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16章 第十六章

我的温度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顾怀瑾驾车离开“归途”,城市的霓虹透过车窗,在他冷硬的侧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车内一片死寂,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他第一次觉得,这辆象征着地位与掌控力的座驾,空间如此逼仄,令人窒息。

沈熹微那句“我以为你懂我”,像一句魔咒,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

每一个字都带着清晰的失望,像冰锥,刺破了他因那份笨拙“心得”而刚刚建立起的一丝微妙信心。

“懂她?”

他嗤笑一声,笑声在封闭的车厢里显得空洞而自嘲。

他试图用理性去剖析这场冲突。

他的方案明明更稳妥,更能规避风险,保护林梦家人免受二次伤害。

为什么她如此抗拒?

为什么要把“真诚”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甚至不惜对抗潜在的舆论风暴?

他将车停在江边。

摇下车窗,带着水汽的冷风灌入,稍稍吹散了他心头的燥郁。

他望着对岸璀璨却遥远的灯火,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沈熹微所执着的那个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价值不取决于效益最大化,风险控制不是第一要义。

情感的纯粹性、对个体尊严的尊重,是凌驾于一切实用主义之上的铁律。

这对他而言,是陌生且低效的,甚至有些……天真。

可是,如果他真的认为这纯粹是天真,为何她的失望会让他如此心烦意乱?

为何她转身时那疏离的背影,会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

他想起了菜市场里她温和的侧脸,想起了她递过向日葵时眼中的暖意,想起了她声音带来的奇异安宁,以及昨晚那场久违的深眠。

这些具体的、鲜活的感受,与他所熟知的商业逻辑格格不入,却真实地影响了他,甚至成为了他潜意识里开始依赖的“解药”。

也许,周晨阳那小子并非完全胡说八道。

他或许……真的开始在意沈熹微的看法。

而这种“在意”,让他无法像处理商业纠纷那样,简单地判定谁对谁错,然后抛之脑后。

是因为她有用(能治失眠),所以才在意?

——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心底响起!

还是因为在意她这个人,所以才觉得她带来的感受如此重要?

顾怀瑾无法立刻给出答案。

但他清楚,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那份刚刚萌芽的、让他贪恋的“温度”,很可能就此熄灭。

他烦躁地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翻到了沈熹微的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却迟迟没有按下。

道歉?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方案有原则性错误。

解释?他那套逻辑在她面前已经碰了壁。

他第一次在“人际问题”上感到如此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归途”公司里,沈熹微独自坐在接待室,并没有立刻离开。

窗外的夜色渐深,玻璃映出她略显疲惫的面容。

她并不生顾怀瑾的气。更多的是无奈和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她早已习惯了外界对她职业的不解,甚至偏见。

但她以为,顾怀瑾是不同的。他愿意走进菜市场,愿意尝试理解,那份写下“黄瓜上的露水”的笨拙真诚,曾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可今天的争执,像一盆冷水,提醒她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多么难以改变。

他们仿佛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系的人,试图用各自的语言沟通,却难免鸡同鸭讲。

然而,职业素养让她很快从个人情绪中抽离。

眼下更重要的,是林梦的葬礼方案。

家属的悲痛是真实的,经纪公司的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

她不能因为与顾怀瑾的争执,就搁置这个问题。

她重新摊开笔记本,看着记录下的双方诉求。

林家人要私密、温馨、回归真实的林梦;

经纪公司要公开、盛大、维持IP价值。

看似不可调和。

真的没有第三条路吗?沈熹微问自己。

顾怀瑾的“风险论”并非全无道理。完全隔绝粉丝,确实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猜测和负面情绪。

但公开直播告别式,无疑是对逝者和家人的二次伤害。

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守护家人想要的宁静,又能适当安抚公众的哀思,

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回应经纪公司对“形象”的关切?

一个念头,如同暗夜中的萤火,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她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勾勒起来。

不是妥协,不是折中,而是一个全新的、立足于她核心信念,却又尝试拥抱现实复杂性的……

“第三种方案”。

...

这一夜,顾怀瑾在江边的冷风中反复思量,几乎未眠。

而沈熹微在灯下奋笔疾书,思路越来越明晰。

第二天上午,顾怀瑾带着浓重的黑眼圈和一颗依旧纷乱的心,提前到了公司。

他几乎一夜未眠,沈熹微失望的眼神和那句“懂我”如同梦魇纠缠不休。

他甚至开始查阅一些他平时绝不会看的关于“共情”和“死亡哲学”的浅显文章,试图理解她的世界,行为笨拙得连周晨阳送来文件时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就在他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时,手机响了。是沈熹微。

顾怀瑾的心跳漏了一拍,几乎是立刻接起了电话,语气却刻意维持着平静:

“沈小姐?”

电话那头,沈熹微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温和,仿佛昨日的争执并未发生:

“顾先生,早上好。

关于林梦小姐的方案,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和你探讨一下。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方便?”

她的主动联系和平和态度,让顾怀瑾暗暗松了口气,同时更加好奇。

“方便。你说。”

“我仔细思考了你和杨经纪人的担忧,也再次和林先生深入沟通了林梦小姐生前的真实喜好。”

沈熹微不急不缓地说道,

“我想,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安排:

核心的告别仪式,坚决尊重家属意愿,小型、私密,不对外公开,完全围绕林梦作为‘女儿’、‘妹妹’的真实身份来设计,用她最喜欢的花草、电影、食物,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她和家人的告别空间。”

顾怀瑾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这依然是她的核心坚持。

“但是,”

沈熹微话锋一转,

“在私人仪式之后,我们可以协助家属,制作一个非商业性质的、精致的纪念短片。

这个短片不用于直播,也不追求煽情或塑造人设。

它的内容,可以包括一些家属愿意分享的林梦生活片段(非商业拍摄的)、朋友们的真挚回忆、以及她生前热衷或希望支持的某项公益事业的介绍。

这个短片,可以由经纪公司在合适的时机,以家属的名义发布,作为对粉丝的一个交代和纪念的引导。”

她缓了一下,继续阐述:

“同时,我们可以建议家属,以林梦的名义,设立一个小的纪念基金,用于支持她生前真正关心的事情,比如帮助有梦想的年轻人,或者动物保护。

这比一场盛大的公开表演,更能体现她的‘精神’延续。

对于真正爱她的粉丝来说,参与这样的纪念活动,比围观一场被设计的告别式,更有意义,也更能获得安慰。”

沈熹微最后总结道:

“这样,既保全了逝者与家人最后相处的**与尊严,又为公众的哀悼提供了一个积极、温暖的出口。

甚至,这种克制而充满善意的方式,或许比你预想的任何一种公关手段,更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好感,真正维护好林梦小姐留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你觉得呢?”

电话这头,顾怀瑾彻底沉默了。

他握着手机,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忙的城市,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不再是固执的坚持,也不是简单的妥协。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它完美地绕开了“私密”与“公开”的非此即彼,而是另辟蹊径,用“纪念”代替“表演”,用“善意的引导”代替“风险的控制”。

这个方案的核心,依然是沈熹微所坚持的“真诚”与“尊严”,但她没有无视现实的压力,而是用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了实现内在价值的助力。

她不是在否定他的担忧,而是提供了一个超越他思维框架的、更好的答案。

顾怀瑾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沈熹微的“真诚”,并非他所以为的不谙世事的“天真”,而是一种深谙人性之后依然选择相信的“智慧”,是一种能够以柔克刚、化险为夷的强大力量。

他之前试图用他的逻辑去“指导”她,是多么的可笑和……傲慢。

“顾先生?”

久久没有得到回应,沈熹微在电话那头轻声询问。

顾怀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

“沈小姐,这个方案……很好。”

他迟疑了一下,补充道,语气是真正的认可:

“它考虑周全,既坚守了原则,又巧妙地化解了潜在矛盾。

我……没有意见。”

他甚至开始下意识地思考如何从公关角度更好地配合这个方案:

“纪念短片的制作和发布时机,我可以让团队提供专业建议,确保效果最大化。

纪念基金的事务,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协助联系可靠的公益机构。”

电话那端,沈熹微似乎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声透过电波传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暖意:

“谢谢你,顾先生。

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再和林先生、杨经纪人沟通。”

挂断电话,顾怀瑾依旧站在窗前,久久不动...

窗外的阳光灿烂,他却觉得,此刻他心中亮起的,是另一盏灯。

他原本以为,是他这个“危机公关大佬”在教导她如何应对世界的复杂。

而现在,他恍然发觉,或许恰恰相反。

是沈熹微,这个看似柔弱的殡葬礼仪师,在用她的方式,给他上了一堂关于如何真正“解决”人性难题的课。

这第三种方案,解决的不仅仅是林梦的葬礼难题。

它更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门后的风景,与他熟悉的那个由数据和逻辑构建的王国截然不同,

却仿佛……更加辽阔和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