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时不识月 > 第13章 初遇篇 第十三章

小时不识月 第13章 初遇篇 第十三章

作者:远程千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01 13:34:46 来源:文学城

浮星山巅,皓月与寒星悬于天幕,清辉如练,映照着皑皑白雪,冷光交织。

子不识倚在一棵古树下,气息微弱。他指尖紧握着祭月石,丝丝缕缕的玄青之力正汇入他干涸的经脉。山间弥漫的玄青之气似有灵性,感知到主人的气息,便纷纷聚拢而来,环绕其身,悄然为他修复着受损的脏腑。

“可恶……方才的失控,竟损耗了我如此多的生命力。”子不识自语,“再这么下去,怕是还没及冠,我便要油尽灯枯了。”

待体力稍复,子不识强撑着站起身,裹紧全是破洞的衣袍,继续在深山中踽踽独行。山风拂过,带来刺骨的寒意,也吹散了他脑中的些许混沌。一个念头陡然闪现。

“舅舅曾说过,父亲生前有一件神奇的法器,名唤‘万年之泪’,乃冥玄各宗敬献的无上宝物,专为防失控之用……”他喃喃道,心下一动,随即一股尖锐的剧痛袭来,仿佛有无数钢针在搅动大脑。

他抚着额,闷哼一声,怨怼道:“那文络影,修为果真在我之上,早知便不该与她硬碰硬。”他侧过身,借着月光审视自己狼狈的衣衫,不禁撇了撇嘴。少年心性,颇有些懊恼。

思绪重回正轨:“母亲也曾提起过,‘万年之泪’作为冥玄宗法器,即使文勋智那老狐狸一直觊觎,也断然不会在巡山时将此物夺去,留之无用,反成心腹大患。”

“如此说来,‘万年之泪’理应仍在父亲身边。可……”

“父亲以身献祭,魂飞魄散,尸骨无存,那法器又该在何处?”

“冥玄宗曾遣精锐上山遍寻,父亲其余法器皆有所获,唯独不见此物。它究竟去了何处?”

“舅舅再三叮嘱,务必要寻回此物,说是其威力,不亚于神赐法器……”

“罢了,罢了。”子不识长叹一声,抬眼望向天际,东方已泛起一丝鱼肚白,“天快亮了,若是再不返回俞府,被舅舅发觉我私自出山,少不得又是一顿训斥。”

言罢,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鬼魅般的暗影,掠过林梢,朝着冥玄宗的方向疾驰而去。

***

好在午夜之前,子不识及时赶到了宗门。

只见俞秋毫正蜷缩在门廊下,肩头落了一层薄雪,已然沉沉睡去。他轻手轻脚地上前,欲将俞秋毫拖回房中安歇。

“你干嘛?”俞秋毫猛地惊醒,睁眼便见一个男子抱着自己的腿,正往屋里拖,吓得差点惊呼出声。他定睛一看,松了口气,随即又嗔怪道:“不识!我的小祖宗,你可算是回来了!你不知我有多担忧你。”

“夜深了,我们快些回屋歇息吧。”子不识连忙将他扶起,压低声音急切问道,“对了,舅舅回来了吗?他可曾察觉我离了宗门?”

“放心吧,他此刻尚在子府,未曾归来。”俞秋毫拍去身上的雪,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睡意朦胧地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子不识如释重负。

“诶,你这衣服……是什么我看不懂的潮流吗?”俞秋毫借着廊下灯笼的昏黄光亮,终于看清了子不识身上的狼狈。

“无妨,无妨,只是路上出了些小小的意外罢了。”子不识说着便想溜回自己房间,却被俞秋毫一把拦住了去路。

“你不对劲。”俞秋毫眯起眼,上下打量着他,“什么意外能将你伤成这样?莫非是给你母亲上香时,不慎引火焚身?”

“对!你猜得没错,正是在上香时,不小心燎到了衣角。”子不识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不识。”俞秋毫道,“你觉得我会信吗?漫天飞雪,寒风刺骨,你竟能被一缕微火灼烧至此?快从实招来,今夜你究竟遭遇了何事?”

“啊呀,子时将至,我们还是先回房歇息如何?”子不识换上了一副恳求的语气,“这样,明日一早,我去你房中,将今夜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你,可好?”

俞秋毫又是一个哈欠,困意涌来,实在无力纠缠,只得妥协:“也罢,也罢,还是睡觉要紧。但你明日必须言出必行,不许欺我。”

“那是自然,那我先回房了,你也早些歇息。”子不识转身便朝自己房间跑去。

“一定要告诉我啊!”就在子不识的手触到门扉的刹那,俞秋毫声音又从身后传来。子不识哪里敢应,推门闪入,反手将门死死锁住。

他卸下一身风尘,换上柔软的寝衣,便如一摊烂泥般瘫倒在床上。这一夜,他坠入了一个奇诡莫名的梦境之中

***

翌日,雪过天晴。

金色的阳光洒满宁静的村落。文络影与叶忖度早已起身,趁叶将军整顿残兵之际,回顾着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

“忖度哥哥,我有些后悔了。”文络影望着远方,满是懊恼,“我们不该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昨夜在茅屋中你也见了,失控的子不识,你我二人联手亦非其敌。”叶忖度语气平静,“即便有你的噬日石克制,也只能暂缓其势,最终若非我用旧时的回忆唤醒他的神智,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旧时回忆,那块玉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文络影八卦之火重燃,满眼好奇地盯着叶忖度,“昨夜交手时,我听你们所言,你与他……你们一家与子不识,究竟有何过往?”

“不过是一些陈年旧事罢了。”叶忖度目光悠远,“你若想听,在归途之上,我再细细道来。”

“好啊!”文络影顿时来了精神。

辞别了柳嫂,二人登上马车。叶将军则跨坐骏马,在士兵的簇拥下,护送着马车,缓缓踏上返回盈光城的路。

叶忖度在车厢内,将五年前与子不识、俞夫人毗邻而居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那些温馨的日常,少年间的嬉笑怒骂,仿佛一幅画卷,在文络影眼前徐徐展开。

“原来如此……怪不得子不识对那块玉佩如此珍视。”

“毕竟,那是我赠予他的离别之物。”

“那你呢?”文络影身子前倾,目光灼灼,“你又是如何看待他的?”

“曾经,他是我最亲近的弟弟。”叶忖度顿了顿,继续说道,“可如今,他只是我们盈光宗最大的敌人——子不识。仅此而已。”

“真的?”文络影不信,探过身子,直直望入他的眼底,试图捕捉一丝一毫的动摇。

“真的。”

“你骗人。”文络影唇角勾起笑意,“你的神情,分明就是在说谎。”

“没有。”叶忖度下意识地重复。

“瞧,你一说谎,便会重复自己的话。”文络影一针见血,“快,老实交代,你是不是还惦记着他?”

“他?谁啊?”叶忖度眼神躲闪,佯装不解。

“子不识啊!”文络影毫不留情地拆穿,“昨夜与他交手,你是不是手下留情了?”

“怎么可能!”叶忖度矢口否认,“他有祭月石护体,一身功力出神入化,哪里用得着我放水?”

“那最后,你为何放任他离去?”

“上车前我已解释得明白,你我二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不放他走,难道要与他玉石俱焚吗?”

“玉石俱焚?至于吗?”文络影摇摇头,“你们之间的情谊那般深厚,况且他至今仍将你赠的玉佩贴身佩戴,言语间尽是旧情。”

“为何不至于?”叶忖度反问,“我爹杀了他娘,你爹害死了他父亲。你我与他,隔着血海深仇,他有何理由不恨我们?”

“这般说来,子不识也着实可怜。”文络影此刻竟心生一丝怜悯,“短短五年,双亲尽丧,孑然一身。”

“可他终究是冥玄宗之人,你我之间,终究是敌非友。”叶忖度语气坚决,像是在说服文络影,更像是在告诫自己。

“我还是不解,明暗两宗,为何会再度兵戎相见,势同水火?”

“你忘了文宗主所言?”叶忖度提醒道,“冥玄宗私藏我宗神赐法器噬日石。因此,十七年前,文宗主才会兴兵问罪。”

“真的……好吧。”文络影虽仍有疑窦,却也只能选择相信父亲的“事实”。然则,子不识昨夜那句带着讥诮的话语,却如一根刺,扎在她心头——“文勋智这只老狐狸,编起谎话来倒是挺专长的,自己法力耗尽了,就利用自己的女儿来杀我。”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文络影在心中默默思忖,眉宇间笼上一层愁云。

“怎么了?你有心事?”叶忖度心思细腻,立刻察觉了她的异样。

“嗯。”文络影低眉顺眼,轻声应道。

“是与子不识有关?”

“对。”她抬起头,道,“在你未到茅屋之前,他与我说了些话。”

“于是,你便也动摇了,所以在最后也与我一般,放他离开了?”

“不一样。”文络影立刻否认,“我才不会因可怜他而放过他呢。”

“哦?那他与你说了些什么?”这下,轮到叶忖度好奇了。

“一个关于噬日石与祭月石的传闻。”文络影将子不识所言的“生死与共”之说,一字不差地转述给了叶忖度。

“原来如此。”叶忖度听罢,神色凝重,“那么,你信吗?”

“我不知道。”文络影坦诚地摇了摇头,“正因不确信,我才要回去问个清楚,问问我父亲。”

“无论如何,你务必要护好自己,络影。”叶忖度关切道,“你比任何人都重要。若传闻为真,也切勿为了击杀子不识,而伤了自己分毫。”

“我知晓的。”文络影心中一暖,随即又想到另一件事,面露忧色,“对了,说起我爹,他知晓我私自离城,怕是会大发雷霆吧?”一想到父亲盛怒时的模样,她便觉浑身不自在。

“你擅离盈光城,文宗主定然会责罚,斥责几句在所难免,你莫往心里去,下回注意便是。”叶忖度安慰道。

“忖度哥哥,是我连累了你吧?”文络影心疼地看着他,“你和叶将军,会不会受到严惩?”

“责罚难免,毕竟我们未曾及时禀报宗主。”叶忖度淡然一笑,宽慰道,“你无需介怀,此行你安然无恙便好。况且,若非有你,我与叶将军昨夜恐怕已命丧子不识之手了。”

“我会尽力说服父亲的,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和叶叔叔受委屈。”文络影信誓旦旦。

“你的好意,我与父亲心领了。”叶忖度摇摇头,“但也切莫为了我们,与你父亲争执。他也是担忧你的安危。”

“我爹也真是的,我如今修为已不弱,他又有何可担心的?”文络影又有些愤愤不平,“要不是子不识突然发疯,我定能将他擒回盈光宗!”

“好了好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叶忖度轻声安抚,“你看,前方便是盈光城了,我们快到家了。”

马车驶入晨曦烂漫之地,那座巍峨的城池已在望。两人之间的对话,也随着归家的临近,悄然落下帷幕。

***

另一边,俞府之内,依旧是晦暗一片。

子不识按照约定,天光未亮便悄然起身,潜入了俞秋毫的卧房。房内,俞秋毫正拥着锦被,睡得正酣。子不识立于床前,一时竟有些不忍扰他清梦。

“罢了,是你自己贪睡的,昨夜又熬至三更,便让你多歇片刻也罢。”子不识心中暗道,正欲转身离去,只当今日之约作罢。

“你……来了啊。”一声带着浓浓睡意的慵懒嗓音,却自床上传来。

子不识身形一滞,脚步顿在原地,一时颇为尴尬。

“我去看看门窗是否关严。”他只得寻个由头,试图掩饰此行的唐突。

“哦,谢了。”俞秋毫闻言,强自驱散睡意,揉着惺忪睡眼坐起身来,利落地换上一身常服,而后端坐于案前,满眼期待地望着子不识,静候他讲述昨夜的奇遇。

子不识见他这副模样,知是再无推脱之理,便在他身旁坐下,将浮星山上的遭遇,自与文络影相遇,到与叶忖度对峙,一五一十,全部道来。

“哇!文络影!你竟真的与她打过照面了!”俞秋毫听得双目放光。

“怎么了?你与她有何旧怨?”子不识追问道,“不过,你为何是一副崇拜之色?”

“岂有此理!我秋毫岂会崇拜那盈光宗的娇贵大小姐?”他连忙矢口否认。

“那你又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子不识瞥了一眼门扉。

“放心。”俞秋毫压低声音道,“昨夜归来时,我已在房屋周围布下隔音结界,除你我之外,但凡有人靠近,我必能第一时间察觉。”

“算你还有些用处。”子不识这才稍稍安心。

“你竟与文络影动了手,还受了伤?”俞秋毫想起昨夜他衣袍的破洞上,满是疑惑,“以你的能耐,纵使年岁稍逊于她,也不至于犯此等低级失误啊?”

“不要再提年岁!”子不识闻言,眸中怒火一闪而过,“一提到这个,我就觉得心烦意乱。”

“不提不提。”俞秋毫连忙安抚,“想来只是个意外。对了,你还提到了那叶忖度,便是你玉佩上那个‘忖度’吧?你这些年心心念念,如今既已重逢,感觉如何?”

“更气了!”子不识咬牙切齿,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俞秋毫见状,忙从案边抄起一把折扇,在他身前轻摇,笑道:“天干物燥,小心火气。他既为盈光宗之人,出手向你亦是本分,两宗对立,何气之有?”

“我气的是,在我还是‘墨池’之时,他待我如亲弟,温柔备至。可一旦我恢复了‘子不识’的身份,他便翻脸无情,形同陌路!你说,这口气如何能咽?况且,欠我之人,本就是他父亲!”

“好了好了。”俞秋毫见他情绪激动,便伸手轻抚他的后背,温言劝慰,“不就少了个伪善的哥哥嘛,你还有我呢。我俞秋毫,永远站在你这边。”

“啊!疼!”子不识猝不及防,被他触到伤处,痛呼一声,忙推开他的手,护住后背。

“我并未用力,何至于此?”俞秋毫见他反应如此剧烈,亦是一惊,随即恍然大悟,“莫非是……文络影伤了你后背?你怎的不早说!快,让我瞧瞧!”

俞秋毫心细如发,立刻猜到了缘由。他轻轻拨开子不识的手,褪下他半边衣衫,只见后背肌肤上,一道红肿的灼痕赫然在目,触目惊心。

“你且在此坐好,莫要乱动,我去取药。”

言罢,俞秋毫转身翻箱倒柜,寻出一个瓷瓶来。

“你这药……是什么时候的陈货了?”子不识看着那古朴的瓷瓶,面露嫌弃,下意识地往后一缩。

“放心,此乃俞府新近炼制的膏药,下人前日才送来的。来,趴下,我为你敷上。”

俞秋毫不由分说,半推半就地让子不识俯卧于床榻之上,露出那片受伤的肌肤。他打开瓷瓶,用指尖蘸取些许碧绿的药膏,轻轻碾开,而后均匀地涂抹在那红肿之处。

“还疼吗?”他柔声问道。

“不疼了。”子不识感受着那药膏带来的丝丝凉意,将灼痛感驱散。

“此乃俞府秘方,敷于伤处,能镇痛生肌,绝无半分痛楚。之前也命人送了一份到你房中,想来是你未曾留意。”

“这伤……多久能好?若被你父亲发现,我岂非死路一条?”子不识又忧心起来。

“无妨,不出一个时辰,便能消痕。况且你已用玄青之力逼出了大部分盈曦之力,所剩无几,不会有大碍。”

“谢了,还是你最懂我。”

“懂我?”俞秋毫挑眉,“昨夜还让我在风雪中苦等,直至夜半,你才姗姗来迟。”

“好了好了,算我欠你一份人情,不如今日请你吃顿饭?”子不识忆起昨夜雪中,那个提灯守望的孤影,心中亦是涌起一阵暖流。

“那便好说。”俞秋毫眼珠一转,笑道,“今日城中‘醉仙楼’的招牌菜,便由你做东了。”

“好,任你挑选,我请客便是。”子不识莞尔一笑,看着眼前这个为自己细心上药的哥哥,心中那团因叶忖度而起的怒火,也悄然平息了些许。

“再稍待片刻,药效便彻底渗透了。”俞秋毫将药膏收好,正欲转身,忽地神色一凛,低喝道:“不好,有人来了!”

子不识顿时慌了神,他后背还光着,药膏未干。

“怎么办?我先穿上衣服!”他欲起身,却被俞秋毫一把按住。

“不可!一穿衣服,药膏便蹭掉了,前功尽弃!”俞秋毫急道,“无妨,便说是你修炼时走火入魔,不慎所伤。”

“怎会无妨?此乃盈曦之力所灼,一旦被看出端倪,如何收场?”

二人正低声争执间,房门被人从外推开。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原来你二人在这里。”

子不识与俞秋毫闻声,瞬间僵在原地,连呼吸都停滞了半分。

来人俞天久。

他目光扫过床榻,问道:“你二人……这是在干嘛?”

“哦!爹,不识他修炼受了点伤,我正为他上药呢!”俞秋毫强作镇定,抢先答道。

“对,秋毫在为我上药。”子不识连忙附和。

“上药?”俞天久踱步而入,“那为何还要在房外设下结界?”

“啊……这个……”俞秋毫眼珠一转,急中生智,“是不识他好面子,不想让旁人知晓他受伤之事,毕竟以他的修为,修炼时受伤,传出去总归不好听。”

“受了何伤?我来看看,严不严重。”俞天久说着,便朝床边走来。

二人心中大骇,紧张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慌乱。

俞天久已然行至榻前,俯身审视子不识后背的伤处,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肉,直见本源。

“无碍,舅舅,只是些皮外伤,片刻便好。”子不识喉头滚动,紧张得咽了口唾沫。

“皮外伤?”俞天久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我怎瞧着,这伤痕,倒像是被‘盈曦之力’灼烧所致?”

“绝无可能!”子不识矢口否认,语速快得惊人,“我何时离开过冥玄宗半步?又怎会遇上盈光宗之人,被其力量所伤?”

“当真?”俞天久追问。

“千真万确!不信您问秋毫,自昨日回府,我们二人便一直在府中修炼,寸步未离!”子不识向俞秋毫递去一个恳求的眼神。

“是啊,爹!”俞秋毫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们一直在府中闭关苦修呢。您看,不识都刻苦到走火入魔了。”

俞天久闻言,也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他直起身,在房中踱了两步,背对着二人,声音悠悠传来:

“既如此,那便好生歇着吧。今日的晨课,便免了。”

“好啊!”一听到“免了”二字,子不识与俞秋毫便惊喜得几乎要跳起来。

“你们还有脸应下?”俞天久猛地转身,目光如寒冰利刃,直刺二人,“真当老子是瞎子,看不出这盈曦灼伤的痕迹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