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爵无荣 > 第12章 第十章:一身红尘·其二

天爵无荣 第12章 第十章:一身红尘·其二

作者:元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2:51 来源:文学城

因为孟生提前告知,狄桓一早就搬着盘子在院子里面切药材候着客人了。他自感身上伤重,这段时间也一直深受大夫们的照看,孟生也觉得当日之事有自己的责任也一直来看他。狄桓虽然承诺定要送金子以谢各位照顾之恩,但在离开之前,他还是做些零碎活计帮帮小忙。他原本底子好,先是在战场上与敌人缠斗到精疲力尽手上众多昏厥,在被祟鬼自半空丢下,躺了五个月才彻底清醒,下了床之后恢复极快,现在就已经彻底好了,也无后续症状,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

狄桓听孟生说,救他的另外两位修士,一位四十多岁有事未能前来,另外一位与她年纪相仿,因此看着明斤提着灯走进来时便知道她的身份。战场上刀剑无眼,任何救了自己的人狄桓都想好好道谢。

狄桓身长高明斤半头,但是身段威武,这段时日的卧床休息也未能将其减损。能下床后,他一直在院中打拳,如今状态一如往日。他的脸上四周本就有几道伤疤,此次又受伤在脖子处流了一刀浅浅的疤痕。他身上全无杀伐果断之气概,见到明斤时便欢快笑着,倒是与明斤预想之中的战场豪杰不大一样。

见狄桓如此热切言谢,明斤有点不知所措,还是孟生熟悉他的性格,几句话把他拉开来。济桢原本只打算看看是否是自己老友便可,但是一别近二十年,他也不敢冒认,反倒是狄桓注意到济桢的那一刻就认出了她的身份:“济大夫,没想到在此与你再会。”

“好久不见了,狄将军。”

如此开口,明斤便知道此人正是济桢老友了。于是不打扰他二人叙旧,因为天黑之前就要启程回去,明斤边和孟生一道到街上闹元宵去了。而关于济桢和狄桓的旧事,还是回到空云山之后,济桢才告知明斤的。

济桢和狄桓二人第一次相见时,济桢十九岁,跟着她的师父程之林在山间行走,准备前往附近的战场,进行祓除祟鬼的仪式。

人在死后不会即刻变成祟鬼,只要有懂得祓除法术的修士在此期间施法,便可灭绝化为祟鬼的可能。因此,一部分修士不在宗门成为散修,负责搜查祟鬼们的消息,另一部分则化身仵作、游医或者军医隐藏世间,只为在第一时间化解来日灾祸。

济桢的师父程之林是空云山惠芾字敬棠长老的弟子,只不过程之林并未正式行拜师礼,只是在外游历时得到惠芾指点,二人外出猎鬼是有一年的师生之义。惠芾是空云山第一代长老,当时的一行修士都不用本名,只用修行之后起的别号供人称呼,于是济桢跟着程之林,一直称呼惠芾为敬棠长老。

济桢是程之林捡到的弟子。据程之林说,当时她与敬棠别离近两年,一直在不同地方除鬼。一天,她累得迷迷糊糊,带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准备下山,在不熟悉的山路上走着时,隐隐约约听到惊悚的尖叫声。程之林越往前走,这声音就越大,声音遇到林间树木变得阴沉沉的,让程之林以为是什么祟鬼在作孽,然而却无祟鬼的气息。等到走进了才发现,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做在山上哭泣。

程之林见这半山腰上,前无村落后无客栈,想不明白一个孩子为何未单独在此。这孩子手上沾了泥,哭的时候用手摸脸,程之林出现时她和泥团出来的差不多。孩子身上衣裳陈旧,大约是上头姐姐退下来给她穿的,脚上甚至没穿鞋子,好在只是沾了一脚泥没被划伤。不管如何,程之林还是抱着这个孩子下山去了,在山脚下的一家客栈里落脚。

程之林在山下找了许久,也没听说谁家丢孩子的,但是自己已经捡着了,也不能就这么丢了。再加上身上还有任务,于是就带着这个孩子上路了,并给她起名叫济桢。

十九岁时,她们师徒二人正要前往正在作战的战场祓除祟鬼。两个人脚步轻轻、带着斗笠背着竹筐走在路上时,偶然在路边遇到了一支战斗小队。他们大概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只是身边没有旗帜,程之林也没法分辨是那一边的。

七个人斜歪的聚在一起坐着,一身都是黑扑扑的,几个人的脸上都挂了彩。师徒二人走过来时,他们只是冷静地看了一眼,也不动弹,看了一眼就把视线转回去了。

离他们几个人几步远的木板上躺着一个人。此人胸前中了三箭,流血过多,面色惨白,略略发灰,手臂大腿还有许多利器带来的伤口。伤口并未包扎,深深浅浅的露在此人身体外侧,血淋淋的一片。他还活着,济桢能看到他的微弱喘息,但是那几个人大概无力把他救活,也或许不能负担带着他往前走。

程之林当时不到五十,身体却不好,而且济桢的水平也足以出师,于是程之林自己摸了块石头坐在旁边,让济桢给那人治疗伤口。

“师父,那他们?”

“你只管救人要紧。”程之林理了理身上的衣服,没把济桢说的事情放在心上。

听的程之林如此说,济桢便动起手来。济桢身上还背着一些药材,给这人含了一片参片吊着气,然后果断动手,把那人身上的箭都处理下来。第一第二只箭矢摔在土地上时激起了浅浅的尘土,第三个箭矢被扔下来时碰巧装在两个身上,创造了绝望之地唯一清脆的声音。随后,济桢把白药粉撒在创口,用自己竹筐里背着的布条包裹他的伤口。

济桢虽然有医术,但是在此之前已经赶了很远的路,再加上这个病人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完全失去意识,所以济桢把他翻身,用布条缠绕伤口时,手臂偶尔也会吃不上力。程之林和济桢都没做声,剩下的几个人也都很害怕,或站或坐伸着头弯着脖子离远点看着,只有坐得离他们她们师徒最远的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把伤者的上半身撑着,让济桢专心包扎。

“老郝,老三,把锅架起来烧点水。”

两个人应声准备东西,其他几个人见状也都起身,两个去附近找点水来,另外两个再去拣点柴火回来。

伤者虽然还没醒,但是呼吸时顺了不少。不过若果找不到好一点的环境养伤,在外面多耽搁一刻,病人的为难便加重一分。

几个人明显是以最先为济桢搭手的年轻人为领头,按照年轻人的吩咐稳健得动作起来。见状,济桢和程之林也知道无需自己操心太多,只要这些人能够在找到一个大夫,重伤昏厥之人就可痊愈。而他们几个也是士兵,其他的事情她们两个也不便多问,于是收拾东西准备再度启程。

“师父,我去他们打水那边洗洗东西。”

程之林点了点头。

取水的地方离他们几个歇脚的小路并不远。跨过一片茂盛野草地,穿过一小片树荫,就能见到一条安安静静流淌的细细水流。水流很窄,只要稍一用力,济桢就可以从这案跳到那岸去。林间有鸟鸣,济桢抬头时正好见到几只鸟结伴飞出林子。流水清澈冷冽。水脉并不平缓,济桢听得上流不远处就有水流自上而下撞在石头上的声音,隆隆的。她洗手时听到程之林与人说话的声音,只是离得太远,只能听到模糊的声音。而且她也不大在意,只是蹲在岸边,把自己的手压在水流中,看着流水从自己手心和手指间缓缓流逝。

“今日多谢二位大夫相助。”回来时,济桢手上的河水还没干透,本想甩甩手,但是此举想着不好看,便把手藏在背后了。

“在下狄桓。”

狄桓等人在战场上被敌军冲散了,又是从京城派过来的部队,对周边地形上无法完全掌握,不知现在身在何方。再加上带着一个伤员,实在迷茫,于是几个人当时在路边呆呆坐着,不知如何行事才对。狄桓原本是跟在部队后面的一个运粮官员,因为带着护卫队打退了偷袭粮草的敌军,被将军知道后,一到折子送到御前,于是狄桓被破格提拔,得以带队行军。可惜才刚刚被提拔便遇上敌军袭击,无能为力又失去联系,免不了一时颓丧。

济桢自小跟着程之林隐居修行,完全没什么家国的概念,一年中仅有两三个月与外人交流,因此对于战事完全不了解,也不在乎。程之林不同。她年近三十岁才与敬棠相识,成为修士,而狄桓所在又是她的母国,因此不免担忧起来。

程之林本就要和济桢前往附近一边境小城,那里附近最近大战一场,他们要赶过去进行仪式。狄桓虽不能把握所有路线,但是知道此城亦有本军驻防,决定请程之林与济桢与他们同行。程之林见他们一行几人一半以上不过二十上下,大约也是第一次见到战场,遂决定与他们同行。她准备叫济桢,让她准备一下往前走,却发现济桢不在周围。

“桢儿?”

“来了师父。”

在程之林和狄桓所在身后,济桢从一棵树上轻盈跳了下来,稳稳站在野草上,随着一边簌簌声走了过来,靠近时狄桓才发现她两只手上各握着几个鸟蛋。

“咱们接下来继续往前走。”程之林简单交代一句。

济桢应了,随后走到正在煮饭的老郝和老三身边,让他们弄熟了给那个伤员吃下去。

济桢和程之林抵达此处时,尚未到正午,过了正午大约一个时辰,一行人起身。狄桓和程之林在前带路,济桢跟在最边上。几个人坚持着走了一天多,终于抵达目的地。城中也收留了许多其他流散的士兵,再确认完身份后,狄桓带着大家入了城,心上的负担都放下了些。

如今正在停战。尚未接到主帅的消息,守城的束将军一边等着消息,一边整顿城中军务。如今正缺人手,在狄桓的保证下,束将军决定让程之林和济桢来照看军中伤员。虽说大家都伤得很重,但好在都是外伤,伤口如何,恢复如何,济桢都能一眼看到,且受伤的士兵们也能看到,不必费劲解释。程之林身体不好,再加上没法用法术,她之前也是走到城里的,于是愈发没了力气,只照看轻伤士兵和治不了的,其他的全都是另外两位军医带着济桢再看着。这二位军医也是在军中多年,济桢虽然跟着他们干活,但是也学到了很多救急之术。

师徒二人在此停留将近两个月时,束将军收到了主帅的消息,于是准备应战。见此,程之林也意识到停留的时间太久,于是告诉济桢,束将军带着大军离开的时候,她们也要准备继续向前走了。

那天,城中的喧哗都在济桢身后,她在后院正在洗布条。此时无人,她一边神游一边用水术偷懒,看着盆中水流自行拍打布条,听着哗啦哗啦的声音,济桢一时感到有趣,于是低着头瞧着水盆乐呵。

然后一只手拍在济桢的右肩上。

“小程大夫,你没事吧?”狄桓担忧地问。

济桢本来沉浸在自己的小游戏中,未注意到旁人,如今狄桓忽然到来把她吓了一跳。再加上自己刚刚在使用水术,担心被狄桓看到,于是心上一阵担忧。于是一惊一忧两种神色齐聚在她的脸上,被狄桓轻松把握。狄桓本来就是看着济桢跟着两位军医忙了许久,想着军中事务倍累于外头为病人看诊,担心济桢跟着会累的受不住。如今看着这般脸色,觉得自己的猜疑应准。

济桢本来怀疑“小程大夫”大夫是谁,又想起来狄桓虽然常常到伤员的营帐中来,但只是关心自己受伤的占有,但是二人也未聊过私事,只是一个问一个答,想来他大概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于是解释道:“我无事,狄将军不必放在心上。我不与师父同姓,我名叫济桢,济水的济,桢木的桢。狄将军来此有何事吗?”

“我不是什么将军,连副将都不是。济大夫别听老郝和老三胡说。要是被束将军他们听到了就不好了。”狄桓赶忙解释道,“我小字征南,济大夫大可叫我征南便好。最近这几日我们要跟着束将军与主帅回合了,此去一别,大概不能得见,因此特来与济大夫拜别。”

这话济桢倒不明白。她本来也不明白外面的许多事许多道理,比如生离,对于修士来说,只要想见双方就一定能设法再会。至于死别,祟鬼也告诉她,若是有心纠缠不清,魂到地府也能重逢。只不过她与狄桓并无深情厚谊,此后自己大约也没必要与他再见,觉得确实要好好道别,才全了“有始有终”四个字。

“我听程大夫说,你们二位还要往前走,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狄桓找了个小凳子来,在济桢身边之下。

“是之前师父学医的地方。师父自觉身体不好,想回到那里休养。我以前也未曾去过那里,听说是个山水环绕、草木繁茂的小城。师父的师父,算是我的师爷,虽然从前也未能见过,听旁的大夫说最近正在筹划,建立一家新的医馆,需要人帮忙,所以师父想回去帮忙。”东西洗完之后,济桢起身准备展开在木架子上晒干,狄桓见状结果另外一半,两个人一块把水拧干,展开后铺在架子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