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杏林春暖恰逢君(穿书) > 第71章 第 71 章

杏林春暖恰逢君(穿书) 第71章 第 71 章

作者:棠下风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6:34:21 来源:文学城

此话一出,再次满座哗然。

顾纾安一双狭长的眼睛冷冷扫过来,不知道她又打的什么算盘。

昭文帝亦是不解,奇道:“如此机缘,你却只求他一杯酒?”

“臣女只想求这一杯酒。往前与太子殿下有诸多误会,如今已经幡然悔悟。饮过此杯酒,便是真的桥归桥路归路。”

这种前无古人的赏赐,太匪夷所思了。

可这赏赐本身,对于帝王而言无需任何代价,只动动御口的事。

昭文帝思量片刻,仍是有些不相信眼前这女子没有其他图谋:“只是这个?”

林一略抬起头来,眼神垂落在帝王那身明黄色龙袍上,“若非要论的话,臣女所求并非只是这一杯酒。以这杯酒作始,我希望往后明州城中各人提及我时,想到的是永安侯府的少夫人仇清也,与太子殿下并无半点关联。我和小侯爷恩爱,不愿意他心中存有芥蒂。所以,恳请陛下成全。”

对于她杯酒释恩仇的说辞,昭文帝信了一半。这仇府嫡女曾经心属太子,便是连他这个皇帝都知晓的事情,淑皇贵妃早些年也曾动过心思。但他听闻此女口碑并不好,所以回绝了。

另一半,则出自帝王天生的直觉和多疑。

不过他还是允准了这一杯酒。

不多时,宫人端来了用榉木托盘托着的两盏清酒。

在顾纾安满眼复杂的注视下,林一淡定地伸手:“请殿下先选。”

她面色安然,毫无半点心虚,仿佛真的只是想喝一杯酒。顾纾安对于此女却从不敢大意,即使是伸手去拿酒盏,目光也紧紧盯着对面的人,时刻防备,生怕她做出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林一对此只是一笑了之:“臣女敬太子殿下,祝殿下所愿成真,福寿安康。”说罢执起靠近自己的那盏酒杯一饮而尽。喝完,甚至将杯身倾倒,一滴未落,以示诚意。

见她已经饮尽,顾纾安才拿起属于自己那杯,清湛的酒水在杯中微微晃荡,映照出顾纾安拧起的眉头,他看着酒中自己压得低沉的眉眼,终于举起酒杯,借着动作问道:“你究竟有什么目的?”

“便如方才所言,想要与殿下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顾纾安冷哼一声,“你最好说到做到。”而后也一饮而尽。

林一见他喝得痛快,冲着人无害地笑了。

酒水清冽,宫宴上少不了推杯换盏,为了防止有人喝多了酒在皇帝面前失礼,酒水都是清淡不醉人的。清酒下肚,顾纾安却面上一热,似乎有些不胜酒力,细细感知时,那点感觉又轻弱得微不足道,于是他将那点异样抛在脑后不予理会。

众人纷纷眼见着仇清也和太子对饮之后相继回到各自的席位,恰如杯酒泯恩仇,一笑了之后再无往日的恩恩怨怨,不禁大觉无趣。往后明州城内的谈资又少了一大头。

各家贵女献艺完毕,接下来陆续有几位官员借着宫宴向皇帝贵妃献宝。

林一本以为以谢承南的懒散性子,这种有“攀炎附势”之嫌的事他肯定不屑于做。

虽然知道他在宫宴前也忙活了几天,似乎是在寻什么东西,却不知那其实是他寻来送给昭文帝的,更不知他送的是什么东西。

谢承南送的是一幅江山画卷,与市坊间卖的或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画作不同,这副“画卷”以黄绢为底,上面描绘了整个安国的版图。山脉缀绣着层层叠叠的丝线绒布,用至软之料塑极硬之岩,从墨黑到浓绿再到青黄,高度也不断攀升,北面的几座山脉,尖顶上还缀着细密的白沙;而这画上的河流,竟是用青金石打磨镶嵌的,边境与海岸则用敲碎的贝母碎片粘连。整幅画卷是立体的,之所以称之为“画”是因为卷底柔软,仍然可以卷起来如画轴般携带。

这种可媲美立体3D的江山图卷,即便是现实世界,林一也只在ai中见过。第一次见到实物难掩惊喜之色,更遑论此生都与现代科技无缘的书中人了。此物一出,无人不惊叹。

除了巧夺天工,别出心裁。林一想不到其他词来形容。

不依赖科技,只靠着一颗匠心和过硬的手艺,或许这便是只有古代人能做出来的工艺。而这样的艺术品,被谢承南寻来了,足见其用心。

林一看得出来,其他人又怎会不知?

昭文帝看着这一幅江山画卷,眼中喜爱溢于言表,让人呈上前细细观看。

看了许久,才叫人妥帖摆放在御书房的书架上,以便日日欣赏。

帝王眼中的喜色还未褪去,含笑打量这位永安侯留下的小公子。

良久,昭文帝唠家常般随口问道:“你今年便年满十八了吧?”

“还未过生辰。”谢承南答道。

“也不用等了。谢延泽走了这么长时间,永安侯的位子一直空着,侯府上的事情皆是你在打理,早天晚天也无甚干系。──纾安,你去拟旨。”

昭文帝左手轻叩案几,不缓不重地敲了几下,目光扫过谢承南,最终落在太子身上:“永安侯府世子,年十七,恪守祖训,修德砺行。今准其嗣爵,袭永安侯位,岁禄视亲王例。”

“儿臣遵旨。”

未及十八就封侯,虽是承袭,在安国也是前所未有,更别说特准破例拿亲王规格的年俸了。

顾纾安心知,明日早朝时,又要掀得那帮老古董们好一番唇枪舌战了。

座下之人也不全然信服,只觉得谢承南不过一尚未弱冠的小儿,只是献宝献到了帝王心坎上,便能坐享双俸金印。

更有寒门出身进仕,苦读十余年,拼不过人家有个做侯爷的爹,即使人死了,也能在若干年后给儿子弄个侯位继承。

而处于这一切艳羡嫉恨中心的谢承南,只是按照规矩俯身接旨。

“臣,谢主隆恩。”

清冽的嗓音穿过大殿,引得近旁烛火微动。谢承南抬首时,那跳动的一点火苗落进他眼里,照不出半点欣喜,像是无论何种结果都在他预料之中。

昭文帝看在眼里,心道,倒是个宠辱不惊的。

谢承南刚一坐回席位上,便有近前的人前来贺喜。

他又恢复了先前那副懒洋洋的模样,没骨头似地与人碰杯,管你来人是真心祝愿还是假意奉承,统统照单全收。

这回,破败的永安侯府很快便不必破落下去了。可坐在他旁边的林一却并不如何开心。

谢承南能够如愿继承侯位,确实值得高兴,但她还记得全文末尾处那人孤独落寞的结局。

于男子而言,封侯拜将建功立业确实不枉其生,但她倒真希望谢承南能像如今这样懒散却自由地过这一生。而不是,成为帝王的利剑甚至暗影。

宫宴已近尾声,皇帝与众臣道几句家常时,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另一件事。

“朕近来听闻一事,西骊使臣入我大安,名为修好,沿途却肆意纵马踏苗,冲撞农户,言语间也对我朝多有不敬……”

“今日宫宴,没那么多规矩,都来说说对这事是怎么个看法。”

皇帝开了口,自然集思广益。

有人认为两国邦交为重,也许只是这使臣为人低劣,并不能代表西骊立场。也有人认为,使臣一言一行皆代表的是国家的态度,使臣如此做法定然是西骊授意,就算不是,也证明其求和交好之心不诚,应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在各处驿站上不必对他太好;也有人觉得正因如此,才更该以礼待之,彰显大国胸襟。

昭文帝似乎很累了,撑头听着不予置评。

于是几番论战过后,人声渐渐熄了。

又过了一会,昭文帝说道:“永安侯,你也来说说。”

谢承南刚刚封侯,却并不急着表现自己,其他臣子讨论时,他便默默地吃着席上的菜,时不时地和他那位夫人小声说着什么。看那轻松随意的样子不似在商议之后该如何重振侯府,而是在评论哪一道菜做的好吃。

实际上,宫宴进行了许久,有些菜已经凉了,过了食用的最佳时辰。

昭文帝选在宫宴上封侯,并不是因为那件讨得他欢心的礼物,心血来潮随口便封了。这件事他思索了很久。如今太子在朝中看起来得势,实则脚根并不稳固,战家那桩积年旧案,更是深埋在朝堂暗处的火药引子,稍有风过草动便簌簌作响,太子每逢此案就失了冷静。一想到这个昭文帝就头疼。他是太子,是储君,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想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偏偏瞧上了那个麻烦的战家孤女。哪怕是仇百济的闺女也比她强!

他的好儿子甚至还想给战家翻案。且不说战家谋逆一事已有证据,就算存疑,是他亲自定的案子,他岂会不知?没有下令满门抄斩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这时候口口声声要翻案要真相,将他这父皇的脸面,将皇权置于何地?

但毕竟是自己从小宠爱到大的儿子,身为帝王也有一颗父母心,虽然生气,也还是要为他筹谋。

这次宫宴让六皇子筹备便是对他的敲打。

而谢承南,昭文帝想让其成为太子的助力。就像当初的他与谢延泽那般。

况且他观此子虽然表面懒散,偶尔表露出的才华却是不俗。稍加培养,将来定堪大用。一代能臣成长起来需要时间,谢承南等得起,他的身体却不见得能撑到看太子羽翼丰满的时候,这才有了破例封侯的心思。

现在有此一问,也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选错人。若是此子答得好,恰好借着这个机会帮他在朝中植立威望。

这些谢承南若是仔细思索,很快便能想清楚其中的关窍,但他现在心思却不在此。

早在昭文帝说出西骊二字时,他便走了神,思绪不受控地游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