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过往,像一声悠长的叹息,落入了绯烟的心湖。
那叹息化作了一圈圈无法平息的涟漪,将湖水的底色,都染上了一层属于她的、清冷的悲哀。
那份为了追寻真相而殒命的执着,那份与自己一族千丝万缕的宿命纠葛,让他对她,除了钦佩,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怜惜与亲近。
这夜,恰逢村中一年一度的月华节。这是狐仙村最重要的节日,族人们会拿出珍藏的百花蜜酒,在月光下唱歌跳舞,祭拜太阴星君,以求月华的庇佑。
今年的月华节,尤其隆重。
因为村口开花的古桃树,因为诅咒松动的喜悦,也因要对“万世赎罪”的祈求宽恕。
虎焱、小翠、玉婶……族人们的欢笑与歌谣,混杂着百花蜜酒醇厚的香气,在月光下发酵、升腾,将整个狐仙村都浸泡在了一片温暖而朦胧的微醺之中。
连那悬于屋檐下的萤火灯笼,都仿佛因为这喜悦,而明灭得更欢快了几分。
往年的绯烟,总是节庆中最活跃的那个。可今夜,那喧闹的歌舞与醇厚的百花蜜酒,却都无法驱散他心头那份莫名的、因她而生的惆怅。
他悄然离开了人群,独自一人,来到了他们初次召唤鬼魂的那片竹林。
他斜倚在一根翠竹上,伸手摘下一片竹叶。
此为叶笛。
绯烟将叶笛凑到唇边,微阖双目,一缕悠扬而又带着几分迷茫的旋律,便从叶片边缘流淌而出。
他吹奏的,是狐族一首古老的曲子,名为《问月》。
曲调婉转,仿佛一只被囚禁于琉璃巨碗中的飞鸟,正用它那带着一丝嘶哑的歌喉,一遍又一遍地,向着碗外那轮看得见却永远也触不到的明月,发出不甘的、充满了渴望的啼鸣。
他吹着曲子,心里想的却是白露。
他在问,为何善良的追寻者会殒命于黑暗?为何深沉的羁绊总伴随着生死的别离?
他的曲声,充满了少年人第一次触碰到命运残酷时的不解与悲伤。
笛声在竹林间回荡,如泣如诉。
就在他吹奏到最迷惘、最无助的一个段落时,一阵奇异的“沙沙”声,温柔地,应和着他的曲调,从竹林深处传来。
那并非寻常的风声。
那风声,有生命,有节拍。
它没有盖过他的笛声,而是如同一个最体贴的知己,在他每一个音符落下的间隙,用一声轻柔的叹息,将那份空缺,悄然填满。
渐渐地,那风声不再只是叹息。
它穿过竹叶,拂过竹竿,奏出了一段空灵而又悠远的旋律。
那风声所化的旋律,时而低回,仿佛在他耳边轻声说:“别怕,我听见了。”;时而又变得清亮,如同拨开云雾的手,为他指了指天穹之上,那除了明月之外,依旧在闪烁的、不曾被他留意的点点繁星。
绯烟心中一动,他知道那是谁。
他没有回头,反而吹奏得更加用心。
他将所有的疑问与悲伤,尽数化作音符;而那风声,便将所有的疑问与悲伤,都一一化解,报以温柔的回答。
他的笛声是“问”,她的风箫便是“答”。
他的笛声是“束缚”,她的风箫便是“自由”。
他的笛声是“此岸的烟火”,她的风箫便是“彼岸的月光”。
笛声代表着“形”,是这片土地上被束缚的生灵;箫声代表着“意”,是那游荡于天地间不羁的灵魂。
一妖一鬼,一曲一和。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但彼此的灵魂,却已通过这跨越了生死的音乐,彻底交融。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风中,竹林重归寂静。
绯烟缓缓转过身。
月光之下,白露的虚影正静静地悬浮在不远处。
她也正静静地看着他。
绯烟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刚从天上摘下的星辰。
而白露那双向来清冷的眼眸中,也倒映着他此刻的模样,那份冰冷的平静之下,仿佛有无尽的温柔在流淌。
他从她的眼中读懂了“我懂你”。
她也从他的眼中读懂了“谢谢你”。
他们之间,传递的不仅仅是懂得与感谢,更是一种跨越了种族与生死的、属于同类灵魂之间的,无声的相认。
这份羁绊,无需言语,却比这世间任何山盟海誓,都更为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