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黑色轿车在苏晚退入阴影后不久,便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如同滴入夜色的墨点,不留痕迹。
是巧合,还是警告?
苏晚无法确定。那种如芒在背的窥视感却并未随之完全消散,它化作一丝冰冷的直觉,缠绕在心头。这个世界,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潜流暗涌。系统将她拖入生死局,而现实,也绝非安全的避风港。
她拉紧窗帘,将城市的窥探目光彻底隔绝。书房重新陷入一种被守护的、却也带着自我囚禁意味的静谧。
“阁楼……”
她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汇,仿佛能咀嚼出其中蕴含的窒息与绝望。《阁楼里的娃娃》,系统的第三个剧本。现实新闻中,那位企业家妻子正是在阁楼被找到,精神状态堪忧。
系统剧本与现实案件,像两条扭曲缠绕的藤蔓,共生共长。
她坐回书桌前,摊开那本写着“系统规则?”的账本。笔尖在纸上悬停,最终,她在下方另起一行,写下了新的关键词:
现实映射?预演?干预可能?
然后,在旁空白处,用力画了一个问号,和一个指向《阁楼里的娃娃》的箭头。
理性告诉她,收集信息是生存的第一步。她重新打开电脑,这次的目标明确而谨慎。
首先,她深入搜索了关于“知名企业家陈某”及其妻子的相关信息。报道大多语焉不详,只提及陈某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妻子长期深居简出,近年来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关于这次“找到”的具体细节,警方和家属都三缄其口,只强调需要静养。网络上有零星的、未经证实的爆料,提到陈某控制欲极强,其妻子可能长期遭受精神控制。
精神控制。这与系统提供的《阁楼里的娃娃》背景描述——“表面和睦的中产家庭,女主人长期被精神控制”——高度吻合。
苏晚关掉网页,指尖微微发凉。这不是预演,这几乎是同步上演。系统剧本,难道是对现实案件中受害者遭遇的某种“复刻”或“提取”?还是说,系统能……预知未来?
她甩开这个过于惊悚的念头,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线索——那个发送给李铭的监控截图。
是谁?能在那个时间点,精准地识别出她并非“林晓雨”,并将信息传递到位?
她尝试回忆化工厂任务中的每一个细节。李铭查看手机时的表情,从被打断的不悦,到看到信息后的警惕和……一丝兴奋?像是收到了意外的“提示”。
这个“提示者”,知晓系统的存在?还是仅仅察觉了“林晓雨”的异常?如果是后者,范围可以缩小到对林晓雨极其熟悉的人。但如果是前者……
苏晚的目光再次投向系统光幕。除了【任务记录】、【记忆碎片库】,还有灰色的【片酬商城】。她的五万片酬已到账,这个商城,是否意味着可以购买“辅助”?
她集中精神,尝试点击那片灰色区域。
【叮!片酬商城(初级)已解锁。】
【提示:商城物品需消耗片酬兑换,部分物品仅限任务中使用,请谨慎选择。】
光幕刷新,一个简陋的、类似老旧游戏商店的界面出现,只有寥寥几个图标。
【沉浸式演技(临时)】:兑换价格:3000片酬/次。效果: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角色契合度,降低被识破风险。(限任务中使用)
【场景回溯(一次性)】:兑换价格:8000片酬/次。效果:可回溯指定任务场景的局部细节,持续时间30秒。(限任务外使用)
【线索提示(模糊)】:兑换价格:5000片酬/次。效果:获得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模糊提示信息。(限任务中使用)
【基础体能强化(微弱)】:兑换价格:15000片酬/次。效果:永久微弱提升身体素质(力量、耐力、反应速度)。
【精神力恢复(小)】:兑换价格:2000片酬/次。效果:加速精神疲劳恢复。(限任务外使用)
苏晚快速浏览着这些商品及其高昂的价格。五万片酬,看似不少,但在这些动辄数千上万的商品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沉浸式演技”像是保险,但价格不菲;“场景回溯”可用于复盘,寻找遗漏细节;“线索提示”或许能在绝境中指明方向;“基础体能强化”是永久增益,但效果“微弱”且价格最高;“精神力恢复”则像是后勤补给。
如何分配这有限的资源,成了一个新的难题。这不再是扮演,更像是一场需要精打细算的资源管理游戏,而赌注是她的命。
她暂时关闭了商城界面。下一个任务《阁楼里的娃娃》在即,她需要做好万全准备,不仅仅是物资上的,更是心理和知识上的。
“精神控制”、“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反向PUA”……
她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这些关键词,开始大量阅读相关的心理学案例、分析文章甚至是一些……幸存者的自述。她需要理解那种被剥夺自我、在绝望中扭曲求生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扮演”那个被囚禁的妻子。
时间在专注的研究中飞速流逝。窗外的天色由浓黑转为墨蓝,又逐渐透出黎明前的灰白。
苏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身体疲惫,但大脑却因为摄入大量信息而异常活跃。她试图在脑海中构建《阁楼里的娃娃》可能的情景,模拟遭遇那个控制欲极强的“丈夫”时,该如何措辞,如何微表情,如何一步步获取信任,又如何在不触动其警报的前提下,寻找逃脱的机会。
“吱呀——”
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老旧木板被踩压的声音,从客厅方向传来。
苏晚瞬间僵住,所有思绪戛然而止。
她屏住呼吸,全身的感官在刹那间提升到极致。
公寓里只有她一人。这栋老楼的隔音效果一般,但此刻万籁俱寂,那一声微响,清晰得令人头皮发麻。
是听错了?还是……
她没有动,甚至连眼珠都没有转动,只是用耳朵全力捕捉着空气中的任何异动。
一片死寂。
仿佛刚才那一声,只是楼体自然的沉降,或者是邻居夜归的偶然声响。
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去而复返,甚至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靠近。
她轻轻站起身,赤足踩在地板上,没有发出丝毫声音。她悄无声息地走到书房门边,侧耳倾听。
门外,客厅里,没有任何呼吸声,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
是心理作用吗?经历了系统任务和现实的连环冲击,她的神经是否过于紧绷了?
她犹豫了一下,伸手,极其缓慢地拧动了门把手。
门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客厅里一片昏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稀薄天光,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一切看似如常。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仔细扫过每一个角落——沙发背后,窗帘缝隙,餐厅的阴影处……
什么都没有。
她走到玄关,检查门锁。完好无损,反锁的钮扣依旧扣紧。
难道真是错觉?
她微微蹙眉,走到窗边,再次掀开窗帘一角,望向楼下。
街道空无一人,那辆黑色轿车也没有回来。
就在她准备放下窗帘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楼下绿化带的边缘。那里,靠近她这栋楼入口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反光的东西。
像是一枚……纽扣?或者是什么金属饰品?
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那个位置,似乎正是之前黑色轿车停靠的地方附近。
心脏莫名地加快了一拍。
她没有立刻下楼去查看。那太冒险了。
她退回书房,关紧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缓缓滑坐在地上。
不是错觉。
有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来过了。也许没有进入室内,但一定在附近停留、观察过。那声轻响,或许就是某种确认或标记时不小心发出的。
是系统相关的存在?是那个发送截图的“神秘人”?还是……“影魔”?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漫上脚踝。但这一次,苏晚没有任由其淹没自己。她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疼痛让她更加清醒。
恐惧无用。
她需要力量,需要信息,需要在这场越来越危险的游戏中,找到活下去,甚至反击的方法。
她重新打开系统光幕,目光坚定地投向【片酬商城】。
是时候进行第一次“投资”了。
她的目光在几个选项上徘徊。
“沉浸式演技”很重要,但价格偏高,且是消耗品。“场景回溯”或许能帮她弄清刚才的声响来源,但用在现实似乎有些浪费。“线索提示”太模糊。“精神力恢复”暂时不需要。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基础体能强化(微弱)】上。
15000片酬,价格不菲。效果只是“微弱”。但它是永久性的。在面临物理威胁时,多一点力量,快一丝反应,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无论是在任务中,还是在现实里。
她想起了被李铭追逐时的无力感,想起了挣脱绳索时对手腕力量的依赖。
不再犹豫。
【是否确认兑换‘基础体能强化(微弱)’?消耗片酬:15000。】
【确认。】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暖流,如同注入干涸河床的春水,瞬间涌遍四肢百骸。肌肉纤维仿佛被无形的手轻柔地梳理、加固,骨骼传来细微的嗡鸣,长期伏案带来的肩颈酸痛竟然缓解了大半。疲惫感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身体确实感觉……轻了一些,也结实了一些。
她试着握了握拳,指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力量感的确有所提升。虽然远非脱胎换骨,但这种切实的“增强”,给她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对自身掌控的安全感。
剩下的35000片酬,她暂时不动。需要留作应急,也需要为下一个任务可能需要的“沉浸式演技”或“线索提示”做准备。
强化完成后,她没有休息,而是再次投入了对“精神控制”相关资料的研究中。同时,她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始终警惕着公寓内外的任何异常声响。
天光渐渐大亮,城市的喧嚣重新开始涌动。
苏晚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经过强化后确实感觉舒展了许多的身体。她走到窗边,再次向下望去。
那枚反光的小东西,已经不见了。
仿佛昨夜的一切,都只是黎明前的一场幻影。
但她知道,不是。
系统的倒计时在无声跳动,现实中的窥探者隐于暗处,《阁楼里的娃娃》剧本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拿起笔,在账本上“系统规则?”那一页的最下方,用力写下了两个字:
“强化。”
然后又添上一行小字:
“警惕现实。”
做完这一切,她走进厨房,为自己倒了一杯温水。手指握住玻璃杯时,能感受到那份新增的、微弱却真实的力量。
她看向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眼神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冰封与决绝。
下一场戏,无论舞台是系统的阁楼,还是现实的漩涡,她都必须演下去。
直到,找到落幕的方式,或者……亲手拉开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