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慷歌看到公寓镜子映照出来的那个人,脸上带着血色。
和已经在本地注册医生的同班同学奥斯聊完,她焦虑的心情好了不少。他劝她已经在这儿了,不如就先注册,也许赶不上七月的招聘季,可以试着一月轮岗,这其中也可以再把其他的一系列内科专项的课程考完。这一两周她读了不少reddit的帖子,惨淡的医疗就业环境让她几度思考是不是这次又赌错了。孤注一掷,花了不少积蓄来这边读硕士课程。相熟的阿姨背后酸她,怎么去那么小的地方。虽然本质上是为了保障自己有两年毕业生签证来找工作,没想到阴差阳错,解决了国际毕业生最大的签证问题。所以奥斯劝她,既然已经有了这个优势不如先安心在这边注册。其实她一直忧虑的事情,是担心找不到工作会坐吃山空,毕竟她不愿意继续啃老。但是粗略一算,她发现即使在这边拿最低底薪,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双休,除开正常的房租生活费等等,竟然还会有**千的富裕。如果她没有走这一步,凭她的本科学历大约最多只能在县医院找到一份熬夜加班月薪五六千的工作。同样工作两年,所处的平台大不相同。经过这样一番对比,慷歌心里释然,这一次,自己怎么都没赌错了。
她感谢奥斯,他无偿地为她解答着疑惑。给她自己最切身的感受。甚至说如果再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他。不知道是不是休息了一周的缘故,这周她觉得精神头特别好,哪怕胚胎学的考试一塌糊涂,她知道原因在哪儿。之前她实在没找到学习的方法,临时抱佛脚看了一天的PDF,发现一个看上去特别矛盾的点。
如果你想学习外语,不要一开始就完全摒弃所有,而是利用翻译对照,一步一步先使自己理解这些内容,然后再熟悉词汇,再对照理解结构。得到了这个教训,甚至让她感觉到有些幸福。一种知识终于进入大脑的幸福。
掌握一种方法,就像掌握了一把□□,打开门只是时间问题。
但她也反思,为什么从前没能发现这个方法。
因为不够沉浸。她的时间零散地去做很多事,加上心绪不佳,许多时候都要跟自我先抗争,这样踏踏实实看书的时间竟然几乎找不到一天。如果从前就懂得专心只做一件事的道理,大概早就发现了许多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技巧。
经验要在行动,受挫,反思,改正,正反馈这一个循环之后才能得到,这个循环需要时间,每次两小时对于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部分是不足以的,就好像一个人反复地练习一加一,是无法解决函数问题的。
时间安排,是一个必须要改正的部分。
她的时间安排太过理想化,导致结果反而不受控制。
毕业论文的题目已然确定,她选择了最熟悉的综述写作,其实导师提供了好几个选择。临床问卷研究,变量太多,时间太赶,加上要和受试学生大量沟通,首先被她排除在外。而实验室,她已经完全抗拒,就算就业岗位上生物类就业机会更多,她依然直接按下删除键盘,那种折磨实在是多少钱也不愿继续。解剖项目,对就业无意且需要常常线下去实验室。线上的,远程的,文件撰写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何况对于已经发表过好几篇SCI的她来说,这个部分算是最自由,可以随时调控的了。
事情好像突然变得明朗,不像从前时刻复盘自己是否做出了对的抉择。疯狂收集信息的时间可以拿来脚踏实地的学习了,她由衷地舒缓了一口气。
鹤哥结婚了,从他建立的国际学生群组得到了不少信息,少走了很多弯路。当时他才刚刚去读博士,开口闭口都得管别人叫师哥师姐,恍惚之间他也毕业,去了挺有名的医疗公司做了主管,甚至都结婚了。人好像只能从别人的变化中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在自身好像只是一场又一场不断斗争的过程,在别人身上突然直面结果,才惊觉已经走了多久的路。
下了一周的雨,这周开始天气好了起来,昨晚慷歌按耐不住,一个多月了,她终于拥有了第一次傍晚独自散步。这个地方,是安全的,这个地方,没有辜负我,她站在河道边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