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思不独欢 > 第16章 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羁

相思不独欢 第16章 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羁

作者:棠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3:15:23 来源:文学城

原来织金回房了,脸上还汗津津的。

绮罗忙唤小丫头倒水与她洗脸。

织金拜过三位小主人,便拉住绮罗,道:“也劝你收敛些,贵人性子好听你胡诌,改日被有心人听去了,你预备如何?”

绮罗抿抿嘴,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元静心想虞妃的事便议论如此,不知刘慕卿又是被如何嚼舌根的,怪道李姝华盯紧自己。

织金收拾完,朝李姝华使了个眼色,两人便一前一后走到廊间,元静瞧见,也偷摸跟上来。

只见织金从袖里掏出两张笺递给姝华,笑道:“娘娘命七兵府和驾部列了这趟要来的世家少年,才叫贺夫人检审过,我誊抄了来,叫你看看。”

李姝华脸一红,并没接。

织金道:“我瞧不少都是学里的,你本认识。到底是咱们私下说,尽管先看看,若都不中意,也商量了好早拿主意。”

姝华脸上的红晕更加浓郁,好似从云霞变成绸缎,将笺颤颤巍巍接到手里,低头认真打量起来。

织金抬眼瞧见元静,只撇撇嘴,朝她嗔一声。

李姝华忙回头看,瞧见是她,只道:“你又巴巴地来做什么?”

元静贴上来,笑道:“让我也参谋参谋。”她将下巴搁在姝华肩上,朝她手里看。

织金道:“听贺夫人说,秘书令李允家的公子生得相貌堂堂,你们可见过?”

元静道:“倒不难看。”

织金横了她一眼,笑道:“谁能入你眼?”

元静心中一动,却道:“学堂诸人,萧濬是头一个相貌出众的。他怎么不在单子上?”

织金道:“哪个萧濬?”

元静遂解释一番。

织金听见他生肖,叹道:“可惜年纪太小些。”

李姝华读完,将纸叠好还给织金,道:“他样貌确实出众,只是性子古怪,人说话也不怎么搭理,”遂又叹口气,朝织金继续道:“说来也奇怪,越是这样,学堂里头打量他的女子倒越多,叫人想不通。”

织金扑哧笑出声。

元静诧异道:“竟有此事?这人古怪起来,心思未免曲折。可他——,为人却纯粹,读得书比我们都多,想得也多,便容易沉郁。”

李姝华笑道:“我瞧他还愿意跟你说话,何不邀上一块儿去秋猎?多跟大家交往交往,性子兴许就变了。”

织金道:“既然是同学,请他去秋猎也无妨。娘娘素爱保媒拉纤,这趟记熟了,保不准下次为他说门好婚事呢。”

李姝华和元静听完,相视一笑,不再话下。

却说自前一趟鹿苑郊游后,元悦心思日渐活泛,一日要往北苑骑马射猎,一日又要往西山野炊,只因天气实在一日热过一日,便无人应他。

至入秋时,他思来想去,索性提议相好的这一干人,学前代贤者大家,结做个竹林诗社,仿古人竹林之游。每经一事,众人皆作诗留念,既清雅又趣味十足。

李姝华听罢,率先摆手,道:“日日在学堂里,听你们几个已经聒噪得很,好不容易休息了,还要听你们叽叽喳喳,我实在头疼。”

元缄也道:“况且我们几个诗才也浅,人家竹林之游,极雅极有姿态,万一我们收不住手,只搞出什么焚琴煮鹤来,岂不叫人笑上天。”

元悦又四处瞅瞅,道:“咱们这一帮人,每次要玩要聚,嘻嘻哈哈便罢,跟外头竟没什么分别,实在难以足兴,我这才提拟个诗社。但也不一定非要作诗,见着好来,无论诗词歌赋什么题材,重在纪念,才显出咱们每次都玩得有滋有味呢。”

元韫听得,忖了一会儿道:“你这立意是极好的,可这社吧,听来实在粗糙,既不限文,又不限题,无格式无规矩,不像样,叫人如何着手?”

众人望向她,兀自点点头,元悦一时犯难,欲再辩时,却并无可说的。

元静见状,悄悄走到他旁边,助道:“三皇子所说,每次玩罢,造文纪念,以抒趣意这句,我极赞同。就是模模糊糊,没甚规矩。倒不如,咱们现下先约个社,定了人,再往后每月或每季,或要起一事,或要咏一物,凭题目来定文体格式,既不太拘泥,也不太宽纵,人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诗文可写,这次轮不到,下次再作,岂不好?”

元悦忙点点头,道:“静姐姐说得对,先把气氛弄起来。”

元静敛袖捂嘴,笑望一眼元悦,随之眼神又飘向元韫,道:“方才听韫姑姑所说,当中倒有些作诗的学问。不如就以姑姑做社长,每次定文体规矩,再兼评判高低。自然,入社的其余人也可随意探讨评论,只仍以姑姑当最终评判。”

元悦走到元韫身边,笑道:“韫姑姑若愿意,我这个提议人心甘情愿让贤。”

元韫举扇子轻拍他肩膀,又望向元静,似有怒意,嗔道是:“你静姐姐这个人,嘴上是没把门的,只偏我素来疼惜,今儿她又来臊我。打不了她,只好打你。”

元悦忙忙告饶,着急嚷道:“静姐姐还不救我?”

元维望向自己哥哥直笑,道:“姑姑打你,怎么你口口声声喊静姐姐,倒不向姑姑求饶。”

元静道:“实在多谢姑姑疼惜,我人小身子骨弱,三皇子受累,且替我担着罢。”又继续道:“咱们这一个干人,论年纪,论资质,论才华,姑姑都理应承此重任,带侄儿们一同精进。只是——,”又指了指元悦,道:“有个正牌社长了,一应格式、题目、评判自有人料理。只是,还要配个副社长呢,这譬如起社的地方、日子、缘由,也要人拿主意。”

元维望了望众人,接道:“必然还要有人拿钱做东道——”

元静笑着朝元悦努嘴,道:“再没有比这个富贵闲人更合适的。”拿扇子指指元悦。

众人也跟着笑望向元悦。

元悦笑道:“这能有几个钱,可富贵闲人四字,妙极,妙极,我爱得很,为这四个字,副社长,自是认下了。”

元维暗瞅几眼,见他已然招呼侍从奉上纸笔,兴奋地朝众人道:“我现下便记名字,日后按时发帖,邀请各位诗友起社一聚,以重兴竹林之游。”

元静见众人一群脑袋凑在元悦处,便悄悄退出,走至后边,敲了敲萧濬的桌子,问道:“你来不来?”

萧濬抬头,见到她,心中一喜,只是脸上仍冷冷的,目不转睛朝她道:“你想我去么?”

元静冷笑一声,回头看向元悦,道:“这儿还有一个,你别漏了。”

元悦抬手,狐疑问道:“萧濬也来?”

元静点点头,道:“他自然来的。”

自鹿苑郊游那日后,元静和萧濬的关系破冰,她常邀他一起参加众人的活动。

萧濬本性喜静,心中又暗暗羡慕人多热闹,可来往调笑久了,却又嫌烦,说话直言不讳,众人常不解,觉他脾气乖僻,难以相处。唯独元静并不以他脾气为意,常替他解围。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成为朋友,萧濬也时常偷带些世上已不再流传的南土杂书给她。元静看完,又推给弟弟读过,其中与宗学所教违背之处,便细拆开品评,似有探得历史真相之感。

这日他们正作赏菊诗,几个人聊得火热。元维的侍女却不知从哪里钻出,因瞧见她砚台里墨干了,便忙不迭地挤到跟前研起来。

元诘笑道:“偏挑这会儿子出头。”

元静瞧她一眼,听元维不耐烦道:“正说话呢,着急什么?”

小丫头慌地停下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喏道:“只因上次墨干,公主急了,奴婢生怕有错,心想趁写字前备好。”

元维皱了皱眉,道:“莫非上次训你还有气了?”

侍女忙说不敢,手里端着砚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元维瞧着她抿了抿嘴,道:“还不走开,在这儿候什么呢?”

元静笑道:“我看她心里十分明白,只是嘴上说不出来。你今日诗兴太盛,这首《咏菊》正像还没煞住的,听我们夸着,她便生怕这墨赶不上你的才情,等你写罢,她自己也好沾光呢。”

元维横了婢女一眼,便不再苛责,吩咐她下去。

元缄听罢,偷偷瞄元静一眼,似乎她嘴上功夫又精进了,心中滋味越发复杂。

却说太后欲借九月朝廷讲武的机会,为外孙女李姝华觅一良婿,也叫上元静姐弟见见世面。

两人还从未骑过马,便随元悦一同到北苑试练。

这日一大早,元静特特换过一身新制的翻领窄袖胡服,脚着皮靴,腰系蹀躞带,和元缄相互看过,打扮稳妥,才来拜太后。

骆宾华见着,也喜欢得很,命服侍的好生跟着照料。

出宫时,李姝华并织金又万般叮咛嘱咐身边人,两人急不可耐答应,便乘了车前去会元悦、元维并四皇子元馨,不多时,众人行至北苑马场。

那三个自小便会马术,是熟惯的。其中元馨骑术尤佳,他本素爱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只觉看书索然无味,又兼觉自己嘴笨舌拙,所以虽也在学堂,却与他们几人并不亲近。

指给元静的马夫名叫裴斐,是个只大她几岁的少年,大概久在此处,皮肤黝黑,身体也颇魁梧。元静拿了马鞭,又挑过马驹,便由他扶着上了马。

两人还慢悠悠逡巡着,那边几人已纵情策马扬灰,欢腾起来。

元静叹口气道:“裴斐,我几时才能像那样?”

裴斐也骑一马在旁,牵着元静坐骑的缰绳,边扯边道:“启禀贵人,欲速则不达,学会骑马很容易的,只是要骑好,须花大时间练习。”

她失落地点点头,道:“世间凡事总归如此。只我想象策马奔腾的感觉太好,一时没想到,这会儿晃晃悠悠竟如此无聊。”

“贵人说的是,世间哪有容易的事,须得累积无数点滴功夫,才能有一时片刻肆意。”

元静斜乜他一眼,心想这年轻人心里竟这般苍老,遂问道:“你马术可好?”

马夫挠挠头,道:“总归没摔过,算好吧。”

“射箭呢?”

“勉强说得过去。”

“那你演给我看看。”

裴斐一时没明白,只发愣,并不动弹。

“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功夫。”

裴斐道是,回马房取了弯弓箭囊,便策马而出,行至元静身边,拉过她的缰绳,道一声“贵人扶好”,便直往草原水洼地来。

飞奔这刻,风呼啸擦过身子,元静脑中突然又想起壶梁殿的屋顶,远处雪山皑皑,近处铃铛作响,天空繁星满布,群鸟在飞。

拥有的人,自不知其中珍贵之处。

骑了好一会儿,眼见斜阳西坠,群山墨染,北苑深处的雁群振翅归巢。

裴斐几番凝神细打量,待再结群滑来时,他拉开弓,跟随雁群方向微转,静静等待着。元静凝神望着他,只听“嗖”一声,还没待反应过来,紧接着听到锐器清晰穿透筋肉的动静,便是两只大雁直冲冲掉下。

元静忙地拍手,道:“裴斐,你很厉害啊!”

裴斐听她狂赞,羞得低下头,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元静又道:“那讲武骑射时,你可有去?”

马夫摇头,道:“小人是个奴隶,不是贵族子弟,也不是将帅士卒,只配在马房伺候呢。”

“——你想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么?”

裴斐听罢,先不言语,过了片刻才道:“或者有朝一日脱了奴籍,小人便去试试。”

元静听他说话,回想起许多没入永巷的面孔来,从他们又想到自己。

如果不是侥幸翻入紫宫寺,终其一生,也都只是在高墙内卑贱地活着。

她又想起李姝华提醒,立事须尽早,趁祖母尚能做主。她那时不懂姝华的急迫,眼见宫里为她的婚事如此细心筹谋,终于意会过来。

只是也不知道慕舆知什么盘算,过了这些年,说不定他早忘记自己,那也没什么,可天地广阔,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到底是一头雾水,叫她无端忧愁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