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15章 第十五章

我的温度 第15章 第十五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归途”公司的接待室里,空气在沈熹微那番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之后,仿佛瞬间凝固,连细微的呼吸声都变得异常清晰可闻。

那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如同无形的重担,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每个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形压力,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稀薄起来。

林晓峰仿佛在沈熹微的话语中找到了久违的依靠和心灵的共鸣,他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哽咽,带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连连向沈熹微道谢:

“沈小姐,你说得太对了!

就是这样!

梦梦她肯定不想再被那些冰冷的摄像机对着了……

我们只是希望她能安安静静地,像平常回家一样,没有任何打扰,没有任何外界的喧嚣……

我们只想给她一个平静的、不被打扰的告别,让她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得到真正的安宁……”

而杨经纪人的脸色则在沈熹微的直接反驳后,变得异常难看,甚至有些铁青。

她先是震惊于沈熹微的直言不讳和毫不留情,随即心中涌起一种被冒犯的恼怒和不满。

她不再看沈熹微,而是将目光投向在场看似最为“理性”和“冷静”的顾怀瑾,语气中带着最后一丝试图寻求同盟和支持的期望,声音中透着一丝急切和无奈:

“顾总,您是明白人。

您应该清楚,完全拒绝公众参与,在舆论上会有多么被动!

粉丝的情绪需要疏导,否则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这根本不是靠‘真诚’两个字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考虑得更全面,不能让情绪主导一切。”

顾怀瑾从沈熹微带给他的震撼中逐渐回过神来。

他不得不承认,沈熹微的观点触及了他未曾深入思考的层面

——那是一个超越商业价值和社会舆论的,关于个体生命本质的尊重和人性关怀的层面。

然而,多年浸淫商界的本能和经验,让他无法完全认同这种近乎“理想主义”的处事方式。

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而他的职责,往往是预见并管理这些风险,确保一切在可控范围内。

他沉吟了片刻,眉头紧锁,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试图将沈熹微拉回他认可的“现实”轨道:

“沈小姐,我理解并尊重你对逝者和家属意愿的重视。

杨经纪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她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

内部告别式完全按照家属和你的意愿进行,保持私密和真诚,不让外界的喧嚣打扰到这份宁静。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释放一些经过精心策划的信息,比如一份情真意切的家属声明,几**梦小姐生前未公开的、温暖的生活照,以此来引导公众的哀悼情绪走向温和与缅怀,而不是质疑和愤怒。

这并非‘消费’,而是一种……负责任的‘疏导’,既尊重了家属的意愿,也考虑到了公众的情绪。”

这个方案,相较于他最初提出的线上追思会,已经向沈熹微的理念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保留了核心仪式的纯粹性和家属的**。

在他看来,这已是兼顾各方利益和情感的最佳策略,既考虑到了现实的风险,也尽量满足了家属的愿望。

然而,

沈熹微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顾怀瑾,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顾先生,我明白你的好意,也理解风险的存在和你们考虑的复杂性。

但是,

一旦开始了‘精心策划’和‘引导’,这件事的本质就变了。

家属的声明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哀恸,而不是经过字斟句酌的公关文稿;

分享的照片应该是家人珍藏的记忆,而不是为了塑造某种形象而选择的‘素材’。

我们需要相信,真诚本身具有力量,能够打动人心。

我相信,当粉丝感受到家人真正的心意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理解和尊重。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带着‘管理’和‘防范’的心态去处理最真挚的情感,那才是对林梦小姐和她的家人最大的不尊重。”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敲打在顾怀瑾的心上,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在这里,情感不需要公关方案,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包装。

真诚的情感,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表达。”

又是这句话。

与初次见面时如出一辙,但在此情此景下,威力倍增,直击人心。

顾怀瑾的眉头彻底锁紧,他感到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他已经退让了,为什么她还是如此固执?

在他熟悉的战场,任何谈判都需要妥协和交换,为什么在她这里,某些原则似乎寸步不让,如此坚定?

“沈熹微,”

他的语气不自觉地沉了下来,带上了一丝属于“顾总”的冷硬和威严,

“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理想国。

忽略潜在的舆论风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天真。

如果事后引发难以收拾的局面,承受最大压力的,还是林梦的家人!

你的‘真诚’,能抵挡得住网络上的滔天巨浪吗?”

这是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她,带着显而易见的情绪和一丝不耐。

沈熹微迎着他带着压迫感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但眼底却漫上了一层深深的失望。

那失望如此明显,像一根细小的针,刺得顾怀瑾心头莫名一紧,隐隐作痛。

“顾先生,”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凉意和无奈,

“所以在你看来,任何事情,包括生死告别,都可以用利弊来衡量,用手段来操控吗?

情感的流露,需要计算风险;最后的告别,需要权衡得失?”

她微微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说出了那句让顾怀瑾瞬间僵住的话:

“我以为,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你至少……能懂一点我的坚持是为了什么。”

“我以为你懂我。”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比任何激烈的指责都更具分量。

它不再是关于方案的分歧,而是上升到了期望的落空,是某种初步建立的、微妙的信任感受到了质疑。

怀瑾愣住了。

他看着沈熹微眼中那抹清晰的失望,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疼痛他试图解释: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在陈述一种更稳妥的……”

“稳妥?”

沈熹微打断了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弧度,

“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和悲哀,顾先生,死亡本身,就是人生最不确定、最不‘稳妥’的事情。

我们处理死亡的人,如果一味追求‘稳妥’,那最终给予生者的,只会是另一种冰冷的程序。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在不可避免的冰冷中,尽力保留最后一点‘温度’。

这份‘温度’,或许在你看来不值一提,甚至妨碍了‘稳妥’,

但对我,对很多经历悲痛的人来说,它比什么都重要。”

她不再看顾怀瑾,转而面向一脸担忧的林晓峰和表情复杂的杨经纪人,语气恢复了专业性的平静,但细听之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无奈:

“林先生,杨经纪,今天的沟通我们先到这里吧。

请给家人一些时间平静下来。

无论如何,‘归途’会以尊重逝者和家属意愿为最高原则。

具体的方案,我们后续再约时间详细沟通。”

她做出了送客的姿态,动作优雅而坚定。

林晓峰感激地看了沈熹微一眼,又略带不安地看了看脸色难看的顾怀瑾和杨经纪人,低声道谢后离,带着复杂的心情开了。

杨经纪人似乎也意识到今天无法达成一致,冷哼一声,拎起包快步走了出去,背影中透着一丝不满和无奈。

接待室里,只剩下沈熹微和顾怀瑾两人。

空气仿佛降到了冰点,寂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沈熹微没有看顾怀瑾,开始默默收拾桌上的茶杯和笔记,动作依旧轻柔,而细致但周身笼罩着一层疏离的气息,仿佛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顾怀瑾站在原地,看着她纤细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愤怒、不解、挫败,还有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因让她失望而产生的慌乱感。

他想说点什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却发现那些惯用的商业话术或逻辑分析,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引以为傲的口才和掌控力,在沈熹微那句“我以为你懂我”面前,全面溃败,显得如此无力。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不仅仅是职业的差异,更是底层价值观的碰撞。

他信奉的是结果导向、风险控制的世界运行法则;而她坚守的,是过程本身的意义、是情感纯粹性的不可侵犯。

这种碰撞,无关对错,却关乎本质,触及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信念。

最终,顾怀瑾什么也没说。

他深深地看了沈熹微一眼,转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身,大步离开了“归途”公司,背影中透着一丝落寞和无奈。

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清脆声响消失在门外,沈熹微收拾东西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坚定,也有淡淡的失落,她并不后悔自己的坚持,

这是她的职业底线,也是她的人生信念,是她一直以来坚守的原则!

只是……

心底那份刚刚因他笨拙的“学习心得”而升起的微弱暖意,此刻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

原来,他们之间的距离,远比她想象的要遥远。

那条鸿沟,并非轻易能够跨越。

而另一边,顾怀瑾坐进车里,却没有立刻发动引擎。

他烦躁地松了松领带,一拳砸在方向盘上,发出一声闷响,心中的情绪难以平复。

“懂她?”

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和无奈...

他试图去理解她的世界,学习感受情绪,甚至开始觉得那份“温度”不可或缺。

可当面临真实的选择时,他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还是第一时间占据了上风,让他无法完全放下心中的顾虑。

她的失望,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这场因“网红之死”而起的争执,不再是简单的方案分歧,

而是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一道亟待跨越,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深深沟壑。

契约的课堂,第一次迎来了冰冷而沉默的休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和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