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闻香识君意 > 第144章 橘祥如愿

闻香识君意 第144章 橘祥如愿

作者:糕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4:43:27 来源:文学城

自上次生辰与闻君安相认后,沈香龄便再没去过谢府。期间闻君安要努力备考,仍是不忘了在初冬给她送些亲自熬煮的吃食。

沈香龄打开食盒,里头是一盅热好的汤,旁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甜草橘汤。

忍冬拿起纸条:“这甜草橘汤是养生防病的方子,哼,倒是算他有心了。”说完撇撇嘴,嘀咕着也算是他有良心,吃了我们家姑娘也没忘记做些什么。

“……”

听不得忍冬的直言直语,沈香龄赶忙给忍冬也倒了一碗,请她闭嘴。

没过几日闻君安又给她送了盘蜜饯橘瓣——亮锃锃的橘瓣裹着麦芽糖咬上去脆脆的,里头的橘子泛着微酸根本吃不腻。还有蜜枣儿、酸梅饮、醪糟、菊花茶、苹果百合汤……这日忍冬拿着食盒,打开盖子,忍不住提早打了个饱嗝。

“姑娘,这闻公子的手艺倒是好,比之谢公子有过之无不及,花样这么多。”

沈香龄忍着笑:“是呀。”她想到什么,语气低落,“许是他住的地方没有后厨,做的都是些茶和蜜饯干果……”低头她咬了一口橘饼,若有所思。

食盒内仍就留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小一号胖乎乎的橘饼,留下四个字:柿柿如意。沈香龄捏着这四个字,抬起手中的橘饼简直是啼笑皆非。

某个人妄图指橘为柿,她笑着让忍冬去街上采买些柿饼给闻君安送去。

“姑娘,你们二人不就在城内么?让人架起马车没几步路就能见到,作什么还送来送去的?”

而且姑娘不是明年就要成亲,怎么如今真的同这位闻公子浓情蜜意上了?闻公子仿得都是从前谢公子对待姑娘的做派,难不成……姑娘真的答应了闻公子在湖心亭的狂悖之语?

忍冬一脸困顿。

“…你不懂。”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谢钰交代说在科举之后他会给个定论,沈香龄便安心等着,她拿起橘饼塞到忍冬手上,“你吃就是了,总不会少了你的。”

手上的橘饼方不方圆不圆,起先忍冬还怀疑过是不是闻君安亲手做的,这些日子吃下来,自然是知晓送来的吃食皆是用了十足的心。食材的药性他也都钻研得透彻。

但用心的同时还透出些男儿家的粗犷来,就好似今日手中的橘饼,形状捏的端正,但细细看去每个都有所不同。

她咬了一口橘饼,走到桌边看沈香龄提笔写字。忍冬心想,如今谢公子倒不似从前,游学归来后从未送过姑娘什么东西。姑娘衣食住行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爱护与用心,这闻公子倒是很会投机取巧。

只不过……一些吃食也花不了多少银钱,到头来还不是姑娘补贴得更多?想到这儿,只觉得男子都是狡诈之徒,阴险之辈,忍冬狠狠地咬了一口橘饼。

纸张被宣纸盖住,过了一会儿沈香龄将宣纸摘下,捻起纸张在空中,她吹了几口气递给忍冬:“带着这个一并给他送去。”

忍冬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橘祥如意

忍冬:“……”

*

黄府的旨意已经下来,不日就要昭告天下。皇上已是从轻发落,黄侍郎仅是被贬,没收家产,待旨意彻底下来后就要赶忙迁往外地。

而黄侍郎的弟弟转运使及其牵连官员各郡部豪杰,都已收押秋后问斩,女子家眷沦为官妓。据说此处转运使利用管家漕运还贩卖私盐及铜铁。

沈香龄知道消息后赶忙寻了个时机,要见黄之茹一面,可屡屡送信皆是被拒。她开始起疑定是黄府府内有异,断定黄之茹不可能在离开六安之前不与自己相见。便打定主意带了听音一起去黄府一探究竟。

被听音抱着下落到府内,听到磕碰的声音,沈香龄拍了下听音鼓鼓的胸膛,这个稍显粗狂的动作得来听音的一睨,沈香龄抿唇笑笑。

她今日穿的肃静就怕惹出声响,一应首饰都未佩戴,省得出错。

刚进府,黄府内已是一片凋零。彼时满月酒时管盖相望的黄府,此刻萧瑟不已。下人都四散典卖,连落叶都叠满摞在泥上,不过几日光景,百人的府邸彻底落寞。

她路过前厅,摸了下桌子,指尖已有浅灰。

听音腰间别剑,抱臂跟在后头,左右环顾。

进入后院一路都畅通无阻,连个人影都无。很快她拐到了黄之茹的院落,根本没有人,转头又去了黄侍郎的堂屋,还未进屋,就听见男子的叫喊和女子轻柔的哭泣声。

“付郎,我求求你……”

沈香龄熟悉,这是黄之茹的声音,她拎着裙摆着急地跑去。

一进屋就见黄之茹正拽着孩子的襁褓,似是怕惊到孩子只是默默流泪,甚至于屈膝快跪在地上。沈香龄赶忙一把将她扶起,屋内除了黄侍郎不在,黄侍郎的夫人和几个妾室也都聚在一起。

而状元郎的母亲拉着几个健壮的妇人正将她们围起,皱着眉,一脸不耐。抱着孩子的不是生人,正是状元郎——付翰林。

“这是在做什么!”

沈香龄环抱着黄之茹后退,怒目地瞪着付翰林。黄之茹是出了名的温柔和顺,她随她母亲余夫人从不与人争执,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黄家一家人的心眼都长在了黄大人的身上。

能让他们如此凄惨,沈香龄想不到得犯下多大的恶事!

付翰林没曾想会突然来人,吓了一跳,急忙将襁褓中的孩子递给他母亲,顺势整理下衣裳,将手背在身后,昂起头来。

“你是谁?”

黄之茹见是沈香龄,身上苦苦支撑的力气倾泻而去,几乎是靠倒在沈香龄身旁,沈香龄忙将她扶在椅子边坐下。

“你是何人?”见她不答付翰林不解地继续问,“作什么来管我的家事?还不快快离开,不然我就要报官告你私闯民宅了!”

沈香龄却只觉得聒噪,她几步向前,叉起着腰来。

“付翰林还能有今日此等嚣张的模样,可真是少见。我是黄之茹的闺中好友,姓沈,你唤我一声香龄便是。在满月酒上我可是给了百银的份子钱,你不会不记得我吧?”

他倒是真没有见过,付翰林的娘认识,她扯了下付翰林的袖子:“是孩子的干娘,那位姓沈的。”

付翰林这才认真地上下扫视她,瞧着沈香龄未着金银,素朴得很,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富贵人家,便不再搭理她,而是转身就要走。

“出嫁从夫,既然黄家已经被贬,不如之茹改为嫁入付家,我还能勉强保上你一回。孩子年幼怎能受得了路途劳累?自然是得留在付家,哪有让你们带走的道理?!”

改为嫁入?

沈香龄纳罕的震惊着,还真的给田姑娘说对了,这付翰林还真的是入赘的啊?!

“我就不再啰嗦,既然有外人在,大家就各退几步给各自留些面子,不要让彼此太过难看。”说着,他甩了下衣袖。

黄之茹急忙起身,她捏着衣袖啜泣道:“付郎,我求求你……你把孩子留给我好不好。一定是哪里误会了,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你都说,我们会改的!你也快同母亲说说,你怎能是那忘恩负义之徒呢?”一行清泪留下,她几乎是带着些祈求,“付郎,你别走……”

即便是沈香龄都忍不住心软,付翰林自然也是驻足在原地,他微微侧脸,似乎是无法再忍耐什么:“忘恩负义?忘恩负义?我究竟领了你们家什么恩!我受的苦还不够多么!”他似是彻底把怒气发泄出来,大吼道。

从未见到过他大发雷霆的模样,让黄之茹呆愣在原地,微张着嘴:“付郎…?”

“你非要问我,好,这里有外人在,既然你不怕家丑外扬,我就全部都说出去!”

“你们做错了什么?!你父亲可从未问过我的心意,从未问过我可愿娶你!榜下捉婿,哈!说得真好听!我本就是状元!是我自己寒窗苦读,是我爹娘不管寒冬夏夜含辛茹苦供养出来的!”他用手指着整个屋子,比划着,“说得好像有多么大的荣华富贵要落在我头上。其实不过是黄侍郎——你爹用权势压人,我是被逼的!”

“好男儿怎么会入赘,黄之茹,我已经忍让你,忍让你们家多次,你们从何时正眼看过我,看过我的爹娘!”说着他因为情绪激昂,脖颈间的青筋紧绷着,指着他娘说,“你们嫌弃我我娘是养猪的,即便是她沐浴更衣而来,还得专门来你们家过一遍水。怎么?!我们就那么不配踏进你的府邸?”

“用膳时还要诸多提点,我娘张着嘴用膳碍着你母亲什么事?!”

“更别说你父亲屡次三番地指责我,当着大臣官僚的面说我做事不仔细,不懂钻研,太过愚笨。说不知我是如何考上的状元,竟笑称我读书读成了傻子,为官之道全然不会,是个白面儒官——徒读父书。”他愤慨地挥开衣袖,“这一桩桩一件件还有什么可说!”

他衣袖的风擦过黄之茹诧异的脸,她微张着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得往前一步。

“你……你怎么不早说……”

“早说?”付翰林打断她的话,斜睨黄之茹一眼,“早说有用么?你们骨子里就是看不起我,满月酒那日多少人说我好福气,转头在那—沈、沈安面前……”付翰林嗤笑一声,“自他出现之后,你父亲又来数落我的不是,让我多同他学习。”

“他,一个在你们家要饭的幕僚,一个才十六岁的毛头小子!”

“不是的,不是的…付郎,父亲的本意是提点你啊……”黄之茹急得去扯他的袖子,又被他再度甩开,“我和母亲软弱,自小大事琐事都是父亲出头做主,他才格外霸道了些,他不是有意的!”

“他不是有意的是什么,真是虚伪至极——”付翰林直接转身,给了付翰林的娘一个眼色,他胸膛剧烈的起伏着,似乎是怨恨终于得到了抒发,渐渐冷静下来,语气冷漠。“废话不必多说,既然黄家倒了,孩子我就得带走。”

见他作势要走,这些久在后院的妾室自然是阻拦不住,沈香龄忙搀着悲痛欲绝的黄之茹塞到黄夫人身边。听了这么久的闲话,也懂了付翰林的言下之意。听音就靠在门边,沈香龄的一个眼神就让听音明白,她直接拔剑挡在门口,还随手慢悠悠地挽了个剑花。

付翰林手无寸铁,他没有武功内力,直接吓了一跳,后退一步:“这…这是要做什么!杀朝廷命官可是死罪!我看谁敢拦我!”

“呵,说完便走?作什么,是心虚么?”

付翰林皱着眉,一副受够了的神色。

“这位沈姑娘,不用我再次提醒你是谁吧?你并无资格来插手我的家事,竟然还带着—带着刺客想要伤人,不怕我去御前告你一状么!?”

沈香龄才懒怠跟他扯皮:“你想走也可以,得把孩子留下。左一句委屈右一句不公,说破天不就是自觉入赘亏大了?这么点委屈也配叫委屈?”

“多少女子嫁入夫家要被婆家刁难,站规矩。早些年还有被折磨至死的,她们怎么不觉得委屈!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既要被无条件扶持得到仕途与荣禄,还妄图得到走捷径的脸面?”

“真是想得美!”

话音刚落,整个屋子都安静了下来,萧瑟的秋叶都凝固在地,不发出一点声响。唯有付翰林气的胸膛鼓鼓。身后余夫人神色微动,望着沈香龄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