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拖家带狗回现代 > 第19章 大郎赶他们走

拖家带狗回现代 第19章 大郎赶他们走

作者:悟饭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0:19:06 来源:文学城

这几天,洛书河脚已消肿,下地行走不成问题。但外婆怕他脚底还有小伤,不肯让他多走,陪他去越平县城看秦太医时,还是雇独轮车。

一回生,二回熟,他们现在去越平县城,只用外婆陪着去了。

外婆每每顺路在城里买些食物回来,松花饼、绿豆糕、甜瓜、葡萄干、烧鹅等等,偶尔还带些小玩意儿,像糖人儿、不倒翁、风车回来。

又带吃又带玩,使得她火箭般蹿升为宝儿小心肝中的第二人。

第一人是洛书河。

伤筋动骨一百天,洛书河不能干活。他又不愿吃闲饭,便专职带宝儿玩。

以前大郎从早到晚在外赚家用,桃红白天做饭劈柴纺织,便把孩子背在背上或者拴在桌角,宝儿没有自由,哪里有玩耍质量。现在有洛书河宠他陪他,他这下可释放出了天性,像只放风出去的小哈士奇,每天在家附近的野地里乱窜乱蹦。

洛书河还拿软树条做了个圈,蒙了厚厚一层蜘蛛网,圈下再绑根长木棍。带着宝儿,拿着这个法器,黏蜻蜓,网蝴蝶,无不信手拈来,还可以高高地伸到树身上黏知了。

有次意外黏到过一只小小的绿鸟,可把宝儿乐坏了。拉着洛书河大手回家的路上,他的小嘴咧得都没合起过。

桃红娘在桃红家只待了四天,家里已经颠三倒四,托开船的赵老汉传话给她,催她回去。

于是一堆剪裁出来的衣裳便改由桃红缝制,外婆打下手,苏宜也跟着学。

桃红虽然不擅长剪裁,缝纫活却不差。主要是由于她娘珠玉在前,衬得她速度稍慢了些,针脚的细密度也略差。

外婆虽然能缝衣裳,但针线活很伤眼睛,她年纪又大,很容易眼花,做半小时便得歇半小时。

苏宜会缝衣服,仅限于“会”,那针线拿到赵家庄,要被人笑掉大牙的。但她愿意学,每逢一针都会拿起来仔细看看,然后再缝下一针,即便这样,那针脚还是歪歪扭扭,拙劣得不行。

好在桃红娘是顶善良的好人,很有责任心,她在家中待了三天,把家事安顿好,叮嘱儿子记得喂院里的鸡鸭,拜托隔壁妯娌帮忙料理丈夫和儿子的饭食,这才放心回到女儿家。

她这次来,在桃红家待了足足八天。几个女人每日天亮即起,三更不睡,在灯下把衣服都赶制出来。

桃红娘又不辞辛苦,抽空把苏宜缝得歪七扭八的针线全部重拆,重新缝。

重复的劳动总是很枯燥。三个女人聚在灯下,边缝纫边说些闲话。忙累了,外婆端出城里买的小零食,桃红泡出几碗茶,小歇片刻。

苏宜拿着小手帕练手艺。她心想,怪不得以前村里的女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干活,不然每日这枯燥的家务也太漫长乏味了。

看来,她是不能像别的穿越女那样,和这个国家的首富、王爷、皇帝谈恋爱了。古人一般十四五岁就娶妻生子,更早的如康熙爷,十二岁就大婚。二十二岁的她即使捏着鼻子肯给人作妾,只怕人都嫌她老。

一想到因为性别原因,以后她只能每天和家务活打交道,劈柴,打水、烧锅、洗碗、浆洗衣服,晚上还得纺织贴补家用,还得做衣服做鞋,什么追剧、旅游、火锅、零食,都遥不可及,她就深深叹气。

未来不能细想,否则会疯。

桃红娘俩给外婆和苏宜做了二件里衣,二条裤子,再二套衣裙,给洛书河做了里衣和裤子,外加二件袍子。还有三个人三双布鞋。

布鞋最吃力的步骤是纳鞋底。晒好的千层底比着各人脚的大小,剪成鞋垫的模样,用白布包边并缝好。再将包边鞋垫四五个垒在一起,用粗针和粗线密密麻麻地纳起来,这需要很大的手劲。幸好桃红娘从小吃苦,练出很大力气。洛书河的鞋是她亲手做的,没有鞋样子,全凭她的经验,也很合脚。

外婆和苏宜的鞋是桃红做的。桃红手劲没她娘大,得用锥子在鞋底预先扎眼,再用粗针穿,针穿过去后还得用小钳子用力拉,才能连针带线拉出来。每一针都是这种操作,特别费工费力。

所有活计完成后,桃红娘惦记家里,预先和赵老汉打过招呼,吃过晚饭就回赵家庄。

宝儿这半月过年一般,有吃有玩又热闹。晚上知道疼他的外婆要走,登时搂着外婆的脖子默默掉眼泪,那泪珠子一大滴一大滴地,把外婆衣领都打湿了。

看他哭成那样,桃红娘搂着这团小嫩肉,心尖尖都被揪去一块。

她想了想,对女儿说道:“他外公平日也念他念得紧,不如我带宝儿回去住几日,再送他回来。”

她又转向外婆道:“我家虽然屋舍简陋,也有二间卧房,床席也有多余,都是极洁净的。不如请婆婆同去我家住上几日,领略我庄上风土人情,说不上以后你们与我家做邻居哩。”

外婆也很欢喜,很愿意去探探路。

桃红和苏宜更没意见。

大郎晚上从山上采了草药回来,见丈母、儿子和外婆全部不见,原来去赵家庄小住,也没说什么。

自打从三天镇回来,他经常眉头紧锁,似乎有心思满腹。桃红每次问他,他也不答。

桃红认为是那日掣签才惹出大郎不快活,她挺后悔,早知道不掣了。

这日晚间八点左右,桃红和苏宜因连日做衣做鞋疲累,早早睡下。大郎和洛书河拿了小板凳坐在院中乘凉,脚下点了艾草防蚊,又端了一个方凳,凳上摆着一壶酒,二个酒杯。

酒是好酒,大郎一直没舍得喝,今天拿出来,喝个痛快。

洛书河胳膊上的断骨已经长好,秦太医停了他的中药,嘱咐他安心养伤,先不要提重物。所以洛书河凡事都很注意。他恐怕酒精伤身,只将杯子在唇边微微碰触,意思一下。

此时天空万里无云,月光大亮,照得地面如白昼一般,连矮墙与远处的荒野都一览无余。

大郎扇着蒲扇,感受着酒精在血液里翻腾的微醺。他突然笑道:“大哥,你们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月,我待要赶你们走哩。”

洛书河人高马大地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听到这话,脑子还没思考好,嘴已经开动:“不怪大郎,我们一家在这里确实住了太久。这些天我也日夜寻思,是该带着外婆和妹妹离开这里。”

他不过是给自己留体面才这样说。实际上,若离开李大郎家,他们下一步该往哪里去?又该如何谋生?

大郎嘴里喷出酒气,呵呵笑道:“大哥休慌,是我不想拖累你们哩。”

洛书河问道:“大郎此话怎讲?”

“如今这世道,众生趋炎附势、忘恩负义的多。我观看多日,大哥委实人品端方,不是那等刻薄负义没良心的人。我有一事要尽情托付给大哥,不知你心下何如?”

洛书河不懂他这话的意思,是准备葫芦里卖什么药?

他不爱轻口允诺,但大郎不同,对他有救命之恩。因此他并不迟疑,直起腰身,双手抱拳,郑重表态:“若非大郎收留,我和外婆、妹妹,早已是客死异乡之鬼。大郎有事,但凡我能做到,我定不负你。”

洛书河这几句话说得相当恳切,绝不含糊推诿。纵然大郎有了六分醉意,依然胸口一热。

酒精让大郎情感冲动。他忍下热泪,双手抱拳聊表谢意。然后二话不说,起身去屋角拿来一把锄头。

“大哥随我来。”

他几步将洛书河领进菜园。

菜园里豇豆、黄瓜、茄子长得极好。大郎麻利地拔出豆角架扔一边,锄开泥土,等二尺多深时,不让洛书河帮忙,自己蹲在地上,双手往下扒开泥土,再扒去一层吸附湿气的木炭,捧出一个半臂长的坛子。

大郎领着洛书河,将坛子搬到厨房后门外,又点起一盏油灯,搁在灶台上。

大郎从水缸里舀了几次水,冲去坛子外面的浮土木炭,又取出湿抹布将坛子擦干净,这才将坛子抱到灶台上。

光线昏暗的厨房里,露出坛子的真面目:一个普普通通的咸菜坛。

大郎道:“此坛是我父亲在时亲手所埋,距今十二年了。”

坛子用油纸封口,再用细麻绳一圈又一圈地系了无数圈。

大郎解开半腐朽的绳子,揭开油纸,手伸进去,慢慢掏出一个油纸包。

大郎小心地解开油包上系成十字的麻绳,里面包了好几层油纸,扒到最后,纸里露出一个明黄的丝绸香囊,还有一条蜷起的深蓝绸缎腰带。

香囊上的五毒刺绣极精美,拖着长长的明黄色穗子。

腰带更是宝物。长腰带上用丝线缝上六个圆形雕花边的青玉板。每块玉板中间,又嵌了金丝,金丝蜷成圆形花瓣图案。图案之间,镶有数颗蓝红绿色的宝石,在油灯下泛出美丽的色泽。

荷包只有婴儿拳头大,玉带也不长,看着都是儿童尺寸。

大郎一一展示给洛书河看,眼中带着浓厚的怀念:“这都是我儿时旧物。”

这二件物品相如此富贵精美,绝对不是一般人家的日常用品,显然大郎不是普通人。

洛书河点头,一语不发,等他后面的话。

大郎将油纸包又慢慢重新包起,从柜橱抽屉里找出新麻绳捆上。

“我便是左将军时天瑞的侄子,御史时天祥的幼子,我的本名是时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