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时不识月 > 第14章 初遇篇 第十四章

小时不识月 第14章 初遇篇 第十四章

作者:远程千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01 13:34:46 来源:文学城

俞府,俞秋毫房内。

此刻的俞天久已然怒火中烧,他坐在椅子上,凌厉的眼神,好像两柄出鞘的利剑,直刺向面前垂首而立的二人。他袍袖一挥,原本由俞秋毫布下的那层隔音结界,登时凝实了数倍,将室内的一切声响彻底隔绝在外。

“结界我已加固,我们三人之间无论说些什么,外界都听不到。你们有何秘密,此刻最好从实招来。”俞天久的声音压得子不识与俞秋毫几乎喘不过气来。

二人如霜打的茄子,头颅深垂,缄默不语。空气仿佛凝固,唯有窗外秋风掠过竹叶的沙沙声,更添几分肃杀。

“还不肯言说?莫不是要我亲自出手,撬开你们的嘴巴?”俞天久眼中寒光一闪,右手虚握,一柄通体玄黑、刀身流转着幽暗光泽的法器“百转千回”已然浮于掌心。随着他心念一动,数十枚薄如蝉翼的飞刀“嗡”地一声离鞘而出,在二人周身盘旋不定,冰冷的刀锋距离他们的脸颊,不过毫厘之差。

眼见寒光迫近,二人皆吓得魂飞魄散。

“我说!舅舅息怒,我说!”子不识终于按捺不住,着急喊道。

再睁眼时,那数十枚飞刀已悬停在半空,纹丝不动,刀尖反射的冷光映得他面无人色。

“好,你来讲。”

“这……舅舅,可否先将这……这凶器收了?我……看着心慌……”子不识伸出颤抖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离他最近的一枚飞刀刀背。

“哼!”俞天久冷哼一声,手腕一抖,百转千回与所有飞刀化作一道黑光,没入他的袖中,“现在,可以说了吧?”

“可……可以了。”子不识长舒一口气。

面对俞天久那张阴沉的脸,子不识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昨夜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

“……便是这样,我说完了。”言毕,子不识连忙用双手捂住脸颊,仿佛这样就能挡住即将到来的怒气。

“你这是干嘛?犯了错,还敢以袖掩面,不敢见人吗?”俞天久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子不识与俞秋毫皆是心中一紧,未料到,下一刻,俞天久那张铁板似的脸上竟缓缓绽开一丝笑意。他起身走到二人身前,伸出双手,竟轻轻握住了子不识捂在脸上的手,力道温和,眼神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舅舅……您……您不生气?”子不识从指缝间偷觑着俞天久的神色。

“生气?我为何要生气?”俞天久轻笑着,那笑声却让子不识脊背发凉,“我该高兴才是。我俞天久的侄儿,已然如此神勇,自信到可以单枪匹马,闯入盈光宗的眼皮子底下了。好,好得很啊!”

子不识瞬间听懂了这话外之意。舅舅哪里是夸赞,分明是在讽刺自己行事鲁莽,不知天高地厚。

“可是……昨日毕竟是母亲的忌日,我总得回去为她上一炷香,尽一份孝心。再说,那村落我生活了五年,路径熟都不能再熟了,绝不会不会出岔子的……”子不识的声音越来越小。

“哦?如此说来,倒是我错怪了你这份孝心了?”俞天久道,“也罢,看在你这份孝心的份上,这次便不与你计较。”

“真的?那……那我和秋毫便去修炼了。”子不识如释重负,拉起一旁的俞秋毫,便想溜之大吉。

“且慢。”俞天久身形一晃,已拦在门前,“你心中,可还有疑问未解?”

子不识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啊,对了!方才我话里提到了‘万年之泪’,舅舅果然明察秋毫,一眼便看穿了我的小心思。”

“既然你们舅侄二人有要事相商,那我便先行告退了。”俞秋毫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转身便如一阵风般消失在门外。

“走,随我来书房。”俞天久不再看他,转门外走去,“此事,非三言两语能讲清。”

“多谢舅舅。”子不识连忙跟上。

***

“关于‘万年之泪’,我以前似乎与你提及过。”

“是,舅舅曾在入定时提过此物。幼时在村中,母亲也曾说过它的传说。”

“身为神赐法器之下,我冥玄宗第一法器,万年之泪的神通,确实非同凡响。”

“第一?”俞天久的话,让子不识的心里激起千层浪花,“舅舅快与仔细说说!”

“若能得此法器认主,便可驾驭其三大神通。其一,名为‘定心’。此神通可护持心神,使主人免受外邪蛊惑,法力失控。尤其是因过度汲取祭月石中玄青之力而引发的走火入魔,此术有奇效。对于已修习‘暗之吹歌’的你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护身之宝。”

“确是如此!那日在村中,我险些因失控而魂飞魄散,若能有万年之泪,便再无此忧了。”子不识眼中满是向往。

“你还有脸说?”俞天久声色俱厉,“连自身法力都驾驭不住,最后竟要靠敌对宗门的人来救你!此番你击晕那许多文府士兵,已然结下梁子,就不怕失控加剧,引来祭月石更猛烈的反噬?”

子不识被这当头棒喝打得一愣,随即辩解道:“我明白其中利害。可我与祭月石的共生,尚未达到父亲当年的境界,些许失控,应不至于……”

“反噬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平日里需万分警惕,然而,在战斗之中,倒也不必那么畏首畏尾,当杀则杀!如今你只将敌人击晕,远未触及祭月石反噬的底线。至于‘灵祭’之事,更是要早做筹谋。”

“可是舅舅,您不许我擅自出宗,我又该如何完成灵祭?”

“是不许你私自潜出,并非不许你离城。”

“您的意思是……”

“此事我自会安排,不会将你永远困于这俞府高墙之内。好了,莫要再岔开话题,继续反省你此次的肆意妄为!”

“是,是,我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子不识委屈。

“还敢有下次?”俞天久瞪了他一眼,“我且问你,你是否将那‘生死与共’的约定,告知了文络影?”

“嗯……或许她信了,所以才会出手相救,最后也放我归来。”子不识迟疑着答道。

“你啊……此番行事,终究是太过冒失了。”

“好啦舅舅,您快别训了,万年之泪的第二种神通,您还没讲呢!”子不识见势不妙,连忙再次转移话题。

“哼,讲完这个,再与你细算账。”俞天久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第二种神通,其名——‘万年’。”

“‘万年’?”子不识双眼放光,“单听名字,便觉霸气侧漏!”

“‘万年’,乃是其雅称。此神通之威,堪称逆天。无论你施展何种法术,只要同时催动万年之泪的‘万年’之力,该法术的威力便可得到惊天动地的增幅。”

“增幅?”

“不错,便是让你施展的法术,威力倍增,且增幅之大,远超寻常。其法术种类不限,只要是自身所发,更妙的是,催动‘万年’,几乎不消耗你自身的法力。”

“竟有如此神妙?那……那能否强化他人的法术?”子不识追问道。

“同属性修炼者,且实力差距不可过于悬殊方可。譬如我与秋毫,你以‘万年’强化我二人的法术,轻而易举。但若是那些法力低微的士卒,便无济于事。至于这第三种神通,便是可以汲取并转化盈光宗修炼者体内的部分‘盈曦之力’,化为己用。”

“我明白了。”子不识沉吟道,“可这万年之泪如此神物,却随父亲一同遗失于浮星山上,俞府倾尽人力物力搜寻多年,至今杳无音信。”

“你与你父亲血脉相连,此物既是他生前佩带,你或可凭血脉感应,寻得一线生机。”

“我定当竭尽全力!”

“既然谈及你父亲的遗物,俞府库房中,尚存有他生前用过的几件法器,你若有心,尽可取走。”

“真的?”子不识激动道。

“不过。”俞天久话锋一转,“它们皆非神赐法器,品相寻常。你需知,一人所能御使的法器数量终有极限,莫要因小失大。”

“是,侄儿明白,全凭舅舅做主。”

“当务之急,仍是寻回万年之泪。你昨夜失控,损耗了不少本源生命力,我已命人去备些珍奇药材,为你好好调理一番。今日的修炼,便免了,好生歇息。”

“不用修炼?”子不识一阵狂喜,“太好了,我还以为舅舅您方才说的是气话呢!”

“我冥玄宗的未来,皆系于你一身。万事以你的性命为重,切莫再任性妄为。”

“那不识便先告退,回去歇息了。”子不识起身,准备告辞。

“且慢。”俞天久又叫住了他,“还有一事,要托付于你。”

“舅舅请讲,不识万死不辞。”

“这些日子,我忙于子府重建的诸般事宜,千头万绪,竟……竟错过了你母亲的忌日。你……你替我,在她灵前,代我道一声歉,问声好。”

子不识闻言,神色也变得庄重起来:“舅舅放心,母亲在天有灵,知晓您这些年来对不识的悉心栽培与庇护,定会理解的,她也会感激您的。”

“……有劳了。”俞天久微微颔首,声音有些沙哑。

“那不识先行告退,舅舅也请保重身体,莫要太过操劳。”

待子不识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书房内重归寂静。俞天久缓缓起身,踱至窗前,望着庭院中萧瑟的秋景,深邃的眼眸中,是化不开的浓重疲惫与一丝无人能见的深深落寞。他长长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承载了千钧的过往,融入了这无边的秋风之中。

***

另一边,叶忖度与文络影甫一下车,神色便是一凛,只见文勋智早已负手站在府门正中,目光沉静,显然已在此等候多时。

叶忖度与叶将军见状,心中咯噔一声,对视一眼,有些惶恐。二人不敢有丝毫迟疑,快步上前,撩袍屈膝,咚”地一声便重重跪在了冰冷的青石板上,额角触地,沉声道:属下护持不力,请宗主责罚!”

文络影亦是花容失色,疾奔至父亲身前,一把拉住他宽大的衣袖,求情道:“爹爹,此事与忖度哥哥、叶叔叔无干!是女儿任性,瞒着他们私自出城,您要罚,便罚女儿一人吧!”

文勋智目光如电,先是扫过跪地的二人,最终落在爱女身上,见她安然无恙,紧绷的脸色才稍稍和缓。他长叹一声,伸手轻轻抚上文络影微凉的手背,温言问道:“傻孩子,可有伤着哪里?”

“没有。”络影摇了摇头,指着叶忖度与叶将军衣袍上隐约可见的血迹与破损,“都是忖度哥哥和叶叔叔拼死护着女儿,他们才受了伤。”

“罢了,都起来吧。”文勋智挥了挥手。

“多谢文宗主。”父子二人这才敢直起身子,却依旧不敢平视。

文勋智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他盯着二人,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们明知影儿偷偷出了盈光城,却不即刻遣返,反任其涉险,按宗规,本该重罚。然念在影儿毫发无伤,你们亦尽了守护之责,此次便饶过你们。但下不为例!”

“属下明白!”叶将军与叶忖度齐声应道。

文勋智的目光转向那些随行归来、个个带伤的士兵,眉头紧锁:“看此情形,此行定是遭遇了不小的变故。随我来议事厅,将始末,一五一十,禀报清楚。”

“是!”

***

于是,三人随文勋智步入议事厅。

叶将军与叶忖度便将昨夜在村子发生的一切,细细道来。

“什么!”文勋智猛地从太师椅上站起,满是难以置信,“你方才说,那孩子……子清时与俞英的遗孤,竟还活在人世?”

“属下亲眼所见,千真万确!”叶将军抱拳回道,“那名叫‘子不识’的少年,催动了祭月石的神力,其形貌、其气息,与子清时确有七分相似,绝无虚假。”

“爹爹,我可以作证。”文络影接口道,“当时我的噬日石亦有剧烈感应,几乎要脱手而出。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了身份。”

“既是如此,为何不将其缉拿归案?”文勋智的声音陡然转厉,“这可是天赐良机!”

“这……”叶将军面露难色,“那子不识法术高强,又有祭月石这等神物护身,属下……实在不是他的对手。”

“可他已被影儿的噬日石所伤,正是气衰力竭之时,如此良机,竟也让他走了?”文勋智步步紧逼。

“这……其中另有隐情。”文络影见叶将军语塞,再次挺身而出。

“影儿,有何隐情,但说无妨。”

这……”文络影迟疑了一下,抬眸望向父亲,“爹爹,此事……女儿想与您单独一谈。”

文勋智深深地看了女儿一眼,点了点头。他转向叶氏父子,沉声道:“叶将军,忖度,你们先下去。好生安顿受伤的士卒,同时增派岗哨,在盈光宗下辖各村挨家挨户,严密盘查,绝不容任何冥玄宗的密探漏网。若有那子不识的踪迹,即刻来报,切记,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遵命!”叶将军与叶忖度出去。

议事厅内,只剩下父女二人。文勋智示意文络影坐到自己身边,语气柔和了许多:“好了,此处再无外人,影儿有何心事,尽可告知爹爹。”

络影深吸一口气,将心中所惧和盘托出:“爹爹,在与那子不识单独对峙之时,他曾对我提及一事,说是‘生死与共’。”

随后,她便将子不识所言,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便是如此了。”文络影说完,紧张地望着父亲,“爹爹,女儿从未听过此等传闻,不知您是否知晓这‘生死与共’之说?”

“生死与共?”文勋智闻言,亦是陷入了沉思,“为父曾将冥玄宗的古籍文书翻阅了无数遍,从未见过关于此事的只言片语……此事太过玄奇,为父……也不敢妄下定论。”

“可……若此言为真,”文络影忽然起身,走到父亲面前,目光决绝而坚定,“女儿便愿以我之命,换那子不识同赴黄泉!绝不让冥玄宗再以此要挟盈光宗!”

“胡说!”文勋智大惊失色,猛地起身,一把紧紧握住女儿的双肩,仿佛生怕她下一刻便会消失,“不可!此事绝无可能!爹爹便是倾尽所有,也定会寻到破解之法,绝不会让你被他牵连!况且,这目前仅是那子不识的一面之词,虚实难辨,我们岂能尽信其言?”

“但愿如此吧。”文络影见父亲如此激动,反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以示安抚。

“此事交给爹爹,你莫要再忧心。”文勋智道。

“女儿知道了。”文络影垂下眼帘,轻声道,“不过,爹爹,即便此言为真,女儿亦无所惧。那子不识于冥玄宗而言,亦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想必也不敢轻易让他涉险。”

“好,我的影儿长大了。”文勋智欣慰地叹了口气,“快下去歇息吧,今日不必再修行了,好好保重自己。”

“那女儿告退。”文络影福了一礼,转身离去。

望着女儿的背影,文勋智立马回到自己的书房,屏退左右,取出一张素笺与一只玄色信封,提笔疾书。写罢,他将信笺折好,郑重地封入信封。恰在此时,一只通体乌黑、双眼如血玉般的神秘异鸟,悄无声息地穿窗而入,稳稳地落在案头。文勋智将信封系于鸟足,那黑鸟便振翅而去,瞬间便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之中。

***

夜至子时,万籁俱寂。文勋智一人在书房内焦虑地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忽然,一股阴风毫无征兆地卷入室内。文勋智精神一振,快步走到窗边。

下一刻,一个比夜色更浓的黑影翻窗而入,身形一晃,已跪伏在地:“回信在此,请文宗主过目。”话音未落,他已将一封信封抛向文勋智,随即身形一晃,便如来时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文勋智一把抓住信封。他急切地拆开,借着昏黄的烛光,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

“这……”他反复看了数遍,每看一遍,脸上的血色便褪去一分,最终,他踉跄一步,扶着桌案才勉强站稳。信上寥寥数语,却如晴天霹雳,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击得粉碎:

文宗主台鉴:

关于祭月、噬日双石继承人‘生死与共’的秘密,本座已穷究古籍,终确认为真。此乃天道法则,非人力可违。望宗主珍重,本座亦当竭力,另寻他法。

信纸上短短几行字,压得文勋智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缓缓跌坐回椅中,双目失神,仿佛苍老了十岁。

翌日,他将这个噩耗告知了文络影。文络影在短暂的惊愕与悲痛后,又将此事偷偷告知了叶忖度,并再三叮嘱他,此事关系重大,在盈光宗之内,只能有他们三人知晓,绝不可泄露分毫。

***

另一边,俞府之中。俞天久早已交代,这几日他将坐镇子府,处理重建事宜,不会返回。他言明,若子不识真有要事需离府,府中所有兵马皆可听他调遣,然首要之务,仍是寻找万年之泪,切记,不可轻易踏入盈光宗地界,以免徒生事端。

有了舅舅这道旨意,子不识再也不必如以往那般,行迹鬼祟地翻墙溜出,行事倒是方便了许多。

这一日,一名密探悄然来报。

“你此言当真?”子不识闻言,惊喜地从椅上霍然起身,眼中精光闪烁。

“属下已多方探查,消息确凿无疑。且往年此日,文勋智确有此例,从未间断。”密探垂首回道。

“好,我知道了。”子不识压下心头的激动,“你先下去吧。”

“是,子宗主。”

“对了。”子不识又叫住他,“传令下去,让所有潜伏的探子加强戒备,一旦身份有暴露之虞,即刻撤离,不可留下任何痕迹。”

“属下遵命。”

待密探退下,子不识便唤来了俞秋毫。

“我方才见一名探子行色匆匆离去,可是有何要事?”俞秋毫一进门,便笑嘻嘻地凑上前来问道。

“那文络影果然将此事告知了文勋智。”子不识嘴角勾起笑意,“所以各村才会增兵驻守。不过,这正中我下怀。如此一来,兵力分散,那盈光城内的守卫,必然空虚。”

“还是你足智多谋!”俞秋毫赞叹道,“我冥玄宗的探子,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只是不愿轻易沾染血腥罢了。”

“嗯。”子不识神秘一笑,“我还有一件更有趣的事要与你分享。”

“哦?何事如此有趣?快快讲来。”俞秋毫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将耳朵凑得更近了。

子不识压低声音道:“探子来报,今夜,恰是文勋智的生辰,他将在文府大摆宴席,广宴宾客。”

“就这?”俞秋毫的兴致顿时减了一半,“前几年他不也如此?年年如此,有何稀奇?这跟我们有何干系?”

“我打算,备上一份厚礼,亲自给他送去。”

“等等!”俞秋毫猛地后退一步,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你要去参加那文府的宴会?”

子不识坦然地点了点头。

“子不识,你没疯吧?”俞秋毫的声音都变了调,“你……你怎么敢的啊?!”

“不过是去一趟文府罢了,有何不敢?”

“你确定?”俞秋毫伸出手指,用力戳着子不识的额头,一字一顿地强调道,“是那个高手如云、守卫森严的‘文府’!”

“别摇了。”子不识捉住他作乱的手,笑道,“我既敢说要去,自然有万全之策。”

俞秋毫这才停下动作,狐疑地看着他:“哦?什么万全之策?”

“以你我之法力,悄无声息地潜入文府,应该不难吧?”

“什么?”俞秋毫再次跳了起来,“你还要拉上我一同去送死?”说着,一记重拳便朝子不识胸口捣去。

子不识不闪不避,信手一挥,一股柔劲便将俞秋毫的拳头稳稳托住,他笑道:“放心,我们可以易容改装,混入其中。”

“如何改装?”俞秋毫没好气地又是一拳挥出,被子不识再次挡下,“你我二人,浑身玄青之力外溢,气息与盈光宗众人截然不同,怕是一进城,便会被人识破,还谈何混入?”

子不识见他不信,只得指尖微动,一道玄气暂时束缚了俞秋毫的行动,这才凑到他耳边,将自己的计划细细道来。

俞秋毫听完,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惊叹道:“你……你何时筹划的这些?”

“那日从村子归来,我便已心生一计。让探子打探此事,也是为了确认文勋智今年是否依旧会举办此宴。”子不识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罢了罢了!”俞秋毫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奈,却又藏着一丝被点燃的兴奋,“算我倒霉,陪你走这一遭。不过,此行你准备带多少精锐作为策应?”

“一个不带。”子不识伸出食指,摇了摇,“就你我二人。”

“疯了!真是疯了!”俞秋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信我。”子不识正色道,“我已将‘生死与共’之事告知那文络影,他们即便不信,也必心存忌惮,不敢轻易对我下杀手。以我的实力,自保绰绰有余。况且,我的计划天衣无缝,绝不会出岔子。”

“那是不敢杀你,不是不敢杀我!”俞秋毫翻了个白眼,提醒道,“再说,盈光宗举办宴会,即便兵力被你调开,但府内必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备森严,我们如何能悄无声息地溜进去?”

“本人自有妙计。”子不识神秘一笑,再次将自己的潜入之策和盘托出。

俞秋毫听完,彻底无语了。

“那我们今夜便动身?”

“唉……”秋毫作悲愤状,重重地点了点头。

“不如先去挑份礼物吧!”子不识兴致勃勃地提议道,“我定要送上一份让文勋智终生难忘的‘大礼’!”

说罢,他一把拉起还在唉声叹气的俞秋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俞府,向着城中最为繁华的市集而去,准备为这场惊世骇俗的拜访,精心挑选一份别出心裁的贺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