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爷的掌心谋 > 第30章 宴无好宴(下)

太子爷的掌心谋 第30章 宴无好宴(下)

作者:畅音阁一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6:38:18 来源:文学城

王守正作为先锋,面色略显潮红,借着酒意,率先发难。他放下酒杯,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宁公子才情卓绝,令人钦佩。”顿了顿,他抬眼看向宁殊,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只是听闻公子在宁国时,多以诗文闻名,为何来了我大渊,反倒对权谋机变之事,如此……”他刻意拉长了语调,目光在宁殊脸上停留,似乎要看穿他的内心,“驾轻就熟?”最后四个字咬得极重,意有所指。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方才还在低声交谈的官员们纷纷停下话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宁殊。有人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有人筷子悬在碗碟之上,整个厅堂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看向宁殊,等待着他的回应。有的眼神中带着好奇,有的流露出审视,更有甚者,眼底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意味。

宁殊执杯的手稳如磐石,手指轻轻搭在青瓷杯沿上,指尖微凉。他微微一笑,笑容清浅却带着疏离,如同春日薄冰下的溪水,看似温和,实则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大人谬赞。”他声音不疾不徐,清朗中带着三分谦和,“殊乃异国漂泊之人,幸得太子殿下收留,得一隅安身。”他将酒杯轻轻放下,发出细微的瓷器碰触桌面的声响,“所谓权谋机变,实不敢当。”宁殊的目光扫过在座众人,眼神坦荡却不失警惕,“不过是殿下垂询,偶有所感,尽己所知所言罢了。”他顿了顿,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却更显得疏离,“比起诸位大人辅佐朝纲,经世济民,殊之浅见,何足挂齿?”

他四两拨千斤,将问题推回,既点明了自己“客居”的身份,又抬高了殷天傲,暗示一切不过是太子殿下英明决断,自己只是从旁提供了一些建议。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陈文渊眼神微眯,带着一丝冷笑立刻接口,他语气带着“关切”,却让人听着不舒服:“宁公子过谦了。”他摇了摇头,似乎颇为惋惜,“只是公子毕竟身份特殊,久居东宫听雪轩,与太子殿下过往甚密,难免惹人闲话。”他叹了口气,目光在宁殊身上打量,“如今殿下远在南疆,公子更需谨言慎行,以免……”他拖长了声音,眼神意味深长,“授人以柄,连累殿下清誉啊。”这话看似劝诫,实则是威胁,暗指宁殊是殷天傲的“污点”,一个不该存在于东宫的隐患。

宁殊面色不变,只是眼神却冷了几分,如同冬日湖面上的薄冰,透着森然的寒意:“这位大人所言极是。”他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多了几分锋芒,“殊时刻谨记自身身份,从未敢有半分逾越。”他抬起头,目光直视那位官员,眼神清明而坚定,“太子殿下光明磊落,与殊相交,亦是君子之交,坦荡无私。”他一字一句,清晰有力,“若有人以龌龊之心度君子之腹,那非殊之过,亦非殿下之过,”他顿了顿,声音陡然一冷,“乃是其心可诛。”

他语气平和,言辞却犀利如刀,直接斥责那些散布流言者心思龌龊,居心叵测。那官员被噎得面红耳赤,嘴唇动了动,却不知该如何反驳,一时语塞,只能端起酒杯掩饰尴尬。

这时,一直沉默的张怀德,缓缓开口了:“宁公子口才了得。”老者的声音苍老却有力,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不过,老夫有一事不明,还请公子解惑。”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宁殊,仿佛要将他看透,“公子在宁国时,性情温和,不涉政事,为何来了大渊,仿佛脱胎换骨?”他的语气平静,却字字珠玑,“莫非……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顿了顿,老者眼神更加锐利,“或是,另有所图?”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核心,几乎是在质问宁殊是否一直在伪装,或者背后另有势力操控。这不仅仅是对宁殊个人的怀疑,更是在暗示他可能是某个势力安插在殷天傲身边的棋子。这样的指控,若是坐实了,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屏息凝神,目光再次聚焦在宁殊身上,看向宁殊。有人眼中闪过担忧,有人面露期待,更多的人则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等着宁殊如何应对这致命一击。整个厅堂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窗外的风声,吹动着庭院中的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宁殊放下酒杯,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所扰。他抬起头,迎上老者的目光,眼神坦然而清澈,没有半分闪躲:“老先生此问,殊亦曾自问。”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回忆的意味,“在宁国时,殊乃闲散宗室,上有父兄,自然只需吟风弄月,不理俗务。”他眼神微微黯淡,似乎想起了那些已经远去的日子,“然国破家亡,飘零异乡,若再浑噩度日,与朽木何异?”他声音渐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与坚定,仿佛在述说一段刻骨铭心的痛楚,“环境逼人成长,时势迫人清醒。”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若非经历剧变,殊或许永远不知,自己除了吟诗作对,尚需懂得如何在这世间立足,如何……”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活下去。”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语气恢复平静,却多了几分沧桑:“至于高人指点,或另有所图……”他自嘲地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殊孑然一身,除却些许笔墨文章,别无长物。”他摊开双手,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所能图者,不过是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一份……”他眼神柔和下来,似乎想到了某个人,“值得守护的知己之情罢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自身转变的“合理性”,又巧妙地塑造了一个因环境所迫而成长、并且对殷天傲抱有忠诚(或更复杂情感)的形象。情感真挚,逻辑自洽,让人难以反驳。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既有真情流露,又滴水不漏。

那老者深深看了宁殊一眼,眼神复杂,似乎在思索什么,最终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不再言语。他的沉默,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默认。

接下来的宴席,虽然仍有不痛不痒的试探,但核心的刁难已然被宁殊一一化解。他始终保持着从容的气度,既不卑不亢,又滴水不漏。无论对方如何旁敲侧击,他都能应对自如,进退有度。直到宴会尾声,杜允谦始终未曾亲自露面,但宁殊知道,他一定在某个地方,通过某种方式,注视着这里的一切,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反应,每一句话。

辞别李文博,坐上回程的马车,车帘放下的那一刻,宁殊才轻轻吁出一口气,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他靠在车厢上,闭上眼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与这些老狐狸周旋,耗费的心神极大,每一句话都要字斟句酌,每一个表情都要恰到好处。然而,当他再次睁开眼时,他的眼神却愈发清亮,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明亮而锐利。

通过这场宴会,他确认了几件事:杜允谦确实在深入调查他的过去,而且调查得很细致;杜党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他,意见并非完全统一,有人主张利用,有人主张排除;以及,杜允谦目前仍倾向于“招揽”或“利用”,而非立刻撕破脸,这说明他还有利用价值,或者说,杜允谦还没有找到彻底扳倒他的把柄。

但更重要的是,在回府下车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安顺在搀扶他时,手指有一个极其细微的、探寻般的动作,似乎想确认他袖中或腰间是否藏了什么东西。那动作快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但宁殊的感知何等敏锐,他清楚地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异常。

安顺……果然是他,而且任务不止于探听消息。他不仅要监视宁殊的一举一动,还要寻找某样东西,或者确认某些事情。这个发现,让宁殊心中的拼图又完整了几分。

回到听雪轩,宁殊屏退众人,只留下赵霆。房门关上,他脸上的疲惫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算计。“鱼儿,快要咬钩了。”宁殊轻声道,声音低沉而清晰,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神中闪过一道精光,“我们该准备收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