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和三个男人的营业指南 > 第157章 月季悦己

她和三个男人的营业指南 第157章 月季悦己

作者:杨司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7:30:33 来源:文学城

时光荏苒,拍摄已进行到李秀宁与丈夫柴绍短暂分离,女扮男装,散尽家财,变卖产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并四处奔走,收编各路豪杰、散兵游勇的戏份。娘子军的雏形,已然显现。

而收编势力庞大的胡商何潘仁,自然是一场重头戏。但编剧的野心不止于此,她原创了另一场更为复杂、更具人性深度的重头戏——收编盘踞在附近山头,由女寨王“阿肆”统领的、全是女人的山寨!

这个山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堪称惊世骇俗。寨中女子个个舞枪弄棒,行动迅疾如风。按理说,同为女性的李秀宁,应该更容易获得她们的认同和助力。

然而,现实给了李秀宁当头一棒。女寨王阿肆对“贵族”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她们这群人,大部分都是被贵族地主和地方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贱民、奴仆!在她们眼中,阶级的鸿沟和血泪的仇恨,远远超过了性别的认同。李秀宁亮出唐国公之女的身份试图招安,换来的只有阿肆冰冷的唾弃和戒备的眼神。

李秀宁没有急于强攻,反而沉下心来,派出人手四处打听关于这个山寨的一切。

“那就是一群恶贼!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现在连马车都不敢从她们山头过了!”

“呸!一群疯婆娘!那山头原来是有男人的!现在只剩女人,等着吧,朝廷大军一到,立马剿了她们!”

流言蜚语,褒贬不一。

李秀宁仔细评估着所有信息,抽丝剥茧:朝廷衰败,地主豪强与地方府僚沆瀣一气,变本加厉地压榨迫害,终于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这支山寨的前身,就是一群被逼造反的“激进分子”,他们杀了衙役,烧了官府,占山为王,成员有男有女。

这就很有意思了。李秀宁暗中买通关系,设法查到了部分早期人员的底细。她敏锐地推测出,山寨里真正能打的,恐怕只有长期做粗活、力气惊人的寨主阿肆和另外两三个同样悍勇的女子。其他那十几个被“带”在身边的女子……用意不言而喻,不过是男人们泄欲和“安慰”的工具罢了。

可如今,山上只剩下了女人。这本身就说明,她们内部必然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和决裂。而这,正是李秀宁看到的突破口——共同的仇恨,以及摆脱被奴役命运的渴望。

李秀宁恩威并施,软硬兼施。她先是展示了自己队伍的纪律严明和强大战力(威慑),又承诺提供粮食、庇护和一条相对光明的出路(利诱)。阿肆并非莽妇,她身边的二把手“月季”更是个心思细腻、识时务的女子。在腹背受敌(朝廷围剿压力、生存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阿肆最终同意“合作”,而非“归顺”。这仅仅是利益的暂时结合,远非心悦诚服。

一次战斗胜利后的庆功宴上,酒过三巡。阿肆喝得半醉,或许是压抑太久,或许是李秀宁的真诚触动了她心底的某根弦,她终于吐露了宰杀那群男人的真相。

她没有姓氏,只有个代号般的名字“阿肆”。因为力气大、性格泼辣,长期被嘲讽“不像女人”,她也因此对那些依附贵族、以色侍人的女子充满鄙夷。那场反抗暴政的集体暴乱,她是冲在最前面、杀得最猛的几个之一。然而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时,她这个“不像女人”的悍妇却被排除在外,分赃时只得了些残羹冷炙。无处可去的她,只能跟着上山。

噩梦就此开始。那群男人,根本不满足于带来的那些女人。他们的手,肆无忌惮地伸向了同样身为女人的阿肆!长期的言语调戏、动手动脚,让她积怨日深。她也终于绝望地看清:在男人眼里,只要是个女人,无论你是贵族小姐还是贱籍蛮妇,都能成为他们意淫和施暴的对象!没有区别!

“他们注定自取灭亡!”阿肆灌下一大口烈酒,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她讲述了一次劫掠:他们截获了一辆马车,车上是一位真正的富家小姐。阿肆劝他们拿钱放人,并非出于怜悯,而是深知惹急了这种有背景的,联合起来绞杀,她们就无处可逃。当时的山大王哈哈大笑,满口答应:“说了放人,又没说完完整整地放回去!”于是,那个小姐……自然没能逃过禽兽的蹂躏。

“明明是个贵族……”阿肆的声音带着一种扭曲的痛苦和愤怒,“可看着她……我就想起那些被糟蹋的姐妹!我就他妈控制不住地愤怒!我觉得自己有病!”更讽刺的是,那群禽兽怕惹来大祸,没敢动小姐的脸,还恶狠狠地威胁她不准告诉家人。可身上早已千疮百孔、精神彻底崩溃的小姐,在贞洁观念深入骨髓的时代,被放回去的第二天,就撞墙自尽了!而更可悲的是,那户人家并未替女儿报仇,仅仅三天后,另一位小姐就“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那晚上,那畜生头子高兴疯了!喝得烂醉,又唱又跳!”阿肆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然后……那群狗东西,又把手伸到了老娘身上!”积压的火山终于爆发!阿肆怒火中烧,提起刀就砍!然而寡不敌众,她被鞭打、被捆绑,丢在柴房等死。

“最后放我出来的……” 阿肆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是月季。一个被贵族玩腻了丢出来、风吹都能倒的妓女。”她看向旁边安静坐着的、面容清秀却带着风霜的女子,“还有……外面那群男人,全躺下了,是被毒死的。放毒的……就是那些平时被他们当成玩意儿的女人。”

李秀宁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她走到月季面前,轻轻拍了拍她瘦削却挺直的肩。然后走到书案前,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悦己”。

“送给你。”李秀宁将字递给月季,眼神温和而坚定。月季看着那两个字,久久不语,最终,一滴泪无声滑落,她将那张纸紧紧攥在了手心。

自此,这支以阿肆、月季为核心的女子力量,真正融入了李秀宁的麾下。李秀宁不仅对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更制定了铁一般的纪律:严禁抢掠百姓、严禁侵犯妇女、严禁私斗!违者,军法严惩,绝不容情。正是这样的仁义之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衷心拥护。人们亲切地称李秀宁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的名声如同燎原之火,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迅速蔓延。无数受尽压迫的百姓、走投无路的豪杰,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娘子军的规模急剧膨胀,很快便超过了七万人。

如此大的动静,终于惊动了长安的朝廷。朝廷震怒,派大将率精兵前来围剿,意图给这群“乌合之女流”一个深刻的教训。然而,令朝廷大跌眼镜的是,这支“娘子军”在李秀宁的指挥下,不仅让官军灰头土脸地吃了败仗,更趁势反击,一鼓作气攻下了周至、户县、武功、始平等重要城池!声威大震!

今日最后一场戏,是李秀宁在临时书房处理军务,门外潜伏着一个试图窃取布防图的敌方间谍。连番的征战与内部的倾轧,早已将李秀宁磨砺得警惕如鹰,洞察如火。她早已习惯了“马不离鞍,人不脱甲”。

商颂一身红衣套着轻便的软甲,高束马尾,身姿笔挺如松,仪态沉稳如山。她负手立于沙盘模型前,身前站着几位心腹将领,正低声部署任务,眼神锐利,语速清晰。倏地,她正在指点沙盘的手指微微一顿,半眯的眼眸寒光乍现。

电光火石之间。

她甚至没有回头,反手从腰间抽出一柄寒光四射的短剑,手腕一抖,短剑如同长了眼睛般,化作一道银色的闪电,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直射向紧闭的窗棂某处缝隙.

“噗嗤!” 一声闷响,伴随着一声短促的惨哼。

窗外,一个蜷缩的黑影胸口赫然插着一柄短剑,鲜血瞬间洇开。当场毙命。

商颂这才缓缓转过身,按住书桌边缘,面不改色,神色自若。她甚至没有看一眼窗外的尸体,只是对着空气,唇齿微动,清晰地吐出几个字:“来人,拖出去,悬首示众。” 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

处理完这个插曲,商颂似乎戏瘾未消,又或许是连日扮演这位杀伐果断的女帅太过投入。她脚尖优雅地一转,火红的衣摆随之旋开一道凌厉的弧线。

眨眼间,她便姿态闲适地坐上了主位那张宽大的圈椅。左腿自然地屈起,脚蹬着椅面,右臂随意地搭在扶手上。她伸出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像一柄无形的利剑,对着屋内因刚才突发状况而略显紧张的将领们,姿态疏狂,眼神睥睨,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绝对自信:

“看着,这就叫——斩、草、除、根。”

“噗——哈哈哈哈哈!”她话音刚落,刚才还肃杀紧张的书房内,瞬间爆发出哄堂大笑!连饰演将领的几位硬汉演员都绷不住了。这段当然不会剪进正片,但商颂那副端得一本正经、指点江山的女王架势,配合着刚刚才“隔窗毙敌”的彪悍,反差萌实在太大!偏偏她还演得那么自然,仿佛天生就该如此。

这爽朗的笑声冲散了片场最后一丝紧张,也昭示着商颂与整个剧组的关系,早已在并肩作战中磨合得亲密无间,水乳交融。那个在片场即兴发挥、逗乐所有人的李娘子,与沙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统帅,奇妙地在她身上合二为一。

*

拍摄如火如荼,李秀宁的娘子军威震四方,剧情已推进到关键战役。商颂几乎全身心浸入角色,连呼吸都带着女帅的杀伐与疲惫。而在这片忙碌与硝烟弥漫的片场,总有一个身影,如影随形。

伯雪寻饰演的柴绍戏份并非贯穿始终,尤其当剧情聚焦娘子军崛起时,他往往处于“待机”状态。然而,这位“待机”的男主角,却极少离开片场。没有他的戏份时,他便安静地待在休息区的角落,或是郑华的监视器旁,目光始终追随着场地中央那抹或金甲红袍、或素衣银铠的身影。

他像一株沉默扎根的树,守候着他的阳光。

两人一起讨论剧本。休息间隙,商颂拿着厚厚的剧本,指着某段李秀宁的内心独白蹙眉:“这里‘孤军深入,恐非良策’的犹豫,我觉得可以更外放些?毕竟她骨子里是果决的。”

伯雪寻会放下手中的保温杯,凑近细看,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着片场尘土的气息萦绕过来,声音低沉:“郑导想要的可能就是这份‘外刚内敛’的矛盾感。她是帅,但也是第一次独自指挥如此规模的战役,这份‘恐’里,藏着对跟随她的数万条性命的沉重责任。不必外放,一个眼神的停顿,握紧缰绳的指节发白,就够了。”他的解读精准而深刻,总能切中要害。

他们一起听Demo。商颂戴着降噪耳机,隔绝了片场的嘈杂,沉浸在一个名为《GIN》的音乐世界里。这是伯雪寻刚刚完成、尚未正式发行的Solo全专辑。名字看似简单粗暴,却蕴含着将痛苦、挣扎、蜕变凝固封存的意象。专辑配置极尽用心,每一首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主打曲《禁》的MV,由伯雪寻自导自演,带着强烈的自传色彩。画面在阴郁的冷色调与刺目的霓虹间切换:逼仄小巷里的亡命奔逃、拳拳到肉的野蛮斗殴、廉价舞台上挥汗如雨却无人喝彩的商演、以及……那个被无数镜头捕捉过的、舞台上漫天撒下钞票的经典场景,在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近乎残酷的解读视角。

整支MV拍出了电影大片的质感和叙事深度。歌词以极具爆发力和思考深度的Rap为主,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光怪陆离的现代图景,揭示并试图唤醒那些被无尽**吞噬、变得贪婪疯狂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灵魂。他嘲弄着狭隘、冷漠、自私,痛斥着道德底线的崩塌与信仰的迷失,更悲悯地唱出对那些明明身处枷锁却不自知的“奴隶”们的悲哀。字字诛心,振聋发聩。

收录曲《我弥留之际》,是与原生家庭迟来的、沉重的和解。歌词平静地叙述着亲人的衰老与变化,以及自己在漫长时光里的固执、怨恨,直至某个瞬间的顿悟与释然。灵感源自福克纳那部同名意识流巨著。伯雪寻巧妙地将小说中本德伦一家运送妻子遗体归乡的苦难“奥德赛”,化作了个人精神上的一次艰难跋涉,描绘着那些难以言说的创伤如何在时光的磨砺下,最终走向某种平静的归宿。

《双月之城》,则探讨了爱情中的迷失与重新获得爱的能力。村上春树《1Q84》笔下那个拥有两个月亮的神秘世界、诡异的小小人、孕育生命的空气蛹、寂静的猫城、幽深的森林……这些超现实的意象被伯雪寻融入旋律与歌词,构筑成一个迷离又充满隐喻的情感空间。他唱道:“孤单一人也没关系,只要心底还存着爱人的能力,这荒诞的人生就还有救赎的微光。哪怕注定无法相守。当这尘世有了无法割舍的牵挂,生命便不再是漂浮无根的尘埃,它有了重量,有了存在的意义。”

《无名碑》,像一首宏大而苍凉的叙事诗,拼凑出一个在现实壁垒中四处碰壁的年轻人身影。他被沉重的土地束缚,却始终仰望自由的天空,一次次试图挣脱,一次次头破血流。他唱:“人间无名,非英雄,亦非奸佞。不过天地一蜉蝣,沧海之一粟。”唱到最后,所有的挣扎、不甘、愤懑都归于一种近乎悲壮的释然——“裸身而来,脱尘离去”,仿佛苏轼笔下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听罢只余一声悠长的感慨:“人间何来惊鸿客?不过都是挣扎求存的俗世凡人。”

其余的歌曲同样精彩纷呈。《悖论》尖锐地探讨着世界的矛盾与伪善,自我解读的困境与道德绑架的荒谬;《似我》是一封写给过去自己和所有在泥泞中挣扎过的灵魂的深情信件,带着理解与和解的温柔;《From Zero》是一首气势磅礴、结构宏伟的纯音乐,仿佛在混沌中开辟天地;而重新编曲收录的《染上我的绯色》,则象是旧时光的回响,为这张充满撕裂与重生的专辑增添了一抹熟悉而复杂的底色。

商颂一首首听下来,耳机隔绝了外界,心潮却如被飓风席卷。她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震撼。她佩服伯雪寻近乎“自虐”的勇气——他像一位冷静的外科医生,反复地、毫不留情地撕开自己过往的伤疤,将那些鲜血淋漓的痛苦、迷茫、不堪与顿悟,**裸地剖析给世界看。

在这个习惯于粉饰太平、贩卖虚假人设的时代,敢如此直白、如此深刻地向世界袒露自己灵魂褶皱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冒头的,往往不是被奉为圭臬,便是被推上嘲弄的风口浪尖。

她一直觉得,伯雪寻的音乐,或者说他这个人存在的核心,就是“痛”。那是根植于骨血里的生长痛,是青春无处安放的躁动痛,是贫病交加的生存痛,是巨大压力下的窒息痛,是深不见底的孤独痛,更是未来不知在何方、如同行走在浓雾中的迷茫痛……种种剧痛交织,构成了他生命的底色。

而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痛感,赋予了他艺术表达最震撼人心的灵魂。因为清醒地洞悉现状的荒诞与残酷,所以痛苦;因为痛苦无法消弭,反而滋生出一种向死而生的、野蛮生长的力量。他像一株扎根于最贫瘠痛苦土壤的植物,汲取着黑暗的养分,最终盛放出的,却是一朵血淋淋的、惊心动魄的、名为“伯雪寻”的花。

“喜欢哪首?”带着烟酒质感的独特嗓音,如同砂纸摩挲过心尖,将商颂从汹涌澎湃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她摘下一边耳机,抬起头。伯雪寻不知何时已蹲在她面前,仰着脸看她。片场昏黄的灯光落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映着点点星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紧张。

商颂看着他,仿佛透过眼前的男人,看到了那个在MV里亡命奔逃的少年,那个在舞台上撒下钞票又眼神悲悯的歌者,那个在音乐里与自我、与世界、与过去痛苦和解的灵魂。她学着他平时那种带着点痞气又无比真诚的样子,唇角弯起一个同样弧度,眼睛亮晶晶的,清晰地回答:

“都喜欢。”

这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又重逾千斤。它不仅仅是对音乐的欣赏,更是对他这个人、对他所经历的一切、对他用血泪浇灌出的灵魂之花的,一种最深沉的懂得与接纳。

伯雪寻微微一怔,随即,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如同冰雪初融般干净明亮的笑容,在他脸上缓缓绽开。他伸出手,没有去拿耳机,而是轻轻握住了商颂放在膝盖上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带着薄茧,是常年握枪和乐器留下的印记。

两人谁也没再说话,片场的喧嚣仿佛成了遥远的背景音。只有那根连接着两人耳朵的耳机线,还在无声地流淌着《无名碑》苍凉而释然的旋律,如同命运的低语,萦绕在他们共享的、静谧而充满力量的小小空间里。

周围偶尔有工作人员经过,目光扫过这对在片场角落“充电”的男女主演,彼此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带着善意调侃的眼神。郑华远远瞥见,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勾了勾,随即又板起脸,对着对讲机低吼:“道具组!那个拒马桩再往左挪半米!快点!别耽误李娘子行军布阵!”

片场的秘密,在她严厉的封口令下,无人敢高声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