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庭院深几许,云开见月明 > 第22章 伙伴

庭院深几许,云开见月明 第22章 伙伴

作者:凤栖良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4:47:43 来源:文学城

吴勇的嫂子在农闲时候就守着一爿小卖部——就在家里的四层小楼隔壁的耳房。小卖部进账不多,主要是供吴奶奶消闲,使她不至于太寂寞。偶有临近的熟人过来坐坐或者玩会儿纸牌,顺便能拉动一下消费,一包烟,一瓶水,有些干脆拿酒来当牌注,输了喝一口,所以,小卖部里也摆了各种自烤酒,一大坛也就十来块钱。

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吴勇嫂子勤劳节俭,整日忙里忙外,大多时候,吴勇也帮着干农活,嫂子是白族,娘家经营一大片茶园,因此,家里的茶叶往往用编织袋盛着一两袋千年古树茶。

开始叶云庭是不喝那茶的,用编织袋装着的茶叶让她不太愿意与外面动辄几千上万的普洱古树茶联系起来,直到吴勇给她说那两袋才是好东西,只留给家里喝的,外面的人出再高价钱也买不到,于是她将信将疑地接过他手中的纸杯。

果然,还没拿过来便已闻到沁人心脾的芬芳,茶香浓郁,并不如以往闻到的饼茶那般似带酸涩。茶汤呈红褐色,光泽透亮,浅呷一口,唇齿留香久久不散,不一会儿满屋都是茶香,心情都跟着愉悦起来,陪导师喝过许多好茶,但如此可口的确是没有的。

她便寻思着能不能给导师带点回去......

到第三天,资料已经陆续备齐,合理归类,叶云庭觉得压力减轻不少,做了后期工作的规划,一个月时间足够,到时候分时段去彝族广场和傣族广场,找各个年龄段的本土乡民随便聊聊,顺便感受一下活动现场的民族文化氛围。

并没有带录音笔,叶云庭调整思绪,轻装上阵。活动现场的热烈气氛着实感染了她,置身其中,她把自己也当成了本地乡民。

她认为文化需要认同,无认同不研究。而认同的前提是各族人民相互信任,而后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带着文化同理心,就很容易真正进入所研究的文化中,走进去,再走出来。本质而言,文化是感性的。

直到为期一周的火把节和泼水节结束,她都没有用过录音笔,她决定把内存留着,用于记录接下来要走访的各探访点的老人对民族风俗的叙述,而此前已经用它记录了与吴奶奶的交流。虽然老人很多时候用傣族语言,但吴勇在一旁做翻译,也保障了交流的通畅。

录音导在了电脑上对应的文件夹,并加了密,但需要备份,为保证万无一失,硬盘里也存了一份。同时录音笔里的录音也保留着,万一导入格式出现问题,或者硬盘遗失,还有原始文件可用。

期间叶云庭将行程安排发送给师姐,师姐提醒了她一些访谈细节,强调了各户的礼节,传来了精修过的简要的步行地图,以免山里没有信号,叶云庭的路盲是师姐最担心的。师姐受邀飞去国外参加东亚民族传统文化论坛,并在论坛做报告,会议结束就直飞滇南,赶了早班班车,抵达滇南当天晚上就到了云谷。

据说师姐硕士毕业后在省体育馆工作的空余时间拿了个民族传统用体育博士,读到博二的时候过来这边做田野就是有一个同级的同门师兄作陪,因此一路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后来......

这次叶云庭孤身前往,师姐着实为她捏了把汗。前面的六户她都独自探访完了,可最后两户实在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去,虽然叶云庭千百次保证会牢记师姐的嘱托,在探访最后两户的时候一定不多问不多看。

吴勇载着叶云庭去接的师姐,刚到云谷客运站,斜阳便映出那抹颀长身影,整套白色西装,剪裁精到,师姐面无倦色,反而整个人显得光芒四射,活力满满。虽然已经是博导,但一般不带学生,作报告的文件和PPT都是亲自整理,她觉得只有亲力亲为思路才更加清晰,表述顺畅。

师姐常常告诫同门师弟师妹们,慢工出细活,如果求快,便不来做研究,坚守与忍耐是科研人最基本的素养。

叶云庭一直都记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