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糖饼卖爆黑市后 > 第11章 第一桶金

她的糖饼卖爆黑市后 第11章 第一桶金

作者:元宝88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01:08:06 来源:文学城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易安已经蹑手蹑脚地起了身。

牛棚里,薛筱诺还在熟睡,呼吸均匀,腿上敷着的草药布在微光下显得格外安宁。易安看着那张沉静的睡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小心翼翼地从藏匿处取出薛筱诺给的那十元钱和所有粮票,此刻在她手中沉甸甸的,不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她跳起来,三两下收拾好简单的行装——一个旧布袋、一顶破草帽、还有那个珍贵的打火机。

临出门前,薛筱诺也醒了,她喊住易安:“小心点,早点回来。”

“嗯嗯,我会小心的!你在家等我凯旋归来吧。对了,锅里温着玉米糊糊你记得吃。”说完突然想起什么,她转身,从墙缝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塞到薛筱诺手里。

“差点忘了!这是我昨天做的蒲公英根茶,对你的伤口恢复有帮助。我走之后记得泡来喝,味道可能有点苦,但对身体好!”

薛筱诺捧着那个还带着易安体温的油纸包,愣住了。纸包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上面细心地用铅笔画了朵小花,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一日三次”。

“你......什么时候做的?”她轻声问。

易安已经戴上了那顶滑稽的草帽,闻言回头一笑,阳光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昨晚你睡着后啊!蒲公英根要晒干炒制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我偷偷摸摸在月光下弄的,差点被当成偷地瓜的!”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像一阵风吹过风铃。薛筱诺望着那个即将消失在晨光中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等等!”

易安惊讶地转身,看到薛筱诺快步走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条:“系在胳膊上,万一有事,就说是我让你去的。知青的身份,多少有点用。”

易安接过布条,发现是从薛筱诺那件蓝布衫上撕下来的,边缘还留着线头。布条上别着一枚小小的、已经褪色的**像章——这是知青的标志性装饰。

她突然觉得喉咙有些发紧。这枚像章对薛筱诺意味着什么,她再清楚不过——那是身份的证明,是保护伞,更是那段被排挤的知青岁月里唯一的慰藉。

“这......”

“记得还我。”薛筱诺别过脸去,声音有些生硬,“晚上...早点回来。”

易安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布条系在左臂上,像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保证完成任务!”

她转身走进灿烂的晨光里,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薛筱诺站在牛棚门口,望着那个逐渐远去的背影,直到它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村道拐角。

手中的油纸包散发着温暖的草药香,她轻轻摩挲着上面那朵歪歪扭扭的小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

阳光洒在新糊的窗户纸上,照亮了简陋却整洁的牛棚。

角落里,易安留下的小本子翻开一页,上面画着几个糖三角的草图,旁边密密麻麻记着用料配比。

最下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

“等赚了钱,先给筱诺买件新衣服。那件蓝布衫,袖口都磨破了。”

风吹动纸页,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信任与希望的故事。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两颗孤独的心正以最笨拙的方式,慢慢靠近。

......

通往镇上的土路漫长而颠簸。易安搭上了一辆去镇上供销社送菜的牛车,蜷缩在堆满箩筐的角落里,草帽压得低低的,耳朵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车上几个村民的闲谈。

“听说没?公社东头老槐树底下,最近热闹得很呐......”

“嘘!小点声!让民兵听见了可了不得!不过......确实,鸡蛋、山货啥的,偷偷换点盐巴针线,比供销社排队强。”

“那也得有门路!生面孔去了,小心被当尾巴抓了典型!”

易安心中一动,暗暗记下了“公社东头老槐树”这个关键信息。看来小集市并非空穴来风,但风险确实如影随形。

到了镇上,易安没有直接去供销社,而是在镇子外围看似随意地溜达起来。

她目光敏锐地扫过街道两旁灰扑扑的建筑——国营饭店门口排着长队,副食品商店的货架略显空荡,布店门口挂着凭票供应的牌子。人们的衣着多是灰蓝黑,脸上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混合着疲惫与谨慎的神情。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尘土和一种匮乏时代特有的气息。

她像个真正的考察员,在供销社门口徘徊,观察着人们购买的商品和价格。

玉米面一毛二一斤,粗盐八分一斤,最便宜的散装酱油也要一毛五一斤,还要票!

糖?柜台里空空如也,售货员爱答不理地说:“糖票有吗?没有?没有问什么问!”易安摸了摸口袋里那三粒糖精,仿佛握住了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

时间接近晌午,易安估摸着小集市该开始了。

她避开大路,专挑僻静小巷,凭着村民闲聊的模糊指引和一点直觉,七拐八绕,终于在一片相对破败的居民区边缘,看到了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

树荫下,果然影影绰绰聚集着一些人。

没有吆喝,没有招牌,只有压低的交谈声和警惕的目光。人们大多挎着篮子或背着布包,像地下工作者接头。

交易的东西五花八门:几个沾着泥土的鸡蛋、一小捆新鲜的青菜、一包用旧报纸包着的烟叶、几块纳好的鞋底、甚至还有一只捆着脚的瘦母鸡......

易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学着旁人的样子,找了个不显眼的角落蹲下。

她没有急着拿出东西,而是先观察。

她注意到一个穿着相对体面、挎着人造革皮包的中年男人,似乎是常客,几个村民都主动凑过去低声交谈,然后快速交换东西。还有人专门在路口附近晃悠,像是在放哨。

“生面孔?”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在易安耳边响起,吓了她一跳。抬头一看,是个满脸皱纹、叼着旱烟袋的老汉,浑浊的眼睛带着审视。

易安心中警铃大作,脸上却立刻堆起一个憨厚又带着点局促的笑容,故意带点口音:“大爷,俺......俺是杏花村来的,家里老娘病了,想换点细粮票给她熬点粥......” 她一边说,一边装作不经意地拍了拍左臂内侧,让那枚褪色的知青像章在衣服下若隐若现。

老汉眯着眼,目光在易安朴素的衣着和草帽下年轻的脸庞上扫过,又瞥见她手臂处衣服下隐约的凸起,眼神缓和了些:“知青娃?不容易......想换啥?有啥能换的?”

易安心中一喜,知道“知青”身份起了作用,至少降低了对方的部分戒心。

她左右看看,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布袋里摸出一个小油纸包,打开一角——里面是三个金灿灿、散发着诱人甜香的小圆饼!

这正是她昨晚熬夜的成果!用珍贵的玉米面,混合少量粗粮,用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包入用一粒糖精溶化后混合一点点炒香的玉米面做成的甜馅,再用一点点从供销社捡来的包装纸角落残留的油脂抹在锅底,小火烙成两面金黄酥脆的糖饼!

糖精的甜味霸道而直接,混合着玉米面烤熟的焦香,在这个缺乏甜味的年代,这股香气简直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这是......?”老汉的旱烟都忘了抽,鼻子不自觉地耸动。周围几个人的目光也被这独特的甜香吸引了过来。

“俺娘...俺娘以前在城里帮过工,跟人学的方子。”易安声音不大,带着点“家传秘方”的神秘感,“糖饼,可甜了!用的是...是俺自己攒的一点糖精,费了好大劲才做了这几个。”她适时地表现出肉痛和不舍。

“甜饼?”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妇女忍不住凑近,眼睛盯着那金黄诱人的饼,“咋换?”

易安心中迅速盘算着成本:玉米面成本大约两分,糖精几乎忽略不计,人工和风险溢价......她伸出两根手指:“两个换一斤玉米面,或者......换点盐也行。”她没敢直接要钱,怕太扎眼。

“一斤玉米面换俩甜饼?”妇女有些犹豫。玉米面供销社卖一毛二,但需要排队和运气。这里私下换,往往价格会高点。但甜饼......这可是稀罕物!

“小姐姐,尝尝?”易安嘴甜的说道,大方地掰下指甲盖大小的一块饼,递给那妇女,“不甜不要钱!”

妇女迟疑地接过,放进嘴里。糖精那强烈的甜味瞬间在口腔炸开,混合着麦香,让她眼睛瞬间亮了!匮乏年代对甜味的渴望是刻在基因里的。

“换!我换!”妇女不再犹豫,立刻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用旧布包着的小口袋,里面正是大约一斤的玉米面。

第一笔交易成功!易安强忍着激动,将两个糖饼小心地递给妇女,收下玉米面。

有了这个开头,旁边观望的人立刻围了上来。

“给我也换一个!我拿鸡蛋换行不?”

“我这儿有点粗盐,换一个尝尝?”

“还有没有?我拿这半尺布头跟你换!”

易安成了小集市的焦点。

她保持着憨厚又精明的笑容,灵活地应对着:鸡蛋?可以!一个鸡蛋换一个饼!粗盐?可以!二两盐换一个!布头?暂时不需要......她巧妙地引导大家用最“硬通货”的粮食和盐来交换。

那个挎皮包的中年男人也踱了过来,没说话,只是拿起一个饼仔细闻了闻,又掰了一点点尝了尝,眼神微动。

“小同志,手艺不错。”他低声说,“这饼......能量产吗?”

易安心头一跳,知道遇到“大客户”了,但脸上不动声色:“俺......俺就是给老娘换点吃的,做不了太多,费劲着呢,糖精也金贵......”

“这样,”男人从皮包里摸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钱和一张半斤的糖票,“这钱和糖票你拿着,明天这个时候,给我准备二十个这样的饼,要热的。行不行?”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味道。

易安的心脏狂跳起来!两块钱!还有半斤糖票!这简直是巨款!但二十个饼......需要的玉米面不少,而且风险骤增。

她飞快权衡利弊,知道这可能是打开局面的关键一步,但绝不能表现得太急切。

“二十个?太多了,俺怕做不完,也怕......”她露出为难又害怕的神色,眼神瞟向路口放哨的人。

“放心,明天你直接送到镇西头废砖窑后面,有人接应。钱货两清,绝不亏你。”男人似乎看穿她的顾虑,压低声音,“我是给厂里领导跑腿的,懂吗?”他暗示性地拍了拍皮包。

“那......那行吧!”易安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接过钱和糖票,小心藏好,“俺尽力!明天晌午,废砖窑后面!”

男人点点头,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易安强压着狂喜,又快速处理掉剩下的几个糖饼,换回了两斤玉米面和一包粗盐。

眼看时间不早,集市上的人也开始陆续散去,放哨的人也打起了哈欠。

她不敢久留,将换来的东西塞进布袋,压了压草帽,像一滴水融入河流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老槐树。

回村的路上,易安感觉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

布袋里沉甸甸的不仅是粮食和盐,更有三块两毛五分钱和一张半斤糖票!这“第一桶金”的分量,远超她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她搭上了一条潜在的“供货”渠道!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