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杏林春暖恰逢君(穿书) > 第72章 第 72 章

杏林春暖恰逢君(穿书) 第72章 第 72 章

作者:棠下风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6:34:21 来源:文学城

来的竟是西骊使臣……

方朔有使臣途径——这是不久前他从瑶娘处得到的消息。他原以为那是南疆来的使者,理所当然地要借道方朔。

但西骊和方朔中间隔了三五座城池,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

方朔出现的使臣与西骊使者是不是同一批人?如果是,为何要不远千里绕道而来?况且他国来使,要走特定的官道,不可随意妄行,在两国交界处都有通关文牒查验。但若不是,则两国使臣同时入安,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诸多猜测在谢承南脑中快速回闪,他也只是稍正辞色,看起来认真了些:“臣以为,毁人农田扰民安宁,其心不良,若追根溯源,恐是西骊朝廷轻视安国,是以使臣上行下效。不若将使臣于途中扣下,安个罪名,杀了便是。”

杀了。他说得轻松,但知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安国与西骊向来关系紧张,一旦将使臣斩杀,两国交战不可避免。

当即有忠愚之人怒斥谢承南“小儿狂妄,不知深浅”。他破例封侯,已经引起人们不满了,还在御前“胡言乱语,挑拨两国邦谊”,其心可诛!

对此谢承南一笑置之,好像那些难听的话说的不是他,而是个完全不相干的人。

明明谢承南的提议是所有说辞中最极端的一个,昭文帝却仿佛来了兴致,问道:“那依你之见,当安个什么罪名?”

“依臣之见……”谢承南收了笑,但唇角还未收束完全,有近前的人从那似笑非笑中窥见出一丝残忍。“那名使臣身上应当有西骊王室的秘密指令,让其在沿途肆意破坏,进入明州城内勾结贿赂朝中重臣,以伺毁其朝纲。如此行径,乃祸国离间之罪。”

他言之凿凿竟然似真的知晓了西骊国的布谋一般。且不说扰乱一国的朝堂并不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实际利益,便说是真的,装作没看见也便罢了,还能暗中收集证据,书信传给西骊,让其欠安国一个人情,日后更好拿捏。可若真如谢承南所言,两国之间便不仅是斩杀来使的仇,他这是要给西骊定罪!除非彻底起兵将西骊打败不然此仇不可消解。

殿内响起不知是何人的抽吸声。皇帝没发话,许是龙颜大怒的前兆,谁都不想挑这个时候去触真龙的逆鳞。

有更擅长察言观色之人,看出皇帝并无愠怒,大胆猜测,也许皇帝想要的正是对西骊师出有名。若是这样,这初生牛犊的谢家小子,所献计策便正中下怀了。

对于此计,昭文帝没说可也没说不可,但面上隐隐透着喜色,倒是更加证实了这一猜想。

“太子,你也来说说。”

顾纾安道:“父皇,儿臣以为,西骊使臣此行确实疑虑颇多。其真正意图或许并非永安侯所言这般简单,仓促定罪,恐非上策。”

皇帝面上的那一点点喜色倏地退了下去,似乎意识到接下来他要说什么,但还是带着一点对这个儿子的期望,没有制止他。

但是,顾纾安还是令他失望了。

“儿臣以为,我安国亦可派使臣前往西骊,不若便由儿臣亲赴西骊,彰显诚心,定能从中寻得……”

“砰!”昭文帝猛地一掌拍在案上,杯碗盘碟震得叮当作响。

旁边的淑皇贵妃吓了一大跳,回过神来想要看看皇帝的手,却又慑于天颜不敢说话。

昭文帝霍然起身,胸膛剧烈起伏着,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急促颤抖:“ 你要去西骊?为了什么!你说!”

天子之怒,无人不惧,已有臣子随着他这一声怒喝扑通跪倒在地。

顾纾安亦撩开下襟跪下:“父皇息怒──儿臣亲赴西骊,一来是彰显我安国不计前嫌之诚意,以免授人以柄;二来,西骊所谋不明,寻常使臣恐难以招架,儿臣太子之身份可作为震慑亦可进行牵制。”

“震慑?若西骊当真狼子野心图谋不轨!你堂堂一国储君,去那里自投罗网吗?!他们正愁没有我安国的把柄,你去上赶着送人质?!”昭文帝重重地喘息着,他气得狠了,吸不进气来,平复了半刻,才接着斥问道:“你真当我不知道你想去做什么?有胆子想,没胆子说?!”

他这位父皇当真要撕碎父子间那根摇摇欲坠的丝带。顾纾安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情绪深邃如渊,似要破釜沉舟。“其三,多年前战府叛国通敌一案多有蹊跷,儿臣此去恰可查证疑点,将此案水落石出……”

“住口!”

啪嚓一声脆响,白玉杯磕在顾纾安脚边,碎玉四溅。昭文帝的手还保持着朝他掷杯的动作,许久缓不上来。

“皇帝息怒!”

“陛下息怒啊……”

昭文帝训斥他有胆想没胆说,除了盛怒之下口不择言外,也是有敲打提醒之意。正常来说受到皇帝怒极质问,都该聪明地闭嘴保持沉默了,没想到太子真的将这大逆不道的话说出了口。

昭文帝虽然怒极,但多年来帝王心计还是让他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了一丝理智,他意识到顾纾安此时说出真实目的,是想要借此机会,将这庄旧案提到明面上来!他安敢在此时此地重提那已经由皇帝金口盖棺定论的逆案?是受了那战家孤女的蛊惑,亦是存心与他作对,质疑天子,动摇国本!

昭文帝岂能容他再说下去。

“来人!传朕旨意──太子顾纾安于宫宴之上言辞无状,不思为国分忧,反纠缠陈年旧案!即日起……”

他身旁的淑皇贵妃正屏息听旨,连眼睛都忘了眨──皇帝果真对太子失望至极,顾纾安却还不知死活地自寻死路,很快便能如她预料那般,治他个大不敬之罪,再褫夺太子封号,另立新储……淑皇贵妃心里隐隐期待着,这新任储君说不定会落在自己儿子头上呢。可是昭文帝说了一半又没了下文,瞠大的双眼满是震惊!

淑皇贵妃随着他的视线一看,也不由得花容失色。

顾纾安原本跪得笔直,即便当着诸多大臣的面被父皇训斥、论罪,他也背如松竹,不肯低头。只是下一刻,胃脘间一阵剧痛,一口鲜血猛地喷出!紧接着他便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昭文帝再气也顾不上治罪了,连忙着人查看。

内侍手忙脚乱地将人放平,见人昏迷不醒,胸前一大滩未干涸的血迹,不由得心尖都跟着颤了颤。

“传太医!”

宫宴在同禧殿举行,除了宫廷佳节在此设宴,哪位皇子公主的诞辰、皇帝贵妃寿宴,甚至是宴请王公大臣、外国使节也都在此处,可以说是连接内外朝的核心。

太医院设在外廷,距离同禧殿并不近,赶过来要半柱香的时间。

顾纾安发作得突然,拿不准是否得了急症,看起来又着实唬人。也是病急乱投医,昭文帝心疼地看着自己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儿子,忽然想起这宴上就恰好有个懂医术的。“仇清也,你先来给太子看看!”

对于关键时刻昭文帝会想到自己林一并不意外,意外的是,皇帝竟然真的记住了她的名字。转念一想,这“让宫宴上所有人都记住她”的附加任务,也算是成了。

其实就算昭文帝不说,林一也是要主动请缨的。毕竟这毒是她下的,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治好。

林一感觉这几日自己不是在演戏就是在演戏的路上,演技锻造得炉火纯青堪比实力派演员。

就算提早知道顾纾安是因为什么吐血,林一还是要摆出一副惶恐凝重的姿态去给太子诊脉。

她凝着眉,几根纤长的手指搭在顾纾安腕上,身边围了一圈各怀鬼胎的人。

这里面真正关心太子的,恐怕也就只有昭文帝和战娴了。这顾纾安也是死心眼,连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都知道战家的事不能提,皇帝已经勃然大怒了,怎么就非得当众说明白不可。不过也能理解——为了女主嘛,战娴因为这事心中触动不少,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能更进一步了。

林一表面上在凝神思考,实则思绪早已飘了十万八千里,直到昭文帝问道:“怎么样?”

林一不确定道:“太子殿下……似乎是中毒了。”

“中毒?”昭文帝眼神一凛,居然有人敢当着他的面下毒!

“诶呦喂,”一旁的静泉公公惊呼一声,大喊道,“有刺客,快护驾——!”

十几名暗卫不知从何处跃出,现身在殿中,拔刀围护在昭文帝身边。

不巧,林一也在这保护范围之内,雪亮的刀刃晃得她眼睛疼。

“陛下,情况紧急,臣女斗胆自请为殿下医治。非常时期非常办法,不妥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你要如何治?”

林一入宫前便料到今日宫宴不会太平,全套的医疗装备都带齐了,不只是金针银针,还带了各式各样的刀具。

她从中挑选了一枚细长的柳叶刀,在烛火上烘烤过后,用它划开了顾纾安的肘窝。鲜血从伤口中汩汩流出,林一似犹觉不够,用力挤压伤口,让更多的血流出来。

“这这不是胡来吗?”静泉公公在一旁惊呼道。

林一头也不抬地解释道:“为了不让毒素侵入心脉,放血是最快的办法。肘中静脉粗浅,操作危险最小,医书上也记载曲泽穴可以解毒邪。”

昭文帝只静静听着,眉目间的凝重丝毫不见松动。

林一手边没有药材,无法配置解药,几根银针刺穴倒是可控制毒素蔓延将人唤醒,但现在还不到他醒的时候──林一最重要的任务并非给顾纾安下毒,而是嫁祸给战娴。

“放血可以减缓毒素蔓延,现在殿下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还需待太医来了之后再行详诊。”

闻言,昭文帝那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

太医还在赶来的路上,一干人等除了守着顾纾安让他晕得能舒服点便无事可做了。

只听仇清也此时犹豫道:“可致吐血的药物不多,砒霜──也就是鹤顶红,毒性最为剧烈,朱砂、铅丹毒性稍弱,除此之外,断肠草损及肠胃也可能吐血……”

“若是鹤顶红,殿下此时怕已经……而断肠草误食之后腹痛剧烈,不该毫无征兆。依臣女之见,太子所中之毒应是朱砂或铅丹,且食用时间不会太长,便是在宫宴开始前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