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163章 伯府话议

因春闱之故,沈家一行人自西山别院迁回了京城的安平伯府。

久乏主事的府邸,此番重归,褪去了西山的清寂,陡然浸入京中勋贵之家的煊赫与繁忙。仆从如织,洒扫庭除,仿佛将京城里那股暗流涌动的紧绷气息也一并拂入了高墙。

此番殿试,年轻的皇帝拖着病体亲临考问,字字句句,却总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力不从心。

沈钰考毕便倒头大睡,恨不得将连日亏欠的眠梦一并补回。反倒是沈厌与凌战不得清闲。

午后,凌战临窗翻阅近日沈厌名下各处掌柜呈送的账目简报,几份涉及东南沿海药材、布匹贸易的册子中,赫然夹杂着数笔异常庞大的东南水师采买条目,数额骇人,名目却含糊不清,甚至出现了维修战舰的木材价逾金丝楠、兵士棉袄单价竟够五口之家半年嚼用的荒唐记录。

她指尖重点在那数字上,抬眸看向身侧正剥着橘子、试图喂给她的沈厌:“东南水师近年军费开支,你可知其深浅?听闻朝廷年年加饷,银子却似填了无底洞,以致战舰朽坏、兵士器械不整?”

沈厌将一瓣橘子丢进自己嘴里,凑过来瞥了一眼,桃花眼里掠过一丝了然与鄙夷。

“啧,怎能不知?卫捷那老小子,仗着天高皇帝远,吃空饷、倒卖军械乃是常事。年年哭穷,岁岁加饷,简直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恨不得连龙宫水府都搬空,塞进自家王府。”

他随即压低声线,“听闻去年底,水师一艘巡洋旧舰只因年久失修,竟在例行巡防时被风浪拍散了架,幸得水手拼死才未酿成大祸。就这,采买册上还写着新购艨艟十艘,银子早支走了,船影都没见着!”

凌战面沉如水,合上账册:“如此贪墨,已伤海防根本。依常例,养一支堪用的水师,无需此数之半。现今东南海疆不宁,倭寇与海盗猖獗,西洋夷船亦时常窥探。水师废弛至此,一旦有变,如何应对?”

“夫人英明!”

沈厌一拍大腿,“这事儿,京里稍有门路的谁不心知肚明?可人家是亲王,手掌兵权,底下人巴结奉承尚且不及,谁敢捅破这天?再说,霍家靠着倒卖军需、私通海盗,分红捞得盆满钵满,姜家那些门生故旧在东南官场上,又有几个屁股底下干净?早已沆瀣一气!”

正说着,门房来报,杨思俭老先生与周文清先生联袂到访。

沈厌与凌战对视一眼,心下了然。

此二位如今是沈家实际上的智囊,此时一同前来,必是为京中暗流汹涌的变局。

二人亲至二门相迎。

杨思俭依旧沉稳如山,周文清却面覆忧色,显然外间风声鹤唳,已令这位昔日御史心绪难宁。

引入书房落座,屏退左右。

周文清便迫不及待开口:“伯爷,夫人,如今京城局势,真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陛下龙体……唉,太医院已是回天乏术。昌邑王以探病为名滞留京师,其府邸门前车马如龙,往来皆是军中将领、朝中重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杨思俭捻须补充:“更棘手者,王爷同时纳了姜、霍两家的女子,此举意在调和两大势力,收归己用。若真令这两家合力拱卫,这鼎革之变,恐在旦夕之间。”

周文清痛心疾首:“霍家跋扈,贪敛无度,把持宫禁,早已恶贯满盈!若再纵其借昌邑王之势更进一步,朝纲……唉!”

书房内一时沉寂,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一直懒散靠于椅背的沈厌,此刻却缓缓坐直了身子。脸上惯常的嬉笑褪尽,桃花眼里折射出一种罕见的、淬炼过的锐光,那是多年混迹市井、于最混乱泥泞处挣扎求生而磨砺出的毒辣嗅觉。

“周先生,杨叔,稍安勿躁。”他开口,声线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定力,“依我之见,眼下最要紧的,非是合力拱卫,恰恰相反——咱们什么也不必做,静观其变即可。”

“静观其变?”周文清愕然。

“正是。”沈厌嘴角勾起一抹冷峭弧度,“昌邑王想做那得利的渔翁,同时捏住霍家和姜家这两只相争的鹬蚌?未免想得太过轻易。”

他起身踱了两步,目光扫过三人。

“周先生,您只观其表。霍家,是权臣,是跋扈,这不假。他们要权,要把一切攥在手心,看管陛下,如同看管自家不成器的子侄。但他们所求,是一个‘安稳’的江山,一个能容霍家持续掌权、安享富贵的‘太平盛世’。他们就像那看管自家最重要田产的老农,虽手段霸道,却不希望它彻底败亡,百姓好歹还能在夹缝里喘口气。”

他指尖轻叩桌面:“故而您看,霍家秉政这些年来,可曾滥兴大役,劳民伤财?可曾为开疆拓土,不惜耗尽国库民力?并未。甚至逢上灾年,为□□计,还会劝谏陛下减免赋税,平息民怨。他们对待这天下,某种程度上,犹如老农看守自家最要紧的田产,手段或许酷烈,却绝不希望它彻底败亡。”

二人面露思索。

“陛下容忍霍家,”沈厌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语气转深,“一方面自是羽翼未丰,动弹不得。然更深一层,或许正因霍家‘于国无害’——至少在他们自家看来,是在‘无害’地攫取权财。他们维持着朝局基本运转,天下大体太平,这符合陛下的底线,亦契合一国之君最基本的职责。动摇霍家,牵涉太广,一旦失控,恐致天下大乱。陛下……权衡利弊后的一种无奈或暂时的妥协,而非认同。”

沈厌话音一顿,语气陡然转厉,充满毫不掩饰的厌憎。

“然姜家?哼,他们与霍家根本是一丘之貉,甚至更为不堪!他们和那些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世家豪强别无二致!”

“霍家是明火执仗的豺狼,贪权贪财,至少恶在明处。他们好比那些虽贪婪但尚知要维持田地产出的地主,坏,但尚有分寸。”

他眼神锐利,似要穿透那层清流高士的画皮。

“可姜家呢?披着圣贤皮,行着吃人勾当!满口仁义道德、社稷苍生,可他们眼中何尝真有苍生?唯有自家声名,唯有那史书工笔上几句轻飘飘的赞誉!他们所求,与那些疯狂兼并土地、不惜逼得百姓卖儿鬻女、流离失所的豪强一样,都是敲骨吸髓,只不过他们更要一层‘清名’的遮羞布!”

沈厌声带讥诮:“为博一个‘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虚名,他们可不管不顾,于国库空虚时反对任何加赋之议——听来是为民请命是吧?他们自家的田产庄园却从不减租减息。边关将士的饷银、修缮水师战船巩固海防的经费的款项,从何而来?他们置之不理!当真匪患蜂起或堤坝溃决,外寇侵扰海疆之际,死的又非他姜氏子弟!”

“为彰所谓‘气节’,他们可揪住微末小事与霍家往死里争斗,将朝堂变作党同伐异的杀场,正经国事一概拖延搁置!为那‘正统’与‘从龙之功’,他们今日能捧昌邑王,来日若觉其不符心中‘圣主’圭臬,或触犯其党利益,亦能头一个跳出来,打着‘清君侧’、‘正朝纲’的旗号反戈一击!”

他猛地一拍桌面,语气激愤。

“届时会死多少人?引多大动荡?天下会不会因此大乱?他们毫不在乎!但求自身博得忠臣直臣的美名,青史留痕足矣!百姓性命,在其眼中,不过是成就其个人与家族清誉的垫脚石与耗材!如同田地里任由盘剥的佃户,死活不在他们考量之内!”

“霍家之恶,是挖墙脚的硕鼠,贪的是眼前富贵。姜家之恶,是蛀空栋梁的白蚁,求的是千古虚名,毁的是江山根基!他们疯狂敛财兼并,迟早会激起民变,如历史上无数次轮回一样,将王朝推向万劫不复!他们才是真正于国有害的毒瘤!”

沈厌眼中寒光凛冽,“昌邑王自以为能驾驭这两头恶兽?他根本不明,霍家求的是钱权,而姜家要的是将他当作实现己身政治野心的傀儡与工具!一旦他无法满足姜家日益苛刻的道德政求,或试图挣脱操控,姜家的反噬必将比霍家凶狠十倍!”

“拭目以待罢!”沈厌斩钉截铁道,“这场大戏,何需我等插手,他们自家便能唱得血流成河!”

这一番剖析,彻底撕破姜家清流领袖的伪装,将其极端利己、漠视民生之本质暴露无遗,其害更在明恶的霍家之上。

杨思俭眼中精光爆射,缓缓颔首,语气沉痛:“伯爷此言,振聋发聩!老夫此前只觉姜阁老迂阔固执,未想其害竟至如斯!观其行径,确与历代那些兼并无度、最终引发生灵涂炭的豪强无异。确如伯爷所言,霍家求利,尚知维护‘田产’;姜家求名,却是要拆了‘房屋’栋梁去刻自家牌坊!二者相争,必是塌天大祸!”

周文清闻言,面上焦虑渐化为震撼与后怕,他身为清流一员,虽与姜家不睦,却从未从如此**的角度审视其本质,此刻只觉脊背生寒:“这…如此说来,这两家无论孰胜孰负,于天下苍生而言,皆是…皆是一场浩劫!若再容忍此等蛀虫兼并盘剥、败坏军政,国将不国啊!那我等……”

“故此我才说,静观其变!”

沈厌复又懒洋洋靠回去,眼神却清明依旧,“他们斗得越狠,我等越安稳……待风浪暂息,或才有我等做事的机会。”话未说尽,其意自明。

他踱回凌战身侧,被那清淡目光一定,只得摸了摸鼻子总结。

“总之,天塌下来,自有高个顶着。咱们这位昌邑王殿下,且有的忙呢!关起门来过好自家日子便是。”

凌战始终沉默聆听,此刻方淡淡开口,一锤定音:“便依此议。府中内外,一切如常。约束下人,谨言慎行。另,东南账目异常之处,暗中另录一册,以备不时之需。”

她的目光落向窗外,似已穿透重重屋宇,见及皇城深处即将来临的血雨腥风。

“等着便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