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爵无荣 > 第11章 第十章:一身红尘·其一

天爵无荣 第11章 第十章:一身红尘·其一

作者:元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2:51 来源:文学城

“这孩子还真是没什么眼光,居然和伏世和长得如此相像!”沈度抱着孩子,很是纳闷地对明斤说。

伏鼐和明斤一左一右站在沈度旁边。明斤手里拿着刚刚买来的拨浪鼓,在孩子面前摇了摇。摇晃的小玩意很让小孩喜欢,于是伸出手去抓。孩子乐悠悠但是安静地笑着,根本不知道围在他身边的三个大脑袋都是谁。

“因为这是我儿子。你不要再孩子面前瞎说话,被别孩子听进去了。”听沈度说这话,伏鼐就知道他又开始打什么坏主意了,于是赶快制止了他。

“这小子真没眼光,也不向着我师姐长长,以后肯定是空云山有名的美男子。可惜啊。”明斤顺着沈度的话往下说。

“就是。孩儿他爹自己哄着玩吧。天光,走,咱们进屋去。”说完,沈度把孩子放到了小床上,躲过伏鼐准备锤他的拳头,和明斤一块到内间去看望朱真韵了。

朱真韵坐在里间床上,听到他们三个人说话,对着走进来的师弟师妹笑道:“行了你们两个,孩子长得像爹总比长得像大舅小舅好,我是不想再重温跟我大哥小弟那鸡飞狗跳的日子了。”

七月初,朱真韵生子。

朱真韵是明斤和沈度的大师姐,刚入师门时都是朱真韵照顾他们二人,多年同门情深。出师之后,朱真韵一直在陈端长老处做事,一年多后与伏鼐成亲。如今成亲两年,孩子也是平平安安足月生下。生产之时,明斤和穆凝在外面猎鬼,伏鼐、杜格文和容劭陪在外面,黄靖和梅冲为朱真韵接生,所以沈度得干两份活。今日是产后第一天,他们两个才得空,赶过来看看。

消息传给朱真韵在举霞城的父母亲时,二老也是当天就赶了过来。因为前几日猎鬼事务繁重,以至于未能在生产之时陪在朱真韵身边,看着女儿安全,孙子也健康,二老心中的愧疚也稍微减弱一些,但还是决定要在此住两个月再回去。

明斤和沈度进来时和二位前辈打了招呼。以前朱真韵也带着明斤何沈度到她家里去玩过,因此大家都算熟识,朱家夫妻也知道师门兄妹许久未见,不打扰他们说话,出去陪着伏鼐带孩子去。伏鼐的父母在他还未满十岁时便双双去世,在那之后他在祖父膝下生活了一段时间。祖父因心郁不解去世后,被裴玄镇照顾长大,并拜裴玄镇为师。因此,若不是杜格文和容劭,还有朱真韵的父母在生产之前常来看顾,他们夫妻二人肚子照看孩子,还真是有些寂寞无助。

明斤买了许多玩具来,都是她表哥们的孩子们小时候玩过的,之前盛丽宴在举霞逛街时,得了两个孩子的指点,她和梅冲一道买了许多回来。可惜朱真韵膝前地方有限,没法把明斤背回来的东西都摆出来。除此之外,想着朱真韵产后虚弱,他和沈度来之前一块跑到外面去买了一只鸡和一篮子鸡蛋过来。虽然也遇见了朱真韵爱吃的核桃糕,但是黄靖嘱咐产后要忌口,所以虽然二人也愿意,老板也劝道好久,但是二人值得撒手。

“我也好想吃啊,要是能快点下床就好了。因为身体不舒服,生产之前五六天我都在床上躺着,也实在是无趣,”朱真韵说到此,降低了声音,对着他们两个悄咪咪地说道,“我看着那小子也实在无趣。虽然怀孕的时候,想着能有孩子降生,一直神采奕奕的,但是这九个多月一折腾,再加上昨天疼了一场,瞬间不想提起他了。”

“师姐,你是孕中太辛苦了。本来陈夫子开口让你七个月的时候就回来歇着,你还是等到八个多月才停下手中的活。身体被折腾了一番,难免心上也受影响。如果,你吃了我们两个在圈里面惊心挑选的走地鸡,必定大补,倒时身心俱佳,还是咱们空云山第一的好弟子。当初你和世和成亲的时候,昌合镇里面不知多少男儿不甘心到睡前偷偷垂泪。”

看着沈度在她床前一顿手舞足蹈,嘴上不停,朱真韵看了心上也松快了些:“行了,我知道你们两个这段时间也忙的停不下来。除了给我的,我父母还从举霞带了一些点心,放在那边的柜子里,你们俩一会自己那些吃,再拿点带回去给其他人分分吧。”

“陈夫子什么时候来过吗?这段时间,我都没见过她了。”

明斤这段时间都没遇上陈端,想着朱真韵生产她肯定会来看看,没想到来了几次都没遇见她。

“我生孩子之前陈师父就来过了,说之后要闭关,不出来走动,送了我好些东西,求我平安。还让我生产之后好好歇着,不必急着回去。”朱真韵答。

“我倒是记着陈长老来找过掌门,说要去缵恩楼里面找什么法器。听陈夫子如此说,掌门亲自为她引路,我也只是在外面看着,不知道有什么诀窍。只不过陈夫子行事,未出成绩前向来是不告诉别人,咱们还是等等看吧。”伏鼐说。

随后,一连几个月并无大事发生。从群林会回来之后,明斤在修行时又试了一遍破除祟鬼掩饰的法术,无意间对穆凝提起自己施法失败的事情。明斤自己虽然没放在心上,但是穆凝忽然意识到,当时自己一直沉于往日岁月,确未曾对那三人组也并未仔细观察,又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因此不免心中戒备起来。

这样较为平静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年关。

空云山上尚未成家的修士们,按照惯例都在山上吃饭过年。成家的也可来,只是都要在闲暇时都要来搭把手备饭。穆凝每年过年都要下山,回外面老家与父母同过年。二十七走,初三再回来。明斤现在跟着穆凝修习,他俩猎鬼的时间绑在一起,穆凝不在,这段时间明斤也闲下。往常,她或是在山上给黄靖帮忙,或是在昌合镇画年画,或是跟着裴玄镇去给各位去世的前辈扫墓。

只是今年又多了一件事。去年年中时,她画了一副描绘山水的卷轴画,拿给鱼俏看时,被鱼俏相中,拿去挂在店里,后来被人买走了。今年鱼俏回来给陈端拜年,二人在山上遇见聊起此事,鱼俏说若是明斤若手上还有闲笔,自己都可以试试挂出去。

“好的画都要拿出来,别再书房里面收旧了。”

这让明斤想起来自群林会买来之后就被搁置的众多宝物,那日回家之后,就在家里扫除一番,然后把笔墨纸砚都摆了出来,准备作画一幅。

除夕那天,十几个人聚在和羹堂,按照苗管事的安排做事。因为杜格文和晏君猷都在自己家中过年,高岱、迟惠和楚三人一桌,有人偷懒,有人大闹,惹火了苗盛一阵子。他从厨房里面冲出来,手中挥舞着炒菜的大勺,让他们都老实一点,威胁着出门去找他们的师父去告状。

明斤和济桢两个人坐在靠墙的桌子上,一边闲聊一边包馄饨时,牙仔带来了孟生自会城写来的信。迟惠当时玩累了,正坐在边上偷懒,听说是比武大赛第一来信,忽然来了精神,手里摸了摸面开始干活,侧着耳朵跟着有什么新鲜事。

信的内容很平常,前文都是问候语,直到第二页才转了话题:“被救者名唤狄桓,现已安康。原是将军,自言在战场战至疲惫,昏厥倒地,不知当日为何在此。生言及当日情形,狄闻之,望见汝共穆长老。生等预元宵当日午后送其下山,望回信告知。孟生书。”

迟惠见明斤读完信,忙问来信所为何事。明斤知道他有何盘算,想着信上所言之事也无不可对人言,于是坦然答道:“我与穆师父在外猎鬼时,曾救下一个名叫狄桓的外人,他当时身患重伤,昏迷不醒,被会城的修士们好心带回去医治,如今伤已好转,他们准备送他回去,只是这位狄先生想要当面拜谢穆师父与我,所以玉成才写信来。不过按照穆师父的安排,我也只能在元宵当天去了。”

“会城吗,我也想去看看。不过元宵当天还是算了吧。”迟惠遗憾说道。

对明斤刚说的话,济桢倒是有不同的反应,于是问明斤可否把信给她看看。明斤应答,济桢赶快拍了拍手上的面粉,细细寻找那人的名字,明斤见状不免好奇:“济师父,你怎么了?”

明斤自小在空云山长大。小时候她父母有事不在她身边时,常常是山中的修士们轮着照看。除了卢缨外,照看明斤最多的就是济桢,所以她们二人关系和格外亲近些。济桢继承了空云山特色的严师风范,而且当时她也不大知道如何与五六岁的孩子相处,所以就让明斤去背医书。但是明斤于医道上建树颇少,自小就看,如今治疗术也是平平。尤其是有个药宗五十年难遇的好弟子黄靖比着,明斤的水平也实在说不得如何。

“我未到空云山时,与师父在外为游医,机缘巧合两次入军营,做了短短几个月的军医,与当时的一位少年将军相识。后来我来到空云山,便再未与他相见。他也叫狄桓。此人算是我青年时少有的相熟之人,算是旧交,虽然不知是否是同一人,但既有机会再见,也不能错过。天光,你去会城那日我与你同去。”

年节期间,明斤吃了好几碗馄饨才与穆凝再外出猎鬼,期间也提到孟生来信之事。穆凝觉得自己在救人之事上并未出力太多,而且回家过元宵更为重要,在加上济桢也要同去,空云山两位宗主忽然同到会城,这听起来也是件大事,可能会引起别的喧哗。穆凝将此考虑告与明斤,让她与济桢同去便好,既全了狄桓的心意,也不失孟生写信之意。

会城建门多年,庆元宵的方式也比空云山精彩的多,明斤和济桢到时还未到中午,远远便听见街上热闹喧腾之音。此时还未全出新年,两个人一路走来,还有很多孩子围在一处放爆竹。

自收到明斤的回信之后,孟生便一直期待朋友到来,跟师兄告了假说今日要待客,被免了今日的课业。明斤已经在信中写明了到达的时间点,但她还是吃了早饭就找了个好地方,看着进城的必经之路。

明斤和济桢是准时出现在孟生的视线之中,她挑着一个灯笼就赶快跑出去找她们,拜见济桢之后将手中的金鱼灯笼送给明斤,说是年节的一点礼物。

这次明斤也不是空手而来。上次孟生比武大会拿了第一明斤便觉得自己空手不大好,上次在群林会买了两斤灵石,几个月来一直在书房里忙着,终于做好了一串二十个珠子的手串。

明斤的制作法器的本事是从陈端那里学来的,是举霞城最悠久的样式,十八个圆润的木珠子,前后再配上两个别样的。孟生这串明斤给配了两颗润泽的碧玺。为了好看,明斤特地用同色绳编了花结,并了几颗小珠子。明斤的手艺不算最好,但是绝不做陈端没教过的东西,因此这个手串也透露古韵之美。

孟生见到这手串,自然欣喜开心,拿着手串对着日头照着看了看。但又想起来自己还带着客人,谢过明斤后赶快把东西收起来,送济桢和明斤到狄桓修养的医馆去。

会城的修士们善于木术。会城设立在群山之间,周围草木茂盛,也是修行木术的绝佳场合。会城历史三百余年,迄今为止设立的众多医馆中,她们三人如今抵达的桐阳医馆是历时最久的一家。

桐阳医馆地处会城山下,较远于山下城镇,但也僻静些,因为来此诊疗的都是受重伤之人,必须安心静养。医馆四周种着许多百岁梧桐,棵棵树间距较远,高处的树冠长势如同花冠饱满。会城冬季尚未落叶,唯有几处枝干叶片不胜,在今日冬季晴空下显露出白色臂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