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京别记 > 第35章 槐里

西京别记 第35章 槐里

作者:梧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8:25:35 来源:文学城

“为什么?”

游鸿没克制住,声音稍微大了点。

卫子夫面色僵硬道:“能小声些吗?”

游鸿眨了眨眼,“抱歉,失礼了。”

“但我还是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记得公主待人很和善啊?”

“跟公主无关。”

卫子夫不愿多言,抬步便要离去,可步子刚迈开,就想起此刻头上戴的这顶笠帽,原是游鸿的东西。

按理说,她应该把帽子还给人家,但眼下这个情形,又实在离不开。

思来想去,她斟酌了下措辞,认真的对游鸿说:“你这个斗笠,能卖给我吗?”

“好啊。”游鸿满口答应。

他神态温和道:“不过这顶笠帽我戴很久了,有些旧了。这样吧,它是我花十文钱买的,现在折半卖给你,只要五钱,怎么样?”

“行。”卫子夫勉强笑了笑,随即把话题转到了别的地方,“我记得你说过,你常在这附近给人看相?”

“是,怎么?”

“这顶斗笠,还有刚才你给乞儿的那些钱,我日后一并来这儿还你。”

语毕,卫子夫低下头,再次转身欲去,却冷不防被身后之人的呵斥声叫停了脚步。

“站住!”

子夫叹出一口气,回头,有些心虚地问:“还有什么事吗?”

“还有什么事吗?”游鸿重复了一遍,脸色臭的很,“你什么意思?”

“一文钱不给就想走?”

卫子夫竭力解释,“不是不给,我没想要赖账,只是现在身上没钱。”

“没钱?”

游鸿不信,他一脸怀疑地问:“搜寻的人都以你身上的金玉为凭,你以为我会信你缺这区区十五钱吗?”

“无论你信不信,这都是事实。”

游鸿面上浮现出的质疑之色伤害了子夫的尊严。

她忍不住为自己多辩了两句:“至于金玉首饰,既然已是旁人用来辨认、甚至是搜找我的凭证,那你就该知道,这两件物什在我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好东西,反而会招灾揽祸。”

说这些话的时候,子夫的语调里明显是含着怒意的。

游鸿觉出来了,于是和缓了口气,“是我误会了,别动怒。”

卫子夫面沉如水,驳道:“我没有动怒。”

“是、是。”

游鸿不走心的应了两声,继而追问道:“那你现在身无分文,又准备去哪儿呢?”

“与你无关。”

卫子夫的情绪忽然变得很冷淡,她有点儿戒备地望向游鸿,“钱我肯定会还你,要没有其他的事,我就先走了。”

被冷待的游鸿很受伤似的问:“我就这么不值得信任?”

“好歹有过三面之缘,怎么也算是半个朋友吧,你同我说道说道,我又不会告诉别人。况且,能认识你的那些人,我都不认识啊。”

卫子夫眉头紧锁,“我不是这个意思,更不怕别人背后议论。我只是觉得告诉你这些根本没用,懂了吗?”

“我说了,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还是你我的私事很好奇?”

“不然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游鸿满心无辜,“我当然好奇啊,不然问你干什么?”

……

轻浮,有病!

卫子夫觉得自己一定是傻了,才会跟对方在这儿胡乱掰扯这么久。

忍无可忍的子夫当即甩袖离开,步伐极快,游鸿紧赶慢赶,才终于拦在了她的身前。

“诶,等等,你听我说。”

游鸿站在卫子夫的身前,气喘吁吁的解释,“我承认我有求知心,但绝没有看笑话的意思。”

卫子夫被对方的诡辩言辞给震慑住了。

她没想到,这世上竟有人能将自己无聊的窥私欲,粉饰成正大光明的求知之心。

卫子夫简直不知道该作何感想,索性没好气儿地说道:“你还想知道什么?不如干脆一次问个通透。”

游鸿也不见外,“这可是你自己同意的。”

随后,他开始详细叙说起来。

“以我微薄的见识,所知奴婢犯错或得罪贵人的情况,大多是私刑、送官或者转卖这几种处置方式,像你这样直接被赶出来的……不太常见。”

卫子夫认同地点头,但她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反问道:“所以呢?少见,就等同没有?你就觉得我在骗你,是不是?”

游鸿悻悻道:“我没这么说。”

“我就是觉得,你既然是被赶出来的,身上还半文钱都没有,那最起码该有个落脚处,不然名籍又该转到哪儿去?总不能人都走了,还把名籍挂在平阳侯府那儿吧。”

边说着,游鸿瞥了眼卫子夫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才放心往下讲。

“可什么样的地方会肯接收一个婢女的名籍呢?商户的作坊勉强算一个,再有就是……夫壻。”

“到底是哪一个呢?”

游鸿收起了方才的轻浮态度,转而摆出了一副为友人担忧打算的姿态。

这让卫子夫突然回想起第一次与他见面的场景,那时游鸿还总是横眉立目、带着几分高傲的样子;可等第二次遇见,他却已十分狼狈;到如今,游鸿这多嘴多舌的做派,更让子夫烦不胜烦。

这一连串的印象摞在一块儿,早把游鸿在卫子夫心里那点“隐士高人”的神秘莫测之感消磨得干干净净,半点不剩。

许是真被缠问够了,卫子夫坦白说:“勉强算后面那个吧,至于那人,你也认识。”

“我认识?”

卫子夫抬头看天,语调无喜无悲,“嗯,那天要教训你的那群人里有一个姓任的,你还记得吧?”

游鸿呆住了,安静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咧嘴露出了一个笑容。

“看我我的相术还是准的。”

“相术……”

卫子夫愣了愣,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上次分别时,他曾说自己会在三个月内行嫁娶之事。

而从那时到今天,不多不少,正好过了三个月。

想想没着落的卫青和大姊他们,卫子夫不由得感到心酸,她挖苦道:“要紧的事看不准,这种无用之事倒是准得很。”

“别嘀咕了。”

游鸿听不下去,他最讨厌别人质疑他的相术。

他瞪了卫子夫一眼,说:“老马尚有迷途时,更何况我,少揪着不放。”

“是,您是值得敬重的老马,您想知道的,我也全都招了,现在能让我走了吗?”卫子夫不想和他吵,也没力气再吵了,只想赶快走。

然而,游鸿这个没眼色的,也不知是真不懂看人眼色,还是故意装迟钝,竟又开始自说自话起来。

“好了,常言‘大方无隅’,你做下的种种无理行径,我不跟你计较了。这样吧,你站在原地不要挪动,我先去买件东西,等我回来,就带你去找任长卿。”

这走向出乎卫子夫的意料,她不免疑惑地问:“你能找到他?”

游鸿谦虚笑笑,“人不一定找得到,但他家我还是找得到的。话说回来,这还有你的一份功。”

他顿了顿,侧首盯住卫子夫双眸,加重语气道:“之前忘问了,是谁教你编排我被父母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

“我……我当时也是不得已,才这么说的。况且你刚才不也编排了我一通?”

想到自己之前胡乱编造出的谎言,子夫的面上多了几分窘迫。虽然她早就练了撒谎不打腹稿的能耐,但被当事人戳穿的时候,难免还是会生出几分无地自容之感。

好在游鸿也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不咸不淡地刺了卫子夫一句,“好吧,那就当扯平了。”

讲完这句,他又转回正题,继续解释道:“任君心善,听信了你替我求情的话后,不仅帮我解了围,还收容了我几天。”

卫子夫:“将你收容在他家?”

“对。”游鸿轻点了下头:“他家在槐里义乡,不算很远。”

槐里……卫子夫垂眸沉思了起来。

要是别的地方,子夫可能不太了解,但槐里她还真知道一二。

槐里县不仅地处长安周边、是关中的核心县域,更人口稠密、富庶非常,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朝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生身母亲,正出自这里。

连太后同前夫所生的女儿金俗,如果不出意外,此时恐怕也还在槐里做农妇,尚未被认回。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子夫感到忧虑不安。

她有些害怕,怕自己会碰上金俗,更怕自己本就不算平静的生活会因为金俗而再起波澜。

子夫不断地安慰着自己,槐里毕竟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县,还管辖着许许多多乡里,不会有那么巧。

就这样自我开导了许久,她的心情才恢复如常。

等子夫想起来询问更多问题时,却发现游鸿早已趁她没注意走远了。

卫子夫很犹豫自己是否该站在原地等待,按她最初的计划,是想直接寻去那家酒肆的。

但话又说回来,若有别的选择,她本也不愿去叨扰任长卿的姑母。

以她的身份和境况,任长卿肯冒着风险、好心帮她圆谎,就已是很难得的了,未必会真把有关她的事告知家里的亲人。

在给别人多添些麻烦,和自己多受点辛苦之间,卫子夫纠结着选择了后者。

她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不过,有了决断,并不代表往后就会一切顺利。

卫子夫低头,看了眼脚上穿的鞋,这就有一个难题摆在她面前。

鞋子是双皮履,原该适合外出行走,就是鞋底太薄。

若能始终走在府苑里的石板路或平坦大路上倒还好些,可要是走在怪石丛生的崎岖乡路上,足底一定会被硌伤。

子夫有预感,自己的双脚可能会被硌肿,肿得像熊掌那样宽,像猪蹄那样胖,说不定还会被某块边缘尖锐的石子戳破,直接流血。

然而即使早早预见了这样可怕的情景也没用,因为她无力阻止它的发生,哪怕只需花二三十文钱买一双新鞋子,就能改变这糟心的境遇。

一阵无奈从心底漫上来,子夫扯了扯嘴角,竟勾出点笑来。

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笑来的莫名其妙。

大抵是真倒霉过了头,全身心早就麻木了,既没力气难过,也提不起劲慌张,连该哭该恼的正确反应,都做不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