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绒宇宙 > 第12章 第 12 章

星绒宇宙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猫爪上的星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7:25:31 来源:文学城

第十二章:线绕指柔

苏州的秋日,缠绵悱恻。晨光透过工作室老式的花格木窗,洒在铺开的各色丝线上,泛起一层朦胧辉光。空气里悬浮着微小的尘埃,混合着真丝特有的滑腻触感和老木头、茶叶的复杂香气。

沈伊颜穿着一件素色的改良棉麻旗袍,外罩靛蓝染的围裙,正坐在巨大的绣绷前。绣绷上,《穹宇》已完成了大半,深蓝的缎面宛若子夜,星辰以细若发丝的金银线和夜光丝绣成,流淌出星云的轨迹。她微微俯身,指尖捻着一根劈得极细的银色丝线,穿入细如麦芒的针眼,每一次落针都精准而稳定。只有偶尔她抬起手,无意识地用指尖轻轻捻搓着垂在耳侧的一缕发梢,那是她沉浸思考时不易察觉的小习惯。

学徒林小雨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走过来,轻轻放在绣绷旁的小几上。"师父,茶好了,您歇会儿。"她的声音清脆,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

林小雨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美院设计专业毕业,一头利落的短发染成了时髦的闷青色,穿着宽松的卫衣和工装裤。她看着绣品的眼神有着毫不掩饰的热爱与崇拜,只是这种热爱的方式,时常与沈伊颜的传统理念产生碰撞。

沈伊颜没有立刻停下,直到完成一个色块的过渡,才轻轻吁了口气,直起腰背,端起茶杯。温热的茶汤熨帖着掌心。

"师父,"林小雨蹲在旁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几乎铺满整面墙的《穹宇》,语气兴奋又带着几分焦虑,"这真是太美了!等艺术展的时候,绝对能震撼全场!不过……"

沈伊颜吹开茶沫,啜饮一口,轻轻"嗯?"了一声。

"我就是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光是等着展览那天让人看,太可惜了。"林小雨拿出手机,熟练地点开几个短视频平台,"您看,现在都是流量时代。好多手艺人都开直播,现场展示,讲解工艺,粉丝刷刷地涨!既能科普传统文化,又能带货!咱们工作室光靠接定制和等展览,营收太不稳定了。要是咱们也开个账号,每天直播您刺绣的过程,讲讲丝线怎么分,颜色怎么配,针法怎么用……肯定能火!"

沈伊颜放下茶杯,目光重新落回绣品上,手指轻柔地抚过一片刚刚绣好的星云,摇了摇头:"小雨,苏绣不是快消品。直播太浮躁,会打断'气'。心不静,针就不稳,线就活了。"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慢工才能出细活。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得靠时间和耐心磨,不是靠屏幕前的吆喝。"

"哎呀师父!您怎么这么轴呢?"林小雨有些急了,声音拔高了几分,"酒香也怕巷子深啊!现在谁还像您这样埋头苦干不问世事?咱们得让更多人看见,得活下去,才能谈传承和发展啊!直播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渠道,跟您用新丝线、新染料没什么区别!"

"工具和工具也不同。"沈伊颜拿起针,准备继续工作,语气依旧平静,但眉宇间已染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疲于应付,"针线是延伸手指,表达心意。直播的镜头……太近了,会变味。会把'创作'变成'表演',把'心意'变成'商品'。"她顿了顿,想起论坛上那些"背离本质"的批评,心头微微一刺,"我不想为了迎合市场,失了本心。"

"这怎么是迎合呢?这是引导!是让市场认识我们的价值!"林小雨争辩道,"我们可以控制节奏啊,不搞那些哗众取宠的,就安安静静绣,偶尔讲解,喜欢的人自然会留下来。师父,您想想,如果更多人通过直播了解苏绣,喜欢上苏绣,甚至愿意来学习,这不是比我们关起门来自己绣更有意义吗?工作室也能有更稳定的收入,您就不用那么发愁下个月的房租和材料费了!"

"小雨!"沈伊颜的声音终于透出几分严厉,她停下手中的针,看向年轻的学徒,"我知道你是为工作室好。但有些路,不能因为快,就去走。有些东西,就得慢。租金和材料费我会想办法,但直播,不要再提了。"

她的拒绝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守护神圣领域的决绝。工作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先前温暖宁静的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僵持的凝滞。

林小雨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又是委屈又是不服气。她无法理解师父的"固执",觉得她将自己困在了一座精美的象牙塔里。她张了张嘴,还想再争辩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地跺了跺脚,扭身走到工作室的另一角,用力地翻看着图册,发出哗啦的声响,用沉默表达着强烈的抗议。

沈伊颜看着小姑娘负气的背影,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道小雨的担忧是对的?工作室的运营确实步履维艰,昂贵的丝线、装裱、场地租金,像一座座小山压在她肩上。父母早年对她选择这条路的微词言犹在耳,外婆离世前将绣坊托付给她时的殷切目光更是沉重。"守艺"与"创新","慢工细活"与"快节奏时代"的矛盾,像两根无形的丝线,日夜缠绕着她,时紧时松,此刻又被小雨直白的话语骤然拉紧,勒得她心口发闷。

她重新拿起针,试图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星辰宇宙,但指尖却有些不听使唤。心里乱了,针下的线似乎也失去了灵气。刚才还觉得温暖熨帖的晨光,此刻竟有些刺眼。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低气压中,她的手机响了。特殊的提示音,是她为那个人单独设置的。

是卿湫然。

沈伊颜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浮木,几乎是立刻接了起来,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和依赖:"喂?"

"是我。"电话那端传来他熟悉的声音,低沉,平稳,带着西北戈壁特有的干燥和冷冽。

"嗯。你那边......不忙?"她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不想让另一角的小雨听到,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电话线。

"刚处理完一组数据。间歇五分钟。"他回答得极其精确,"你声音不对。发生什么事了?"他的感知总是如此敏锐,像最精密的传感器,能瞬间捕捉到她情绪频谱上最细微的异常波动。

被他这么直接地问起,沈伊颜强撑的平静瞬间有了一丝裂缝。她握着话筒,走到窗边,背对着小雨,看着窗外庭院里一棵开始泛黄的银杏树,声音里染上了掩饰不住的低落和迷茫:"没什么......就是和小雨争论了几句。关于工作室要不要做直播的事情。"

她简单地将刚才的争执复述了一遍,没有过多渲染自己的坚持,也没有指责小雨的激进,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她的语气,那份沉重、困惑,以及深藏其下的压力,已然暴露无遗。

电话那端沉默了几秒。她几乎能想象出他此刻的样子——微微蹙着眉,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大脑像一台高速计算机,正在快速输入她提供的信息,调用逻辑分析模块,寻找最优解。

果然,他开口了,声音冷静得像是在分析一个技术参数:"从传播效率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林小雨的建议具备合理性。直播是目前触达最广泛受众、实现流量变现的有效渠道之一。"

沈伊颜的心猛地一沉。连他也这么说?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固执己见,冥顽不灵?一种被背叛的委屈和更深的孤独感涌了上来,堵住了喉咙。她忍不住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尖锐:"你也觉得我应该去迎合市场?对着镜头表演刺绣?把每一针每一线都明码标价?"

"不。"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不是迎合。是让市场认识你的价值。"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直播是工具,是'器'。你的作品是核心,是'道'。二者可以不冲突。关键在于主导权在你。如何运用工具,展示你想展示的'道',传播你认可的价值,而不是被工具和流量反向塑造。"他的话语清晰而理性,试图将她从情绪的漩涡中打捞出来,放置到一个更宏观、更清晰的逻辑框架里去看待问题。"这类似于我们处理故障部件。目的是修复,但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和算法。工具本身没有对错,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

他的分析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为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建设性的视角。若是平时,她或许会认真思考,甚至被他说服。

但此刻,沈伊颜只觉得无比疲倦。她需要的不是冷静客观的利弊分析,不是"工具论"和"道器之辩"。她需要的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我理解你的坚持",甚至只是一个安静的、陪伴的倾听。她感觉自己绷紧的神经,并没有被他理性的话语抚平,反而因为这种"就事论事"而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和……委屈。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电话那端的卿湫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她的名字:"伊颜?"

沈伊颜缓缓吁出一口气,那气息带着微微的颤音。她看着窗外,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旋转着飘落。

"卿湫然,"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你总是这样……用解算法题的方式,来解情感题。"

电话那端骤然沉默。

那种沉默不再是思考时的停顿,而是一种被突兀地点醒、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的滞涩。他或许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己的行为。在他的人生程序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最优路径。他以为给她提供最理性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支持和安慰。

他却忘了,人心不是精密仪器,情绪不是数据波动。

沈伊颜没有等他回应,也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她感到一种深深的倦意。

"我没事了。"她抢先开口,声音重新变得平静,却带上了一层疏离的客套,"你忙吧。不是只有五分钟间歇?别耽误正事。"

"……好。"卿湫然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语速似乎比平时慢了一拍,"你……记得按时吃饭。"

又是这句。他表达关心的方式,总是如此具体而务实。

"嗯。知道了。再见。"沈伊颜率先挂断了电话。

她握着尚存余温的手机,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银杏叶依旧金黄,工作室里依旧飘散着茶香和丝线的味道。但有些什么东西,好像不一样了。

另一角的林小雨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翻动书页的声音变小了,偷偷朝这边瞥了一眼。

沈伊颜转过身,脸上已看不出什么波澜。她走回绣绷前,重新坐下,拈起了那根细针。

只是这一次,她的指尖许久都没有落下。只是悬在半空,微微颤抖着。

丝线绕在指间,柔软而坚韧,却仿佛有千钧之重,缠绕着她的犹豫、她的坚持、她的困惑,还有那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对远方那个理性灵魂的失望与期盼。

她看着静默的手机,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是山海,是星辰与指尖,那光年般的距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