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爷的掌心谋 > 第29章 宴无好宴(上)

太子爷的掌心谋 第29章 宴无好宴(上)

作者:畅音阁一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6:38:18 来源:文学城

杜允谦的“善意”终于以一种无法拒绝的方式,正式抵达了听雪轩。

这日清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一份制作精美、措辞谦恭的请柬,便绕过了东宫正常的传递渠道,悄然而至。来使并非寻常差役,而是一位身着三品官服、年过半百的礼部侍郎,他神色肃穆而恭敬,亲自将那封烫金的请柬送到了听雪轩的门外。

发出请柬的是当朝太常寺少卿李文博,一位在朝中以风雅好客著称的官员,亦是杜党的中坚力量。他的府邸素来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所,每逢佳节或花季,便会广邀宾客,以诗会友。这次的请柬用的是上好的云纹宣纸,封面以金粉勾勒出淡雅的菊花图案,展开后,墨香扑鼻,字迹遒劲有力。

请柬言称,时值深秋,府中菊花盛开,品种繁多,有金黄如日者,有雪白如霜者,有紫红似霞者,煞是好看。李文博特设赏菊宴,广邀京中名流雅士,共赏秋色,共话诗文。而在众多受邀之人中,特别提到久闻宁国三公子才名斐然,诗文风流,恳请拨冗光临,以文会友,共度良辰。

措辞之间,无不透露着对宁殊的推崇与敬重,仿佛能得这位异国公子光临,便是李府的莫大荣幸。但凡是在朝中浸淫多年的人都知道,李文博虽然爱好风雅,却绝非那种不问世事的迂腐文人。他的每一场宴会,每一次邀约,背后都暗含着政治意图。

名义上是私人宴请,言语间也尽是赏花论诗的雅致,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玄机。谁都知道,没有杜允谦的默许甚至授意,李文博绝不敢、也未必有能力将请柬如此精准地送入这已被半封锁的听雪轩。

自从殷天傲离京赴任南疆总督以来,东宫便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表面上一切如常,实则暗流涌动。听雪轩作为宁殊的居所,更是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进出的人员被严格盘查,送入的物品被仔细检视,就连传递消息的渠道也被层层把控。在这种情况下,一份私人请柬能如此畅通无阻地送达,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

这是一场鸿门宴,试探之意昭然若揭。杜允谦这位权倾朝野的当朝宰相,终于按捺不住,要亲自出手了。他不动声色,借他人之手,用一种看似温和礼貌的方式,向这位藏身东宫的异国公子发起了第一轮真正的进攻。

消息传入听雪轩后,整个小院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赵霆等人聚在一起商议,个个面色凝重。他们都是殷天傲安排在宁殊身边的精锐,对朝局的险恶心知肚明。

赵霆首先发话,他沉声道:“公子,这绝非寻常的文人雅集。李文博向来是杜相的心腹,此番邀约,必是试探,甚至可能是陷阱。您千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属下以为,不如称病推拒,静观其变。”

另一位护卫也附和道:“正是如此。如今殿下远在南疆,我们在京中势单力孤。若是公子出了什么差池,我们如何向殿下交代?不如等殿下归来,再做计较。”

还有人建议:“或者可以回复说公子近日身体不适,不宜出门应酬。这样既不失礼数,又能避开这场可能的险境。”

众人七嘴八舌,无不是劝阻之意。他们都清楚,宁殊虽然聪慧过人,但毕竟是文弱书生,又是异国之人,在这龙潭虎穴般的京城,在杜允谦的地盘上,实在太过危险。

宁殊静静听着众人的劝谏,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请柬光滑的封面,指腹划过那精致的菊花纹饰,神色平静得如同一潭深水,看不出半分波澜。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推拒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宁殊抬起头,目光清明而深邃,“杜相既然出手,就不会容我一直躲在这听雪轩里。他若真想对付我,手段多得是。今日是赏菊宴,明日可以是诗会,后日可以是朝廷正式的召见。我若一味躲避,只怕会更加肆无忌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道:“与其让他用更激烈的手段'请'我出去,到时候局面更加被动,不如主动赴约,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至少现在,明面上还是一场文人雅集,他若真想动手,也要顾忌朝廷体面和舆论风向。”

见赵霆等人还要再劝,宁殊抬手制止,语气温和却坚决:“况且,一直避而不见,反倒会让人以为我真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这对殿下的名声也不利。”他略一停顿,看向赵统领说道,“那三人的试探也差不多够了,想必赵统领也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了吧。”

“不负公子所托!”

“很好,那么也该让他们知道,殷天傲选中的人,并非只会躲在羽翼之下,风一吹就倒的雏鸟。”宁殊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双平日里温和如水的眼眸,此刻透出一股令人侧目的锋芒。这一刻的宁殊,不再是那个看似柔弱的异国公子,而是一个真正经历过生死考验、懂得在权力漩涡中求生的智者。

赵霆深深看了宁殊一眼,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宁公子看着文弱,实则心思极为缜密坚韧。他虽年轻,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决断。既然主意已定,自己这些做下属的,唯有全力辅佐。

“既然公子决意赴宴,那属下便全力保障公子安全。”赵霆沉声道,立刻开始布置防范措施。他挑选了四名最精锐的护卫,这四人皆是殷天傲亲自训练的心腹,武艺高强,忠诚可靠。赵霆严令他们寸步不离宁殊左右,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以保护宁殊为第一要务。

同时,他还调动了外围的影卫,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线和高手,要求他们严密监控李府周围的动静。从李府的地形布局,到来往的宾客身份,到可能存在的埋伏和暗哨,都要摸清楚。此外,还要规划好往返路线,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道路,并在沿途安排接应人员,以应对任何可能的不测。

“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传信回来。”赵霆对负责监控的影卫头目嘱咐道,“若是情况危急,不必请示,直接动手救人。”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听雪轩看似平静,实则已是暗流涌动。每个人都清楚,这场赴宴,不仅是对宁殊个人的考验,更关系到殷天傲在京中势力的安危。

赴宴那日,天色晴朗,秋高气爽。宁殊起了个大早,沐浴更衣,精心打理。他换了一身月白色的锦袍,料子是上好的云锦,质地细腻光滑,上面以银丝暗绣着流云纹样,低调而不失华贵。玉带束腰,腰带上的玉佩温润通透,一看便知价值不菲。他仅在发间簪了一枚素玉簪,造型简洁大方,与那身月白锦袍相得益彰,整个人显得清雅出尘,气质卓绝。

与宴会上那些喜欢穿着绫罗绸缎、佩戴珠光宝气饰物的宾客相比,宁殊这一身打扮反倒更显气质非凡。他不追求华丽炫目,却处处透着讲究和品味,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贵气和从容,是再多金银珠宝也堆砌不出来的。

临行前,宁殊站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镜中人面如冠玉,眉目如画,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却又深邃如海,让人捉摸不透。他轻轻调整了一下衣襟,确保每一处细节都无可挑剔,然后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房门。

四名护卫早已等候在院中,他们虽然穿着便服,但个个身形挺拔,目光警惕,一看便知是训练有素的高手。见宁殊出来,立刻上前行礼,然后自然而然地分列两侧,将宁殊护在中间。

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已经备好,车厢内铺着柔软的坐垫,还准备了茶水和糕点。宁殊登上马车,掀开车帘向外望了一眼,只见听雪轩内外,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这里。有东宫的护卫,有杜党的眼线,还有其他势力的探子,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这位神秘的宁国三公子,会如何应对这场鸿门宴。

马车缓缓启动,在四名护卫的簇拥下,驶出了东宫的侧门。沿途所过,吸引了无数目光。京城之大,消息传得却极快。不到半个时辰,宁殊赴宴的消息便已传遍了大半个京城。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赏菊宴,而是杜允谦与殷天傲两派势力的又一次交锋,而宁殊,便是这场交锋的焦点。

马车穿过了几条街巷,渐渐接近李府。宁殊坐在车厢内,表面上闭目养神,实则心思电转,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推演了一遍。他知道,今日这一去,必然是龙潭虎穴,步步凶险。但他也知道,唯有直面挑战,才能打破困局。

终于,马车在李府门前停了下来。宁殊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后推开车门,从容踏出。

李府果然宾客盈门,笙歌鼎沸。府门口张灯结彩,挂着大红的灯笼和彩绸,显得喜庆热闹。门前停着十几辆华丽的马车,车上的标志显示,来客皆是朝中权贵或文坛名流。仆人们来来往往,忙碌而有序,将客人引入府内。

太常寺少卿的府邸虽不及宰相府邸那般威严肃穆,占地广阔,却也是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布局精巧,富丽堂皇。庭院内,盛放的菊花被精心布置在各处,有的摆成了花坛,有的用花盆陈列,还有的攀附在架子上,形成了花墙。品种繁多,颜色各异,金黄的、雪白的、紫红的、浅粉的,争奇斗艳,煞是好看。秋日的阳光洒在花瓣上,更显得娇艳欲滴。

但与会宾客们的心思,显然大多不在花上。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时不时向门口张望,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仿佛不是来赏花,而是来看一场好戏。

宁殊的到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议论声戛然而止,上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这位传说中的宁国三公子。好奇、审视、嫉妒、不屑、探究、警惕……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这些视线中,几乎要将宁殊灼伤。

有人窃窃私语:“就是他?看着倒是一表人才。”

有人冷笑:“不过是个败国质子,也配在我大渊指点江山?”

还有人若有所思:“听说太子殿下对他极为看重,不知是真有才学,还是另有隐情。”

更有人眼中闪过恶意:“今日李大人设宴,怕是要好好考较考较他了。我倒要看看,他有几分真才实学。”

这些议论虽然压低了声音,但在寂静的庭院中,依然能隐约听到几句。宁殊却恍若未觉,面色平静,步履从容,既不骄傲张扬,也不畏缩胆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节和风度。

李文博是个四十多岁、面皮白净的中年人,留着三缕长须,穿着得体的官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显得和蔼可亲。但宁殊注意到,他的眼睛很亮,目光灵动,透着精明和算计,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宁公子大驾光临,李某蓬荜生辉!”李文博快步迎了上来,拱手行礼,笑容可掬,言语周到得无可挑剔,“公子一路辛苦,快快里面请。今日能得公子光临,实乃李某之幸,也是在座诸位同仁之幸啊!”

他的声音洪亮,显然是说给所有人听的。这番话既抬高了宁殊的身份,也暗示在座的都是当朝重臣和文坛名流,算是给了宁殊足够的面子。

宁殊回礼,微微颔首:“李大人过誉。蒙大人不弃,殊受宠若惊。今日得见府中菊花盛景,又能与诸位前辈雅士相聚,实乃殊之荣幸。”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言辞得体,既谦逊有礼,又不**份。这番应对让在场不少人暗暗点头,至少在礼数方面,这位异国公子确实无可挑剔。

李文博满意地笑了,亲自将宁殊引入正厅。所谓正厅,其实是一座极大的花厅,四面通透,可以将庭院美景尽收眼底。厅内摆着十几张圆桌,每桌可坐六到八人,桌上已经摆好了精致的菜肴和美酒,还有鲜花点缀。厅堂正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菊花图,笔墨酣畅淋漓,显然出自名家之手。两侧挂着对联,写的是“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字迹遒劲有力。

宾客们已经各就各位,但见宁殊进来,不少人都站了起来,有的是出于礼貌,有的则是想近距离观察这位传闻中的人物。宁殊一一点头致意,举止优雅而从容。

然而,当李文博将他引到座位时,宁殊心中微微一沉。他被安排的座位确实视野颇佳,靠近厅堂中央,既能看到庭院美景,又能与大多数宾客对话。但问题在于,这一桌的客人,个个来头不小。

坐在主位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宁殊认出,此人名叫张怀德,曾任国子监祭酒,后来担任过皇帝的经筵讲官,可以说是太子和诸皇子的老师,如今虽已致仕,但在朝中威望极高,尤其在杜党中,地位超然,是真正的精神领袖。

其他几位,一个是御史台的言官,名叫王守正,以敢于直言著称,实则是杜党的鹰犬,专门负责弹劾政敌;一个是翰林院的学士,名叫陈文渊,文章冠绝一时,也是杜相的文胆之一;还有两位是六部的官员,分别掌管吏部和礼部的要职,都是杜党的核心人物。

这一席安排,明摆着就是要让宁殊接受“考察”和“审问”。周围全是杜党中最擅长舌辩和权谋的人,他们个个看似儒雅,实则目光锐利,唇枪舌剑暗藏杀机。这不是赏花宴,这是审讯席。

宁殊面不改色,从容落座,向在座诸位拱手致意:“诸位前辈,晚辈宁殊,有礼了。今日得与诸位同席,实乃三生有幸。”

众人纷纷回礼,表面上客客气气,但眼神中的审视和不善却毫不掩饰。空气中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宴会正式开始。按照惯例,先是主人致辞,李文博站起身来,环视全场,笑容满面地说了一番开场白,无非是感谢各位赏光,希望大家吃好喝好,共度良辰之类的客套话。然后便是敬酒环节,李文博亲自向各桌敬酒,到了宁殊这一桌,更是特别停留,举杯道:“今日能请到宁公子,李某三生有幸。公子才华横溢,名动京华,还请不吝赐教。来,李某敬公子一杯!”

宁殊起身回敬,一饮而尽,动作优雅而不失豪爽。这一幕落在众人眼中,又是一番评判。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按照安排,接下来便是赏菊赋诗的环节。李文博提议道:“今日菊花盛开,不如请诸位即兴赋诗,以菊为题,如何?”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赋诗是文人雅集的常规项目,也是展示才华的最好机会。很快,便有人率先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虽然中规中矩,但也算得上工整。接着,又有几人陆续作诗,水平参差不齐。

轮到宁殊这一桌时,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这位传说中才华横溢的宁国三公子,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陈文渊抚须微笑,看似随意地说道:“久闻宁公子诗才斐然,不知可否即兴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宁殊略一沉吟,便缓缓开口:“诸位前辈抬爱,殊不揣冒昧,献丑了。”他稍作停顿,朗声吟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耐得秋霜苦,方知岁寒时。”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意境深远。表面上是写菊花耐寒傲霜,实则暗喻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守气节。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

话音刚落,厅内一片静默。片刻后,掌声响起,虽然不算热烈,但也算是认可。陈文渊微微点头:“好诗,好诗。公子果然名不虚传。”

但宁殊知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又有人提议以“秋思”为题,再作一首。宁殊依然从容应对,信手拈来一首七律,辞藻华丽,意境高远,将秋日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一次,就连那位一直沉默的张怀德老先生,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接连几首应景诗词,宁殊都完成得极为出色,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那几个本想在诗词方面刁难他的官员,一时竟找不到挑剔的地方,只能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李文博见状,哈哈一笑,打圆场道:“宁公子诗才果然不凡,今日实在让李某大开眼界!来来来,大家继续饮酒赏花,不必拘束!”

气氛稍稍缓和,但宁殊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果不其然,酒过三巡之后,真正的试探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