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棠下歌 > 第74章 子午杀

棠下歌 第74章 子午杀

作者:日野森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1 10:08:06 来源:文学城

车帘被掀了起来,宋序看着多年未回的临川郡,感觉和自己离开的时候没太大差别。

临川是鱼米之乡,落花、斜阳、烟雨,小桥、流水、人家。

一看路边的刺绣坊和老茶馆就能猜出这是个什么样的地界。

江谨承说:“到临川一定得住到老街水巷,那有家客栈环境特别好。”

乘坐摇橹船穿行在青瓦白墙中,头顶一方和煦蓝天。

恍惚间,不知自己是在画中游,还是在烟雨绮梦。

宋序拍着胸口道:“来小爷的地盘儿还用住店?也不打听打听,临川外科圣手秦有元,那是我外公。”

“之前在喀隆遇到的那位梅大夫是我师叔,反正到这儿你们就只管听我安排,保证不虚此行。”宋序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柳司珩的目光有些呆滞,手里的扇子“啪”地掉到了地上,半晌没回过神来:“你……是临川郡人士?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起过。”

“啊?我没说过吗?嘿嘿,兴许是忘了。”那红彤彤的脸蛋上,大眼睛忽闪,宋序用食指揉了揉鼻子,笑道,“不过我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临川人,我自小在京都长大,也就十一年前在外公家住过一阵。”

“十一年前……”

江谨承心头好像想起了什么,顺嘴提了句:“我记着,十一年前临川好像出了个特别厉害的武举人吧,当时我们定安盟的老盟主可想拉他入伙了,可惜,后面就再也没听过他的消息,也不知是死是活。”

江谨承的话音刚落,宋序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眼神渐渐暗淡下来。

原本灵动的眸子变得无神,像是熄灭的灯火。

宋序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片阴影,犹豫了半天才缓缓开口:“是死了,我送的。”

“抱歉,原来你们认识啊?”

江谨承也没想到会这么巧,为自己的口无遮拦感到愧疚。

宋序微微颔首:“当年我外公捡到他时他伤得很重,问什么都不肯说,非说自己不记得了,外公便一直叫他忘生……”

……

忘生长什么样,宋序如今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是一个很温柔的大哥哥,明明年纪也不大,却成熟得根本不像这个年纪的人。

宋序时常想要读懂忘生的想法。

最后却反落得被对方说教。

那是一个冬天,宋序随外公山上采药。

少年倒在一片荒芜的草丛中,衣衫早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露出瘦削却结实的后背,纵横交错着几道深深的伤口。

鲜血直流。

若不是那还在起伏的胸膛,几乎让人以为他已经没了气息。

外公连忙摸上他的额头,讶然道:“这么烫,得赶紧带他回去!”

“来,序序,帮外公一把。”

外公说,这少年命硬,那么冷的天,居然都没冻僵,大难不死将来必有后福。

少年被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只是眼睛依旧看不清,又受不得光,整日蒙着黑布条,那会儿梅师叔还总调侃,说是秦家医馆已经有了一个大瞎子,现在又多了一个小瞎子。

少年话少,也不爱与他人交流,跟人介绍也说自己叫忘生,会些拳脚功夫,后来在梅师叔的引荐下他去了武学所,秋考还拿了个武举人。

忘生喜欢读书,喜欢弹琴,喜欢下棋,对了,忘生的手也特别巧,会用芦苇叶编蚂蚱、青蛙、蝴蝶,还有仙鹤。

简直栩栩如生。

可惜天妒英才,一场大火彻底带走了他。

等外公把人找到的时候,只有一具烧焦的遗骨,这也成了宋序心里的一道旧伤,往后的许多年都不愿意再提起。

如今伤痛渐消,恰似残花零落成泥,只留微痕于记忆浅处。

偶尔想起,略有神伤。

朋友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宋序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便主动扯开话题,向大家介绍起了临川的美景。

……

马车过不了水巷,只能停在附近的马棚里,河岸两边是石板路,河中有摇橹船,相当于车马的作用。

若带了行李或是其他重物的,坐船自然要方便些。

秦家的医馆离这儿并不远,几人便没有选择乘船,更愿意在船上看看两道的风景。

江南的旖旎风光向来不必多讲,众人皆知,烟柳画桥早已深植于人们心中。

只是……临川整体上的气氛却与这极致的美景相对违和。

路人女子中有大半都裹着头纱,虽都打着油纸伞穿着百裥裙,可配上那光秃秃的脑袋,哪里还有半点南方娘子的特点。

就连男人也尽皆带了风帽或头巾,把头发遮得严严实实。

行人大多步履匆匆,不愿在外面逗留。

不用说也知道。

这应该就是章魁说的“发妖作祟”。

柳司珩定眼看了看临川的告示栏。

平日里此处贴的都是劝谕百姓遵守道德规范、纲常礼教的教化内容,或是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应征入伍等公告。

依大亓律法,这些公告下都需署名到个人,如某某公廨某某部下某某人敬录。

可这些告示却都只是以职位一笔带过,甚至有的连署名也没有。

“子起午终,杀意渐浓。”宋序轻叹说,“诡案我见过不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这整个临川郡与从前相比简直就像完完全全的两个世界,你们瞧,为了躲发妖,连桥头卖塔糕的人都没了。”

江谨承接过话:“不管啥事儿,但凡是人为咱心里好歹也能有个底儿,知道该咋应对,可这什么发妖鬼剃头,就跟那诅咒似的,你就说吓人不吓人吧。”

江谨承这话话糙理不糙。

发妖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人们可能时刻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人人自危,这就像瘟疫一样,只要染上,就会大面积传播。

可瘟疫无法自愈,发妖却是只要找到替死鬼,自己就能相安无事,很大程度上激发出了人们内心中最可怕、最阴暗的**。

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发妖”的出现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可以顶着发妖之名义肆无忌惮地朝他人发泄不满。

鬼怪之说的屠杀往往“合法”,这才是让官府最头疼的地方。

***

依照礼数,几人今天本应该先去知州府拜访。

但考虑到临川官员的复杂性,四人商讨后还是觉得应先把临川的情况弄清楚,别到时候再让人牵着鼻子走。

所以来的第一天就直接去了宋序家的医馆。

秦老郎中在临川名气不小,加上又有宋靖这么个女婿,在当地自然也不能是什么小门小户。

裕仁堂是座四合院,北面的正房做医馆,东西厢房主人家住,南面的倒座房供下人休息。

柳司珩他站在门口。

手心微微出了层汗,指尖也有些发凉,他眼睛紧盯着悠悠晃荡的铜门环,迟迟移不开目光。

宋序抬起手,轻轻叩响了门。

“外公,外公,孙儿回来了。”

门缓缓打开,露出一条缝隙。

里头的是名女子,一见敲门的是宋序,她十分惊喜,连忙敞开大门迎他们进来。

“小少爷,真的是你啊!快快快,快进来说话。”

女子的打扮十分干练,梳着一个百花髻,大概三十来岁的模样。

宋序介绍说这是自己小师叔,名叫李素素,其他人便纷纷跟道:“李师叔好。”

“你们好你们好。”李师叔招呼着几人进去,目光停留在了柳司珩身上,越看越觉得眼熟。

柳司珩便很自然地别开了脸,眼神躲闪,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犹豫着要不要迈进去。

“你……”李素素抓住柳司珩的胳膊,但见对方神色慌张,又觉得失礼,于是微微弯腰以表歉意,温吞地冒出了句:“这位郎君以前来过临川吗?怎么总觉得在哪见过。”

柳司珩思虑几瞬后,摇了摇头,浅笑道:“李大夫定然是记错了,在下从出生到现在都未离开过京都。”

李素素低着头,挠了挠耳根:“也是哈,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这,抱歉。”

柳司珩有些心不在焉,只是扯了下嘴角便不再说话。

李素素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但最终也没多说什么。

进门后,柳司珩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那笑容里却带着几分落寞。

李素素一见柳司珩这副模样,眉头皱得更紧了,一边扒拉晒在簸箕里的药材,一边时不时用余光瞟他。

眼尖的江谨承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偷偷移步和宋序说:“老宋,你师叔是不是看上姓柳的了,这眼神不太妙啊。”

“胡说,我师叔早成亲了好吧!”

宋序当然相信师叔不是这种人,但听到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却又不太高兴。

都怪柳司珩长着张桃花泛滥的脸。

偏偏这个时候小丫鬟送茶点上来,柳司珩微微侧过头,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打量着她,“多谢。”

嘴角的笑意愈发明显。

那种风流好像是他身上特有的,既不显得过于急切,又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就跟第一次在杏花树下看见“小宫女”宋序时一样。

宋序踢了下桌脚,桌子直接撞到了柳司珩的膝盖:“你老毛病又犯了是不是?”

“啊?我又怎么了?”

宋序心情不悦,干脆就不理他,转而对李素素说:“师叔,我外公呢?”

“真不巧,师父到州上出诊了。”

李素素收拾完药材,也过来同他们坐在一起,静静看了一会儿宋序之后拉起他的手,轻声问他:“崽啊,你跟师叔说实话,怎么突然就回临川了,是不是你姨娘那边出了事?”

“没有,师叔您想哪去了。”宋序笑道,“我们此番到临川,是奉命来公干的。”

“哦对了。”宋序说着打开箧笥,把一个信封交到了李素素手里,“路上还遇到了梅师叔,他托我给外公带封信,既然外公不在,就由李师叔代为转交吧。”

“公干啊……如此便好。”

李素素松了口气,放开宋序端坐回原位,将那信封压到了空茶杯底下:“若我没猜错的话,几位是为了发妖而来的吧。”

柳司珩:“李大夫也知道?”

“有所耳闻。”

“我倒是没亲眼见过,但……临川这两年确实不太平,频频有人死于发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