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6章 第六章

我的温度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磐石公关的办公室凌晨两点依旧灯火通明。

顾怀瑾站在舆情监控屏前,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像是一条不安分的河流,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话题热度在半小时内上升了百分之三百。”

周晨阳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峰值,

“陆子豪肯定买了水军,否则不可能扩散得这么快。”

顾怀瑾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些刺眼的标题——《公关大佬冷对恩师葬礼,全程心不在焉》《揭秘顾怀瑾不为人知的一面:

冷漠还是心虚?》。

配图是他在陈教授葬礼上被偷拍的几张照片,角度刁钻,恰好捕捉到他因疲惫而走神的瞬间。

“联系法务部,准备律师函。”

顾怀瑾的声音冷得像冰,

“重点针对‘商业洞察’和‘财经快线’这两家媒体,他们用了肯定性表述,已经构成诽谤。”

周晨阳快速记录着指令,但眉头紧锁:

“顾总,直接发律师函可能会让事态升级。陆子豪明显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

“我知道。”

顾怀瑾转身走向咖啡机,倒了今天的第五杯黑咖啡,

“所以律师函只是幌子。你私下联系那两家媒体的主编,提醒他们我们手握他们上次收受企业贿赂的证据。”

周晨阳眼睛一亮:

“明白,我这就去办。”

顾怀瑾独自留在监控中心,看着屏幕上自己那张被放大且刻意丑化的脸。

照片上,他站在葬礼角落,眼神空洞,确实像极了报道中描述的“冷漠无情”。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刻他正与连日失眠导致的眩晕抗争,险些站立不稳。

更讽刺的是,那些照片没有捕捉到的是,正是在那场葬礼上,他获得了数月来第一次自然的睡眠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手机震动,是师母发来的消息:

“怀瑾,看到一些不实报道,需要我出面澄清吗?”

顾怀瑾心头一暖,回复道:

“不必担心,我会处理。您保重身体。”

刚放下手机,又一个电话进来。

这次是宏远集团的董事长,他最新且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顾总,我看到了一些关于你的新闻。”

对方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我需要确认这不会影响我们即将推出的产品宣传。”

顾怀瑾深吸一口气,用最专业的声音回答:

“张董,请放心,这是我的个人事务,绝不会影响公司业务。事实上,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测试一下新开发的舆情预警系统。”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后传来轻笑:

“好吧,我相信你的能力。不过顾总,这个行业你也知道,形象就是一切。”

挂断电话,顾怀瑾揉了揉眉心。

张董的言下之意很明确:

尽快解决问题,否则可能影响合作。

他打开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拿出一张旧照片。

那是八年前与周磊、周晨阳兄弟的合影,拍摄于周磊牺牲前三个月。

照片上的三个年轻人穿着军装,笑容灿烂,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多年来,每当压力大到难以承受时,他都会看着这张照片。

周磊永远定格在25岁,而他和周晨阳却要继续前行。

这种幸存者的愧疚,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刻提醒着他生命的脆弱。

“顾总,‘商业洞察’的主编答应撤稿了。”

周晨阳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胜利的喜悦,

“他听到贿赂证据几个字就软了,答应明天发一篇正面报道来平衡舆论。”

顾怀瑾点点头,将照片放回抽屉:

“做得很好。另一家呢?”

“财经快线态度强硬些,但同意不再跟进这个话题。”

周晨阳顿了顿,小心地观察着老板的脸色,

“不过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控制起来比较困难,陆子豪雇佣的水军很专业,话题标签已经进入热搜榜前二十。”

顾怀瑾调出社交媒体监测界面,#顾怀瑾人设崩塌#的话题下已经积累了数千条评论。

大部分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群众,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的含沙射影。

“磐石的顾总终于翻车了?”

“早就觉得他那些完美形象太假。”

“听说他部队出身,是不是有PTSD啊?”

...

最后一条评论让顾怀瑾眼神一暗。

周晨阳显然也看到了,立即说:

“我会让技术部门重点删除涉及您服役经历的讨论。”

“不必。”

顾怀瑾抬手制止,

“越是敏感,越容易引人猜测。让水军引导话题转向商业竞争诽谤的方向。”

“明白。”

周晨阳点头,又忍不住问道,

“顾总,您真的没事吗?您已经三天没怎么休息了。”

顾怀瑾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一角的小弹窗上

——那是他设置的特别提醒,与“归途”公司相关的新闻。

此刻,弹窗显示的是沈熹微发表的一篇题为《告别式的艺术:从终结到延续》的文章摘要。

不知为何,看到那个名字,他紧绷的神经似乎有了一丝松懈。

葬礼上那种奇异的平静感再次浮现,虽然转瞬即逝,却真实可辨。

“晨阳,你相信有些人天生就能带给别人平静吗?”顾怀瑾突然问道。

周晨阳被这个突兀的问题问住了,思考片刻后回答:

“我哥生前就有这种能力。无论情况多糟糕,只要他在,大家就觉得还有希望。”

提到周磊,他的声音微微低沉。

顾怀瑾沉默地点点头。

周磊确实有这种魔力,而沈熹微似乎也有类似的特质

——不是通过言语鼓励,而是一种存在本身散发出的安宁力量。

“继续监控舆情,有变化随时通知我。”

顾怀瑾起身拿起外套,“我出去透透气。”

...

凌晨的街道空旷寂静。

顾怀瑾让司机离开,自己沿着人行道漫无目的地走着。

夜风微凉,吹散了些许疲惫,但头痛依旧如影随形。

他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外。

橱窗里陈列着最新畅销书,其中一本的标题吸引了他的目光——《情感的智慧》。

若是平时,他一定会对这种自助类书籍嗤之以鼻。

但今晚,鬼使神差地,他推门走进了书店。

书架间只有零星几个夜猫子读者。

顾怀瑾在心理学区域停留,手指划过一本本书脊,最终停在一本《哀伤与共情》上。

作者的名字让他微微一愣:沈熹微。

他抽出这本书,薄薄的一册,封面简约素雅。

翻开扉页,作者简介中写着:

“沈熹微,殡葬礼仪师,专注于哀伤辅导与生命教育。”

在满是心理学博士和教授的作者群中,一个殡葬礼仪师的著作显得格外突兀,却又莫名契合。

顾怀瑾找了个角落坐下,开始阅读。

书中没有艰涩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探讨如何面对失去、如何从悲伤中寻找意义。

沈熹微的文字平和而有力量,就像她本人一样。

“悲伤不是需要治愈的疾病,而是爱的自然延续。”

他在某一页读到了这句话,手指不自觉地停留在那些文字上。

多年来,他一直将周磊的死视为需要克服的创伤,将愧疚感视为需要消除的负面情绪。

但沈熹微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些情感不需要被战胜,而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纳。

书店的钟声敲响凌晨三点。

顾怀瑾合上书,买下了它。

走出书店时,他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仿佛有人在他喧嚣的内心中开辟了一小块安宁之地。

回到公司,周晨阳立即迎上来:

“顾总,舆情已经初步控制住了。我们放出了您多年来资助陈教授研究项目的消息,舆论开始转向同情。”

顾怀瑾点点头,不置可否。

若是以前,他会为这样的战术胜利感到满意。

但今晚,他只觉得疲惫和空洞。

他打开电脑,调出陈教授葬礼上拍摄的几张照片

——不是媒体报道的那些丑化镜头,而是仪式结束后,他与师母的合影。

照片上,他罕见地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那是发自内心的释然,而非商业场合的职业性笑容。

他将这张照片设置为电脑桌面,替换了之前使用的公司业绩图表。

“晨阳,明天上午的行程全部推迟。”顾怀瑾突然说道。

助理明显愣了一下:

“可是明天上午有与蓝海科技的签约仪式...”

“你代我出席。”

顾怀瑾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有些个人事务需要处理。”

周晨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头:

“好的,顾总。”

办公室重新恢复安静。

顾怀瑾打开沈熹微的那本书,继续阅读。

窗外,城市开始苏醒,晨曦微露。

而他沉浸在文字中,仿佛在寻找某种答案,或者说,在寻找某种勇气。

多年来,他习惯于用商业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情感上的困扰。

但这一次,他隐约感觉到,需要一种不同的方式。

他拿起手机,找到沈熹微的号码——那是之前商谈合作时留下的联系方式。

指尖悬在拨号键上,迟迟没有按下。

最终,他放下手机,打开邮箱,开始写一封邮件。

不是商业合作的正式函件,而是以个人名义的咨询请求。

用词谨慎,但诚意可辨。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晨光正好照进办公室,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色。

这个习惯掌控一切的男人,第一次主动向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敞开了大门。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沈熹微被清晨的阳光唤醒。

她拿起手机查看日程时,一封来自顾怀瑾的未读邮件正静静躺在收件箱里,等待着被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