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为君 > 第18章 天地不仁

为君 第18章 天地不仁

作者:钰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6 01:57:14 来源:文学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御书房那道门,生来便是为皇帝阻隔风雪、杂音、不想见的人的,然而近日事多,进出的人多了,百密一疏,终有些是要从一开一关的书房门缝渗进来,落入樊帝的耳中。

只那一瞬,也足够听见外间风声呜呜,如泣如诉,随后便被朱门“砰”地掩上。

樊帝心神不宁,被桂珺小心翼翼唤了一声,也未如何,只平静吩咐,“此事容后再议......先说战事。”

兵部尚书得了指令,续道,“......雪原作战,素乃蛮子所长,如今三方结盟,天启更处于下风;将士们亟需军需粮草,五日前,三位将军又各向卑职要三十万石粮,臣要不了,要请皇上定夺!”

皇帝道,“此事李大人昨日来报,朕不是准了?”

李崇德道,“微臣不才,还要惊扰圣上。”

“如何?”

“户部不肯拿粮。”

樊帝微微皱眉,“文峥?”

“圣上,”户部尚书文峥便站在一旁,人如其名,文质彬彬,说起话却不肯退步,“李大人此话不假。可此事不是卑职不肯,实乃前阵子国库为北方诸省赈灾,四处调粮,共计一百五十万石,兵部而今一张嘴便要九十万石,户部拿不出粮来......”

樊帝一双眼睛老而锐利,“......去年年关议事,文卿说,国库充盈,如何,赈灾一百五十万石,便再拿不出九十?当真如此,不过两百余万石,何来充盈一说?”

文峥要跪下说,却被樊帝喝了一声,“说!跪有何用?”

“回皇上,去年年关,国库确有四五百石,加之前年剩下五十万石,可谓充盈。可眼下过了一年,给了诸省一百多万石,库中已渐空虚,倘若拨给兵部,今年又是雪灾,谈不上收成,又几番免税,又没了犬戎的贡,来日,恐怕难以度过......”

李崇德道,“文大人!下官知你向来深思熟虑,但你文大人还知思量来日,那数万将士在外浴血杀敌,却不知还有没有来日!”

文峥道,“李大人,在其位,谋其政,下官掌着户部的印,国库大门不能不管,请大人不要为难。”

“下官不敢为难大人,大人却要想想边关将士!”

“你......”

“别嚷嚷了,”樊帝眉头皱成川字,“文峥,国库还有多少?”

“约莫还有一百五十万石。”倘若交给兵部九十万石,便只剩六十万石,这个冬天是可度过,可之后呢?

樊帝想了想,“......上次,二皇子不是令人找富商募了粮食,可都用了?”

文峥瞧了一眼皇帝,“得二皇子吩咐,国库若能填上,便暂莫用商人的粮食,因此还不曾用上。”

“可曾归还?”

文峥摇头,“就为以防万一,这会儿还押在户部府衙中的库房,打算年前便还......”他打量一眼樊帝神色,“皇上,这些粮食也只五十万石,若再从国库拿出四十万......”

樊帝道,“拿罢,文峥,你管的是国库,但兵部打的不是兵部一人的仗。边关将士若无来日,我京城留这许多粮食,又谈什么来日?”

“臣知罪。”文峥拜了。

这便领了旨,与兵部尚书李崇德、诸将士一同出宫门,回衙中取粮。

他二人本是同乡,昔年异乡相逢,又同朝为官,也有几分同僚情谊,李崇德大他几岁,便处处照料着他,然而如今,两人算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越走越远了,因此除却宫廷朝堂上,私下甚少交集,此时出宫门一路数里,也不见两人交谈几句,一时只听脚步踩在雪中簌簌声,颇有几分寂寥。

出得宫门外,文峥没打一声招呼,便一脚踏入软轿,眼看他就要走了,却听一声刺耳惊呼,“大大大大人,那那那那那是......”

文峥回头,顺他手指一望,却见白茫茫的天上,一股浓郁黑烟如云般升起,犹如妖气鬼气般笼罩一方,那被妖气笼罩的下头露出巍峨一角,轮廓分明,色彩熟悉......文峥脑子如被猛捶了一棒,险些一头栽在地上,幸而李崇德就近眼尖,扶他一把,“文大人?”

文峥脸色煞白,甩开他手,急扯一匹马便翻身上去,“叫人救火!驾!”

“文大人?!”李崇德抬眼追去,“那是什么......文峥!”

军队要的粮刚想法子筹得,还来不及高兴,一场大火便把户部府衙毁塌了大半,仓库却是全毁,所募之粮更烧得干干净净。

不幸中的万幸,无人伤亡,可也无人知晓是何人纵火。

雷霆震怒,问他二人,此事除议事这三人知晓,还有何人知?

两人答不上来,文峥只能领罪。

一夜之间,户部上至尚书,下至扫地小厮,全部下狱。

李崇德日日煎熬,左手是户部上下百余口人命,右手是边关数万性命,一个不慎,便教他终生后悔。

腊月二十五的议事,樊帝发现他似与昨日不同,问了句不相干的话,“李卿今年多大?”

“回皇上,臣过了年三十五。”

“三十五,便全白了头发,是朕......”

李崇德跪在地上,“皇上,为盛世为明君,臣愿肝脑涂地。今日,臣依旧是前日之言,国库之粮,需先给边关。”

樊帝沉默良久,终究叹了一声,“给……你亲自去,快马押送,出一点差错,朕治你的罪。”

“是!”李崇德还想说一事,樊帝摆了摆手,让他出去。

他从御书房出来,走出宫门,思索片刻,终究还是去了刑部牢房。

只是牢头看得严,“大人,内有重犯,无尚书大人命令,不可擅入。”

李崇德半生清白,此时却从袖口掏出一吊银钱,塞到那人手里,“我今夜便要启程去边关,狱中那位文大人,乃我至交好友,恐是最后一面,盼小爷通融。”

那牢头都是在息子帆手下磨炼过的,哪敢受贿,正色道,“大人请回罢,大人为着边关将士辛苦奔波,本是朝廷英杰,犯不着在此毁了清名。”

李崇德皱紧眉头,定定看他身后牢房,如一头大张的兽口。文峥从来娇惯,不知而今……

这时那牢头朝他身后一拱手,“大人。”

李崇德回首,却是息延,“李大人有事?”

“无事。”李崇德有些尴尬,转身要走。

“李大人若想去见文大人,这便请进。”

那牢头不解,“大人,您不是说,文大人此时诸多嫌疑,不可让闲杂人等靠近嘛。”

息子帆眯着眼笑道,“你懂什么。”

那门已为李崇德让开。

李崇德被他意义不明的四字一说,更有种挂不住脸的感觉,但见那洞口里头几道烛光闪闪烁烁,一股阴冷气息扑面而来,到底还是踏了进去。

刑部大牢冬冷夏热,左右都是人犯,大多叫冷叫饿,也有求饶的,也有骂娘的。中间一条小道,每隔几丈便有两根柱子架着油火,乃这里头唯一光线,他二人便在这道上朝里走,越走,便越阴冷,仿佛不是去牢房,而是通往炼狱。

这一路,李崇德不眨眼地看着两边,直走到通道尽头的那间牢里,才见石板床上坐着一个身穿囚衣的青年,背影清瘦,幸而未染血。

那便是文峥。

他好似完全未曾察觉有人进来,听到脚步声也不曾转过身来,而李崇德难得来这一次,见这光景,竟也不叫他,就此隔栏相望其背影发呆。

息子帆饶有趣味地打量他二人。

过得不知多久,始终没他二人耐性,出声喊道,“文大人,有人来看你。”

“好意心领,请回罢。”

“这天儿肯冒着风雪来,必是大情意,大人看也不看就打发人走,是否太无情了一点?”

“文峥戴罪之身,只求以死谢罪,不敢牵扯他人。”

“李崇德李大人来,大人也不见见?”

文峥身子一僵,转过头来。

他身上、脸上倒是无伤,毕竟是失职之罪,无须用刑,他一听李崇德来,好似不信,待看清来的果真是他,又好像没认出他似的,过好半天,才换了平日那针锋相对的皮相,讥笑道,“李大人?李大人来做什么?”

“文峥,我……”

文峥道,“李大人好兴致,大风雪的天,不知在家烤火,反来看我文峥,难不成是看我下了牢,要来落井下石?呵,李大人放心,等这战乱一停,文峥一死,朝上再没人跟你争。”

李崇德被他说得脸色不大好看,却未像以往那般回击,反低低说了声,“我今夜也要走了。”

“好走不送。”

“我去边关,给将士们送粮。”

文峥一愣。

“文峥,你失职有罪,愿你好生检讨,愿圣上开恩,愿我得回来,愿你还活着。”

李崇德说完,又等他出言讽刺,却罕见未听见他说话,只瞪着一双眼看着他。

他俩如此默默相对片刻,任由那牢里的火光摇曳,谁也没开口说话。

息延轻咳一声,李崇德先反应过来,已是打算要走,却听文峥哑着嗓喊了声,“李崇德。”

文峥朝他笑了一笑,“李大人,请你过来,我有一件东西交给你。”

那一笑可真是难得,仿佛若干年前初见,那殿堂里的一笑,三分腼腆,三分天真,三分狡黠,一分他也说不出的东西,仿佛一只无形的钩子,勾住李崇德的三魂七魄,让他缓缓走了过去。

文峥蹲在牢边,隔着一道道栏杆,又朝李崇德勾勾手指。这一身官服的兵部尚书便也跟着蹲了下去,脸上写满狐疑。

他比文峥高大,两人隔栏相望,文峥需得抬头,那一双总是带着审视与讥讽的眼睛,自下而上却显得含情脉脉,他慢慢靠近,宛如一只仙湖边刚洗过脖颈,而微微昂起来的仙鸟。

息子帆见他二人越靠越近,旁若无人,气氛无比暧昧,几乎要念一声非礼勿视转过身去,却忽见户部尚书猛一把揪住李崇德的衣领,狠狠一拳,穿过栏杆,揍上那高挺的鼻梁!

那力道哪像个被关在牢里的弱书生,李崇德大人当场喷血,文峥毫不手软,还要再揍第二拳,已被息延一个箭步上前扣住手腕,“文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李崇德捂着鼻子,不可置信地看着文峥,“你......”

文峥挑眉,站起身拍了拍手,“早想这么干了,李大人既赶着来送我,我也不好不回个礼。”他干脆利落地转了个身,“李大人好走罢,不送了。”

息子帆皱眉看一眼李崇德,李崇德摇晃着站起身,脚下有些踉跄。息子帆想扶他一把,却被推到一边。

他讨了个没趣,心里那点心思早如鼻血一样流了个干净,踉踉跄跄地走出牢房,留下一句,“文峥,你别后悔。”

文峥始终未曾转过身。

等他走得远了,息子帆不由笑道,“文大人,圣上面前,李大人本是替您说好话的,他一个文官,亲自押送粮草去西北苦寒之地,不说路途如何艰险,就是到得那边,只怕也难回来,得文大人这般对待,李大人只怕要伤心了。”

他见文峥久久不答话,也不觉尴尬,独自吹着小哨,吊儿郎当地去宫里复完命,看天色不早不晚,又不请自去了琅邪府上。

息子帆乃侍郎府常客,进府门无须通报,走在里间也无须领路,驾轻就熟便到了门厅。

这时辰,本以为琅邪必如往常一般窝在椅中昏昏欲睡,不料到了厅外,却见里头灯火通明,不知搞什么名堂,又听一人喝道,“别说了!”

那声音很有几分凌厉,所以他乍一听,并未意识到那是琅邪。

息延大感意外。

想来里头气氛不对,进去不免尴尬,他本是要躲一旁偷看的,不料福伯这老头眼尖得很,瞧见他,立时便喊了一声,“大人,息大人来了!”

里头一静。

息子帆这才摸摸鼻子,踏进房门,那边两人早被惊动,那跪着的正慌慌张张从地上爬起来,等近了,见那另一人也不是什么外人,息子帆调笑一声,“这是在玩什么?大冬天的,跪在地上。”

那少年低低唤了一声“息大人”。

他平日里冷淡的眉眼这会有些发红,似是哭过,琅邪更看着脸色沉郁,息子帆好生好奇,“这是怎么了?”

文贞表情淡淡,“没什么,是小的不懂事,教大人为难。”

“文贞哪文贞,你这模样,倒有几分像......”息子帆念了两声,忽想到别处,“还没问你,你到阁里多久了?文贞是你本姓?还是阁里给取的?”

文贞怔了一怔,小心答道,“来了几月,名儿是阁里取的。”

“那你本名儿是什么?”

“文贞无父无母,被一个老叫花子捡着养大,没正经名字。”

息子帆点点头,“原来如此。”

“......大人问这个做什么?”

“哦,你这名儿,让我想起一位同僚。”

“倘若,倘若冲撞了那位大人,文贞这就改名。”

息子帆想了想,“那倒不必,那位大人也用不上了。”

文峥一愣,似乎吓了一跳。

息子帆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开个玩笑。”

文贞也强笑了笑,又讨好地看着琅邪,却见他无甚反应,垂下眼,“大人既来了,文贞这就告辞了。”

却还站着,显是在等琅邪出声。

息子帆嘲道,“这么不欢迎我?来了多时,也不肯出声。”

琅邪淡淡道,“福伯,你送文少爷回去罢。文贞,往后不要再来府上。”

文贞那单薄背影一顿,良久答上一声“是”,便跟着福伯一前一后地出了门。

眼看那两人走远,息子帆“啧啧”叹道,“一日竟白看两出‘多情却被无情恼’,也是大饱眼福,文贞这孩子真教人吃惊,我竟不知你也会翻脸?”

琅邪倒似真动了气,“本就是逢场作戏,各取所需罢了,有什么多情无情。”

息子帆当日嫌他呆板,只盼他拿得起放得下,而今他当真“游戏人间”了,又觉得颇不习惯,暗道自己咸吃萝卜淡操心,四下打量,只觉得有些异样,“怎地你府上少人了?我方才进来没瞧着几人,怪冷清的。”

琅邪这才叹了一声,“这不是快过年了?早该放他们走了。”

他俩都望着窗外,风雪还未停,只是比白天小了一些。

这兴许是天启建朝来最惨淡的一个年了。

莫说年味儿,街上连个人影也无,不到酉时便逐渐沉了声。往常时候的鞭炮声,叫卖声,要在街上奔跑大半夜玩闹的小孩也纷纷不见。京城逐渐变成一副画,寥寥几笔黑的,之外尽是留白。

天地,不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