陆启渊不在身边睡不着,只说半夜被糖糖的尾巴扫在鼻子上,痒醒了,便抱着糖糖撸了一会儿才迷迷糊糊的又睡过去,再睁眼,就是现在。

“说起来,陆大人呢?大半夜的还加班啊?”

“……”陶咏观他脸色,并无异样,才垂眸低声道:“马上六月十七了,确实忙了些。”

“六月十七?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么?”他不记得这一天有什么重要节日或者节气,或许是哪位皇亲国戚的生辰?

陶咏无语,“十年前,陛下就是在这天登基的,说你没常识,还真脑袋空空。”

“喂~”唐阙千抗议,“别欺负病患好嘛?我是真失忆,不是装出来的~”

他只是随口说了句玩笑话,陶咏却没像往常那般同他斗嘴,唐阙千歪头,“陶哥?”

“没事,在想过几天给你准备什么衣服呢。”陶咏看他这副全然不记得方才发生过什么的模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依然用很是轻松的口吻说道:“你这家伙,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穿什么无所谓,到了外边,啧啧,只能穿粗布麻衣咯~”

穿就穿呗,有什么大不了的,唐阙千没往心里去,但是“到外边”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要带他出门,参与庆典?

唐小泥鳅眼睛顿时亮了,身上那点迷糊劲儿散了大半。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陶咏道:“指挥使要跟在陛下身边,没空照顾你,但咱府上护卫人手还算充裕,能陪你去街上转转。不过话说在前头,你可得乖乖听话,要是敢给我捅出什么篓子,回来有你好受的。”

说着,抬手作势要敲唐阙千的脑袋,却在半空停住,转而拍上了对方的后背肩胛,“到时候,宫门外的长街上会挤满来看热闹的百姓,沿街的铺子也会挂起红灯笼,说不定还有舞龙舞狮的队伍从街那头一直闹到宫门口呢,你看不见,听听热闹也是好的,这阵子养伤憋坏了吧,正好趁这机会出去透透气,不过可得乖乖跟紧哥哥我,要是敢乱跑,仔细你的皮。”

“是!”唐阙千重重点头,“遵命!”

“好了,快去洗漱,今日有你爱吃的酱肉包、八珍鸭和鱼米粥,等用完早膳,我仔细和你说。”

陶咏轻轻挥手,示意胡大夫和亲兵退下,又恢复了往日与他相处时的那副吊儿郎当样儿,唐阙千并不知晓刚才发生的一切,餐桌上,扔兴致勃勃的追问庆典事宜。

北镇抚司,诏狱。

潮湿的霉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在幽深的通道里弥漫,陆启渊站在一间牢房外,透过栅栏的缝隙,目光落在角落里那个疯癫的身影上。

前户部侍郎唐傲身穿一身囚服,头发散乱,脸上布满了污秽与干涸的血迹,早已没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他时而呆坐,时而砸墙,时而又对着牢房外的陆启渊跪拜,浑浊的眼睛里不见丝毫光亮。

“陛下,不可啊,陛下,那是您的亲叔叔啊,陛下……”

沙哑的嗓子犹如破败的风箱,每一次开口都带着撕裂般的嗬嗬声。

“削藩要慎重啊,湘王他没有反心啊,陛下,请听微臣一言……”

“宝钞?湘王私印宝钞?”

“谨儿……你……”

“陛下,微臣……微臣来做这个账……”

面对他的呼喊,陆启渊无动于衷,他静静看着笼内人发疯,如同在审视一件无用的器具。

那人哭声凄厉,在空旷的诏狱中回荡,“小五……我的小五啊……你命苦啊……”

感念他们父子情深,程少彬特意将唐傲调至孟二虎对面的牢房,面对被欺凌的幼子,这位老大人却连一句完整的呵斥都拼凑不出。

唐淮澈趴在冰冷的地上,额头磕出了青紫的肿块,他已哭不出声,只能用含着泪的眼睛望向父亲,那目光里的恐惧与绝望,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老父亲的心。

“大人。”

有校尉和狱卒走至身后,“他该喝药了。”

陆启渊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侧身,让开了路。

那狱卒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散发着刺鼻的药味,牢内的人看到那碗东西,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眼中充满了恐惧,“不……不要……我不喝……我不能喝!”

狱卒却毫不迟疑,打开牢门,快步走到那人面前,捏住他的下巴,将碗里的东西强行灌了下去。

那人拼命挣扎,喉咙里发出呜咽的声音,但无济于事,不一会儿,他的身体开始剧烈抽搐,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不甘,嘴角溢出黑红色的涎水,四肢以一种诡异的角度扭曲着,不过片刻,那剧烈的抽搐便骤然停止,身体软软地瘫在地上,唯有那双圆睁的眼睛,还死死地盯着牢房顶端。

“这可是续命的好药,唐傲,便宜你了!”

身边校尉呵斥道:“有本事你就继续装疯卖傻!你傻一天,这药就得喝一天,你想死,没那么容易!”

唐傲没有回应,呆呆傻傻的,只是仰天躺着,嘴里念念有词,旁人凑近了细听,也只捕捉到些零碎模糊的音节,像是孩童般胡乱咿呀。他的眼神空洞洞的,仿佛失去了焦点,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无论是校尉的呵斥,还是狱卒离去的脚步声,都未能让他有丝毫反应,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另一个无人能懂的世界里。

直到陆启渊抬脚,背过身去的那一刻,他才又疯了一般嘶吼道:“老四是个怪物!他是个怪物!”

陆启渊止步。

“唐阙千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怪物!怪物!杀了他!杀了他!!!”

陆启渊并未回头,反倒把视线转向孟二虎和他怀里半死不活的唐淮澈身上。

孟二虎招了招手,算是打招呼,“陆大人~”

陆启渊面无表情,“功夫不错。”

“你是指我没把这小子搞死?还是怪我把那老头逼的太过?”孟二虎摸摸下巴,“孟某不才,求大人指教。”

“他没疯。”

“哦?那陆大人就是在夸我这□□的手艺了?唉,可惜了,早知道要被你们锦衣卫擒住,我就该先收个徒弟。”

“……”

“嘿嘿,您别黑着脸,我是个粗人,喜欢开玩笑,上不得台面,您老别在意。”孟二虎拍了拍怀里人,说道:“他爹嘴硬,这小子嘴软啊,我听了个事,也不知真假,您自己琢磨琢磨,要是用得上,我回头对他温柔点。”

说完,抛出一个本子,陆启渊随意翻开,差点又给他砸回来。

“后边,后边,您往后边翻,前边是我无聊时候乱画的……诶,这石墨笔还真好用,听说做这笔的人就是收拾那花幺蛾子采花贼的人?老子佩服他,改天您给引荐引荐?”

陆启渊懒得理他,收了手抄本,大步离去。

孟二虎提供的线索,是唐淮澈被折腾狠了以后,半梦半醒间无意吐出的。

话说当年,建汶帝想要削藩,却不知该从哪位藩王下手。那时的燕王、晋王、宁王等人手握重兵,雄踞边塞,他不敢与之硬碰硬。齐王、秦王都是暴脾气,他不敢惹。选来选去,除了手中无兵权和特别年幼,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几位小叔叔外,只有二叔帝柏最适合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一来,和其他喜欢抢占民田、欺男霸女、沉迷炼丹、胡乱加税的藩王们不同,他脾气最好,最温和,为人正直,口碑良好,对朝廷,尤其是对建汶帝的旨意向来恭顺,没什么野心。

二来,他握有实权,封地在荆州,距京城(南京)不远,好控制,便是真把他惹急了,朝廷军队也能在对短的时间内赶到荆州,将他拿下。

正是看重了这两点,建汶帝才将矛头对准了帝柏,觉得即便动了他,也不会引发太大的动荡,还能借此向其他藩王传递削藩的决心,既能达到震慑的目的,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麻烦。

但谋反的帽子不是那么好扣的,总要寻个由头先撬开一个口子。

唐傲就是那时参与进来的,因为湘王帝柏几乎是个完美之人,他没有任何把柄落在建汶帝手里,甚至因为他善待百姓,励精图治,封地里连个骂他的人都没有。

所以,建汶帝命唐傲做了本假账,找人诬告他私印宝钞、贩卖官职,妄图以此坐实湘王帝柏的谋逆罪名。

唐傲本就擅长钻营算计,接到密令后,立刻召集心腹伪造了大量看似确凿的证据,包括模仿湘王笔迹的所谓“密信”和虚构的交易账簿。这些假证层层包装,由建汶帝的心腹大臣在朝堂上“适时”抛出,一时间朝野震动,不明真相的官员纷纷附议,要求严惩湘王以正国法。

然而,谁也没想到,那个看似好说话,没什么气性的人,却也是个不肯轻易低头的硬骨头。在朝廷军队包围了他的王府时,他没有如建汶帝预想的那般慌乱认罪,反而身着朝服端坐府中,携家人**而亡。

“吾封地之内,百姓富足,夜不闭户,何来私印宝钞之需?吾府中官吏皆是考核擢升,何来贩卖官职之实?陛下仅凭几张伪造的信笺便定吾谋逆之罪,吾不服!”

“吾愿以血肉之躯自证清白,任凭烈火焚身亦无怨无悔!”

烈焰之中,他的声音依旧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冲天火光不仅焚毁了王府的亭台楼阁,更在朝野上下撕开了一道难以愈合的口子。

那些曾附议严惩湘王的官员面色煞白,悄然垂下了头,而建汶帝听闻消息时,手中的玉杯砰然落地,碎裂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谁也没料到,这场精心策划的构陷,最终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湘王以死明志的举动,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那些构陷者的脸上。

后来,诸王对建汶帝帝琦昀的忌惮愈发深重,纷纷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以自保。

而唐傲则在那一次事件后,彻底隐藏起自己,他本就官位不高,又刻意深居简出,绝少在朝堂上抛头露面,连家中门客也遣散了大半。若非必要,几乎足不出户,每日只在书房中读书作画,对外界的纷扰一概不闻不问,仿佛要将自己彻底从众人的视线中抹去一般。

若不是永明帝攻入京城,杀了一批建汶旧臣,实在没人用了,还显不出这个人来。

而唐淮澈提供的情报则是,他曾在父亲书房的暗格内翻出过一样东西,似乎是一卷明黄色的卷轴。

那卷轴的边角绣着精致的龙纹,却不是当朝的样式,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微的光泽,他刚想展开,就听见门外传来父亲的脚步声,吓得他慌忙将东西塞回暗格,翻窗而逃。

几天之后,他折返回去,却发现铜锁已换,那卷轴便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疑团。

样式不同的卷轴?圣旨?莫非是……

太祖皇帝的遗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