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为君 > 第19章 八风不动

为君 第19章 八风不动

作者:钰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6 01:57:14 来源:文学城

三更敲定,街上人声沉寂,浩然天地间只一轮明月,底下是茫茫大地,不见人迹。

忽地一个敏捷身影现身房檐,雪月映衬之间,他驾轻就熟,如同飞燕踏雪。

那门换做往常,只守着两个身穿黑甲的士兵,只看外头,也与一间寻常的官府县衙差不多少,但不知何时起,外头已增守了一队官兵,夜间又加上两簇熊熊大火燃烧照亮门前,定睛细看,门上书着三个苍劲大字:长安司。

那黑影已不是头一次来,只不知打探了多少,又是第几次躲在暗处,月明如灯,黑衣人正苦恼如何不动声色地放倒诸人,忽见雪地一暗,抬头望去,头顶正笼了一大片阴影,原来是乌云遮了月亮,正巧替他掩了身形。

他暗自一喜,正要凝气动作,不想这片刻迟疑,竟是救了他一命,只听那边一声,“赵大人!”

原来那牢前正这时过来一个身形高大、粗眉大眼的大汉,此人身后又跟着两队守卫,左右巡视一番,“可有可疑之人?”

“禀大人,我等里三层外三层地守着,必定连只苍蝇也不让他飞进去。”

那大汉道,“过两日便是祈福,需得再加派些人手。绝不可出一点差错。”

“钥匙在宫中,谁这么大胆子,敢连闯两处禁地?”

赵庄冷哼一声,“偏有人要往虎山行。”

那黑影原本正躲在暗处等候时机,此时听到什么钥匙,不由皱了皱眉。

那大汉站在门口,也不急着走,便来回地走动,此人乃长安司统帅,说是大内第一高手也无人不服,当日若非他被派出京城,也没那犬戎王子逞威的份儿,黑影自忖非他敌手,又听他说什么过两日祈福,心里本有旁的计较,但人已来了,也不想就此放过机会。

赵庄在门口走了数个来回,忽地听到远处树梢咔一声。

旁边的人不明所以,“大人,还不走?”

赵庄皱了皱眉,一个纵步过去,却见方才那发出声响之地空无一人,正要离开,却觉得不对,大喊一声,“火把!”

随从拿了火把来朝地上一照,果见地上正有两个微不可见的脚印。

他当即着人去搜,把那守卫调得东一个西一个,顷刻之间,长安司前已处于无人之境。

这时,忽见那门口有身形一闪,已有人溜了进去。

那地牢并不大。樊帝以仁治天下,寻常杀人放火的罪犯,连来此见见世面的机会也不会有,黑影又几次出入,因此很快便找到地方,将守卫点晕,掏出他身下钥匙,打开房门。

那人今日不再跪着,而是躺在石床上,背朝石壁,紧闭着眼,好似有些痛楚。

“杨煌?”

他缓缓睁眼,看着黑影,“……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你的手怎地这么烫?你发烧了?”黑影忽道,“我现在便带你走。”

“别,别......我走不了。”

黑影不等他多说,徒手劈开大牢锁链,三两步到他跟前。正要把他揽在背上,却听一阵奇怪的铁链碰撞之声响起。

他不解地绕到他身后,仔细去看石壁之间的阴影。

——只见两条孩童手腕那般粗细的铁索,把他肩胛骨的位置穿了个透;一把大锁掼在他纤弱的背后。

黑影沿着来路跃回,沉重地跑了约莫三四里路,忽又掉头去另一处。

这次他自如许多,三两下便点晕了昏昏欲睡的看守,闪身进了牢房,进了里头,又如法炮制,把巡视的牢头们纷纷放倒。

此时雪夜牢中冷如冰窖,每间里头都是横七竖八倒了一地,但睡得安稳的人几乎没有。

有几人甚至扒在栅栏边无心睡眠,此时见一个黑色身影刹那之间便放倒数人,形如鬼魅,纷纷躁动起来,请求、讨好甚至威胁他行行好,开一开牢房,大恩永难忘。

然而那黑衣人却丝毫未理睬他们,在牢中巡视好大一圈,才终于走到最里头一个安静角落。

那牢中坐着个人。

此人与此囚牢格格不入,虽一身囚衣,披散头发,却并不显得邋遢,只是身形消瘦,许是寒冷,他抱膝坐着,身体微微发抖。

黑衣人劈开房锁,慢慢走了过去。

那人才抬起脸来看他一眼,目光中似有一丝不屑。

黑衣人淡淡道,“走罢,别回来了。”

那人八风不动,稳坐如山。

黑衣人反而奇道,“在下受人所托来救你,为何不肯出去?”

那人道,“五十万石粮食毁于文峥之手,按照律法,该当问斩,我文峥逃得一时性命,逃不过良心不安。”

那黑衣人不想他如此固执,“烧粮并非文大人之过,何不留得一时青山?”

那人冷笑一声,“你回去转告托你之人,当日我一时心软,为他改换户名,是我一生大错。而今朝廷内忧外患,我无意再添圣上烦恼,故未曾告知,也是要他及时悔改;倘若他再不知收手,文峥日后定第一个揭穿于他,到时莫说青山,一根枯柴也不再剩,正好还天启一个清净江山。”

那黑衣人听闻此言,大吃一惊,“文大人知道是谁烧的粮?既如此为何不立即禀告圣上,也好减了自己的罪?!”

那囚犯这才皱了皱眉,“你是何人?何人派你来此?”

他不知想到什么,脸色一白,又瞥这人一眼。

殊不知对方也正打量着他,两厢惊讶,都再问,却两边都不肯再说,眼看烛光流失,不知何时守卫便要醒来,那黑衣人已有些心急,强解开那文峥身上锁链,便要拉人离开,熟料他始终不肯领情,“我不走。”

他俩声音不大,动作却是落到别人眼中,只听有人道,“我的个乖乖!小兄弟,这家伙不识好歹,你不如救我哥几个出去,老子齐山五怪,素来知恩图报。”

那黑衣人不理会他,正要强行带那人走,不想牢那头传来一个奇怪动静,他耳力好得出奇,听闻此声,立刻便带着那人一闪。

“噌——”一把小刀打在方才站的地方,他回头见那文峥并未受伤,又见有道黑色身影在拐角一闪即逝,眉头一皱,人已追了上前。

出了牢房,只见那黑影跑出好远,一个纵身便上了屋顶,黑衣人当即运转气力,跟在那人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待追逐出十来里路,那黑影似变了主意,回过头来与黑衣人交战。

只他这时下手却不如方才那般狠绝,似只为探一探黑衣人底细,斗了十来个回合,便又转身要走。

黑衣人教他如此戏弄,本便不肯放他,又试出此人身手有几分熟悉,更加不肯错失了线索,当即施展轻功穷追不舍。

不料此人十分狡猾,到了一处长街,因对此间十分熟悉,如游龙入海,又如浮光掠影,非常自如轻松。

那黑衣人运功时间长了,不得不停下喘息,便是这时,失了那人踪迹。

此时天已泛鱼肚白,黑衣人不敢再找,此时再回刑部大牢也不成,只得隐藏身形,回去住处。

这日天亮时,太子府里没来由地乌鸦乱叫,扰得人心神不宁。

其时樊勤整理了礼部上报的祈福日程,思绪几番被打断,令人找出乌鸦窝,悉数捅了,竟有十来个。

不想又坐下不到一刻功夫,那群鸦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只好盘旋府中,或落在雪顶,却叫得更加凄惨。

樊勤蹙紧眉头,脸上阴晴不定。

忽听一人来报,“殿下,九殿下求见。”

他只疑心听错了,“谁?”

“九殿下,侍郎大人,殿下倘若不想见客,奴才这就去打发......”

那奴才埋头说了几句,不听答复,忽地眼前一阵风过,太子殿下已只留下背影。

樊勤快步走去,远远便见着个人站在门厅,仍是一身青衫,樊勤上前轻轻喊了一声,“小邪。你怎么来了?”

琅邪笑道,“大殿下忘了?”

自那夜樊勤成亲之后,再未去过他府上,不想他而今竟是自己来了,不禁莞尔道,“哪里会忘。去年福婶做了些腊味,我不过夸了一句,你说今年再做来送我......你有心,让下人送来就是,怎么还自己跑上一趟。”

那后一句虽是问了一声,到底还是欢喜的。

琅邪道,“也是想到许久不曾拜见过殿下,借着这机会来探望一番。”

这时一个女子端着茶盏,盈盈走了进来,诺诺道,“殿下请用茶。”

琅邪知她便是那位太子妃陆妱,那新婚之日不曾得见,此时才见了真面目,果真是个身姿婀娜,面似桃花的江南美人儿,忙道,“见过太子妃。”

那女子微微一笑,看着樊勤,樊勤却望也不望她一眼,“你先出去罢。”

琅邪目光追出她好远,樊勤低咳道,“想必来探望我的事是假,必还有别的事找我,说罢。”

琅邪嘿嘿笑道,“大殿下英明……”

“这事怪我嘴快。有个相识痴爱山水画作,前两日我说起殿下府上有一副《游春图》,这人便缠着求着要看,不依不饶,我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得来打扰殿下,”他偷看一眼樊勤脸色,“殿下放心,那画何其珍贵,又是殿下心头之好,我晓得的,殿下若不愿意,我答他一声就是。”

“心头之好......”樊勤喃喃两句,目光锁在琅邪脸上,见他虽经那夜,也并不生疏于他,苦笑道,“别说看一眼,既是你开口,送给他又何妨?只不知那位相识是谁?我可认识?”

“殿下想必也听过,其实……他就在门外。”

“哦?怎么不请进来?大冷的天等在外头。”

琅邪看他脸色,“他身份低微,没有殿下恩准,不敢踏进殿下的府邸。”

樊勤听他这一言,心里已猜到是谁,叹了一声,“小邪,你什么时候也说话绕起弯子来了?让他进来罢。”

待琅邪把人领进来,那少年纳头便拜,“文贞见过太子殿下。”

樊勤正端起茶盏要饮,听这一声,动作停住,见他果真是个眉眼疏淡的少年,虽乍看相貌,与他二弟只有一两分相像,但衣着姿态,却又加了三分,原本以为已看淡,这会儿却仍是心里一痛,已有些悔意,淡淡道,“起来罢。”

“要看《游春图》的便是你?”

“回殿下,是小人。”

“你守在门口,可是料定我会拿给你看?”这一声忽地沉了一沉。

到底是一朝太子,一身储君威风,只一句发问便让人抬不起头来。

“文贞不敢。只是听九殿下说起,一时痴了,才大着胆子来到殿下府前。”

樊勤看着文贞,见他低着头,身边站着琅邪,巴巴看着自己,到底道,“跟我来罢。”

一行三人便去了书房。

樊勤吩咐书童,“去把《游春图》取来。”

自己将桌上公务随手取了,放在一边架上。

忽听外间“嘎嘎”之声又响起,朝琅邪苦笑,“今日乌鸦总叫个不停,让人心里舒坦不起来。”

琅邪一边打量太子书房,一边随口道,“许是少了吃的。”

樊勤竟真以为如此,忙唤人去院中给乌鸦撒些吃食。

文贞看着太子背影,眉头皱起,忽掌心一痛,只见琅邪正十分凌厉地盯着自己。

两人相视良久,到底是文贞先低了头。

樊勤一回神便见他俩握手站着,一个低眉顺眼,一个眼含宠溺,视自己于无形,当即不悦道,“由儿,怎地取个画这般慢?”

樊勤书画甚多,皇帝赏的,臣子们投其所好的,魏晋、隋唐、北宋许多名画都有收集,那叫由儿的书童在里间一阵翻箱倒柜,只一时只找不到这张,这会听他一催,更是慌忙,连应“来了来了”,终于捧了画来,却是捧了好一捧轴子,把文贞眼都看直了。

樊勤道,“你找这般多做什么?”

“殿下的画太多,上次太子妃收拾一番,不让奴才插手,奴才便有些不知去向。”

樊勤不悦道,“书房之地,国之机密,她一个妇道人家来做什么?”

也不要人答话,又让另两个书童一齐找画,文贞也甘愿做个书童,请求去那里头查找。

樊勤与琅邪站在一旁,樊勤正要让他出去坐一坐,忽听一人来报,“殿下,大事不好!”

两人对视一眼,樊勤道,“什么事慌慌张张?”

“昨夜有人潜入刑部大牢,将户部尚书文大人杀害了!”

“咚”的一声,那书房里间像是有人摔了一跤,然后几个小书童悄声道,“文少爷?文少爷?”

琅邪起身要去看他,“文贞?”

文贞已被扶了起来,只是额角一块红痕很是夺目,几个书童面面相觑,“殿下,文少爷方才起身撞着书柜了。”

琅邪拉过他手,让他靠在自己身上。

樊勤道,“小邪,息延这会儿刑部大牢,正传话找你。”

琅邪道,“我立刻去。”又望着樊勤,“文贞他,请殿下......”

“我会找人送他回去。”

琅邪点点头,正要走,却被文贞一把拉住衣角,低叫了一声“殿下,带我去......”,他虽外表镇定,却终究不过是个小孩,这会儿听说死了一人,又撞了个头,便忍不住撒起娇来。

只是琅邪哪里能带他?捏了捏他的手,“我这会儿要去办事,你乖一点,早些回去,等我得空再来看你。”狠着心将他的手拂了,自己告辞樊勤,去了那边。

他这时心里也是乱极,几种情景如乱麻一般交织在脑中,迎着没完没了的风雪,一颗心忽地又冷又硬。

匆匆赶到大牢,这时文峥已不在,牢中干草上只留下一片血迹,息子帆正蹲在旁边搜寻,见了他,神色凝重,“文大人他......”

琅邪见了那血,才相信那句文大人遇害的话,抬头看着息延,“人呢?”

“衙里。”

琅邪转身,息延跟上去,“我方才审了人犯,才知昨夜曾有人来找过文大人。”

“来人身份可知?”

“皆蒙着面,只是一共有三人。”

“三人?”琅邪顿住脚。

“没错。那边有几个未睡得着的,叫什么五怪,今日以此讨价还价。说牢里先是来了个黑衣人劈锁,此人倒是真来救他,不料文大人不肯走,两人拉扯之间,又来一人把那黑衣人引开......走了不多时,便有人前来,对文大人下了杀手。”

琅邪皱眉,“怎知不是那两人中的一个返回?”

息延摇头,“听那犯人说,后来这人粗壮许多,与前两人身形不一。只不知此人是否与那打出暗器的人为同伙。”

说话之间,已匆匆到了房间。

乍见文峥躺在石板上,神色安详,只如睡着一般。只是脸上没有血色,胸口一片深色血迹,想是被利刃所害。

琅邪禁不住要去剥他衣服一看究竟,却被息延一下拦住,“别碰。文大人下狱那日,皇上便曾说过,文大人身上关系重大,必得细加看管,你可记得?”

琅邪点头,“你我还守了两夜,无人前来,这才增了别人。”

“早知如此,我定亲自来守,文大人本是栋梁,纵有失职之罪,也不该如此下场。”

琅邪看着文峥面庞,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你放心,文大人不会枉死。凶手不日便会落网。”

琅邪正色道,“没错。把匕首递给我。”

息子帆递给他,见他仔细一心研究匕首,并未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我说的并非宽慰之言,此时不能碰他。”

“到底为何?”琅邪皱眉。

“昨夜我去找你,本是找你商议,不料文贞在那,后来也给忘了。其实昨日,我在文大人身上下了一种香。”

琅邪抬眼正视他。

息延亦直直看着他,“这香曾是我当日对孙先生抱怨魅香一事时,孙先生顺手给我。

“说是他去药王谷里讨的,一种长在山里的罕见的蝴蝶花做成的香沫,人闻来没有一点味道,偏有一种冰蝶天生依恋这蝴蝶花,闻见沾了它香气的东西,任如何洗、搓也不会错过,纵使隔上十万八千里,也会追逐而去。他当日调笑这是‘追香’,说我们也可用来‘追凶’,本是玩笑之言,不想一语成谶。

“所以琅邪,你不能碰,碰了它,是洗不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