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导师组的同学出去调研都是三五天就打道回府,但她从不,即使是做小的项目,她也是谨遵师姐教诲,做研究细心、耐心、有恒心。
“师姐”叶云庭看到金光闪闪的师姐,一改平常的稳重,忙不迭冲过去,握住师姐的手,“你怎么来啦?”
“晚点细说。”师姐干练的语气中夹杂着丝丝倦意。
“好的,师姐!”叶云庭连忙一把接过师姐的电脑,紧紧抱在怀里。
沿途的路灯一次亮起来,安谧的乡村气息铺面而来,手边的风都是甜美的,自由的。
“师姐一定很累了,还专程赶过来陪我。”叶云庭心里暗暗想着,但不敢表露,她深知师姐的固执且不甘示弱于人前。
师姐常常待他们如亲弟弟妹妹,导师有其他职务,平时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管他们,除她以外的几个同门,博士和硕士也基本都是由师姐帮忙带着。此刻,她有一股想要抱抱师姐的冲动——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心疼。
与吴家老少一阵寒暄后,师姐和叶云庭早早就入睡了,因为明天可能会迎来巨大的挑战,但有师姐在,她畏惧感渐渐消退。
一大早,带了雨伞和雨鞋,两人便出发前往大山,这次探访的是二条山的熊家,熊家一家十几口生活在一片森林后的熊家村,地势险峻,四面环山,附近的山路遇大雨好发泥石流。
但熊家是这一带目前仅有的保留着他们族最传统的文化习俗,所以算是此次出行最重要的一处探访点。这次探访对象一共有三人,熊家村村长、以及村西口最长寿的五世同堂的熊二家的祖奶奶和熊二爷爷。
“师姐,咱俩前往熊家村出演一场熊出没哇?”叶云庭看师姐一脸严肃,便想着法子逗乐。
“小心路!”师姐依旧面不改色。
防水包里装着笔记本电脑和访谈话稿,以及两支录音笔,外面还套了两层塑料袋。叶云庭一路紧紧抱着,不敢有四号闪失。拿着师姐的东西,她每走一步都十分谨慎小心。
突然,刚刚还万里无云,晴空如洗,转瞬便来了豆大雨点,不敢找大树避雨,两人披上一次性雨衣,缓慢前行。走到逼近山崖的坳口,两人便不敢再向前行进。
信号已经濒临断绝,两人在原地无言等待。叶云庭想问师姐一些问题,但看师姐不太平静的表情,她不敢开口。
四点不到,天开始黑了。师姐靠过来,知道叶云庭怕黑,于是拉着的手轻轻拍了拍,安慰她不要害怕,雨停了就会有办法。
可是雨一直没停。
气温在骤降,两人冷的得瑟瑟发抖,越靠越近。
不一会儿侧后方有一股强光射过来,是车来了。叶云庭感觉自己顿时活了过来。
可奇怪的是车一直没有过来,那光源就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一抖一抖的,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过来。
师姐突然拉起叶云庭的手,两人快步朝车走去,慢慢的,两人跑了起来。越来越近,她们听到了车那边发出巨大的声响,原来是一辆拉着货的小型皮卡陷在泥里,司机一直加大油门,可是车现在里面纹丝不动,反倒是如女娲的长藤,将千万的泥点子甩向天空,不过千万泥点子并没有变成小人儿,而是以泥雨的方式落了下来。
师姐拿手电筒帮下车查看情况的那个人照了照车后轮,随后顺着找了一下车后厢尾,叶云庭发现车身全是泥点,根本看不清车的颜色。
师姐用某种地方方言与那个人攀谈起来,叶云庭倒是听懂了他们交流的大部分内容。她丝毫不好奇师姐会说其他地方的方言,但她不明白师姐为何会在没有跟人交谈前就知道了对方的家乡话。她突然想到师姐刚刚往车尾那一照。“原来如此,不愧是我崇拜的师姐啊!”叶云庭在心底偷偷给师姐点了个赞,但手上不敢有大动作,遇到麻烦才有一丝转机,她不敢大喜过望,害怕吓走难得的好运气。
虽然平时看起大大咧咧,但在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上,她常常不知所措,索性也懒得维持。能够好言好语沟通还好,一旦出现分歧甚至冲突,它往往就手足无措。从小到大,遇到任何事情她都不敢声张,好事也是,坏事也是,因为妈妈会不高兴,妈妈一直认为女孩子情绪太过外放会为家里带来不幸。还有,她也怕自己激动地情绪会让好事变坏,坏事更坏。甚至读研期间在某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时,导师和同门是兄弟姐妹专门攒局为她庆祝的时候,她也极力将自己想要狂欢一番的情绪憋回去,忍着忍着竟有两股热泪夺眶而出,坐在身边的师姐在第一时间默默递来纸巾,令她感激不已。或许本质上,她跟师姐是一类人,她们都不喜欢在人前展露自己软弱感性的一面,不论亲疏。
虽然那人并未太拿两个年轻女孩当回事,但车子确确实实在三个人全力配合下挣脱了泥坑,抹了把脸上的泥,两人承了那人之邀,打开驾驶室的后车门,坐了进去。
四个人闲聊起来,原来两人是亲兄弟,鄂北人,几年前跟着表哥在这边做生意,表哥眼见着两兄弟跟自己的客户们渐渐熟络起来,害怕兄弟两会单独出来干,于是就有意疏远他俩,除了干活就是送货到偏远深山,几乎不让他们接触核心客户。正是送货去熊家村,这才恰巧碰见了她们。车外,黑云从四面聚拢来,天整个儿的成了墨色。车内,四个外乡人在异乡天南海北的聊着,全然不顾车外的天暴雨雷电,那辆皮卡车成了一个铁皮铸成的温馨的小家,而家里是一起生活多年的异姓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