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
这个代号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林启的心湖,激起圈圈疑虑的涟漪。那份残缺工程日志里熟悉的编码风格和数学表达,更是将一种荒谬而惊悚的可能性摆在了他面前——他的穿越,或许并非随机的时间乱流,而是有着更隐秘的因果线。
这个认知让他坐立难安。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寻求自保和归家的意外旅客,他可能本身就是这个谜题的一部分。
萧凛提供的有限访问权限成了他唯一的探针。他不再试图直接破解基因密码或设计反抗装置——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摇篮”这个代号的搜寻中,利用权限在浩如烟海的公开数据库、历史档案、甚至是一些边缘科技论坛的遗迹中,小心翼翼地筛选信息。
他避开了所有与基因工程直接相关的敏感词,而是将搜索重点放在能源系统、早期星际殖民计划、以及基础物理理论的奠基文献上。他的机械工程背景和跨维度视角成了优势,他能从一些被主流忽视的技术细节或理论矛盾中,嗅到不寻常的气息。
几天不眠不休的筛查,眼睛因长时间注视光屏而布满血丝,身体因为Omega周期的不稳定而时常感到虚弱和烦躁,但那甜腻的信息素之下,是大脑高速运转的冰冷核心。
终于,在一份几乎被遗忘的、关于帝国早期星舰“远航者号”能源核心设计的解密文档附录里,他找到了线索。那是一份参与核心稳定性计算的科学家名单,在冗长的名单末尾,有一个名字被做了极不显眼的标记,旁边手写(扫描件)注明了其负责的次级项目代号——“摇篮协议”。
而那个科学家的名字,叫林远舟。
姓林。
林启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血缘般的直觉攫住了他。他立刻调取林远舟的公开信息,结果只有寥寥数语: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与应用工程师,参与多项帝国奠基性项目,于帝国历元年附近“因实验意外去世”,具体信息保密。
帝国历元年,正是“创世基因工程”正式启动,现行ABO社会结构确立的时间点。一个顶级的物理工程师,死在基因工程启动的关键节点?
太巧合了。
更让林启汗毛倒竖的是,在仅存的一**远舟年轻时的模糊影像资料旁,附着他的一句广为流传的格言,据说是他毕生追求的写照:
“寻找那唯一的、稳定的解,跨越维度的藩篱。”
跨越维度的藩篱……
林启靠在椅背上,感觉房间里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沉重。林远舟,这个与他同姓、可能与他有着未知血缘关系的先辈,似乎早在数百年前,就在探索维度或时空的奥秘。“摇篮”是否就是他研究的核心?自己的穿越,是否与这位先辈未竟的研究有关?
就在这时,他房间内那个原本用于接收帝国通知和“行为规范”课程的小型信息终端,屏幕忽然闪烁了一下,跳出新的提示。不是官方的格式,而是一行简洁的指令:
【权限漏洞已创造,持续47秒。接入坐标:Theta-7,废弃通讯中继站。加密通道:维里塔斯(Veritas)。】
是陈梵!她再次抓住了帝国网络系统的瞬间缝隙。
林启没有丝毫犹豫。他飞快地操作起来,利用萧凛给予的权限作为跳板,按照指示接入那个废弃的坐标,并加载了“维里塔斯”加密协议。屏幕闪烁了几下,最终稳定下来,显示出一个模糊的、经过处理的女性轮廓,背景似乎是某个充满粗糙金属管道和闪烁故障灯光的隐蔽空间。
“林启先生,”陈梵的声音透过加密通道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但依旧冷静,“你的搜索关键词触发了我们的监控。‘摇篮’……你比我们预期的挖掘得更深。”
“林远舟是谁?”林启直接问道,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沙哑,“他的死和‘创世基因工程’有什么关系?‘摇篮’到底是什么?”
陈梵的虚拟轮廓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林远舟是‘创世计划’最初的理论奠基人之一,但他反对后期引入的基因主导社会模型。他坚信技术应服务于整体文明的升华,而非固化阶级。‘摇篮’是他主导的一个绝密子项目,据我们零星的资料显示,那是一个关于‘意识载体稳定性’与‘跨维度信息锚点’的研究。”
意识载体?跨维度信息锚点?
林启的呼吸一窒。这几乎就是在描述他现在的状态——一个来自异维度的意识,被困在这个Omega的身体里!
“他认为强行植入的基因偏好会导向文明的死胡同,试图寻找另一条路。但他的研究在帝国历元年被强行终止,他本人也被宣告‘意外’死亡。”陈梵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我们怀疑,‘摇篮’并非被完全销毁,而是被当时的权力阶层接管并扭曲了。你的出现……林启先生,或许不是意外,而是‘摇篮’项目在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机制下,产生的‘回响’。”
回响……
所以,他可能是一个被刻意、或半刻意“投递”过来的意识?一个来自过去、带着不同思维模式的“测试样本”?
巨大的信息量让林启头晕目眩。他扶住额头,感觉到身体深处那属于Omega的脆弱又在蠢蠢欲动。
“我需要更多资料,关于林远舟,关于‘摇篮’的所有细节!”他急切地说。
“我们掌握的也不多,而且获取难度极大。”陈梵回应,“但有一个机会。帝国科学院资料库的最深层,封存着林远舟的一部分未公开手稿,安保等级极高。萧凛的权限,配合我们即将策划的一次外部佯攻,或许能制造一个极短的访问窗口。”
她顿了顿,虚拟的“目光”似乎穿透屏幕,落在林启身上。
“这需要他的同意和协助。说服他,林启。告诉他,探寻‘摇篮’的真相,不仅是解开你身上谜团的关键,也可能找到颠覆现行基因缺陷理论的另一把钥匙。这关乎所有人的未来。”
47秒的时间即将耗尽,屏幕开始出现雪花。
“尽快给我们答复。通道不稳定,下次联系时间未知。”
通讯戛然而止,屏幕恢复了帝国宣传片的播放。
林启独自坐在房间里,耳边仿佛还回响着陈梵的话语,眼前晃动着林远舟模糊的影像和那句关于“维度藩篱”的格言。
说服萧凛?
那个冷漠、掌控欲极强的元帅,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去冒险入侵帝国科学院的核心资料库吗?
林启看着自己因为缺乏休息和情绪波动而微微颤抖的手,感受着体内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灵魂。他没有了退路。无论是为了回家,还是为了解开这缠绕在两个世界(甚至更多?)之间的巨大谜团,他都必须试一试。
他拿起笔,不是画受力分析图,而是开始整理思路,试图用萧凛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林远舟”、“摇篮”、“维度理论”与“基因缺陷”之间的潜在关联串联起来,构建一个逻辑链条。
这或许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一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