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无法被遗忘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无法被遗忘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作者:孟春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7 14:43:06 来源:文学城

风是这片土地上最恒久的吟游诗人,它呜咽着穿过废弃都市的钢筋骨架,卷起灰色的沙尘,拍打在锈迹斑斑的铁皮墙上,发出单调而永恒的声响。曾经被称为“城市”的地方,如今更像是巨兽风化后的骸骨,沉默地矗立在地平线上,警示着过往的辉煌与最终的沉寂。

文明的瓦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十日诏令”那声冰冷的宣告后,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痛苦的窒息。最初的全球性混乱、无差别屠杀与能力失控,如同一场高烧,烧毁了旧世界的社会神经网络。紧随其后的,是更为致命的并发症——秩序崩溃导致的供应链断裂,粮食与洁净水的稀缺引发了更原始的争夺;维系现代社会的能源网络(电网、互联网)彻底停摆,将人类重新抛回了信息黑暗时代;而某些地区,因强大异能者或浮游者的战斗,乃至未知的能量污染,形成了永久性的、物理规则都似乎略显扭曲的“死寂区”或“扭曲丛林”,成为生人勿近的绝地。

在这片文明的废墟上,新的生命形态——或者说,生存形态——如同顽强的苔藓,在裂缝中艰难地滋生。它们大多自称“殖民地”或“庇护所”,而外界,则更常以冰冷的编号或残存的地名称呼它们。

铁与希望之城——第七区

黄昏时分,第七区的瞭望塔上,巨大的、由旧世界风力发电机叶片改造的探照灯已经开始预热,发出低沉的嗡鸣。灯光偶尔扫过外围高达十米、由混凝土碎块、废弃车辆和强化金属板垒砌的城墙,映照出墙上斑驳的暗红色锈迹与更深色的、难以洗净的污痕。

第七区是这片区域公认的“大型堡垒”,由原异能者管理局一支残存的主力部队建立并维持。它占据了一个旧世界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拥有相对完整的防御工事和内部循环系统。进入第七区需要经过严格盘查,不仅要确认身份、能力(登记在册),更重要的是,需要度过为期三天的隔离观察期,以排除被精神控制或携带变异瘟疫的可能。

城墙之内,并非一派祥和。低矮的、由各种材料拼凑而成的房屋紧密地挤在一起,狭窄的街道上空悬挂着晾衣绳和杂乱的电线——后者连接着区中心那台昼夜不停轰鸣的巨型柴油发电机,为核心区域、防御设施以及最重要的——水净化厂——提供电力。空气里混杂着柴油废气、食物烹饪的香味、消毒水以及若有若无的、来自墙外废墟的铁锈与尘埃的味道。

这里是秩序与挣扎的混合体。穿着统一制服、佩戴着“第七区守卫”臂章的异能者小队在主要街道巡逻,他们的能力或许不强,但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是维持内部稳定的基石。而在市场区,喧嚣鼎沸,以物易物是主流。一块压缩干粮、一盒未过期的抗生素、一颗适配某种老式枪械的子弹、一块蓄电量尚可的旧时代电池……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价值。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男人,正小心翼翼地用一小罐自己过滤的、相对洁净的雨水,跟摊主换取几根能量棒。他的异能是“微弱电流操控”,在旧世界或许能当个不错的电工,在这里,他最大的价值是为区里的电路检修打下手,换取微薄的配给。

不远处,一个简易的诊所外排着长队。坐诊的是一位面色疲惫的年轻女人,她的指尖散发着柔和的绿色光芒,轻轻按在一个孩子溃烂的伤口上。她是治疗系异能者,是殖民地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但她的能力也有极限,每天能治疗的人数固定,能量耗尽便无能为力。更多的普通伤病,依然依赖着从废墟中挖掘出的、日益减少的药品。

在第七区的中心,原物流中心的指挥大楼被改造成了行政中心和研究所。灯火通明的房间内,技术人员(其中不少是觉醒了记忆强化、精密计算或物质分析类异能的)正在分析最近从附近“遗迹”(一座废弃的大学图书馆服务器机房)中抢救出来的数据硬盘。他们试图从中找到关于旧世界农业技术、水处理工艺或者新能源的只言片语。这就是第七区,乃至所有类似大型殖民地的希望所在——并非仅仅苟活,而是在废墟之上,尝试重新点燃科技的星火,哪怕这火光微弱如萤。

混乱与原始的熔炉——锈镇

如果说第七区是秩序的代表,那么两百公里外,依托着一个废弃巨型炼钢厂建立的“锈镇”,就是混乱与原始力量的展台。

这里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只有几个势力最大的异能者头目划地而治。围墙?有的,但那只是象征性的铁丝网和破烂的障碍物,更多是用于标识地盘而非防御外敌。真正的防御,是头目们自身的凶名和他们麾下亡命之徒的战斗力。

锈镇的核心是那座巨大的、已经停止运转多年的高炉,它如同一个锈红色的巨人,沉默地俯瞰着下方杂乱无章的棚户区和喧嚣肮脏的集市。这里的交易更加直接,也更加血腥。武器、弹药、燃料、以及……人口,都是明码标价的商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劣质酒精、汗臭和暴力的气息。

一个壮汉刚刚在角斗场(一个用废旧集装箱围起来的土坑)里,用他“岩石皮肤”的异能扭断了对手的脖子,赢得了满堂喝彩以及一小袋浑浊的、自称是“伏特加”的液体。他是某个头目的打手,他的价值就在于他的拳头能有多硬。

而在锈镇的边缘,一群面黄肌瘦、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异能的“废土民”,正蹲在污染严重的河边,用自制的简陋过滤器,艰难地获取着每日的饮水。他们是被遗忘的边缘人,依靠捡拾强者看不上的垃圾、或者从事最危险最低贱的工作(比如探索附近辐射轻微超标的区域)来换取活下去的机会。一个孩子因为不小心碰倒了一个路过巡逻队员(某个头目的手下)的水壶,被一脚踹倒在地,不敢哭出声,只是蜷缩着,直到那人骂骂咧咧地走远。

这里没有未来,只有当下的生存。科技?在锈镇,最先进的科技可能就是某个疯子从遗迹里翻找出来的、还能偶尔启动一下的旧世界焊接工具,或者是一把保养得还不错的老式突击步枪。复兴是一个遥远到可笑的词汇。

复兴的星火与科技的幽灵

然而,希望并未完全死绝。在广袤的废土上,确实存在着致力于“复兴”的组织。它们不像第七区那样偏安一隅,也不像锈镇那样沉溺混乱。

“复兴军” 是其中名声最著的一个。他们并非固定的殖民地,而是一个松散的网络,由分散在各处的、认同其理念的小型聚落、流浪技术专家和理想主义异能者组成。他们的标志是一个环绕着齿轮的破旧地球仪。复兴军的成员相信,人类的出路在于重新掌握并发展科技,重建跨区域的联系与合作,最终打破“系统”强加的桎梏,至少,是让人类在废土上活得更有尊严。

他们活跃于各个危险的遗迹,目标明确——寻找旧世界的科技蓝图、科研数据、完好的精密仪器以及尚未被污染的知识载体。他们会秘密发行手抄的、或利用老旧印刷机印制的“技术通讯”,在上面交流如何修复太阳能电池板、如何从特定变异植物中提取药物成分、如何建立小范围的无线电中继网络等等。他们的存在,如同在黑暗中传递的微弱火种,虽然随时可能熄灭,却固执地不肯认输。

与之相对,另一个被称为 “智械联盟” 的组织则更加神秘,也更具科幻色彩。传言他们占据了一个旧时代的自动化工厂或某个地下研究设施。他们极度依赖并发展科技,但方向更为激进。有人声称他们试图重启旧世界的AI,有人则说他们在尝试将异能者的能力与机械义体结合,创造出更强大的“改造战士”。甚至有小道消息流传,联盟的核心成员,可能并非完全的人类,而是保留了部分意识的“上传者”。他们行事诡秘,很少与其他势力直接接触,但偶尔流出的、远超当前废土平均水平的技术造物(如能量武器原型、小型无人机、高效过滤芯片),都彰显着他们不容小觑的实力和难以揣测的目的。

无形的恐惧与日常的挣扎

无论在哪类殖民地,有两个阴影始终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一是 “系统”的月度指令。每个月到了特定时间,一种无形的、压抑的氛围就会笼罩所有知情者。浮游者们会开始行动。在第七区,可能会发生离奇的、找不到凶手的死亡事件,死者往往是看似不起眼的人,但总能引起一阵恐慌与猜忌。而在锈镇,则可能爆发更直接的、小规模的屠杀,某个浮游者为了完成任务,可能会直接清理掉目标及其周围的“碍事者”。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成为那十分之一,或者是在浮游者猎杀过程中被波及的“附带损失”。

二是环境的异变。离开殖民地的庇护,废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手。变异的生物——如轿车般大小、甲壳能弹开小口径子弹的“辐射蝎”,能释放精神干扰波动的“惑心藤”,成群结队、啃食一切金属与血肉的“食铁蚁”——在荒野中游荡。此外,还有随机出现的能量风暴,能干扰甚至暂时剥夺异能者的能力;以及那些看不见的辐射污染区、化学毒素残留地带,每一步都可能踏足死亡。

这就是铁锈纪元下的世界。文明破碎,科技沦为需要挖掘的遗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绽放出最恶毒与最坚韧的花朵。大型殖民地如第七区在秩序的框架内挣扎求存,试图重燃星火;混乱之地如锈镇则奉行最原始的弱肉强食;而复兴军与智械联盟这样的组织,则在暗中描绘着未来可能的不同图景。

风依旧在吹,卷起历史的尘埃,也带来了远方变异体的嘶吼与无线电里断断续续的、寻求联系的微弱信号。这是一个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一个在废墟上书写新传说的时代。而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那冰冷无声的“系统”注视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