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5章 第五章

我的温度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归途”公司的接待室内,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米色地毯上,形成温暖的光斑。

沈熹微坐在沙发上,面前是一位五十岁上下、衣着考究的女士——王太太。

从进门到现在不过十分钟,这位客户已经对葬礼方案提出了七处修改意见。

“我不明白为什么告别式不能使用红色装饰?老王生前最喜欢红色。”

王太太皱着眉头,涂着精致指甲油的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沙发扶手。

沈熹微保持着一贯的温和态度:

“红色在国内传统中通常代表喜庆,在葬礼上可能会让部分宾客感到不适。

我们可以考虑用王先生生前喜爱的其他颜色,比如他钟爱的深蓝色?”

“蓝色太阴沉了!”

王太太立刻反驳,

“我要的是一场体面的葬礼,不是让人抑郁的聚会。”

沈熹微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我理解您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折中,在主厅使用深蓝色为基调,但在鲜花选择上加入一些红色元素,比如红玫瑰,象征王先生炽热的生命力量。”

王太太似乎对这个提议还算满意,但很快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音乐清单也太保守了!老王最喜欢邓丽君,为什么不能多放几首她的歌?”

“我们已经选了《甜蜜蜜》和《月亮代表我的心》两首较为舒缓的曲目。”

沈熹微耐心解释,

“邓丽君的其他歌曲节奏较为轻快,可能不太适合告别式的氛围。”

“氛围?什么氛围?”

王太太的声音突然拔高,

“我丈夫死了,难道我还要在乎别人觉得合不合适吗?”

这句话中的痛苦和愤怒如此明显,让沈熹微停下了手中的笔。

她抬起头,认真地注视着王太太:

“您说得对,这是王先生最后的告别,应该以最能代表他的方式来进行。”

王太太似乎没料到她会赞同,一时语塞。

沈熹微轻轻推过一本纪念册:

“上周我和王先生的弟弟聊过,他提到王先生不仅是邓丽君的歌迷,还曾经在大学时代组过乐队,自己创作歌曲。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告别式上播放一首他的原创作品?那将是独一无二的纪念。”

王太太愣住了,眼中的防御逐渐软化。

她接过纪念册,手指轻抚过封面上的照片

—— 一个笑容灿烂的中年男人抱着吉他,正是她刚刚去世的丈夫。

“这首《秋日私语》是我们恋爱时他写给我的。”

王太太的声音哽咽了,

“已经三十年没听过了...”

“音乐是唤醒记忆最好的方式。”

沈熹微轻声说,

“告别式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更好的纪念。王先生的音乐才能是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应该被大家记住。”

王太太默默流泪片刻,然后擦干眼泪,恢复了之前的强势姿态,但语气已经缓和许多: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鲜花的预算还是太高了,至少要减掉三成。”

沈熹微微微一笑:

“事实上,我正准备建议您减少鲜花布置。

王先生生前是环保主义者,根据他弟弟的建议,我们可以用绿植代替部分鲜花,既环保又节约开支。

多余的预算可以用来制作纪念光盘,收录王先生的音乐作品,送给前来悼念的亲友。”

这个提议彻底打动了王太太!

她怔怔地看着沈熹微,仿佛第一次真正看到这个年轻的礼仪师:

“你...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老王的事?”

“每位逝者都值得被深入了解。”

沈熹微合上笔记本,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执行仪式,更是帮助生者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

接待室外的走廊上,顾怀瑾静静地站在角落,将刚才的一切尽收眼底。

他本是来“归途”公司与老板商谈合作事宜,却意外撞见了沈熹微接待客户的场景。

昨晚又是一夜无眠,今早处理完公司紧急事务后,鬼使神差地,他让司机把车开到了“归途”附近。

本以为只是短暂停留,却恰好看到了这一幕。

王太太这类客户,顾怀瑾再熟悉不过

——用强势和挑剔掩饰内心的悲伤和无力。

在他的公关公司,这样的客户往往最难应对,因为他们拒绝理性的解决方案,只是需要情绪宣泄的出口。

但沈熹微的处理方式让他感到惊讶。

她没有直接对抗客户的情绪,也没有一味妥协,而是用一种近乎直觉的共情能力,找到了问题的核心。

那个从邓丽君歌曲到丈夫原创音乐的转折,简直是神来之笔。

更令他惊讶的是,仅仅是观察沈熹微工作,听着她平静的声音,他紧绷的神经竟然有了一丝松弛。

这种感觉与葬礼上那次如出一辙

——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安宁的力场。

“顾先生?”

沈熹微送走王太太后,注意到了走廊尽头的他,微微惊讶。

顾怀瑾从阴影中走出,西装革履与“归途”简约宁静的氛围格格不入:

“沈小姐,刚才的客户沟通很精彩。”

沈熹微淡淡一笑:

“只是日常工作。顾先生今天是来...”

“与李总谈合作事宜。”

顾怀瑾回答得官方,目光却未曾从她脸上移开,

“你经常遇到这样刁难的客户吗?”

“刁难?”

沈熹微轻轻摇头,

“王太太不是刁难,她只是太悲伤了,又不知如何表达。

失去相伴三十年的丈夫,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描述。”

这个解读让顾怀瑾沉默了片刻!

在他的世界里,客户的情绪是需要管理和控制的变量,而非需要理解和共情的信号。

“在我这一行,情绪往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最终说道。

沈熹微抬头看着他,目光清澈如水:

“在您看来,情感是问题吗?”

这个问题太过直接,让习惯掌控对话的顾怀瑾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正当他思索着合适的回应时,公司老板李总匆匆赶来。

“顾总!抱歉让您久等了。”

李总热情地握住顾怀瑾的手,又转向沈熹微,

“熹微,刚才王太太的接待很成功,她特意在前台表扬了你。”

沈熹微微微颔首:

“应该的。李总,如果没别的事,我先去准备下午的告别式了。”

她向顾怀瑾礼貌道别,转身离去。

顾怀瑾注视着她的背影,直到李总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顾总,我们去办公室详谈?关于您提出的合作方案,我们非常感兴趣...”

顾怀瑾心不在焉地点头,跟随李总走向办公室,脑海中却反复回放着刚才沈熹微与王太太对话的场景。

那种淡然中蕴含的力量,与他熟知的任何商业谈判技巧都不同。

一小时后,合作谈妥,顾怀瑾走出“归途”公司。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下意识地揉了揉太阳穴,偏头痛又开始隐隐发作。

“顾总,接下来回公司吗?”司机为他拉开车门。

顾怀瑾没有立即上车,而是回头看了眼“归途”那扇不起眼的木门。

在这个与死亡为伴的地方,他竟然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平静,这是他在高端诊所和心理咨询师那里都未曾获得过的。

“不,去江边走走。”他出乎意料地说。

司机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专业态度:

“好的,顾总。”

车上,顾怀瑾打开手机,查看公司邮件和行业动态。

陆子豪又在社交媒体上含沙射影,暗示某些公关公司“徒有虚名”。

若是平时,他会立即制定反击策略,但今天,他却只是平静地关闭了页面。

江边的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吹散了些许城市的喧嚣。

顾怀瑾沿着步道慢慢走着,周围是散步的老人、嬉戏的孩童和约会的情侣——一幅他很少有机会见到的生活画卷。

他想起沈熹微文章中的一句话: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避免死亡,而在于充分活着。”

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如此难以实践。

这些年来,他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断处理一个又一个危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却很少停下来思考自己为何而活。

周磊牺牲后,他选择退役转行,或许不只是因为愧疚,更是因为害怕——害怕再次面对生命的无常,害怕情感上的牵绊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于是他将自己包裹在商业逻辑和理性分析中,以为这样可以免疫于情感的波动。

但昨天的葬礼和今天的偶遇,像是一道微光,照进了他封闭已久的世界。

手机震动起来,是周晨阳的来电:

“顾总,蓝海科技的紧急会议提前到三点了,您需要现在回公司。”

顾怀瑾看了眼时间:

“我二十分钟后到。”

挂断电话,他最后望了一眼波光粼粼的江面,然后转身走向等待的车辆。

那个冷静果决的公关大佬又回到了他身上,但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回到公司,面对满屏的数据和等待决策的团队,顾怀瑾突然开口问了一个与会议无关的问题:

“晨阳,你认为情感在商业决策中应该占多少比重?”

周晨阳被问得措手不及,思考片刻后回答:

“我认为情感是驱动力,但理性应该是方向盘。”

顾怀瑾点点头,不再追问。

会议开始,他再次展现出精准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但团队成员都隐约感觉到,今天的顾总似乎有哪里不同。

会议结束后,顾怀瑾独自留在会议室,拨通了一个电话。

“李总,我是顾怀瑾。关于今天的合作,我有个补充想法...”

他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一个计划逐渐成形。

也许,他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安眠药或更高效的工作方式,而是一个能够引导他走出情感荒漠的向导。

而那个向导,或许就是那位能与死亡和平共处的殡葬礼仪师。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次第亮起。顾怀瑾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资料首页

——那是沈熹微发表的一篇关于哀伤辅导的文章。

标题很简单:《悲伤的重量,生命的温度》。

他轻轻摩挲着纸面,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

今晚,或许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这一次,他心中有了不同的期待。

远处,“归途”公司的灯还亮着。

沈熹微正在为明天的告别式做最后准备,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某人黑暗中的一束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